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地面數字電視國標的三種H矩陣生成程序,只要把標準附錄B里的數據根據MATLAB的格式要求輸入,就可以根據這些程序生成完整的H矩陣,稍后還有生成好了的H矩陣
上傳時間: 2014-01-20
上傳用戶:wangchong
接收解碼用VHDL語言編寫程序,在EDA實驗板上實現解碼,要求具有以下功能: (a)將一體化紅外接收解調器的輸出信號解碼(12個單擊鍵、6個連續鍵,單擊鍵編號為7-18,連續鍵編碼為1-6),在EDA實驗板上用七段數碼管顯示出來; (b)當按下遙控器1—6號連續鍵時,在EDA實驗板上用發光二極管點亮作為連續鍵按下的指示,要求遙控器上連續鍵接下時指示燈點亮,直到松開按鍵時才熄滅,用于區別單擊鍵。 (c)EDA實驗板上設置四個按鍵,其功能等同于遙控器上的1—4號按鍵,當按下此四個按鍵時七段數碼管分別對應顯示“1”、“2”、“3”、“4”。 (d)每當接收到有效按鍵時,蜂鳴器會發出提示音。
上傳時間: 2016-07-05
上傳用戶:libinxny
1553B總線是MIL-STD-1553總線的簡稱,其中B就是BUS,MIL-STD-1553總線是飛機內部時分制命令/響應式多路復用數據總線。1553B數據總線標準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公布的一種串行多路數據總線標準。1553B總線能掛31個遠置終端,1553B總線采用指令/響應型通信協議,它有三種終端類型:總線控制器(BC)、遠程終端(RT)和總線監視器(BM);信息格式有BC到RT、RT到BC、RT到RT、廣播方式和系統控制方式;傳輸媒介為屏蔽雙絞線,1553B總線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和變壓器耦合;1553B總線為多冗余度總線型拓撲結構,具有雙向傳輸特性,其傳輸速度為1Mbps傳輸方式為半雙工方式,采用曼徹斯特碼進行編碼傳輸。
上傳時間: 2014-01-18
上傳用戶:13681659100
RSA算法是第一個能同時用于加密和數字簽名的算法,也易于理解和操作。RSA是被研究得最廣泛的公鑰算法,從提出到現在已近二十年,經歷了各種攻擊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接受,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RSA的安全性依賴于大數的因子分解,但并沒有從理論上證明破譯RSA的難度與大數分解難度等價。即RSA的重大缺陷是無法從理論上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而且密碼學界多數人士傾向于因子分解不是NPC問題。 RSA的缺點主要有:A)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一密。B)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 以上,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算法慢幾個數量級;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于數據格式的標準化。目前,SET(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協議中要求CA采用比特長的密鑰,其他實體使用比特的密鑰
上傳時間: 2014-10-13
上傳用戶:sz_hjbf
1、 采用原始變量法,即以速度U、V及壓力P作為直接求解的變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離散方程系對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過對控制容積作積分而得出的,無論網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滿足在計算區域內守恒的條件; 3、 采用區域離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體界面、再定節點位置 4、 采用交叉網格,速度U、V與其他變量分別存儲于三套網格系統中; 5、 不同的項在空間離散化過程中去不同的型線假設,源項采用局部線性化方法;擴散——對流項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轉化為中心差分、迎風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擴散系數采用調和平均法,而密度與流速則用線性插值; 6、 不穩態問題采用全隱格式,以保證在任何時間步長下均可獲得具有物理意義的解; 7、 邊界條件采用附加源項法處理; 8、 耦合的流速與壓力采用SIMPLE算法來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對非線性問題,整個求解過程具有迭代性質;對于代數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數方程并補以塊修正技術以促進收斂。
標簽: 變量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時代電子小智
1、 采用原始變量法,即以速度U、V及壓力P作為直接求解的變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離散方程系對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過對控制容積作積分而得出的,無論網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滿足在計算區域內守恒的條件; 3、 采用區域離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體界面、再定節點位置 4、 采用交叉網格,速度U、V與其他變量分別存儲于三套網格系統中; 5、 不同的項在空間離散化過程中去不同的型線假設,源項采用局部線性化方法;擴散——對流項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轉化為中心差分、迎風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擴散系數采用調和平均法,而密度與流速則用線性插值; 6、 不穩態問題采用全隱格式,以保證在任何時間步長下均可獲得具有物理意義的解; 7、 邊界條件采用附加源項法處理; 8、 耦合的流速與壓力采用SIMPLE算法來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對非線性問題,整個求解過程具有迭代性質;對于代數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數方程并補以塊修正技術以促進收斂。
標簽: 變量
上傳時間: 2013-12-13
上傳用戶:qlpqlq
1、 采用原始變量法,即以速度U、V及壓力P作為直接求解的變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離散方程系對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過對控制容積作積分而得出的,無論網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滿足在計算區域內守恒的條件; 3、 采用區域離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體界面、再定節點位置 4、 采用交叉網格,速度U、V與其他變量分別存儲于三套網格系統中; 5、 不同的項在空間離散化過程中去不同的型線假設,源項采用局部線性化方法;擴散——對流項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轉化為中心差分、迎風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擴散系數采用調和平均法,而密度與流速則用線性插值; 6、 不穩態問題采用全隱格式,以保證在任何時間步長下均可獲得具有物理意義的解; 7、 邊界條件采用附加源項法處理; 8、 耦合的流速與壓力采用SIMPLE算法來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對非線性問題,整個求解過程具有迭代性質;對于代數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數方程并補以塊修正技術以促進收斂。
標簽: 變量
上傳時間: 2016-12-28
上傳用戶:wab1981
1、 采用原始變量法,即以速度U、V及壓力P作為直接求解的變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離散方程系對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過對控制容積作積分而得出的,無論網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滿足在計算區域內守恒的條件; 3、 采用區域離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體界面、再定節點位置 4、 采用交叉網格,速度U、V與其他變量分別存儲于三套網格系統中; 5、 不同的項在空間離散化過程中去不同的型線假設,源項采用局部線性化方法;擴散——對流項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轉化為中心差分、迎風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擴散系數采用調和平均法,而密度與流速則用線性插值; 6、 不穩態問題采用全隱格式,以保證在任何時間步長下均可獲得具有物理意義的解; 7、 邊界條件采用附加源項法處理; 8、 耦合的流速與壓力采用SIMPLE算法來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對非線性問題,整個求解過程具有迭代性質;對于代數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數方程并補以塊修正技術以促進收斂。
標簽: 變量
上傳時間: 2013-11-25
上傳用戶:wcl168881111111
1、 采用原始變量法,即以速度U、V及壓力P作為直接求解的變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離散方程系對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過對控制容積作積分而得出的,無論網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滿足在計算區域內守恒的條件; 3、 采用區域離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體界面、再定節點位置 4、 采用交叉網格,速度U、V與其他變量分別存儲于三套網格系統中; 5、 不同的項在空間離散化過程中去不同的型線假設,源項采用局部線性化方法;擴散——對流項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轉化為中心差分、迎風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擴散系數采用調和平均法,而密度與流速則用線性插值; 6、 不穩態問題采用全隱格式,以保證在任何時間步長下均可獲得具有物理意義的解; 7、 邊界條件采用附加源項法處理; 8、 耦合的流速與壓力采用SIMPLE算法來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對非線性問題,整個求解過程具有迭代性質;對于代數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數方程并補以塊修正技術以促進收斂。
標簽: 變量
上傳時間: 2016-12-28
上傳用戶:heart520beat
1、 采用原始變量法,即以速度U、V及壓力P作為直接求解的變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離散方程系對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過對控制容積作積分而得出的,無論網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滿足在計算區域內守恒的條件; 3、 采用區域離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體界面、再定節點位置 4、 采用交叉網格,速度U、V與其他變量分別存儲于三套網格系統中; 5、 不同的項在空間離散化過程中去不同的型線假設,源項采用局部線性化方法;擴散——對流項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轉化為中心差分、迎風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擴散系數采用調和平均法,而密度與流速則用線性插值; 6、 不穩態問題采用全隱格式,以保證在任何時間步長下均可獲得具有物理意義的解; 7、 邊界條件采用附加源項法處理; 8、 耦合的流速與壓力采用SIMPLE算法來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對非線性問題,整個求解過程具有迭代性質;對于代數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數方程并補以塊修正技術以促進收斂。
標簽: 變量
上傳時間: 2013-12-28
上傳用戶:Avoid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