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口是計算機一種常用的接口,具有連接線少,通訊簡單,得到廣泛的使用。常用的串口是RS-232-C接口(又稱EIA RS-232-C)它是在1970年由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聯合貝爾系統、調制解調器廠家及計算機終端生產廠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訊的標準。它的全名是"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通訊設備(DCE)之間串行二進制數據交換接口技術標準"該標準規定采用一個25個腳的DB25連接器,對連接器的每個引腳的信號內容加以規定,還對各種信號的電平加以規定。傳輸距離在碼元畸變小于4%的情況下,傳輸電纜長度應為50英尺。 Linux操作系統從一開始就對串行口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本文就Linux下的串行口通訊編程進行簡單的介紹.
上傳時間: 2013-12-16
上傳用戶:1079836864
//串行驅動led顯示, //一個74hc595位移寄存器驅動三極管驅動led位, //兩個74hc595驅動led段,方式位5位x8段x2=10個數碼管 //5分頻,每次掃描時間位1.25ms //定義特殊符號
上傳時間: 2015-03-30
上傳用戶:海陸空653
眾志-863系統芯片 USBDC(univer serial bus devce control通用串行總線設備控制芯片,以下簡稱USBDC)是和帶有USB主機控制器的設備進行通信的支持部件,實現和帶有USB主機控制器的設備進行數據交換。 USBDC和APB連接進行寄存器的初始化配置,和DMAC連接進行大量的數據交換。
標簽: control univer serial USBDC
上傳時間: 2015-03-31
上傳用戶:kytqcool
利用8031串行口,和并行輸出串行移位寄存器74LS164,擴展一位數碼顯示在數碼顯示器上循環顯示0-9這10個數字
上傳時間: 2014-01-20
上傳用戶:三人用菜
[美]Joe Campbell 著 徐國定 廖衛東 張慶 譯 吳洪來 趙軍 審校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一部分 串行通信基礎 第l章 ASCII字符集 第2章 異步通信技術基礎 第3章 錯誤及錯誤檢測 第4章 信息傳輸 第5章 調制解調器及其控制 第6章 UART:一個概念上的模型 第7章 實際的UART 第8章 baseline靈巧型調制解調器 第9章 智能調制解調器命令 第10章 協議調制解調器 第ll章 傳真機 第二部分 用C語言編寫異步通信程序 第12章 設計一個基本的串行I/O庫 第13章 程序的可移植性 第14章 波特率和數據格式函數 第15章 RS—232輸入控制 第16章 流控制和SIO管理 第17章 格式輸出 第18章 格式輸入 第19章 中斷I/O導論 第20章 中斷子處理程序 第2l章 靈巧型調制解調器程序設計 第22章 XMODEM文件傳送 第23章 循環冗余校驗CRC計算 第24章 Group3傳真圖象的編碼和解碼
上傳時間: 2015-07-05
上傳用戶:asdfasdfd
//串行驅動led顯示, //一個74hc595位移寄存器驅動三極管驅動led位, //兩個74hc595驅動led段,方式位5位x8段x2=10個數碼管 //5分頻,每次掃描時間位1.25ms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netwolf
TLV1544與TMS320VC5402通過串行口連接,此時,A/D轉換芯片作為從設備,DSP提供幀同步和輸入/輸出時鐘信號。TLV1544與DSP之間數據交換的時序圖如圖3所示。 開始時, 為高電平(芯片處于非激活狀態),DATA IN和I/OCLK無效,DATAOUT處于高阻狀態。當串行接口使CS變低(激活),芯片開始工作,I/OCLK和DATAIN能使DATA OUT不再處于高阻狀態。DSP通過I/OCLK引腳提供輸入/輸出時鐘8序列,當由DSP提供的幀同步脈沖到來后,芯片從DATA IN接收4 b通道選擇地址,同時從DATAOUT送出的前一次轉換的結果,由DSP串行接收。I/OCLK接收DSP送出的輸入序列長度為10~16個時鐘周期。前4個有效時鐘周期,將從DATAIN輸入的4 b輸入數據裝載到輸入數據寄存器,選擇所需的模擬通道。接下來的6個時鐘周期提供模擬輸入采樣的控制時間。模擬輸入的采樣在前10個I/O時鐘序列后停止。第10個時鐘沿(確切的I/O時鐘邊緣,即上升沿或下降沿,取決于操作的模式選擇)將EOC變低,轉換開始。
上傳時間: 2014-12-05
上傳用戶:yepeng139
本程序是一個代有帶糾錯碼的串行通信子程序 功能:發送方將數據連發三此,接受方按位進行最大概率糾錯。程序返回時,若標志位ERR返回為1,則表示 通信失敗;否則。接收結果放在A寄存器中。 很簡單很經典的例子。有資源大家共享哦
上傳時間: 2014-01-05
上傳用戶:zhenyushaw
dsp的串行外設接口SPI SPI是一個高速同步串行輸入/輸出端口,傳送速率可編 程,應用:外部移位寄存器、D/A轉換器、A/D轉換器、 串行EEPROM、LED顯示驅動器等外部設備進行擴展。
上傳時間: 2014-11-24
上傳用戶:fandeshun
usbFirmware,Intel公司開發的通用串行總線架構(USB)的目的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慮: (一)計算機與電話之間的連接:顯然用計算機來進行計算機通信將是下一代計算機基本的應用。機器和人們的數據交互流動需要一個廣泛而又便宜的連通網絡。然而,由于目前產業間的相互獨立發展,尚未建立統一標準,而USB則可以廣泛的連接計算機和電話。 (二)易用性:眾所周知,PC機的改裝是極不靈活的。對用戶友好的圖形化接口和一些軟硬件機制的結合,加上新一代總線結構使得計算機的沖突大量減少,且易于改裝。但以終端用戶的眼光來看,PC機的輸入/輸出,如串行/并行端口、鍵盤、鼠標、操縱桿接口等,均還沒有達到即插即用的特性,USB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 (三)端口擴充:外圍設備的添加總是被相當有限的端口數目限制著。缺少一個雙向、價廉、與外設連接的中低速的總線,限制了外圍設備(諸如電話/電傳/調制解調器的適配器、掃描儀、鍵盤、PDA)的開發。現有的連接只可對極少設備進行優化,對于PC機的新的功能部件的添加需定義一個新的接口來滿足上述需要,USB就應運而生。它是快速、雙向、同步、動態連接且價格低廉的串行接口,可以滿足PC機發展的現在和未來的需要。
標簽: usbFirmware Intel 計算機 USB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aa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