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整數(shù)規(guī)劃的解決算法,基于分支定界
上傳時間: 2017-06-21
上傳用戶:陳xiaoda
這是 對企業(yè)信息化戰(zhàn)略規(guī)劃的認識論文
標簽: 企業(yè)信息對企業(yè)信息化戰(zhàn)略規(guī)劃的認識
上傳時間: 2017-07-01
上傳用戶:小樹哈哈
ESP8266 WiFi模塊用戶手冊V1.0 ESP8266是一款超低功耗的UART-WiFi 透傳模塊,擁有業(yè)內(nèi)極富競爭力的封裝尺寸和超低能耗技術,專為移動設備和物聯(lián)網(wǎng)應用設計,可將用戶的物理設備連接到Wi-Fi 無線網(wǎng)絡上,進行互聯(lián)網(wǎng)或局域網(wǎng)通信,實現(xiàn)聯(lián)網(wǎng)功能。 ESP8266封裝方式多樣,天線可支持板載PCB天線,IPEX接口和郵票孔接口三種形式; ESP8266可廣泛應用于智能電網(wǎng)、智能交通、智能家具、手持設備、工業(yè)控制等領域。 更多資料,請訪問安信可開源社區(qū) www.ai-thinker.com
上傳時間: 2017-07-07
上傳用戶:硯子兒*
《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實訓100例—基于8051+Proteus仿真》案例
上傳時間: 2017-10-22
上傳用戶:cwzl235
第二章 習題參考答案 1. 問題定義的任務和主要工作? 問題定義的任務:將用戶提出的要求具體化、定量化;確定研制系統(tǒng)的范圍,明確研制的邊 界。問題定義階段的工作: (1) 通過調(diào)查研究,了解系統(tǒng)需求; (2) 確定系統(tǒng)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及保密性、資源、開發(fā)費用及開發(fā)進度等的需求; (3) 問題定義階段的產(chǎn)品——系統(tǒng)目標與范圍說明書。 2.可行性研究目的? 確定在問題定義中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條件下,問題能否解決。 3.可行性研究的任務? (1) 進一步分析和澄清問題的定義,在澄清問題的基礎上,導出系統(tǒng)的邏輯模型; (2) 從系統(tǒng)邏輯模型中,選擇問題的若干種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種解法的可行性,為以后的行動提出建議; (3) 如果問題沒有可行的解,建議停止系統(tǒng)開發(fā);如果問題有可行的解,應該推薦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并為工程制定一個初步的計劃。 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1)技術可行性:現(xiàn)有技術能否實現(xiàn)本系統(tǒng),現(xiàn)有技術人員能否勝任,開發(fā)系統(tǒng)的資源能否滿足; (2)經(jīng)濟可行性:經(jīng)濟效益是否超出開發(fā)成本; (3)操作可行性:系統(tǒng)操作在用戶內(nèi)部行得通嗎? (4)法律可行性:新系統(tǒng)開發(fā)是否會侵犯他人、集體或國家利益,是否違反國家法律。 5.可行性研究的步驟? (1)復查系統(tǒng)的規(guī)模和目標;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統(tǒng),總結現(xiàn)有系統(tǒng)的優(yōu)劣,提出新系統(tǒng)的雛形; (3)導出新系統(tǒng)的高層邏輯模型; (4)推薦建議方案; (5)推薦行動方針; (6)書寫計劃任務書(可行性報告); (7)提交審查。 6.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nèi)容? 可行性分析的結果是可行性研究報告,內(nèi)容包括: (1) 系統(tǒng)概述:說明開發(fā)的系統(tǒng)名稱,提出單位和開發(fā)單位。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系統(tǒng)目標;要求;約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準則等。 (3) 對現(xiàn)有系統(tǒng)的分析:處理流程,圖示說明現(xiàn)有系統(tǒng)的處理流程和數(shù)據(jù)流程;現(xiàn)有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 (4) 系統(tǒng)需求: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 (5) 建議系統(tǒng):系統(tǒng)目標;處理流程;系統(tǒng)結構,功能,性能;系統(tǒng)技術可行性;投資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6) 其它可選方案:與國內(nèi)外同類型方案的比較;提出一兩個可行性方案供論證和探討。 (7) 制定下一階段的預算。 (8) 結論性意見:由用戶方、設計方和投資方共同簽署意見。
標簽: 計算機圖形學
上傳時間: 2017-11-05
上傳用戶:小蟻123
中國聯(lián)合通信公司 短消息網(wǎng)關系統(tǒng)接口協(xié)議 (SGIP)
上傳時間: 2017-11-22
上傳用戶:wlh888
基于語音短時對數(shù)譜的最小均方誤差(MMSE-LSA)算法是在MMSE算法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由于其引入了人耳響度-幅度譜特性,因此能夠獲得比MMSE算法更好的語音聽覺質(zhì)量。
上傳時間: 2017-12-15
上傳用戶:zmhylez
外觀檢查要求 1.清楚線包縫隙中夾帶的錫珠、錫渣以及其它雜物。 2.不能刮傷針腳,不能傷線、斷線。 3.焊點不可超出骨架凸點,漏焊`虛焊。 4.套管、線圈以及骨架不可破損。 5.出入線腳位、槽位正確。 6.銅線不能外露,線包膠帶不能卷邊;翹起超過磁芯覆蓋范圍內(nèi)。
標簽: 變壓器
上傳時間: 2018-05-06
上傳用戶:JUN芠冀給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atrix { private: double** A; //矩陣A double *b; //向量b public: int size; Matrix(int ); ~Matrix(); friend double* Dooli(Matrix& ); void Input(); void Disp(); }; Matrix::Matrix(int x) { size=x; //為向量b分配空間并初始化為0 b=new double [x]; for(int j=0;j<x;j++) b[j]=0; //為向量A分配空間并初始化為0 A=new double* [x]; for(int i=0;i<x;i++) A[i]=new double [x]; for(int m=0;m<x;m++) for(int n=0;n<x;n++) A[m][n]=0; } Matrix::~Matrix() { cout<<"正在析構中~~~~"<<endl; delete b; for(int i=0;i<size;i++) delete A[i]; delete A; } void Matrix::Disp() { for(int i=0;i<size;i++) { for(int j=0;j<size;j++) cout<<A[i][j]<<" "; cout<<endl; } } void Matrix::Input() { cout<<"請輸入A:"<<endl; for(int i=0;i<size;i++) for(int j=0;j<size;j++){ cout<<"第"<<i+1<<"行"<<"第"<<j+1<<"列:"<<endl; cin>>A[i][j]; } cout<<"請輸入b:"<<endl; for(int j=0;j<size;j++){ cout<<"第"<<j+1<<"個:"<<endl; cin>>b[j]; } } double* Dooli(Matrix& A) { double *Xn=new double [A.size]; Matrix L(A.size),U(A.size); //分別求得U,L的第一行與第一列 for(int i=0;i<A.size;i++) U.A[0][i]=A.A[0][i]; for(int j=1;j<A.size;j++) L.A[j][0]=A.A[j][0]/U.A[0][0]; //分別求得U,L的第r行,第r列 double temp1=0,temp2=0; for(int r=1;r<A.size;r++){ //U for(int i=r;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1=temp1+L.A[r][k]*U.A[k][i]; U.A[r][i]=A.A[r][i]-temp1; } //L for(int i=r+1;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2=temp2+L.A[i][k]*U.A[k][r]; L.A[i][r]=(A.A[i][r]-temp2)/U.A[r][r]; } } cout<<"計算U得:"<<endl; U.Disp(); cout<<"計算L的:"<<endl; L.Disp(); double *Y=new double [A.size]; Y[0]=A.b[0]; for(int i=1;i<A.size;i++ ){ double temp3=0; for(int k=0;k<i-1;k++) temp3=temp3+L.A[i][k]*Y[k]; Y[i]=A.b[i]-temp3; } Xn[A.size-1]=Y[A.size-1]/U.A[A.size-1][A.size-1]; for(int i=A.size-1;i>=0;i--){ double temp4=0; for(int k=i+1;k<A.size;k++) temp4=temp4+U.A[i][k]*Xn[k]; Xn[i]=(Y[i]-temp4)/U.A[i][i]; } return Xn; } int main() { Matrix B(4); B.Input(); double *X; X=Dooli(B); cout<<"~~~~解得:"<<endl; for(int i=0;i<B.size;i++) cout<<"X["<<i<<"]:"<<X[i]<<" "; cout<<endl<<"呵呵呵呵呵"; return 0; }
標簽: 道理特分解法
上傳時間: 2018-05-20
上傳用戶:Aa123456789
DSP2812(176PIN)功能與引腳
上傳時間: 2018-08-08
上傳用戶:joey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