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動態(tài)<b>分配</b>

  •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BC20-TE-B 原理圖 V1.2

    BC20-TE-B NB-Iot 評估板評估板原廠原理圖V1.2。完整對應實物裝置。

    標簽: BC20 NB-Iot Quectel

    上傳時間: 2022-06-17

    上傳用戶:

  • ASR M08-B資料

    ASR M08-B設置軟件 V3.2  arduino 2560+ASRM08-B測試程序  arduino UNO+ASRM08-B測試程序語音控制臺燈電路圖及C51源碼(不帶校驗碼) 繼電器模塊設置。   ASR M08-B是一款語音識別模塊。首先對模塊添加一些關鍵字,對著該模塊說出關鍵字,串口會返回三位的數(shù),如果是返回特定的三位數(shù)字,還會引起ASR M08-B的相關引腳電平的變化。【測試】①打開“ASR M08-B設置軟件 V3.2.exe”。②選擇“串口號”、“打開串口”、點選“十六進制顯示”。③將USB轉(zhuǎn)串口模塊連接到語音識別模塊上。接線方法如下:語音模塊TXD --> USB模塊RXD語音模塊RXD --> USB模塊TXD語音模塊GND --> USB模塊GND語音模塊3V3 --> USB模塊3V3(此端為3.3V電源供電端。)④將模塊的開關撥到“A”端,最好再按一次上面的大按鈕(按一次即可,為了確保模塊工作在正確的模式)。⑤對著模塊說“開燈”、“關燈”模塊會返回“0B”、“0A”,表示正常(注意:0B對應返回值010,0B對應返回值010,返回是16進制顯示的嘛,設置的時候是10進制設置的)。

    標簽: ASR M08-B

    上傳時間: 2022-07-06

    上傳用戶:aben

  • 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的電磁場分析.rar

    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由于一系列高效節(jié)能的優(yōu)點,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航空航天、國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并且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其研究領域主要涉及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的設計、精確性能分析、控制等方面。 本課題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無刷無勵磁機諧波勵磁的混合勵磁永磁電機的研究》的課題,主要研究永磁電機的電磁場空載和負載計算,求出永磁電機的電壓波形和電壓調(diào)整率,為分段式轉(zhuǎn)子的混合勵磁永磁電機的研究奠定基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介紹了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的基本原理,包括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的結構形式和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的運行性能,采用傳統(tǒng)解析理論給出了電壓調(diào)整率的計算方法及外特性的計算模型;然后用有限元ANSYS對永磁同步發(fā)電機樣機進行實體建模,經(jīng)過定義分配材料、劃分網(wǎng)格、加邊界條件和載荷、求解計算等,得到矢量磁位Az、磁場強度H、磁感應強度B等結果,直觀地看出電機內(nèi)部的磁場分布情況。 其次根據(jù)電磁場計算結果,應用齒磁通法對其進行后處理。該方法求解轉(zhuǎn)子在一個齒距內(nèi)不同位置處的磁場,以定子齒的磁通為計算單位,根據(jù)繞組與齒的匝鏈關系,計算出磁鏈隨時間的變化,進而得到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空、負載時電壓大小及波形。通過計算結果寫實驗結果對比,驗證了齒磁通法的正確性,為計算永磁同步發(fā)電機各種性能特性提供有力工具。 最后,基于齒磁通法對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的外特性進行了深入研究,定量分析了結構參數(shù)對外特性的影響規(guī)律,提出了有效降低電壓調(diào)整率的方法的是:增加氣隙長度g的同時,適當增加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的長度hm;此外,要盡量的減少每相串聯(lián)匝數(shù)N和增大導線面積以減小阻抗參數(shù)。通過改變電機的結構參數(shù),對其電磁場進行計算,找到永磁電機電壓調(diào)整率的變化規(guī)律,為加電勵磁的混合勵磁永磁電機做準備,達到穩(wěn)定輸出電壓的目的。

    標簽: 永磁同步 發(fā)電機 磁場分析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15853744528

  • 基于FPGA的PCI接口運動控制卡的研究.rar

    運動控制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核心部分,提高運動控制技術水平對于提高我國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運動控制技術的發(fā)展是制造自動化前進的旋律,是推動新的產(chǎn)業(yè)革命的關鍵技術。對于數(shù)控系統(tǒng)來說,最重要的是控制各個電機軸的運動,這是運動控制器接收并依照數(shù)控裝置的指令來控制各個電機軸運動從而實現(xiàn)數(shù)控加工的,數(shù)據(jù)加工中的定位控制精度、速度調(diào)節(jié)的性能等重要指標都與運動控制器直接相關。目前對數(shù)控系統(tǒng)的研究都集中在插入PC的NC控制器的研究上,而其核心部分就是對步進、伺服電機進行控制的運動控制卡的研究。對PC-NC來說,運動控制卡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數(shù)控系統(tǒng)的性能,而微電子和數(shù)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使運動控制卡的性能得到了不斷改進,集成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本課題通過對運動控制技術的深入研究,并針對國內(nèi)運動控制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的現(xiàn)狀,結合當前運動控制領域的具體需要,緊跟當前運動控制技術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吸收了數(shù)控技術和相關運動控制技術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基于PCI和FPGA的方案,研制了一款比較新穎的、功能強大的、具有很大柔性的四軸多功能運動控制卡。 本課題的具體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通過對運動控制卡及運動控制系統(tǒng)等行業(yè)現(xiàn)狀的全面調(diào)研,和對運動控制技術的深入學習,在比較了幾種常用的運動控制方案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運動控制設計方案,并規(guī)劃了板卡的總體設計。 其次,根據(jù)總體設計,規(guī)劃了板卡的結構,詳細劃分并實現(xiàn)了FPGA各部分的功能;利用光電隔離原理設計了數(shù)字輸入/輸出電路。 再次,利用FPGA的資源實現(xiàn)了PCI從設備接口,達到跟控制卡通信的目的,針對運動控制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如運動平穩(wěn)性、實時控制以及多軸聯(lián)動等,在FPGA上設計了四軸運動控制電路,定義了各個寄存器的具體功能,設計了功能齊全的加/減速控制電路、變頻分配電路、倍頻分頻電路和三個功能各異的計數(shù)器電路等,自動降速點運動、A/B相編碼器倍頻計數(shù)電路等特殊功能。最后,進行了本運動控制卡的測試,從測試和應用結果來看,該卡達到預期的要求。

    標簽: FPGA PCI 接口

    上傳時間: 2013-07-27

    上傳用戶:zgu489

  • 基于DSP和FPGA的運動控制技術的研究

    該課題通過對開放式數(shù)控技術的全面調(diào)研和對運動控制技術的深入研究,并針對國內(nèi)運動控制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的現(xiàn)狀,結合激光雕刻領域的具體需要,緊跟當前運動控制技術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吸收了世界開放式數(shù)控技術和相關運動控制技術的最新成果,采納了基于DSP和FPGA的方案,研制了一款比較新穎的、功能強大的、具有很大柔性的四軸多功能運動控制卡.該論文主要內(nèi)容如下:首先,通過對制造業(yè)、開放式數(shù)控系統(tǒng)、運動控制卡等行業(yè)現(xiàn)狀的全面調(diào)研,基于對運動系統(tǒng)控制技術的深入學習,在比較了幾種常用的運動控制方案的基礎上,確定了基于DSP和FPGA的運動控制設計方案,并規(guī)劃了板卡的總體結構.其次,針對運動控制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如高速、高精度、運動平穩(wěn)性、實時控制以及多軸聯(lián)動等,在FPGA上設計了功能相互獨立的四軸運動控制電路,仔細規(guī)劃并定義了各個寄存器的具體功能,設計了功能完善的加/減速控制電路、變頻分配電路、倍頻分頻電路和三個功能各異的計數(shù)器電路等,完全實現(xiàn)了S-曲線升降速運動、自動降速點運動、A/B相編碼器倍頻計數(shù)電路等特殊功能.再次,介紹了DSP在運動控制中的作用,合理規(guī)劃了DSP指令的形成過程,并對DSP軟件的具體實現(xiàn)進行了框架性的設計.然后,根據(jù)光電隔離原理設計了數(shù)字輸入/輸出電路;結合DAC原理設計了四路模擬輸出電路;實現(xiàn)了PCI接口電路的設計;并針對常見的干擾現(xiàn)象,提出了有效的抗干擾措施.最后,利用運動控制卡強大的運動控制功能,并針對激光雕刻行業(yè)進行大幅圖形掃描時需要實時處理大量的圖形數(shù)據(jù)的特別需要,在板卡第四軸完全實現(xiàn)了激光控制功能,并基于FPGA內(nèi)部的16KBit塊RAM,開辟了大量數(shù)據(jù)區(qū)以便進行大幅圖形的實時處理.

    標簽: FPGA DSP 運動控制

    上傳時間: 2013-06-09

    上傳用戶:youlongjian0

  • 電路分析基礎-ppt教程

    第一章  基 礎 知 識由電阻、電容、電感等集中參數(shù)元件組成的電路稱為集中電路。1.1  電路與電路模型1.2  電路分析的基本變量1.3  電阻元件和獨立電源元件1.4  基爾霍夫定律1.5  受  控  源1.6  兩類約束和KCL,KVL方程的獨立性1.1  電路與電路模型1.電路2.電路的形式與功能 電路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用來實現(xiàn)電能的轉(zhuǎn)換、傳輸和分配。電路的另一類功能則是在信息網(wǎng)絡中,用來傳遞、儲存、加工和處理各種電信號。  圖1-2所示的是通信網(wǎng)的基本組成框圖。通常把輸入電路的信號稱為激勵,而把經(jīng)過電路傳輸或處理后的信號稱為響應。 3.電路模型與集中電路 構成電路的設備和器件統(tǒng)稱為電路部件,常用的電路部件有電池、發(fā)電機、信號發(fā)生器、電阻器、電容器、電感線圈、變壓器、晶體管及集成電路等。 基本的電路參數(shù)有3個,即電阻、電容和電感。  基本的集中參數(shù)元件有電阻元件、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分別用圖1-3(a),(b)和(c)來表示。

    標簽: 電路分析基礎 教程

    上傳時間: 2013-10-20

    上傳用戶:1966649934

  • 用51單片機設計的時鐘電路畢業(yè)論文

    用51單片機設計的時鐘電路畢業(yè)論文第一章電路原理分析1-1 顯示原理1-2 數(shù)碼管結構及代碼顯示1-3 鍵盤及讀數(shù)原理1-4 連擊功能的實現(xiàn)第 二 章 程序設計思想和相關指令介紹2-1 數(shù)據(jù)與代碼轉(zhuǎn)換2-2 計時功能的實現(xiàn)與中斷服務程序2-3 時間控制功能與比較指令2-4 時鐘誤差的分析附錄A 電路圖附錄B 存儲單元地址表附錄C 輸入輸出口功能分配表附錄D 定時中斷程序流程圖附錄F 調(diào)時功能流程圖附錄G 程序清單

    標簽: 51單片機 時鐘電路 畢業(yè)論文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hoperingcong

  •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TI公司的MSP430系列微控制器是一個近期推出的單片機品種。它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尤其適合應用在自動信號采集系統(tǒng)、液晶顯示智能化儀器、電池供電便攜式裝置、超長時間連續(xù)工作設備等領域。《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對這一系列產(chǎn)品的原理、結構及內(nèi)部各功能模塊作了詳細的說明,并以方便工程師及程序員使用的方式提供軟件和硬件資料。由于MSP430系列的各個不同型號基本上是這些功能模塊的不同組合,因此,掌握《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nèi)容對于MSP430系列的原理理解和應用開發(fā)都有較大的幫助。《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nèi)容主要根據(jù)TI公司的《MSP430 Family Architecture Guide and Module Library》一書及其他相關技術資料編寫。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供高等院校自動化、計算機、電子等專業(yè)的教學參考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實用參考,亦可做為應用技術的培訓教材。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目錄  第1章 MSP430系列1.1 特性與功能1.2 系統(tǒng)關鍵特性1.3 MSP430系列的各種型號??第2章 結構概述2.1 CPU2.2 代碼存儲器?2.3 數(shù)據(jù)存儲器2.4 運行控制?2.5 外圍模塊2.6 振蕩器、倍頻器和時鐘發(fā)生器??第3章 系統(tǒng)復位、中斷和工作模式?3.1 系統(tǒng)復位和初始化3.2 中斷系統(tǒng)結構3.3 中斷處理3.3.1 SFR中的中斷控制位3.3.2 外部中斷3.4 工作模式3.5 低功耗模式3.5.1 低功耗模式0和模式13.5.2 低功耗模式2和模式33.5.3 低功耗模式43.6 低功耗應用要點??第4章 存儲器組織4.1 存儲器中的數(shù)據(jù)4.2 片內(nèi)ROM組織4.2.1 ROM表的處理4.2.2 計算分支跳轉(zhuǎn)和子程序調(diào)用4.3 RAM與外圍模塊組織4.3.1 RAM4.3.2 外圍模塊--地址定位4.3.3 外圍模塊--SFR??第5章 16位CPU?5.1 CPU寄存器5.1.1 程序計數(shù)器PC5.1.2 系統(tǒng)堆棧指針SP5.1.3 狀態(tài)寄存器SR5.1.4 常數(shù)發(fā)生寄存器CG1和CG2?5.2 尋址模式5.2.1 寄存器模式5.2.2 變址模式5.2.3 符號模式5.2.4 絕對模式5.2.5 間接模式5.2.6 間接增量模式5.2.7 立即模式5.2.8 指令的時鐘周期與長度5.3 指令集概述5.3.1 雙操作數(shù)指令5.3.2 單操作數(shù)指令5.3.3 條件跳轉(zhuǎn)5.3.4 模擬指令的簡短格式5.3.5 其他指令5.4 指令分布??第6章 硬件乘法器?6.1 硬件乘法器的操作6.2 硬件乘法器的寄存器6.3 硬件乘法器的SFR位6.4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6.4.1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尋址模式6.4.2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中斷程序??第7章 振蕩器與系統(tǒng)時鐘發(fā)生器?7.1 晶體振蕩器7.2 處理機時鐘發(fā)生器7.3 系統(tǒng)時鐘工作模式7.4 系統(tǒng)時鐘控制寄存器7.4.1 模塊寄存器7.4.2 與系統(tǒng)時鐘發(fā)生器相關的SFR位7.5 DCO典型特性??第8章 數(shù)字I/O配置?8.1 通用端口P08.1.1 P0的控制寄存器8.1.2 P0的原理圖8.1.3 P0的中斷控制功能8.2 通用端口P1、P28.2.1 P1、P2的控制寄存器8.2.2 P1、P2的原理圖8.2.3 P1、P2的中斷控制功能8.3 通用端口P3、P48.3.1 P3、P4的控制寄存器8.3.2 P3、P4的原理圖8.4 LCD端口8.5 LCD端口--定時器/端口比較器??第9章 通用定時器/端口模塊?9.1 定時器/端口模塊操作9.1.1 定時器/端口計數(shù)器TPCNT1--8位操作9.1.2 定時器/端口計數(shù)器TPCNT2--8位操作9.1.3 定時器/端口計數(shù)器--16位操作9.2 定時器/端口寄存器9.3 定時器/端口SFR位9.4 定時器/端口在A/D中的應用9.4.1 R/D轉(zhuǎn)換原理9.4.2 分辨率高于8位的轉(zhuǎn)換??第10章 定時器?10.1 Basic Timer110.1.1 Basic Timer1寄存器10.1.2 SFR位10.1.3 Basic Timer1的操作10.1.4 Basic Timer1的操作--LCD時鐘信號fLCD?10.2 8位間隔定時器/計數(shù)器10.2.1 8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操作10.2.2 8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寄存器10.2.3 與8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有關的SFR位10.2.4 8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在UART中的應用10.3 看門狗定時器11.1.3 比較模式11.1.4 輸出單元11.2 TimerA的寄存器11.2.1 TimerA控制寄存器TACTL11.2.2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11.2.3 TimerA中斷向量寄存器11.3 TimerA的應用11.3.1 TimerA增計數(shù)模式應用11.3.2 TimerA連續(xù)模式應用11.3.3 TimerA增/減計數(shù)模式應用11.3.4 TimerA軟件捕獲應用11.3.5 TimerA處理異步串行通信協(xié)議11.4 TimerA的特殊情況11.4.1 CCR0用做周期寄存器11.4.2 定時器寄存器的啟/停11.4.3 輸出單元Unit0??第12章 USART外圍接口--UART模式?12.1 異步操作12.1.1 異步幀格式12.1.2 異步通信的波特率發(fā)生器12.1.3 異步通信格式12.1.4 線路空閑多處理機模式12.1.5 地址位格式12.2 中斷與控制功能12.2.1 USART接收允許12.2.2 USART發(fā)送允許12.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2.2.4 USART發(fā)送中斷操作12.3 控制與狀態(tài)寄存器12.3.1 USART控制寄存器UCTL12.3.2 發(fā)送控制寄存器UTCTL12.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2.3.4 波特率選擇和調(diào)制控制寄存器12.3.5 USART接收數(shù)據(jù)緩存URXBUF12.3.6 USART發(fā)送數(shù)據(jù)緩存UTXBUF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應用特性12.4.1 由UART幀啟動接收操作12.4.2 時鐘頻率的充分利用與UART模式的波特率12.4.3 節(jié)約MSP430資源的多處理機模式12.5 波特率的計算??第13章 USART外圍接口--SPI模式?13.1 USART的同步操作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MM=1、SYNC=113.1.2 SPI模式中的從模式--MM=0、SYNC=113.2 中斷與控制功能13.2.1 USART接收允許13.2.2 USART發(fā)送允許13.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3.2.4 USART發(fā)送中斷操作13.3 控制與狀態(tài)寄存器13.3.1 USART控制寄存器13.3.2 發(fā)送控制寄存器UTCTL13.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3.3.4 波特率選擇和調(diào)制控制寄存器13.3.5 USART接收數(shù)據(jù)緩存URXBUF13.3.6 USART發(fā)送數(shù)據(jù)緩存UTXBUF??第14章 液晶顯示驅(qū)動?14.1 LCD驅(qū)動基本原理14.2 LCD控制器/驅(qū)動器14.2.1 LCD控制器/驅(qū)動器功能14.2.2 LCD控制與模式寄存器14.2.3 LCD顯示內(nèi)存14.2.4 LCD操作軟件例程14.3 LCD端口功能14.4 LCD與端口模式混合應用實例??第15章 A/D轉(zhuǎn)換器?15.1 概述15.2 A/D轉(zhuǎn)換操作15.2.1 A/D轉(zhuǎn)換15.2.2 A/D中斷15.2.3 A/D量程15.2.4 A/D電流源15.2.5 A/D輸入端與多路切換15.2.6 A/D接地與降噪15.2.7 A/D輸入與輸出引腳15.3 A/D控制寄存器??第16章 其他模塊16.1 晶體振蕩器16.2 上電電路16.3 晶振緩沖輸出??附錄A 外圍模塊地址分配?附錄B 指令集描述?B1 指令匯總B2 指令格式B3 不增加ROM開銷的指令模擬B4 指令說明B5 用幾條指令模擬的宏指令??附錄C EPROM編程?C1 EPROM操作C2 快速編程算法C3 通過串行數(shù)據(jù)鏈路應用\"JTAG\"特性的EPROM模塊編程C4 通過微控制器軟件實現(xiàn)對EPROM模塊編程??附錄D MSP430系列單片機參數(shù)表?附錄E MSP430系列單片機產(chǎn)品編碼?附錄F MSP430系列單片機封裝形式?

    標簽: MSP 430 超低功耗 位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14-05-07

    上傳用戶:lwq11

  • 波形發(fā)生器,含原理圖+電路圖+源程序

    含原理圖+電路圖+程序的波形發(fā)生器: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用到波形發(fā)生器,它是使用頻度很高的電子儀器。現(xiàn)在的波形發(fā)生器都采用單片機來構成。單片機波形發(fā)生器是以單片機核心,配相應的外圍電路和功能軟件,能實現(xiàn)各種波形發(fā)生的應用系統(tǒng),它由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組成,硬件是系統(tǒng)的基礎,軟件則是在硬件的基礎上,對其合理的調(diào)配和使用,從而完成波形發(fā)生的任務。 波形發(fā)生器的技術指標:(1) 波形類型:方型、正弦波、三角波、鋸齒波;(2) 幅值電壓:1V、2V、3V、4V、5V;(3) 頻率值:10HZ、20HZ、50HZ、100HZ、200HZ、500HZ、1KHZ;(4) 輸出極性:雙極性操作設計1、 機器通電后,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LED在面板上顯示6個0,表示系統(tǒng)處于初始狀態(tài),等待用戶輸入設置命令,此時,無任何波形信號輸出。2、 用戶按下“F”、“V”、“W”,可以分別進入頻率,幅值波形設置,使系統(tǒng)進入設置狀態(tài),相應的數(shù)碼管顯示“一”,此時,按其它鍵,無效;3、 在進入某一設置狀態(tài)后,輸入0~9等數(shù)字鍵,(數(shù)字鍵僅在設置狀態(tài)時,有效)為欲輸出的波形設置相應參數(shù),LED將參數(shù)顯示在面板上;4、 如果在設置中,要改變已設定的參數(shù),可按下“CL”鍵,清除所有已設定參數(shù),系統(tǒng)恢復初始狀態(tài),LED顯示6個0,等待重新輸入命令;5、 當必要的參數(shù)設定完畢后,所有參數(shù)顯示于LED上,用戶按下“EN”鍵,系統(tǒng)會將各波形參數(shù)傳遞到波形產(chǎn)生模塊中,以便控制波形發(fā)生,實現(xiàn)不同頻率,不同電壓幅值,不同類型波形的輸出;6、 用戶按下“EN”鍵后,波形發(fā)生器開始輸出滿足參數(shù)的波形信號,面板上相應類型的運行指示燈閃爍,表示波形正在輸出,LED顯示波形類型編號,頻率值、電壓幅值等波形參數(shù);7、 波形發(fā)生器在輸出信號時,按下任意一個鍵,就停止波形信號輸出,等待重新設置參數(shù),設置過程如上所述,如果不改變參數(shù),可按下“EN”鍵,繼續(xù)輸出原波形信號;8、 要停止波形發(fā)生器的使用,可按下復位按鈕,將系統(tǒng)復位,然后關閉電源。硬件組成部分通過綜合比較,決定選用獲得廣泛應用,性能價格高的常用芯片來構成硬件電路。單片機采用MCS-51系列的89C51(一塊),74LS244和74LS373(各一塊),反相驅(qū)動器 ULN2803A(一塊),運算放大器 LM324(一塊)  波形發(fā)生器的硬件電路由單片機、鍵盤顯示器接口電路、波形轉(zhuǎn)換(D/ A)電路和電源線路等四部分構成。1.單片機電路功能:形成掃描碼,鍵值識別,鍵功能處理,完成參數(shù)設置;形成顯示段碼,向LED顯示接口電路輸出;產(chǎn)生定時中斷;形成波形的數(shù)字編碼,并輸出到D/A接口電路;如電路原理圖所示: 89C51的P0口和P2口作為擴展I/O口,與8255、0832、74LS373相連接,可尋址片外的寄存器。單片機尋址外設,采用存儲器映像方式,外部接口芯片與內(nèi)部存儲器統(tǒng)一編址,89C51提供16根地址線P0(分時復用)和P2,P2口提供高8位地址線,P0口提供低8位地址線。P0口同時還要負責與8255,0832的數(shù)據(jù)傳遞。P2.7是8255的片選信號,P2.6是0832(1)的片選,P2.5是0832(2)的片選,低電平有效,P0.0、P0.1經(jīng)過74LS373鎖存后,送到8255的A1、A2作,片內(nèi)A口,B口,C口,控制口等寄存器的字選。89C51的P1口的低4位連接4只發(fā)光三極管,作為波形類型指示燈,表示正在輸出的波形是什么類型。單片機89C51內(nèi)部有兩個定時器/計數(shù)器,在波形發(fā)生器中使用T0作為中斷源。不同的頻率值對應不同的定時初值,定時器的溢出信號作為中斷請求。控制定時器中斷的特殊功能寄存器設置如下:定時控制寄存器TCON=(00010000)工作方式選擇寄存器(TMOD)=(00000000)中斷允許控制寄存器(IE)=(10000010)2、鍵盤顯示器接口電路功能:驅(qū)動6位數(shù)碼管動態(tài)顯示;           提供響應界面;           掃面鍵盤;           提供輸入按鍵。由并口芯片8255,鎖存器74LS273,74LS244,反向驅(qū)動器ULN2803A,6位共陰極數(shù)碼管(LED)和4×4行列式鍵盤組成。8255的C口作為鍵盤的I/O接口,C口的低4位輸出到掃描碼,高4位作為輸入行狀態(tài),按鍵的分布如圖所示。8255的A口作為LED段碼輸出口,與74LS244相連接,B口作為LED的位選信號輸出口,與ULN2803A相連接。8255內(nèi)部的4個寄存器地址分配如下:控制口:7FFFH , A口:7FFFCH , B口:7FFDH ,  C口:7FFEH    3、D/A電路功能:將波形樣值的數(shù)字編碼轉(zhuǎn)換成模擬值;完成單極性向雙極性的波形輸出;構成由兩片0832和一塊LM324運放組成。0832(1)是參考電壓提供者,單片機向0832(1)內(nèi)的鎖存器送數(shù)字編碼,不同的編碼會產(chǎn)生不同的輸出值,在本發(fā)生器中,可輸出1V、2V、3V、4V、5V等五個模擬值,這些值作為0832(2)的參考電壓,使0832(2)輸出波形信號時,其幅度是可調(diào)的。0832(2)用于產(chǎn)生各種波形信號,單片機在波形產(chǎn)生程序的控制下,生成波形樣值編碼,并送到0832(2)中的鎖存器,經(jīng)過D/A轉(zhuǎn)換,得到波形的模擬樣值點,假如N個點就構成波形的一個周期,那么0832(2)輸出N個樣值點后,樣值點形成運動軌跡,就是波形信號的一個周期。重復輸出N個點后,由此成第二個周期,第三個周期……。這樣0832(2)就能連續(xù)的輸出周期變化的波形信號。運放A1是直流放大器,運放A2是單極性電壓放大器,運放A3是雙極性驅(qū)動放大器,使波形信號能帶得起負載。地址分配:0832(1):DFFFH ,0832(2):BFFFH4、電源電路:功能:為波形發(fā)生器提供直流能量;構成由變壓器、整流硅堆,穩(wěn)壓塊7805組成。220V的交流電,經(jīng)過開關,保險管(1.5A/250V),到變壓器降壓,由220V降為10V,通過硅堆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對于諧波,用4700μF的電解電容給予濾除。為保證直流電壓穩(wěn)定,使用7805進行穩(wěn)壓。最后,+5V電源配送到各用電負載。

    標簽: 波形發(fā)生器 原理圖 電路圖 源程序

    上傳時間: 2013-11-08

    上傳用戶:685

  • 驅(qū)動程序與應用程序的接口

    有兩種方式可以讓設備和應用程序之間聯(lián)系:1. 通過為設備創(chuàng)建的一個符號鏈;2. 通過輸出到一個接口WDM驅(qū)動程序建議使用輸出到一個接口而不推薦使用創(chuàng)建符號鏈的方法。這個接口保證PDO的安全,也保證安全地創(chuàng)建一個惟一的、獨立于語言的訪問設備的方法。一個應用程序使用Win32APIs來調(diào)用設備。在某個Win32 APIs和設備對象的分發(fā)函數(shù)之間存在一個映射關系。獲得對設備對象訪問的第一步就是打開一個設備對象的句柄。 用符號鏈打開一個設備的句柄為了打開一個設備,應用程序需要使用CreateFile。如果該設備有一個符號鏈出口,應用程序可以用下面這個例子的形式打開句柄:hDevice = CreateFile("\\\\.\\OMNIPORT3",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FILE_SHARE_READ,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文件路徑名的前綴“\\.\”告訴系統(tǒng)本調(diào)用希望打開一個設備。這個設備必須有一個符號鏈,以便應用程序能夠打開它。有關細節(jié)查看有關Kdevice和CreateLink的內(nèi)容。在上述調(diào)用中第一個參數(shù)中前綴后的部分就是這個符號鏈的名字。注意:CreatFile中的第一個參數(shù)不是Windows 98/2000中驅(qū)動程序(.sys文件)的路徑。是到設備對象的符號鏈。如果使用DriverWizard產(chǎn)生驅(qū)動程序,它通常使用類KunitizedName來構成設備的符號鏈。這意味著符號鏈名有一個附加的數(shù)字,通常是0。例如:如果鏈接名稱的主干是L“TestDevice”那么在CreateFile中的串就該是“\\\\.\\TestDevice0”。如果應用程序需要被覆蓋的I/O,第六個參數(shù)(Flags)必須或上FILE_FLAG_OVERLAPPED。 使用一個輸出接口打開句柄用這種方式打開一個句柄會稍微麻煩一些。DriverWorks庫提供兩個助手類來使獲得對該接口的訪問容易一些,這兩個類是CDeviceInterface, 和 CdeviceInterfaceClass。CdeviceInterfaceClass類封裝了一個設備信息集,該信息集包含了特殊類中的所有設備接口信息。應用程序能有用CdeviceInterfaceClass類的一個實例來獲得一個或更多的CdeviceInterface類的實例。CdeviceInterface類是一個單一設備接口的抽象。它的成員函數(shù)DevicePath()返回一個路徑名的指針,該指針可以在CreateFile中使用來打開設備。下面用一個小例子來顯示這些類最基本的使用方法:extern GUID TestGuid;HANDLE OpenByInterface(  GUID* pClassGuid,  DWORD instance,  PDWORD pError){  CDeviceInterfaceClass DevClass(pClassGuid, pError);  if (*pError != ERROR_SUCCESS)    return INVALID_HANDLE_VALUE;  CDeviceInterface DevInterface(&DevClass, instance, pError);  if (*pError != ERROR_SUCCESS)    return INVALID_HANDLE_VALUE;  cout << "The device path is "    << DevInterface.DevicePath()    << endl;   HANDLE hDev;  hDev = CreateFile(   DevInterface.DevicePath(),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FILE_SHARE_READ | FILE_SHARE_WRITE,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  );  if (hDev == INVALID_HANDLE_VALUE)    *pError = GetLastError();  return hDev;} 在設備中執(zhí)行I/O操作一旦應用程序獲得一個有效的設備句柄,它就能使用Win32 APIs來產(chǎn)生到設備對象的IRPs。下面的表顯示了這種對應關系。Win32 API  DRIVER_FUNCTION_xxxIRP_MJ_xxx  KDevice subclass member function CreateFile  CREATE  Create ReadFile  READ  Read WriteFile  WRITE  Write DeviceIoControl  DEVICE_CONTROL  DeviceControl CloseHandle  CLOSECLEANUP  CloseCleanUp 需要解釋一下設備類成員的Close和CleanUp:CreateFile使內(nèi)核為設備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文件對象。這使得多個句柄可以映射同一個文件對象。當這個文件對象的最后一個用戶級句柄被撤銷后,I/O管理器調(diào)用CleanUp。當沒有任何用戶級和核心級的對文件對象的訪問的時候,I/O管理器調(diào)用Close。如果被打開的設備不支持指定的功能,則調(diào)用相應的Win32將引起錯誤(無效功能)。以前為Windows95編寫的VxD的應用程序代碼中可能會在打開設備的時候使用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屬性。在Windows NT/2000中,建議不要使用這個屬性,因為它將導致沒有特權的用戶企圖打開這個設備,這是不可能成功的。I/O管理器將ReadFile和WriteFile的buff參數(shù)轉(zhuǎn)換成IRP域的方法依賴于設備對象的屬性。當設備設置DO_DIRECT_IO標志,I/O管理器將buff鎖住在存儲器中,并且創(chuàng)建了一個存儲在IRP中的MDL域。一個設備可以通過調(diào)用Kirp::Mdl來存取MDL。當設備設置DO_BUFFERED_IO標志,設備對象分別通過KIrp::BufferedReadDest或 KIrp::BufferedWriteSource為讀或?qū)懖僮鳙@得buff地址。當設備不設置DO_BUFFERED_IO標志也不設置DO_DIRECT_IO,內(nèi)核設置IRP 的UserBuffer域來對應ReadFile或WriteFile中的buff參數(shù)。然而,存儲區(qū)并沒有被鎖住而且地址只對調(diào)用進程有效。驅(qū)動程序可以使用KIrp::UserBuffer來存取IRP域。對于DeviceIoControl調(diào)用,buffer參數(shù)的轉(zhuǎn)換依賴于特殊的I/O控制代碼,它不在設備對象的特性中。宏CTL_CODE(在winioctl.h中定義)用來構造控制代碼。這個宏的其中一個參數(shù)指明緩沖方法是METHOD_BUFFERED, METHOD_IN_DIRECT, METHOD_OUT_DIRECT, 或METHOD_NEITHER。下面的表顯示了這些方法和與之對應的能獲得輸入緩沖與輸出緩沖的KIrp中的成員函數(shù):Method  Input Buffer Parameter  Output Buffer Parameter METHOD_BUFFERED  KIrp::IoctlBuffer KIrp::IoctlBuffer METHOD_IN_DIRECT  KIrp::IoctlBuffer KIrp::Mdl METHOD_OUT_DIRECT  KIrp::IoctlBuffer KIrp::Mdl METHOD_NEITHER  KIrp::IoctlType3InputBuffer KIrp::UserBuffer 如果控制代碼指明METHOD_BUFFERED,系統(tǒng)分配一個單一的緩沖來作為輸入與輸出。驅(qū)動程序必須在向輸出緩沖放數(shù)據(jù)之前拷貝輸入數(shù)據(jù)。驅(qū)動程序通過調(diào)用KIrp::IoctlBuffer獲得緩沖地址。在完成時,I/O管理器從系統(tǒng)緩沖拷貝數(shù)據(jù)到提供給Ring 3級調(diào)用者使用的緩沖中。驅(qū)動程序必須在結束前存儲拷貝到IRP的Information成員中的數(shù)據(jù)個數(shù)。如果控制代碼不指明METHOD_IN_DIRECT或METHOD_OUT_DIRECT,則DeviceIoControl的參數(shù)呈現(xiàn)不同的含義。參數(shù)InputBuffer被拷貝到一個系統(tǒng)緩沖,這個緩沖驅(qū)動程序可以通過調(diào)用KIrp::IoctlBuffer。參數(shù)OutputBuffer被映射到KMemory對象,驅(qū)動程序?qū)@個對象的訪問通過調(diào)用KIrp::Mdl來實現(xiàn)。對于METHOD_OUT_DIRECT,調(diào)用者必須有對緩沖的寫訪問權限。注意,對METHOD_NEITHER,內(nèi)核只提供虛擬地址;它不會做映射來配置緩沖。虛擬地址只對調(diào)用進程有效。這里是一個用METHOD_BUFFERED的例子:首先,使用宏CTL_CODE來定義一個IOCTL代碼:#define IOCTL_MYDEV_GET_FIRMWARE_REV \CTL_CODE (FILE_DEVICE_UNKNOWN,0,METHOD_BUFFERED,FILE_ANY_ACCESS)現(xiàn)在使用一個DeviceIoControl調(diào)用:BOOLEAN b;CHAR FirmwareRev[60];ULONG FirmwareRevSize;b = DeviceIoControl(hDevice, IOCTL_MYDEV_GET_VERSION_STRING,  NULL, // no input  注意,這里放的是包含有執(zhí)行操作命令的字符串指針  0, FirmwareRev,      //這里是output串指針,存放從驅(qū)動程序中返回的字符串。sizeof(FirmwareRev),& FirmwareRevSize,  NULL // not overlapped I/O );如果輸出緩沖足夠大,設備拷貝串到里面并將拷貝的資結束設置到FirmwareRevSize中。在驅(qū)動程序中,代碼看起來如下所示:const char* FIRMWARE_REV = "FW 16.33 v5";NTSTATUS MyDevice::DeviceControl( KIrp I ){  ULONG fwLength=0;  switch ( I.IoctlCode() )  {    case IOCTL_MYDEV_GET_FIRMWARE_REV:      fwLength = strlen(FIRMWARE_REV)+1;      if (I.IoctlOutputBufferSize() >= fwLength)      {        strcpy((PCHAR)I.IoctlBuffer(),FIRMWARE_REV);        I.Information() = fwLength;         return I.Complete(STATUS_SUCCESS);      }      else      {              }    case . . .   } }

    標簽: 驅(qū)動程序 應用程序 接口

    上傳時間: 2013-10-17

    上傳用戶:gai9289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博白县| 阜城县| 天水市| 洪雅县| 日土县| 深水埗区| 自贡市| 柳林县| 达孜县| 铁力市| 饶平县| 科技| 棋牌| 达日县| 罗平县| 神木县| 沂源县| 寻甸| 葫芦岛市| 巴林右旗| 贡觉县| 额尔古纳市| 延川县| 疏附县| 苗栗县| 周宁县| 武强县| 东辽县| 定兴县| 林周县| 建阳市| 公主岭市| 临武县| 唐河县| 阜南县| 乌兰察布市| 兴和县| 滕州市| 特克斯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