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加載系統存在系統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多余力矩。為更好解決由不確定性因素和擾動引起的系統控制問題,提出了基于前饋補償加魯棒控制的控制方法,針對舵機運動對加載系統跟蹤性能的影響,應用前饋控制對舵機運動擾動進行補償。通過仿真,揭示了控制器設計中的設計依據,結果表明該方法所設計系統具有很好的魯棒性,以及很好的抑制多余力矩能力。
上傳時間: 2013-10-26
上傳用戶:a296386173
加強肋 理想的設計 為了克服壁厚大可能引起的問題,使用是一種可減少壁厚并能增加剛性的有效方法。 一般來說,部件的剛性可用以下方法增強 增加壁厚; 增大彈性模量(如加大增強纖維的含量); 設計中考慮。 如果設計用的材料不能滿足所需剛性,則應選擇具有更大彈性模量的材料。簡單的方法是增加塑料中增強纖維的含量。但是,在特定壁厚下,這種方法僅能使剛性呈線性增長。更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經過優化設計的。由于慣性力矩增大,部件的剛性便會增大。在優化的尺寸時,不但要考慮工程設計應當考慮的問題,還應考慮與生產和外觀有關的技術問題。 優化的尺寸 大的慣性力矩可很容易地通過設置又厚又高的來實現。但是對熱塑性工程塑料,這種方法常會產生制品表面凹痕、內部空洞和翹曲等問題。而且,如果的高度過高,在負荷下結構將有可能膨脹。出于這種考慮,必須在合理比例內保持的尺寸(見圖1)。
標簽:
上傳時間: 2013-12-22
上傳用戶:huangld
研究仿人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特性,建立可用于描述相同自由度 配置仿人機器人的運動學和動力學計算模型,定量分析仿人機器人在步行 過程中的穩定性,并計算仿人機器人在每個時刻下各關節的驅動力矩
上傳時間: 2016-04-29
上傳用戶:xymbian
永磁同步電機的仿真模型,matlab文件,可實現閉環,計算力矩
上傳時間: 2017-08-13
上傳用戶:thesk123
1、本程序用于測試4相步進電機常規驅動 2、需要用跳帽或者杜邦線把信號輸出端和對應的步進電機信號輸入端連接起來 3、速度不可以調節的過快,不然就沒有力矩轉動了
上傳時間: 2017-09-23
上傳用戶:cmc_68289287
算出不同攻角下翼形的升力系數,力矩系數,壓力系數,網格無關性
上傳時間: 2016-12-28
上傳用戶:hhyhhyhhy775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ttalli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kingwide
無刷電機控制,方波啟動切正弦波,增加啟動力矩,增大啟動成功率
上傳時間: 2022-05-28
上傳用戶:tta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