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從數控系統的組成與特點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對運動控制卡在整個系統中承擔功能進行了分析。根據數字型號處理器件的快速運算能力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器件的靈活、通用性提出了基于DSP器件和FPGA器件進行總體設計的規劃。 本文重點詳細闡述了四軸運動控制卡硬件電路的設計。通過對現有部分PC總線的介紹與比較,設計選擇了PCI總線作為上位PC與運動控制卡的通信總線,并且選擇PCI9052芯片來設計PCI接口模塊;基于DSP器件的特點,設計選擇了TMS320LF2407芯片為核心,進行運算控制單元的設計,同時對其主要內部資源進行了分配。最后,根據硬件的原理圖,完成了具體電路板的制作。 對軟件設計,文章主要對插補算法在DSP上的實現作了一些探討。介紹了兩種加速模式:梯形加速模式和s曲線加速模式。就逐點比較法直線和圓弧插補算法以及數字積分插補原理也進行了分析。最終,提出總體程序流程控制、速度控制算法、插補算法等的程序設計框架,并進行了具體程序設計。
上傳時間: 2013-07-19
上傳用戶:CHENKAI
數字信息時代帶來了“信息大爆炸”,使數據量大增,而數字圖像數據更是如此,如果不對圖像數據進行有效的壓縮,那么圖像信息的存儲與傳輸將無法進行。顯然,尋求一種高效的圖像壓縮系統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本文基于大規模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和高速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協同作業,來完成實時圖像處理的系統設計。出于對系統設計上的性能和功耗方面的考慮,系統中FPGA 選用的是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芯片EP1C12Q240C8,DSP選用的是TI公司的55x系列芯片TMS320VC5502。該系統集圖像采集、壓縮、顯示和存儲功能于一體,其中DSP為主處理器負責圖像處理,FPGA為協處理器負責系統的所有數字邏輯控制。FPGA和DSP的工作之間形成流水,并且借助于一片雙口RAM(CY7C025AV-15AI)完成兩者的通訊。結合FPGA和DSP自身的特點,本文提出一種新穎的信息通信方式,借助于一片雙口RAM,其內部按其存儲空間等分兩塊,利用乒乓技術完成對高速實時的圖像數據緩沖。 該系統從視頻采集、傳輸、壓縮到圖像存儲等整個過程的工作,分別由FPGA和DSP承擔。充分考慮到它們自身的優缺點,在滿足系統實時性要求的同時,結構靈活,便于以后的擴展與升級。結果表明,在TMS320VC5502實現了對采集圖像的JPEG壓縮,效果良好且滿足了實時性的要求,因此系統的功能得到了總體上的驗證。 關鍵詞:圖像處理;FPGA;DSP;JPEG
上傳時間: 2013-06-11
上傳用戶:hjshhyy
隨著中國二代導航系統的建設,衛星導航的應用將普及到各個行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接收機的研究與設計是該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在接收機的設計中,對于成熟技術將利用ASIC芯片進行批量生產,該芯片是專用芯片,一旦制造成型不能改變。但是對于正在研究的接收機技術,特別是在需要利用接收機平臺進行提高接收機性能研究時,利用FPGA通用可編程門陣列芯片是非常方便的。在FPGA上的研究成果,一旦成熟可以很方便的移植到ASIC芯片,進行批量生產。本課題就是基于FPGA研究GPS并行捕獲技術的硬件電路,著重進行了其中一個捕獲通道的設計和實現。 GPS信號捕獲時間是影響GPS接收機性能的一個關鍵因素,尤其是在高動態和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中或者對弱GPS信號的捕獲方面。因此,本文在滑動相關法基礎上引出了基于FFT的并行快速捕獲方法,采用自頂向下的方法對系統進行總體功能劃分和結構設計,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對系統進行功能實現和驗證。 本課題以Xilinx公司的Spartan3E開發板為硬件開發平臺,以ISE9.2i為軟件開發平臺,采用Verilog HDL編程實現該系統。并利用Nemerix公司的GPS射頻芯片NJ1006A設計制作了GPS中頻信號產生平臺。該平臺可實時地輸出采樣頻率為16.367MHz的GPS數字中頻信號。 本課題主要是基于采樣率變換和FFT實現對GPS C/A碼的捕獲。該算法利用平均采樣的方法,將信號的采樣率降低到1.024 MHz,在低采樣率下利用成熟的1024點FFT IP核對C/A碼進行粗捕,給出GPS信號的碼相位(精度大約為1/4碼片)和載波的多普勒頻率,符合GPS后續跟蹤的要求。 同時,由于FFT算法是以資源換取時間的方法來提高GPS捕獲速度的,所以在設計時,合理地采用FPGA設計思想與技巧優化系統。基于實用性的要求,詳細的給出了基于FFT的GPS并行捕獲各個模塊的實現原理、實現結構以及仿真結果。并達到降低系統硬件資源,能夠快速、高效地實現對GPS C/A碼捕獲的要求。 本研究是導航研究所承擔的國家863課題“利用多徑信號提高GNSS接收機性能的新技術研究”中關于接收機信號捕獲算法的一部分,對接收機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7-22
上傳用戶:user08x
dsp原理及應用 鄒彥編著的 很適合初學者 從基礎到應用的教程
標簽: DSP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yqq309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停車場建設越來越多,對交通控制、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智能交通系統(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簡稱ITS)已成為當前交通管理發展的主要方向,而車牌識別系統(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System,簡稱LPRS)技術作為智能交通系統的核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被廣泛地應用于高速公路自動收費(ElectronicToll Collection,簡稱ETC)、停車場安全管理、被盜車輛的追蹤、車流統計等。 目前,車牌識別系統大多都是基于PC平臺的,其優勢是實現容易,但是成本高、實時性不強、穩定性不高等缺點使其不能廣泛推廣。為了克服以上的缺點,且滿足識別速度和識別率的要求,本文在原有車牌識別硬件系統設計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改進(原系統在圖像采集、接口通信、系統穩定、脫機工作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與團隊成員一起設計出了新的車牌識別硬件系統,采用單DSP+FPGA和雙DSP+FPGA雙板子的方式來共同實現(本人負責單DSP+FPGA的原理圖和PCB繪制,另一成員負責雙DSP+FPGA的原理圖和PCB繪制)。 本文所涉及的該車牌硬件系統,主要工作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團隊共同完成了新車牌識別系統的硬件設計,采用兩個板子實現。其中,本人負責單DSP+FPGA板子繪制。 2.團隊一起完成了整個系統的硬件電路調試。主要分為如下模塊進行調試:電源,DSP,FPGA,SAA7113H視頻解碼器,LCD液晶顯示和UART接口等。 3.負責完成了整個系統的DSP應用程序設計。采用DSP/BIOS操作系統來構建系統的框架,添加了多個任務對象進行管理系統的調度;用CSL編寫了DSP上的底層驅動:完成了車牌識別算法在DSP上的移植與優化。 4.參與完成了部分FPGA程序的開發,主要包括圖像采集、存儲、傳輸幾個模塊等。 最終,本系統實現了高效、快速的車牌識別,各模塊工作穩定,能脫機實現圖像采集、傳輸、識別、結果輸出和顯示為一體化的功能;為以后進行高性能的車牌識別算法開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硬件平臺。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slforest
近年來,語音識別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算法設計和改進等方面,而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高速發展,集成電路規模的不斷增大與各種研發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硬件平臺的推出,語音識別實現平臺有了更多的選擇。語音識別技術在與DSP、FPGA、ASIC等器件為平臺的嵌入式系統結合后,逐漸向實用化、小型化方向發展。 本課題通過對現有各種語音特征參數與孤立詞語音識別模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探索基于動態時間規整算法的DTW模型在孤立詞語音識別領域的應用,并結合基于FPGA的SOPC系統,在嵌入式平臺上實現具有較好精度與速度的孤立詞語音識別系統。 本系統整體設計基于DE2開發平臺,采用基于Nios II的SOPC技術。采用這種解決方案的優點是實現了片上系統,減少了系統的物理體積和總體功耗;同時系統控制核心都在FPGA內部實現,可以極為方便地更新和升級系統,大大地提高了系統的通用性和可維護性。 此外,由于本系統需要大量的高速數據運算,在設計中作者充分利用了Cyclone II芯片的豐富的硬件乘法器,實現了語音信號的端點檢測模塊,FFT快速傅立葉變換模塊,DCT離散余弦變換模塊等硬件設計模塊。為了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作者充分利用了FPGA的高速并行的優勢,以及配套開發環境中的Avalon總線自定義硬件外設,使系統處理數字信號的能力大大提高,其性能優于傳統的微控制器和普通DSP芯片。 本論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ALTERA CYCLONE II芯片的特點,確定了基于FPGA語音識別系統的總體設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系統的軟硬件的選擇和設計。 (2)自主設計了純硬件描述語言的驅動電路設計,完成了高速語音采集的工作,并且對存儲數據芯片SRAM中的原始語音數據進行提取導入MATLAB平臺測試數據的正確性。整個程序測試的方式對系統的模塊測試起到重要的作用。 (3)完成高速定點256點的FFT模塊的設計,此模塊是系統成敗的關鍵,實現高速實時的運算。 (4)結合SOPC的特性,設計了人機友好接口,如LCD顯示屏的提示反饋信息等等,以及利用ALTERA提供的一些驅動接口設計完成用戶定制的系統。 (5)進行了整體系統測試,系統可以較穩定地實現實時處理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5-23
上傳用戶:ABCD_ABCD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對實時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最快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仍無法達到速度要求時,唯一的選擇是增加處理器的數目,或采用客戶定制的門陣列產品。隨著可編程邏輯器件技術的發展,具有強大并行處理能力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在成本、性能、體積等方面都顯示出了優勢。本文以此為背景,研究了基于FPGA的快速傅立葉變換、數字濾波、相關運算等數字信號處理算法的高效實現。 首先,針對圖像聲納實時性的要求和FPGA片內資源的限制,設計了級聯和并行遞歸兩種結構的FFT處理器。文中詳細討論了利用流水線技術和并行處理技術提高FFT處理器運算速度的方法,并針對蝶形運算的特點提出了一些優化和改進措施。 其次,分析了具有相同結構的數字濾波和相關運算的特點,采用了有乘法器和無乘法器兩種結構實現乘累加(MAC)運算。無乘法器結構采用分布式算法(DA),將乘法運算轉化為FPGA易于實現的查表和移位累加操作,顯著提高了運算效率。此外,還對相關運算的時域多MAC方法及頻域FFT方法進行了研究。 最后,完成了圖像聲納預處理模塊。在一片EP2S60上實現了對160路信號的接收、濾波、正交變換以及發送等處理。實驗表明,本論文所有算法均達到了設計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6-09
上傳用戶:zgu489
為適應組合導航計算機系統的微型化、高性能度的要求,拓寬導航計算機的應用領域,本文設計出一種基于浮點型DSP(TMS320C6713)和可編程邏輯陣列器件(FPGA: EP1C12N240C8)協同合作的導航計算機系統。 論文在闡述了組合導航計算機的特點和應用要求后,提出基于DSP和FPGA的組合導航計算機系統方案。該方案以DSP為導航解算處理器,由FPGA完成IMU信號的采集和緩存以及系統控制信號的整合;DSP通過EMIF接口實現和FPGA通信。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各擴展通信接口、系統硬件原理圖和PCB的開發,且在FPGA中使用調用IP核來實現FIR低通濾波數據處理機抖激光陀螺的機抖振動的影響。其次,詳細闡述了利用TI公司的DSP集成開發環境和DSP/BIOS準實時操作系統開發多任務系統軟件的具體方案。本文引入DSP/BIOS實時操作系統提供的多任務機制,將采集處理按照功能劃分四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這些任務在DSP/BIOS的調度下,按照用戶指定的優先級運行,大大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最后給了DSP芯片Bootloader的制作方法。 導航計算機系統研制開發是軟、硬件研究緊密結合的過程。在微型導航計算機系統方案建立的基礎上,本文首先討論了系統硬件整體設計和軟件開發流程;其次針對導航計算機系統各個功能模塊以及多項關鍵技術進行了設計與開發工作,涉及系統數據通信模塊、模擬信號采集模塊和數據存儲模塊;最后,對導航計算機系統進行了聯合調試工作,并對各個模塊進行了詳細的功能測試與驗證,完成了微型導航計算機系統的制作。 以DSP/FPGA作為導航計算機硬件平臺的捷聯式慣性導航實時數據系統能夠滿足系統所要求的高精度、實時性、穩定性要求,適應了其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發展方向。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ishuoshi1996
隨著人們對數字電視和數字視頻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數字電視廣播在中國迅速的發展起來。近幾年,數字電視傳輸系統技術逐漸成熟,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傳輸標準也于2006年8月30號正式出臺。此標準技術是由我國多家單位聯合研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地面電視傳輸標準。DTTB系統標準的研究與仿真,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 本文首先研究了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標準中平方根升余弦(SRRC)濾波器(滾降系數為0.05)的結構設計,介紹了一種適合在FPGA中實現的高階高速FIR濾波器的并行流水線結構。在本設計中,以CSD數優化濾波器系數,并運用簡化加法器圖(Reduced Adder Graph,RAG)算法進行改進,最后采用并行處理的轉置型流水線結構實現。 @@ 接著研究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采用的傳輸技術-OFDM的基本概念和技術特點,并研究了清華大學提出的DMB-T方案中TDS-OFDM信號幀的組成結構以及相關原理。 @@ 最后,本文針對OFDM調制所需要的3780點FFT處理器進行研究。為了保證OFDM信號的采樣率和時域導頻的采樣率相同,以達到較好的同步性能,采用了3780個正交子載波的設計方案。在實現過程中,分析比較了多種算法的計算復雜性,設計出在硬件實現復雜度上進行優化的3780點FFT處理器的數據流流水線算法。之后,通過定點仿真比較各模塊輸出的動態范圍和概率分布,設計出定點字長的優化方案,并分析計算了這一處理器的輸出信噪比與內部各模塊字長的關系,進一步降低了硬件實現復雜性。 @@關鍵字: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DTTB);平方根升余弦濾波器(SRRC);正交頻分復用調制(OFDM);快速傅立葉變換(FFT); 3780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drd3080
文章開篇提出了開發背景。認為現在所廣泛應用的開關電源都是基于傳統的分立元件組成的。它的特點是頻率范圍窄、電力小、功能少、器件多、成本較高、精度低,對不同的客戶要求來“量身定做”不同的產品,同時幾乎沒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在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傳統的模擬開關電源已經很難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隨著DSP、ASIC等電子器件的小型化、高速化,開關電源的控制部分正在向數字化方向發展。由于數字化,使開關電源的控制部分的智能化、零件的共通化、電源的動作狀態的遠距離監測成為了可能,同時由于它的智能化、零件的共通化使得它能夠靈活地應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這就降低了開發周期和成本。依靠現代數字化控制和數字信號處理新技術,數字化開關電源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數字化領域的今天,最后一個沒有數字化的堡壘就是電源領域。近年來,數字電源的研究勢頭與日俱增,成果也越來越多。雖然目前中國制造的開關電源占了世界市場的80%以上,但都是傳統的比較低端的模擬電源。高端市場上幾乎沒有我們份額。 本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在傳統開關電源模擬調節器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數字化調節器方案,即基于DSP和FPGA的數字化PID調節器。論文對系統方案和電路進行了較為具體的設計,并通過測試取得了預期結果。測試證明該方案能夠適合本行業時代發展的步伐,使系統電路更簡單,精度更高,通用性更強。同時該方案也可用于相關領域。 本文首先分析了國內外開關電源發展的現狀,以及研究數字化開關電源的意義。然后提出了數字化開關電源的總體設計框圖和實現方案,并與傳統的開關電源做了較為詳細的比較。本論文的設計方案是采用DSP技術和FPGA技術來做數字化PID調節,通過數字化PID算法產生PWM波來控制斬波器,控制主回路。從而取代傳統的模擬PID調節器,使電路更簡單,精度更高,通用性更強。傳統的模擬開關電源是將電流電壓反饋信號做PID調節后--分立元器件構成,采用專用脈寬調制芯片實現PWM控制。電流反饋信號來自主回路的電流取樣,電壓反饋信號來自主回路的電壓采樣。再將這兩個信號分別送至電流調節器和電壓調節器的反相輸入端,用來實現閉環控制。同時用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及實現系統的過流過壓保護、電流和電壓值的顯示。電壓、電流的給定信號則由單片機或電位器提供。再次,文章對各個模塊從理論和實際的上都做了仔細的分析和設計,并給出了具體的電路圖,同時寫出了軟件流程圖以及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地方。整個系統由DSP板和ADC板組成。DSP板完成PWM生成、PID運算、環境開關量檢測、環境開關量生成以及本地控制。ADC板主要完成前饋電壓信號采集、負載電壓信號采集、負載電流信號采集、以及對信號的一階數字低通濾波。由于整個系統是閉環控制系統,要求采樣速率相當高。本系統采用FPGA來控制ADC,這樣就避免了高速采樣占用系統資源的問題,減輕了DSP的負擔。DSP可以將讀到的ADC信號做PID調節,從而產生PWM波來控制逆變橋的開關速率,從而達到閉環控制的目的。 最后,對數字化開關電源和模擬開關電源做了對比測試,得出了預期結論。同時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認為該方案在其他相關行業中可以廣泛地應用。模擬控制電路因為使用許多零件而需要很大空間,這些零件的參數值還會隨著使用時間、溫度和其它環境條件的改變而變動并對系統穩定性和響應能力造成負面影響。數字電源則剛好相反,同時數字控制還能讓硬件頻繁重復使用、加快上市時間以及減少開發成本與風險。在當前對產品要求體積小、智能化、共通化、精度高和穩定度好等前提條件下,數字化開關電源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本系統來基本上達到了設計要求。能夠滿足較高精度的設計要求。但對于高精度數字化電源,系統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比如改進主控器,提高參考電壓的精度,提高采樣器件的精度等,都可以提高系統的精度。 本系統涉及電子、通信和測控等技術領域,將數字PID算法與電力電子技術、通信技術等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本系統的設計方案不僅可以用在電源控制器上,只要是相關的領域都可以采用。
上傳時間: 2013-06-29
上傳用戶:dreamboy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