本文件描述了一個基于串口實現文件傳輸的協議eXmodem,該協議基于標準Xmodem 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個獨立標準,完全功能,全新的文件傳輸協議。 1)該協議除實現Xmodem File Transfer基本功能,即已實現了在兩個設備相互之間,通過串口把一個設備內文件傳輸至另一個設備內;其增強功能所列參考如下: a)兩個設備相互之間傳輸文件能夠以一致的文件目錄存放; b)兩個設備相互之間可以傳輸任意大小的文件,而Xmodem File Transfer只能傳送128 *n字節大小的文件; c)具備避免一個文件在兩個設備相互之間重復傳輸的功能,提高了文件傳輸的效率。
上傳時間: 2015-09-30
上傳用戶:LouieWu
此程序采用數據并行方式 //每個處理器執行相同的可視化流程: // vtkImageReader -> vtkContourFilter -> vtkElevationFilter //另外,第一個處理器創建n個輸入接口(n=處理器個數-1),同時其它處理器 //分別創建輸出接口與其對應.第一個處理器合成自己和其它處理器輸出的 //多邊形數據,并將其顯示出來.
標簽: vtkElevationFilter vtkContourFilter vtkImageReader gt
上傳時間: 2015-10-13
上傳用戶:13188549192
自己寫的用Matlab模擬一個緩沖區大小(包括正在服務的那個)為10的隨機排隊系統。 (1)到達過程是的泊松過程(到達速率為Mu),服務時間服從獨立指數分布(均值為1/Lamda)。 對Mu//Lamda=0.2,Mu//Lamda=0.8和Mu//Lamda=1.1三種情況進行仿真,求出隊列中接受服務用戶為n的概率P(n), n=0,...,10。并與理論結果進行比較。 (2)假設到達過程為均勻過程(到達速率為Mu),服務時間服從獨立瑞利分布(均值為1/Lamda)。
上傳時間: 2013-11-26
上傳用戶:llandlu
HDOJ ACM input:The input consists of T test cases. The number of test cases ) (T is given in the first line of the input. Each test case begins with a line containing an integer N , 1<=N<=200 , that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tables to move. Each of the following N lines contains two positive integers s and t, representing that a table is to move from room number s to room number t (each room number appears at most once in the N lines). From the N+3-rd line, the remaining test cases are listed in the same manner as above.
上傳時間: 2015-10-18
上傳用戶:三人用菜
M/M/1單服務臺排隊系統仿真(用事件調度法實現離散事件系統仿真) 顧客到達模到達時間間隔和顧客服務時間均服從負指數分布,單服務臺系統,按照單隊排隊,按FIFO方式服務。考察服務n個顧客(n=1000,2000,3000,5000)后的顧客平均隊長及平均排隊等待時間。
上傳時間: 2015-10-28
上傳用戶:anng
本章提供于Windows 操作系統設計Modbus 通信程序所需的基本子程 序,以Borland C++ Builder V5.0 所設計的Sample Porgram 提供讀者參考。 所有原始檔(source program)都存于隨書贈送的光盤片內。讀者必須了 解通信程序是需要高度與操作系統的API 相配合,各種資料型態的轉換, Multi-Thread 的運用,時間的掌控等事項,以C 語言為最適合的語言。
上傳時間: 2014-01-18
上傳用戶:asddsd
解決TSP問題的TS算法MATLAB實現,其中加入了變異算法,當然也可以去掉這個步驟,調用TS_TSP(N, inStart, IsBianYi),N是城市數目,inStart是起始城市的序號,IsBianYi就是選擇變異否,如果為0則不要變異,否則就是結合變異算子的TS算法。 至于下面的參數可以自己調: T:總的循環次數; tabulength:禁忌長度; Pby:變異概率;
上傳時間: 2016-01-18
上傳用戶:xauthu
本書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個部分,上篇為Windows CE結構分析,中篇為Windows CE情景分析,下篇為實驗手冊。每一篇又劃分為若 干章。上篇包含有引言,Windows CE體系結構,處理 器排程,儲存管理 ,檔案系統和設備管理 等六 章。中篇包含有系統初始化,處理 器排程過程,分頁處理 ,檔案處理 和驅動器載入等五章。下篇包含有Windows CE應用程式開發,Windows CE系統開發,評測與總結以及實習等四章。 上篇的重點在於分析Windows CE kernel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 。這個部分是掌握Windows CE作業系統的基礎。 中篇重點在於分析Windows CE kernel的實際運行 過程。如果說 上篇是從靜態的角度 分析Windows CE kernel,那麼中篇則是試圖從動態的角度 給讀 者一個有關Windows CE kernel的描述。希望讀 者能夠通過對中篇的閱讀 理 解,在頭腦中形成有關Windows CE kernel的多方位的運作情景。 下篇著重於有關Windows CE的應用。對理 論 的掌握最終要應用到實務中。
標簽: 分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FreeSky
學生成績管理軟件 成績單{錄入,查找,刪除,保存到文件,從文件讀入,修改,統計平均分...} 數據方面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可以使用ArrayList保存同類型的記錄.參見教材13.1.2(P258-261) 如果采用固定長度的記錄方式. 文件內固定長度記錄的讀寫,參考教材中14.1.2(P284-288)的示例程序 如果采用變長記錄方式,建議記錄在文件中存儲的格式為: name1,address1,phone1\n name2,address2,phone2\n
上傳時間: 2014-01-10
上傳用戶:Thuan
從人口普查統計,已知某國新生兒母親的年齡累計分布為N=N(t),其中t為母親年齡,N為新生兒的母親年齡低于或等于t的新生兒數目。下表給出了間距為5的數據。 t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N 0 7442 26703 41635 49785 50209 50226 50230 取邊界條件為N’(15)=N’(50)=0,利用三次樣條插值求出15至50歲之間,每一年齡(即x=15,16,……,50)所對應的新生兒累計數目N,并繪出插值函數的圖形。
標簽: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腳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