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的八通道超聲探傷系統(tǒng)設計方案。該系統(tǒng)利用低功耗可變增益運放和八通道ADC構成高集成度的前端放大和數(shù)據(jù)采集模塊;采用FPGA和ARM作為數(shù)字信號處理的核心和人機交互的通道。為了滿足探傷系統(tǒng)實時、高速的要求,我們采用了硬件報警,缺陷回波峰值包絡存儲等關鍵技術。此外,該系統(tǒng)在小型化和數(shù)字化方面有顯著提高,為便攜式多通道超聲檢測系統(tǒng)設計奠定基礎
標簽: FPGA 八通道 超聲探傷 系統(tǒng)設計
上傳時間: 2013-10-13
上傳用戶:1421706030
針對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常發(fā)性交通擁堵現(xiàn)象,依據(jù)RFID檢測系統(tǒng)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前端信息采集技術的交通流檢測方法。并且對城市道路交叉口采集到的交通流量相對增量、車輛的時間占有率相對增量以及地點平均車速等信息進行了對比性分析和統(tǒng)計推導,從理論上論證了交通擁擠產(chǎn)生時的交通流特點,然后以此為基礎給出了交通擁擠事件出現(xiàn)時的判別準則,構造出相應的擁擠檢測指標及判別算法。最后利用Matlab編程再結合實際交通測量數(shù)據(jù)驗證了算法的正確性。
標簽: 物聯(lián)網(wǎng) 智能交通 判別 法的研究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zhaiye
在軟件無線電數(shù)字接收機中,從AD前端采集過來的數(shù)字信號頻率高達72 MHz,如此高的頻率使得后端DSP不能直接完成相關的數(shù)字信號處理任務。因此合理的設計基于FPGA的DDC,以降低數(shù)字信號頻率,方便后端DSP實時完成相關的數(shù)字信號處理任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很多數(shù)字信號處理系統(tǒng)中,數(shù)字信號頻率是非常高的,而后端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件幾乎不能滿足系統(tǒng)的實時性要求,此時通過合理的設計DDC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上傳時間: 2013-11-20
上傳用戶:520
本文通過對微帶傳輸特性、常用板材性能參數(shù)進行比較分析,給出用于無線通信模擬前端、高速數(shù)字信號等應用中PCB板材選取方案,進一步從線寬、過孔、線間串擾、屏蔽等方面總結高頻板PCB設計要點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wmwai1314
電路板故障分析 維修方式介紹 ASA維修技術 ICT維修技術 沒有線路圖,無從修起 電路板太複雜,維修困難 維修經(jīng)驗及技術不足 無法維修的死板,廢棄可惜 送電中作動態(tài)維修,危險性極高 備份板太多,積壓資金 送國外維修費用高,維修時間長 對老化零件無從查起無法預先更換 維修速度及效率無法提升,造成公司負擔,客戶埋怨 投資大量維修設備,操作複雜,績效不彰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chengxin
15.2 已經(jīng)加入了有關貫孔及銲點的Z軸延遲計算功能. 先開啟 Setup - Constraints - Electrical constraint sets 下的 DRC 選項. 點選 Electrical Constraints dialog box 下 Options 頁面 勾選 Z-Axis delay欄.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Late_Li
本文提出j以通用陣列邏輯器件GAL 和只讀存貯器EPROM 為核心器件.設計測量 顯示控制裝置的方法。配以數(shù)字式傳感器及用 最小二乘法編制的曲線自動分段椒合程序生成 的EPROM 中的數(shù)據(jù).可用于力、溫度、光強等 非電量的測量顯示和控制。該裝置與采用微處 理器的電路相比.有相同的洲量精度,電路簡 單.而且保密性好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langliuer
FI1256MK2是被廣泛應用的電視信號前端處理器,可使用I2C總線對其進行編程控制。當用在計算機擴展板中時,可由計算機總線通過硬件電路模擬I2C總線的時序。文章給出了用可編程邏輯器件GAL配合ISA總線模擬I2C時序來對RI1256MK2進行編程控制的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1-22
上傳用戶:gundan
FI1256MK2是被廣泛應用的電視信號前端處理器,可使用I2C總線對其進行編程控制.當用在計算機擴展板中時,可由計算機總線通過硬件電路模擬I2C總線的時序.文章給出了用可編程邏輯器件GAL配合ISA總線模擬I2C時序來對FI1256MK2進行編程控制的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1-08
上傳用戶:南國時代
PCB 被動組件的隱藏特性解析 傳統(tǒng)上,EMC一直被視為「黑色魔術(black magic)」。其實,EMC是可以藉由數(shù)學公式來理解的。不過,縱使有數(shù)學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數(shù)學方程式對實際的EMC電路設計而言,仍然太過復雜了。幸運的是,在大多數(shù)的實務工作中,工程師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復雜的數(shù)學公式和存在于EMC規(guī)范中的學理依據(jù),只要藉由簡單的數(shù)學模型,就能夠明白要如何達到EMC的要求。本文藉由簡單的數(shù)學公式和電磁理論,來說明在印刷電路板(PCB)上被動組件(passivecomponent)的隱藏行為和特性,這些都是工程師想讓所設計的電子產(chǎn)品通過EMC標準時,事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導線和PCB走線導線(wire)、走線(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組件,卻經(jīng)常成為射頻能量的最佳發(fā)射器(亦即,EMI的來源)。每一種組件都具有電感,這包含硅芯片的焊線(bond wire)、以及電阻、電容、電感的接腳。每根導線或走線都包含有隱藏的寄生電容和電感。這些寄生性組件會影響導線的阻抗大小,而且對頻率很敏感。依據(jù)LC 的值(決定自共振頻率)和PCB走線的長度,在某組件和PCB走線之間,可以產(chǎn)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輻射天線。在低頻時,導線大致上只具有電阻的特性。但在高頻時,導線就具有電感的特性。因為變成高頻后,會造成阻抗大小的變化,進而改變導線或PCB 走線與接地之間的EMC 設計,這時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網(wǎng)格(ground grid)。導線和PCB 走線的最主要差別只在于,導線是圓形的,走線是長方形的。導線或走線的阻抗包含電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頻時,此阻抗定義為Z = R + j XL j2πfL,沒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頻率高于100 kHz以上時,感抗大于電阻,此時導線或走線不再是低電阻的連接線,而是電感。一般而言,在音頻以上工作的導線或走線應該視為電感,不能再看成電阻,而且可以是射頻天線。
上傳時間: 2013-11-16
上傳用戶: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