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題號 題目名稱 組別1 A 微電網模擬系統 本科2 B 滾球控制系統 本科3 C 四旋翼自主飛行器探測跟蹤系統 本科4 E 自適應濾波器 本科5 F 調幅信號處理實驗電路 本科6 H 遠程幅頻特性測試裝置 本科7 I 可見光室內定位裝置 本科8 K 單相用電器分析監測裝置 本科9 L 自動泊車系統 高職高專10 M 管道內鋼珠運動測量裝置 高職高專11 O 直流電動機測速裝置 高職高專12 P 簡易水情檢測系統 高職高專
標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上傳時間: 2021-12-11
上傳用戶:wangshoupeng199
采用的PLC是西門子S7-200系列,仿真編程軟件為STEP7-Micro。在初始狀態,容器是空的,各閥門皆關閉,Y1、Y2、Y3燈皆暗和M攪拌機均為OFF,液面傳感器L1、L2、L3為關,加熱器H為關。若要啟動操作,按下啟動按鈕(I0.0),開始下列操作: (1)Y1、Y2為ON,液體A和B同時注入容器,當液面達到L2時,L2為ON,使Y1、Y2為OFF,Y3為ON,即關閉Y1、Y2閥門,打開液體C的閥門Y3。 (2)液面達到L1時,Y3為OFF,M為ON,即關閉閥門Y3,電動機起動開始攪拌。 (3)經10S攪勻后,M為OFF,停止攪拌,H為ON,加熱器開始加熱。 4、當混合液體溫度達到某一指定值時,T為ON,H為OFF,停止加熱,使電磁閥Y4為ON,開始放出混合液體。 (4)當液體高度降為L3后,L3從ON到OFF,再經5S,容器放空,Y4為OFF,開始下一周期。當按下停止按鈕后,在當前的混合操作處理完畢后,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狀態。
上傳時間: 2021-12-31
上傳用戶:XuVshu
家 庭 總 線 是 智 能 家 居 實 現 的 重 要 基 礎 . 是 住 宅 內 部 的 神 經 系 統 . 其 主 要 作 用 是 連 接 家 中的各 種 電子 、 電氣 設 備 . 負責 將 家 庭 內 的 各 種 通 信 設 備 ( 包 括 安 保 、 電話 、 家 電 、 視 聽 設 備 等 )連 接 在 一 起 . 形 成 一 個 完 整 的家 庭 網 絡 。 日 本 是 較 早 推 動 智 能 家 居 發 展 的 國 家 之 一 , 它 較 早 地 提 出 了 家庭 總線 系統 (H O m e B u S S Y S t e m , 簡稱H B S ) 的概念 . 成 立 了 家庭 總線 (H B S )研 究會 . 并 在 郵政省和 通 產 省 的指 導 下 組 成 了H B S 標 準委 員 會 , 制定 了 日 本 的H B s 標 準 。 按 照 該 標 準 , H B S 系統 由一 條 同 軸 電 纜 和 4 對 雙 絞 線 構 成 , 前 者 用 于 傳 輸 圖 像 信 息 . 后者 用 于 傳輸語 音 、 數據及 控制信 號 。 各 類家用 設 備 與 電氣 設 備 均 按 一 定 方式 與H B S 相 連 , 這 些 電氣設 備 既 可 以在 室 內進 行 控制 . 也 可 在異地 通 過 電話進行 遙 控 。 為適 應 大型 居住社 區 的需 要 , 1 9 8 8 年年初 , 日 本住 宅信息 化推進協會 又 推 出 了 超級 家庭總 線 (S u p e r H0 m e B u s S y s t e m , 簡 稱S - H B S ) , 它適 用 于 更 大 的范 圍 . 因 為一 個S - H B s 系統可 掛接 數千個家庭 內部 網 。 家庭 智能化要 求諸 多家 電和 網絡能夠彼此 相容 . 總線協 議是 其精髓 所 在 , 只 有接 E l 暢通 , 家 電才能 “ 聽懂 ” 人 發 出的指令 , 因此 總線標準 的物理 層 接 口 形 式 是 智能 家居 亟 待解決 的重 要 問題 之 一 。 目前 比 較成型 的總線標 準 協 議 主 要 是 美 國公 司 提 出 的 , 包 括E c h e l o n 公 司 I)~L o n W o r k s 協議 、 電子 工 業 協 會 (E I A ) 的C E 總線協 議 (C EB u S ) 、 S m a r t Ho u s e L P 的智 能屋 協 議 和×一 1 0 公 司 的X 一 1 0 協 議等。 這 些 協 議 各 有 優 劣 。
標簽: 智能家居
上傳時間: 2022-03-11
上傳用戶:
費恩曼(R.P.Feynman)1918年生于布魯克林區,1942年在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洛斯阿拉莫斯,盡管當時他還很年輕,但已在曼哈頓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后,他在康奈爾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工作和朝永振一郎及施溫格(J.Schwinger)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費因曼博士獲得諾貝爾獎是由于成功地解決了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問題,他也創立了說是液氦中起流動性現象的數學理論。此后,他和蓋爾曼(M.Gell-Mann)在B衰變等弱相互作用領域內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在以后的幾年里,他在夸克理論的發展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提出了他的高能質子碰撞過程的部分子模型。除了這些成就之外,費恩曼博士將新的基本計算技術及記號法引時物理學,首先是無處不在的費恩曼圖,在近代科學歷史中,它比任何其他數學形式描述都更大地改變了對基本物理過程形成概念及進行計算的方法。費恩曼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在他區得的許多獎項中,他對1972年獲得的奧斯特教學獎章特別感到自豪。在1963年第一次出版的《費恩曼物理學講義》被《科學叛國人》雜志的一位評論員描寫為“咬不動但富于營養并且津津有味。25年后它仍是教師和最好的初學學生的指導書”。為了使外行的公眾增加對物理學的了解,費恩曼博士寫了《物理定律和量子電動力學的性質:光和物質的奇特理論》。他還是許多高級出版物的作者,這些都成為研究人員和學生的經典參考書和教科書。費恩曼是一個活躍的公眾人物。他在挑戰者號調查委員會里的工作是從所周知的,特別是他的著名的O型環對寒冷的敏感性的演示,這是一個優美的實驗,除了一杯冰水以外其他什么也不需要。費恩曼博士1960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課程促進會中的工作卻很少人知道,他在會上抨擊了教材的平庸。僅僅羅列費恩曼的科學和教育成就并沒有恰當抓信這個人的本質。即使是他 最最技術性的出版物的讀者都知識道,費恩曼活躍的多面的人格在他所有的工作中都閃閃發光。除了作為物理學家,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下他變成不同的人物:有進是無線電修理工,有時是鎖具收藏家,藝術家、舞蹈家、邦戈(bongo)鼓手,甚至瑪雅象形文字的解釋者。對他的世界人們永遠好奇,他是一個典型的經驗主義者。費恩曼于1998年2月15日在洛杉磯逝世。
標簽: 物理學
上傳時間: 2022-04-24
上傳用戶:得之我幸78
STM32 F1系列 MCU ATIUM AD集成庫 原理圖庫 PCB 3D封裝庫文件,STM32F1XXXXX全系列原理圖+PCB封裝庫文件,共209個器件型號,CSV text has been written to file : STM32 F1.csvLibrary Component Count : 209Name Description----------------------------------------------------------------------------------------------------STM32F100C4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6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raySTM32F100C4T7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6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10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raySTM32F100C6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2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raySTM32F100C6T6BTR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2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ape and ReelSTM32F100C6T7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2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10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raySTM32F100C8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64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raySTM32F100C8T6BTR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64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ape and ReelSTM32F100CB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28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raySTM32F100CBT7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28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105癈 Temperature, 48-Pin LQFP, TraySTM32F100R4H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6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TFBGA, TraySTM32F100R4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6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4T6BTR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6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ape and ReelSTM32F100R6H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2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TFBGA, TraySTM32F100R6T6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2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6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2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6T6BTR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2 kB Flash, 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TFBGA, Tape and ReelSTM32F100R8H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64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TFBGA, TraySTM32F100R8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64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8T6BTR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64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ape and ReelSTM32F100RBH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28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TFBGA, TraySTM32F100RBH6BTR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28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TFBGA, Tape and ReelSTM32F100RB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28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BT6BTR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128 kB Flash, 8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ape and ReelSTM32F100RC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256 kB Flash, 24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DT6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84 kB Flash, 32 kB Internal RAM,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D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384 kB Flash, 32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ET6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512 kB Flash, 32 kB Internal RAM,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Pin LQFP, TraySTM32F100RET6B STM32 ARM-based 32-bit MCU Value Line with 512 kB Flash, 32 kB Internal RAM, Internal Code B, -40 to +85癈 Temperature, 64-
上傳時間: 2022-04-30
上傳用戶:jiabin
摘要本文以音響放大系統為研究對象,以電子技術基本理論為基礎,結合當前模擬電子應用技術,對音響放大系統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針對現代人群對功放效率的要求和特征,設計出該音響放大系統。音響的音質是音響最重要的環節,由于我國在高級音響的設計上起步較晚,對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遠遠落后于國外的發大國家,從放大電路的設計,揚聲器的設計,對音像的還原,降低信噪比,低音的厚重感等等都遠遠超出我國自主產品,但是我國的音響企業已認識到技術的不足,正在加大研發的投入,培養技術人才,努力學習和趕超國外的先進技術。本文對現代高級音響設計的工藝有初步的了解,研究高級音響設計的電路組成,能夠理解電路圖的原理,對新技術、新知識進行研究學習,并將所學用于實踐在現代音有普及中,人們因生活層次、文化習俗、音樂修養、欣賞口味的不同,令對相通電氣指標的音響設備得出不同的評價。所以,就高保真度功放而言,應該達到電氣指標與實際聽音指標的平衡與統一。隨者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音頻技術的功放的效率要求隨之提高。模擬的功率放大器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在這方面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正因為這樣,數字功放應運而生。近年來,利用脈寬調劑原理設計的D類功放也進入了音響領域".國外半導體一直專注于研發高性能的放大器與比較器,目前已成功推出一系列型號齊全的運算放大器,其中包含基本的芯片以及特殊應用標準產品(ASSP),以滿足市場上對高精度、高速度、低電壓及低功率放大器的需求。另外國外在數字音頻功率放大器領城進行了二三十年的研究,六十年代中期,日本研制出8bit數字音頻功率發大器。1893年,M.B.Sandler等學者提出D類數字PCM功率發大器的基本結構。主要是圍繞如何將PCM信號轉化為PWM信號。把信號的幅度信號用不同的脈沖寬度來表示。此后,研究的焦點是降低其時鐘頻率,提高音質。隨若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和新型功率器件及應用的發展,開始實用化的16位數字音額功放成為可能。
標簽: 音響電路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
DescriptionThe IMX385LQR-C is a diagonal 8.35 mm (Type 1/2) CMOS active pixel type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with a squarepixel array and 2.13 M effective pixels. This chip operates with analog 3.3 V, digital 1.2 V, and interface 1.8 V triplepower supply, and has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sensitivity, low dark current and no smear are achieved throughthe adoption of R, G and B primary color mosaic filters. This chip features an electronic shutter with variablecharge-integration time.(Applications: Surveillance cameras)
標簽: CMOS傳感器 IMX385LQR-C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
sony CMOS傳感器datasheet,IMX178LQJ-C_Data_SheetDescriptionThe IMX178LQJ-C is a diagonal 8.92 mm (Type 1/1.8) CMOS active pixel type image sensor with a square pixelarray and 6.44 M effective pixels. This chip operates with analog 2.9 V, digital 1.2 V and interface 1.8 V triple powersupply, and has low power consumption.High sensitivity, low dark current and no smear are achieved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R, G and B primary colormosaic filters.This chip features an electronic shutter with variable charge-integration time.(Applications: Surveillance cameras, FA cameras, Industrial cameras)
標簽: CMOS傳感器 IMX178LQJ-C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
1 do文件簡介do文件是一次執行多條命令的腳本,通過do文件可以把多個操作步驟簡化成一條命令。2 do文件建立do文件建立方式較多,常用的建立方式有如下兩種:a)在ModelSim軟件中執行【File]->【New】->【Sourcel-【do1,會在ModelSim的MDI窗口中打開一個新的文件窗口,編輯完該do文件后執行【File]->【Save As.】即可保存成do文件:b)在Windows系統中新建一個記事本,在“另存為”的時候把后綴名改為.do也可以保存為do文件,可以以記事本的形式進行編輯,也可在ModelSim中打開進行編輯。3 do文件編寫步驟ModelSim仿真的一般步驟如下:a)創建一個工程和工程庫;b)加載設計文件,包括源文件和testbench文件:c)編譯源文件;d)運行仿真,并查看結果:e)進行工程調試。
標簽: do文件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
矢量控制(FOC)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1模型等效原則交流電機三相對稱的靜止繞組A、B、C,通以三相平衡的正弦電流時,所產生的合成磁動勢是旋轉磁動勢F,它在空間呈正弦分布,以同步轉速o1(即電流的角頻率)順著A-B-C的相序旋轉。這樣的物理模型如圖1-1a所示。然而,旋轉磁動勢并不一定非要三相不可,單相除外,二相、三相、四相……等任意對稱的多相繞組,通以平衡的多相電流,都能產生旋轉磁動勢,當然以兩相最為簡單。圖1-1b中繪出了兩相靜止繞組a和β,它們在空間互差90°,通以時間上互差90°的兩相平衡交流電流,也產生旋轉磁動勢F。再看圖1-1c中的兩個互相垂直的繞組M和T,通以直流電流in和i,產生合成磁動勢F,如果讓包含兩個繞組在內的整個鐵心以同步轉速旋轉,則磁動勢F自然也隨之旋轉起來,成為旋轉磁動勢。把這個旋轉磁動勢的大小和轉速也控制成與圖1-1a一樣,那么這三套繞組就等效了。
上傳時間: 2022-06-30
上傳用戶:zhaiy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