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類-單片機專輯-258冊-4.20G I2C-總線8-位遠程I-O-擴展口芯片PCF8574-的原.pdf
上傳時間: 2013-05-29
上傳用戶:15679277906
專輯類-網絡及電腦相關專輯-114冊-4.31G ip地址管理與子網劃分-5.3M-PDF.zip
上傳時間: 2013-07-21
上傳用戶:bg6jsx
主要程序代碼有 單片機與LED數碼管接口 LED大屏幕顯示器和接口 字符LCD 液晶顯示和接口 單片機與鍵盤接口 A/D轉換器接口 D/A 轉換器接口 串行通信基礎 MCS-51的串行接口 MCS-51單片機雙機通信 RS-232C串行通信總線標準及其接口 存儲器的擴展 串行口的I/O口擴展 數字鐘的設計與制作 單片機溫度檢測記錄系統
上傳時間: 2013-08-01
上傳用戶:shwjl
:嵌入式應用技術基礎教程1 第1章 嵌入式應用技術概述 第2章 嵌入式應用技術的硬件基礎 第3章 高級語言的串行通信編程 第4章 Freescale 08系列單片機概述 第5章 HC08 CPU與匯編基礎 第6章 通用I/O與第一個匯編程序 第7章 08C語言 第8章 串行通信接口SCI與串行外設接口SPI 第9章 鍵盤中斷模塊與A/D轉換模塊 第10章 定時接口模塊
上傳時間: 2013-05-23
上傳用戶:cx111111
一本很好的匯編語言教程,跟大家一起分享 課程介紹 第1章 預備知識 1.1 匯編語言的由來及其特點 1 機器語言 2 匯編語言 3 匯編程序 4 匯編語言的主要特點 5 匯編語言的使用領域 1.2 數據的表示和類型 1 數值數據的表示 2 非數值數據的表示 3 基本的數據類型 1.3 習題 第2章 CPU資源和存儲器 2.1 寄存器組 1 寄存器組 2 通用寄存器的作用 3 專用寄存器的作用 2.2 存儲器的管理模式 1 16位微機的內存管理模式 2 32位微機的內存管理模式 2.3 習題 第3章 操作數的尋址方式 3.1 立即尋址方式 3.2 寄存器尋址方式 3.3 直接尋址方式 3.4 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 3.5 寄存器相對尋址方式 3.6 基址加變址尋址方式 3.7 相對基址加變址尋址方式 3.8 32位地址的尋址方式 3.9 操作數尋址方式的小結 3.10 習題 第4章 標識符和表達式 4.1 標識符 4.2 簡單內存變量的定義 1 內存變量定義的一般形式 2 字節變量 3 字變量 4 雙字變量 5 六字節變量 6 八字節變量 7 十字節變量 4.3 調整偏移量偽指令 1 偶對齊偽指令 2 對齊偽指令 3 調整偏移量偽指令 4 偏移量計數器的值 4.4 復合內存變量的定義 1 重復說明符 2 結構類型的定義 3 聯合類型的定義 4 記錄類型的定義 5 數據類型的自定義 4.5 標號 4.6 內存變量和標號的屬性 1 段屬性操作符 2 偏移量屬性操作符 3 類型屬性操作符 4 長度屬性操作符 5 容量屬性操作符 6 強制屬性操作符 7 存儲單元別名操作符 4.7 表達式 1 進制偽指令 2 數值表達式 3 地址表達式 4.8 符號定義語句 1 等價語句 2 等號語句 3 符號名定義語句 4.9 習題 第5章 微機CPU的指令系統 5.1 匯編語言指令格式 1 指令格式 2 了解指令的幾個方面 5.2 指令系統 1 數據傳送指令 2 標志位操作指令 3 算術運算指令 4 邏輯運算指令 5 移位操作指令 6 位操作指令 7 比較運算指令 8 循環指令 9 轉移指令 10 條件設置字節指令 11 字符串操作指令 12 ASCII-BCD碼調整指令 13 處理器指令 5.3 習題 第6章 程序的基本結構 6.1 程序的基本組成 1 段的定義 2 段寄存器的說明語句 3 堆棧段的說明 4 源程序的結構 6.2 程序的基本結構 1 順序結構 2 分支結構 3 循環結構 6.3 段的基本屬性 1 對齊類型 2 組合類型 3 類別 4 段組 6.4 簡化的段定義 1 存儲模型說明偽指令 2 簡化段定義偽指令 3 簡化段段名的引用 6.5 源程序的輔助說明偽指令 1 模塊名定義偽指令 2 頁面定義偽指令 3 標題定義偽指令 4 子標題定義偽指令 6.6 習題 第7章 子程序和庫 7.1 子程序的定義 7.2 子程序的調用和返回指令 1 調用指令 2 返回指令 7.3 子程序的參數傳遞 1 寄存器傳遞參數 2 存儲單元傳遞參數 3 堆棧傳遞參數 7.4 寄存器的保護與恢復 7.5 子程序的完全定義 1 子程序完全定義格式 2 子程序的位距 3 子程序的語言類型 4 子程序的可見性 5 子程序的起始和結束操作 6 寄存器的保護和恢復 7 子程序的參數傳遞 8 子程序的原型說明 9 子程序的調用偽指令 10 局部變量的定義 7.6 子程序庫 1 建立庫文件命令 2 建立庫文件舉例 3 庫文件的應用 4 庫文件的好處 7.7 習題 第8章 輸入輸出和中斷 8.1 輸入輸出的基本概念 1 I/O端口地址 2 I/O指令 8.2 中斷 1 中斷的基本概念 2 中斷指令 3 中斷返回指令 4 中斷和子程序 8.3 中斷的分類 1 鍵盤輸入的中斷功能 2 屏幕顯示的中斷功能 3 打印輸出的中斷功能 4 串行通信口的中斷功能 5 鼠標的中斷功能 6 目錄和文件的中斷功能 7 內存管理的中斷功能 8 讀取和設置中斷向量 8.4 習題 第9章 宏 9.1 宏的定義和引用 1 宏的定義 2 宏的引用 3 宏的參數傳遞方式 4 宏的嵌套定義 5 宏與子程序的區別 9.2 宏參數的特殊運算符 1 連接運算符 2 字符串整體傳遞運算符 3 字符轉義運算符 4 計算表達式運算符 9.3 與宏有關的偽指令 1 局部標號偽指令 2 取消宏定義偽指令 3 中止宏擴展偽指令 9.4 重復匯編偽指令 1 偽指令REPT 2 偽指令IRP 3 偽指令IRPC 9.5 條件匯編偽指令 1 條件匯編偽指令的功能 2 條件匯編偽指令的舉例 9.6 宏的擴充 1 宏定義形式 2 重復偽指令REPEAT 3 循環偽指令WHILE 4 循環偽指令FOR 5 循環偽指令FORC 6 轉移偽指令GOTO 7 宏擴充的舉例 8 系統定義的宏 9.7 習題 第10章 應用程序的設計 10.1 字符串的處理程序 10.2 數據的分類統計程序 10.3 數據轉換程序 10.4 文件操作程序 10.5 動態數據的編程 10.6 COM文件的編程 10.7 駐留程序 10.8 程序段前綴及其應用 1 程序段前綴的字段含義 2 程序段前綴的應用 10.9 習題 第11章 數值運算協處理器 11.1 協處理器的數據格式 1 有符號整數 2 BCD碼數據 3 浮點數 11.2 協處理器的結構 11.3 協處理器的指令系統 1 操作符的命名規則 2 數據傳送指令 3 數學運算指令 4 比較運算指令 5 超越函數運算指令 6 常數操作指令 7 協處理器控制指令 11.4 協處理器的編程舉例 11.5 習題 第12章 匯編語言和C語言 12.1 匯編語言的嵌入 12.2 C語言程序的匯編輸出 12.3 一個具體的例子 12.4 習題 附錄
上傳時間: 2013-07-05
上傳用戶:hw1688888
激光打標是指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在物件表面作永久性標刻。激光打標以其“打標速度快、性能穩定、打標質量好”等優勢,獲得了日益廣泛的應用。傳統的激光打標系統一般是基于ISA總線或PCI總線的,運動控制卡必須插在計算機的PCI插槽內,且不支持熱捅拔,影響了控制卡的穩定性;以單片機為主控制器的激光打標控制卡雖然成本低、運行可靠,但由于其運算速度慢、存儲容量有限,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 運動控制卡是激光打標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基于USB總線,以FPGA為主控單元的振鏡掃描式激光打標控制卡,它利用了USB總線高速、穩定、易用和FPGA資源豐富、處理能力強、易擴展等優點,將PC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與運動控制卡的運動控制能力相結合,具有信息處理能力強、開放程度高、使用方便的特點。 本文首先介紹了激光打標的原理,激光打標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激光打標系統的組成結構。在對USB總線技術作了簡要介紹后,詳細討論了激光打標控制卡的硬件電路設計,包括USB接口電路,FPGA主控單元電路,D/A單元電路,存儲器電路,I/O接口電路等。接著對USB接口單元的固件程序和FPGA中USB接口功能模塊、D/A寫控制功能模塊和SRAM讀寫控制功能模塊的程序做了詳細設計,通過軟硬件調試,控制卡實現了USB通信,輸出兩路模擬信號,SRAM數據讀寫,數字量輸入輸出等功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prczsf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為半導體發光之固態光源。它成為具省電、輕巧、壽命長、環保(不含汞)等優點之新世代照明光源。目前LED已開始應用於液晶顯示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王慶才
為了克服傳統的局部特征匹配算法對噪聲和圖像灰度非線性變換敏感的不足,提出了基于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描述算子的特征匹配算法。該算法首先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hphh
隨著ASIC設計規模的增長,功能驗證已成為整個開發周期的瓶頸。傳統的基于軟件模擬和硬件仿真的邏輯驗證方法已難以滿足應用的要求,基于FPGA組的原型驗證方法能有效縮短系統的開發周期,可提供更快更全面的驗證。由于FPGA芯片容量的增加跟不上ASIC設計規模的增長,單芯片已無法容納整個設計,所以常常需要對設計進行邏輯分割,將子邏輯塊映射到FPGA陣列中。 本文對邏輯驗證系統的可配置互連結構和ASIC邏輯分割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FPGA陣列的非對稱可配置互連結構。與現有的對稱互連結構相比,該結構能提供更多的互連通道,可實現對I/O數量、電平類型和互連路徑的靈活配置。 本文對邏輯分割算法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針對現有的兩類分割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并實現了基于設計模塊的邏輯分割算法,該算法有三個重要特征:1)基于設計代碼;2)以模塊作為邏輯分割的最小單位;3)使用模塊資源信息指導邏輯分割過程,避免了設計分割過程的盲目性,簡化了邏輯分割過程。 本文還對并行邏輯分割方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兩種基于不同任務分配策略的并行分割算法,并對其進行了模擬和性能分析;驗證了采用并行方案對ASIC邏輯進行分割和映射的可行性。 最后基于改進的芯片互連結構,使用原型系統驗證方法對某一大規模ASIC設計進行了邏輯分割和功能驗證。實驗結果表明,使用改進后的FPGA陣列互連結構可以更方便和快捷地實現ASIC設計的分割和驗證,不但能顯著提高芯片間互連路徑的利用率,而且能給邏輯分割乃至整個驗證過程提供更好的支持,滿足現在和將來大規模ASIC邏輯驗證的需求。
上傳時間: 2013-06-12
上傳用戶:極客
本代碼實現了OFDM系統的子空間盲信道估計,實現了ber性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gz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