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具最多能同時對8路PC/sC讀卡器進行控制,實現最多8張智能卡進行測試。
上傳時間: 2015-04-24
上傳用戶:zhangle1222
《模擬城市》(SimCity)是美國藝電出品的一個城市建造(City-building game)的電子游戲,首部作品發售于1989年,是Maxis的第一個產品。最初發行的平臺為DOS,之后又陸續推出了麥金塔、Windows與超級任天堂等平臺上的版本。當前該系列的版權所有者以及發行商為美國藝電(EA)。 2008年1月10日,EA以GPL協議開放原始版本,更名為Micropolis,特別針對OLPC。 在2013年EA/Maxis發布了全新的《模擬城市》系列游戲,將游戲名稱定為與1989年相同的名稱《模擬城市》,并且通過Origin平臺才可以進行游戲。在Maxis被問道這款游戲是否叫做“模擬城市5”的時候,Maxis說,這款游戲不是《模擬城市4》的迭代,而是一款全新的游戲,我們叫他《模擬城市》。國內外的《模擬城市》粉絲們將它叫做《模擬城市(2013)》或者“sC(2013)”。 為了相互區別Maxis的第一部和第五部作品,本詞條用游戲發布時間分別命名為《模擬城市(1989)》和《模擬城市(2013)》。EA/Maxis官方目前分別稱之為:Micropolis和SimCity(港臺譯名:模擬城市)。
上傳時間: 2016-10-22
上傳用戶:86kl
內容簡介 介紹了一般微處押器核鮒設計原理、基于微處邦器核的SoC設計的其本機念甜方法,通過對ARM系列處理器核和 CPU核的詳小描述,說明微處理器及外接口的設計原理和方法。同時也綜述了ARM系列她理器核和最新ARM核的 研發戰果以政ARM和Thmb踹積模型,對sC設計中涉及到的行儲器層次、 Cache存儲器管誣、片上總線片|:調和 產品測試等主要間黥進行了論述。在此基礎上給出了幾個基于ARM核的SoC嵌人式應用的實例。最后對基于異步設計 的ARM核 AMCLET及異步SUC子系統 AMUlET3打的研究進行了介紹 木書的特點是將基于ARM微處理器核的sC設計和實際恢人式系統的應用集成于一體,對于基于ARM核的S設計 和嵌λ式系統開發者來說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手冊。可用作計算機科學拉術與應用電氣T程、電∫科學與技術專業科牛及碩 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程技術人員、于ARM的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技術入員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20-04-02
上傳用戶:hongpixiaozhu
基于MATLAB的DSB-sC調制解調仿真及分析
上傳時間: 2020-06-18
上傳用戶:ElvisChen
基于MATLAB的DSB-sC調制解調仿真及分析
上傳時間: 2020-06-18
上傳用戶:ElvisChen
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開發新型清潔能源是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捷徑,但是太陽能能源不連續和不穩定的缺點影響其單獨使用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選擇使用多種性質互補的能源聯合供電,相互彌補彼此的不足,以達到連續穩定的電能輸出。基于雙輸入直流變換器(Multipk-Input Converter,MC)的光電互補系統相對于風光互補系統而言,在太陽能功率充足時,可以選擇將多余的能量進行并網,省去了蕃電池等儲能設備,也可大大節約成本,簡化控制:而且電網是全天候的,比純新能源聯合系統更加可靠。因此本文將對光電互補系統,研究其拓撲、能量管理和系統參數設計等等在隔離應用的中小功率場合,推挽變換器控制方便,結構簡單,應用廣泛傳統的多輸入推挽變換器結構復雜,成本高。通過分析MIC的生成方法,利用脈沖電壓源 Pulsating Voltage Source Ce,PⅤsC或者脈沖電流源(Pulsating Curren Source Cell,PCsC)中聯或者并聯構成簡單實用的一族多輸入推挽變換器,詳細分析了BUCK型PVsC串聯構成的雙輸入推挽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和控制方式,為了能夠提供交流輸出,本文還詳細分析了半橋逆變電路的控制方式,并推導出其數學控制模型通過分析系統的工作模式、能量管理策略和不同控制方式對系統的影響,闡叨基于雙輸入推挽變換器的光電互補系統的工作原理。并對系統軟件涉及到的太陽能最大功率跟蹤、光電互補控制和逆變控制等算法進行重點研究功率電路參數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系統的性能和指標,其中推挽變壓器和濾波器的參數設計尤為重要,為此專門給出了硬件參數設計步驟;然后,根據軟件算法,設計了控制軟件流程圖來更清晰的表達軟件控制的思想軟件參數是影響系統魯棒性和快速性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硬件設計的基礎上,對軟件參數進行優化設計,并利用 Simulink軟件對設計參數進行仿真分析和修正。然后采用TMS320F2809作為控制芯片,搭建了實驗原理樣機,并進行了相關驗證實驗
標簽: 推挽變換器
上傳時間: 2022-03-16
上傳用戶:
ALTIUM AD集成庫 原理圖庫 PCB封裝庫 AD19 AD17器件庫元件庫嘉立創PCB庫559個封裝,均是項目中用到的器件,可以做為你的設計參考。PCB Library : MisCellaneous Devices LC.PcbLibDate : 2020/12/25Time : 13:36:44Component Count : 559LC-0201LC-0201_CLC-0201_LLC-0201_RLC-0402LC-0402_CLC-0402_LLC-SOT-523LC-SOT-666LC-SOT-723LC-SOT-753LC-SOT-883LC-SPMCA-027LC-SSOP-10_150milLC-SSOP-14_208milLC-SSOP-16_150milLC-SSOP-16_208milLC-SSOP-20_150milLC-SSOP-20_208milLC-SSOP-24_208milLC-SSOP-28_150milLC-SSOP-28_208milLC-SSOP-36_300milLC-SSOP-44KLC-SSOP-48_300milLC-SSOP-56_300milLC-SSOP-B40LC-STSOP-32LC-SuperSOT-3LC-SuperSOT-6LC-TBSLC-TDFN-14_EPLC-TFBGA-64LC-TFBGA-180LC-TO-3LC-TO-3PLC-TO-3P-5LLC-TO-39LC-TO-52LC-TO-92_Forming1LC-TO-92_Forming2LC-TO-92(TO-92-3)LC-TO-92-2LC-TO-92-3LLC-TO-92LLC-TO-92MODLC-TO-126LC-TO-126-4LC-TO-202LC-TO-218LC-TO-220(TO-220-3)LC-TO-220-5LC-TO-220-5(Forming)LC-TO-220-7CLC-TO-220AC(TO-220-2)LC-TO-220F(TO-220IS)LC-TO-220F-4L(Forming)LC-TO-225LC-TO-247(AC)LC-TO-251(I-PAK)LC-TO-252-2LC-TO-252-2-180LC-TO-252-3LC-TO-252-5LC-TO-263-2LC-TO-263-3LC-TO-263-5LC-TO-263-7LC-TO-264LC-TO-274AA(Super-247)LC-TO-277A(SMPC)LC-TOP3LC-TQFN-16_2.5x2.5x04PLC-TQFN-16_4x4x065PLC-TQFN-20_2.5x4.5x05PLC-TQFN-24_EP_4x5x05PLC-TQFP-32_5x5x05PLC-TQFP-32_7x7x08PLC-TQFP-44_10x10x08PLC-TQFP-48_7x7x05PLC-TQFP-52_10x10x065PLC-TQFP-64_10x10x05PLC-TQFP-64_14x14x08PLC-TQFP-80_12x12x05PLC-TQFP-100_12x12x04PLC-TQFP-100_14x14x05PLC-TQFP-100_14x20x065PLC-TQFP-128_14x14x04PLC-TQFP-128_20x14x05PLC-TQFP-144_20x20x05PLC-TSOC-6LC-TSOP(II)-44LC-TSOP(II)-54LC-TSOP(II)-66LC-TSOP-5LC-TSOP-6LC-TSOP-28LC-TSOP-32LC-TSOP-48LC-TSOP-56_14x20mmLC-TSOT-23-5LC-TSOT-23-6LC-TSOT-23-8LC-TSSOP-8_2.3x2x05PLC-TSSOP-8_3x3x065PLC-TSSOP-8_3x4.4x065PLC-TSSOP-10LC-TSSOP-14LC-TSSOP-16LC-TSSOP-20LC-TSSOP-24LC-TSSOP-28LC-TSSOP-30LC-TSSOP-38LC-TSSOP-48LC-TSSOP-56LC-TVSOP-48LC-uDFN-6LC-UFQFPN-20LC-UFQFPN-48LC-uMAX-8LC-UMLP-10LC-US8LC-UsC(SOD-323)LC-USM(sC-70-3)LC-USV(sC-70-5)LC-VDFPN-8(MLP-8)LC-VFBGA-20LC-VFBGA-48LC-VFBGA-54_8x14mmLC-VFBGA-63LC-VFQFPN-36_6x6x05PLC-VMN2LC-VQFN-14_3.6x3.6x05PLC-VQFN-16_3.6x3.6x05PLC-VQFN-20_5x5x065PLC-VQFN-24_3.5x5.5x05PLC-VQFN-32_4x4x04PLC-VQFN-40_6x6x05PLC-VQFN-48_7x7x05PLC-VSO-56LC-VSON-8LC-VSON-14_3x4x05PLC-VSSOP-8_2x2.3x05PLC-VSSOP-8_3x3x065PLC-VSSOP-8_EP_3x3x065PLC-VSSOP-10LC-WBGA-84_8x12.5mmLC-WBGA-96LC-WCSP-5LC-WDFN-10LLC-WLCSP-8LC-WOBLC-WPAK-8LC-WQFN-10LC-WSON-8_2x2mmLC-WSON-8_5x6mmLC-WSON-10_2.5x2.5mmLC-XSON-6_1x1.45mmLC-ZIP-23LC-ZIP19-1--------------
標簽: altium designer 封裝庫
上傳時間: 2022-03-17
上傳用戶:
信道編碼技術能夠顯著改善通信系統的性能,帶來編碼增益,提高通信系統的容量。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找一種信道容量可以達到香農極限的編碼。2007年,E.Arikan提出了一種名為極化碼(Polar Code)的編碼技術,在二進制離散無記憶信道條件下,理論上被證明可以達到香農極限,并且編解碼具有較低的算法復雜度,成為信道編碼史上一個重大突破。極化碼作為一種新興的編碼技術,引起了無線通信界廣泛的關注,成為編碼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系統的闡述了極化碼,分析了極化碼的編解碼原理,然后將其與Turbo碼、LDPC碼進行了仿真比較。首先介紹了信道極化現象(Channel Polarization),然后詳細討論了信道合并(Channel Combining)和信道拆分(Channel Spitting)的過程,以及信道極化的重要特性。接著重點介紹了極化碼的編解碼構造方法,系統地推導了極化碼生成矩陣的形成過程,總結了極化碼信息位選取的方法,并深入研究了極化碼的錯誤概率的上下界限。最后,對極化碼的編解碼進行了仿真實現,探討了不同的編碼塊長度、不同的編碼速率及不同的迭代次數對極化碼性能的影響。并將極化碼與Turbo碼、LDPC碼進行仿真比較,分析了這三種編碼的性能以及優缺點。關鍵詞:信道編碼、極化碼、信道極化現象、sC解碼、Turbo碼、LDPC碼本章中,首先簡單地描述了數字通信系統,概述了信息傳輸過程中具體的信道模型,然后詳細回顧了信道編碼理論與技術的研究現況和發展歷史,以及簡要地概述了極化碼的發展歷程、編解碼特點、硬件方面及其應用研究,最后簡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給出了全文的詳細內容安排。
標簽: 極化碼
上傳時間: 2022-06-15
上傳用戶:
前言第2版新內容本書版出版于2012年,彼時基于Python的開源數據分析庫(例如pandas)仍然是一個發展迅速的新事物。在本次更新、拓展的第2版中,我在一些章節內進行了修改,以解釋過去5年中發生的不兼容的變更、棄用和一些新特性。此外,我還添加了新內容,用以介紹在2012年還不存在或者不成熟的工具。后,我會避免把一些新興的或者不太可能走向成熟的開源項目寫入本書。我希望本版的讀者能夠發現本書內容在2020年或者2021年仍然幾乎像在2017年一樣適用。 第2版中的主要更新包括: 所有的代碼,包括把Python的教程更新到了Python 3.6版本(版中使用的是Python 2.7)更新了Python第三方發布版Anaconda和其他所需Python包的安裝指引更新pandas庫到2017年的新版新增一章,關于更多不錯pandas工具和一些使用提示新增statsmodels和sC等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jiabin
一.SPI總線簡介串行外圍設備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總線技術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種同步串行接口。SPI用于CPU與各種外圍器件進行全雙工、同步串行通訊。它只需四條線就可以完成MCU與各種外圍器件的通訊,這四條線是:串行時鐘線(CSK、主機輸入/從機輸出數據線(MISO)、主機輸出/從機輸入數據線(MOSI)、低電平有效從機選擇線CS。當SPI工作時,在移位寄存器中的數據逐位從輸出引腳(MOSl)輸出(高位在前),同時從輸入引腳(MISO)接收的數據逐位移到移位寄存器(高位在前)。發送一個字節后,從另一個外圍器件接收的字節數據進入移位寄存器中。即完成一個字節數據傳輸的實質是兩個器件寄存器內容的交換。主SPI的時鐘信號(sC)使傳輸同步。其典型系統框圖如下圖所示。
上傳時間: 2022-06-25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