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基于USB單片機的彈載測量系統地面測試臺的固件程序設計方法。地面測試臺用來對彈載數據記錄裝置進行自檢,在本測試臺上采用EZ-USB FX2系列單片機CY7C68013來實現上位機與地面測試臺間的通信,固件程序的功能包括產生測試臺狀態信號、下載各種信號源數據及進行實時監測數據回讀。文中通過測試臺的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端口模式下固件程序的編寫流程,并給出了部分程序代碼。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thesk123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教程:1.1 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工作原理1.1.1 微型計算機中的基本概念1. 微處理器2. 微型計算機 (1)單片微處理機 (2)通用微型計算機3. 微型計算機系統2.1 MCS—51系列單片機的結構原理2.1.1 MCS-51單片機邏輯結構 MCS-51單片機的系統結構框圖如圖2.1所示。 3.1 MCS-51單片機指令格式 一條匯編語言指令中最多包含4個區段,如下所示: 標號:操作碼 目的操作數,源操作數 ;注釋 標號與操作碼之間“:”隔開; 操作碼與操作數之間用“空格”隔開; 目的操作數和源源操作數之間有“,”分隔; 操作數與注釋之間用“;”隔開。 所謂程序設計,就是按照給定的任務要求,編寫出完整的計算機程序。要完成同樣的任務,使用的方法或程序并不是唯一的。因此,程序設計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系統的工作效率、運行可靠性。 前面我們學過了匯編語言形式的指令系統,本章重點介紹匯編語言程序結構以及如何利用匯編語言指令進行程序設計的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0-09
上傳用戶:huannan88
TLC5510 是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生產的8位閃速結構模數轉換器,采用CMOS 工藝制造,采樣速率高達20MSPS。廣泛用于數字TV、醫學圖像、視頻會議、高速數據轉換以及QAM解調器等方面。本文介紹了TLC5510 的性能指標、引腳功能、內部結構和操作時序,給出了TLC5510 與MCS-51 單片微機的接口應用電路設計、軟件設計及參考電壓的配置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wangzhen1990
以典型的9S08 系列為例,當你選擇了一個MCU 型號后,在圖1-4 右側會顯示出所有針對該型號芯片可用的項目調試場景。其中:Full Chip Simulator是芯片全功能模擬仿真,即無需任何目標系統的硬件資源,直接在你的PC 機上模擬運行單片機的程序,在模擬運行過程中可以觀察調試程序的各項控制和運行流程,分析代碼運行的時間,觀察各種變量,等等。CW 提供了功能強大的模擬激勵功能,可以在模擬運行時模擬一些外部事件的輸入,配合程序調試;P&E Multilink/Cyclone Pro是基于P&E 公司的硬件調試工具實現實時在線硬件調試。實際就是我們經常說的BDM 調試。BDM 調試是基于芯片本身內含的在線調試功能,可實現程序下載,單步/全速運行,可以設若干個斷點,可以觀察和修改任意寄存器或RAM 內存空間。BDM 幾乎是開發飛思卡爾8 位(9S08 和RS08 系列)、16 位(9S12 系列)和32 位(Coldfire V1 系列)單片機的標準調試模式,運用最為廣泛;SofTec HCS08是另外一家SofTec 公司提供的硬件調試工具,國內使用較少;HCS08 Serial Monitor是基于芯片串口的監控調試開發模式。由于開發效率較低,現在幾乎無人使用。
上傳時間: 2013-10-10
上傳用戶:alex wang
電梯的開關門過程是一個變速運動過程 ,需要對電梯門系統的驅動電機進行調速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種以高性能單片微機87C196MC 為核心的電梯門機變頻調速控制系統,功率驅動電路采用驅動MOSFET 的專用集成電路IR2130;分析了基于PWM 技術控制電梯門機運行的方法;采用單片微機和功率驅動專用集成電路將門系統電機的交流變頻器和驅動控制器集為一體,得到了一種可靠性高、控制靈活、成本低、體積小的電梯門機控制器。關鍵字:變頻器;正弦脈寬調制;電梯門機系統 電梯的門機系統是電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子系統。門機系統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著整個電梯系統能否正常地運行。所以說,對門機系統的設計開發及制造是電梯系統設計開發及制造的一個關鍵環節。從控制這個角度來說,研究的重點應側重于如何把先進的變頻調速技術應用到門機系統中,使門機系統能高效經濟可靠地運行。在目前的工程實踐中,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策略主要有兩種方法,即正弦脈寬調制方法(SPWM)和空間矢量脈寬調制方法(SVPWM)。其中SPWM 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正弦波和高頻三角載波比較產生PWM 脈沖序列:當基波(正弦波)高于三角載波時,相應的開關器件導通,反之,當基波低于三角載波時,相應的開關器件截止。產生的PWM 脈沖序列作為逆變器功率開關器件的驅動控制信號。本電梯門機變頻調速系統就是采用SPWM 調制方法,采用INTEL 公司的16 位高性能微控制器87C196MC 作為核心控制芯片,由87C196MC 的PWM 波形發生模塊產生PWM 信號去驅動功率電路,從而帶動門機按照預先設定的運行曲線運行。
上傳時間: 2013-10-16
上傳用戶:zhaoman32
單片開關電源最新應用技術:突出實用性,全面系統深入地闡述了單片開關電源的最新應用技術。全書共十二章。第一章為單片開關電源綜述。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分別介紹了當今國際上最流行的TOPSwitch-Ⅱ系列、TOPSwitch-FX系列、TOPSwitch-GX系列、Tiny Switch-II、LinkSwitch、LinkSwitch-TN、LinkSwitch-HF、DPA-Switch、TEA1520、NCP1050、NCP1000、VIPer12A/22A等系列幾百種單片開關電源的原理與應用。第十二章專門介紹了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要點及關鍵元器件選擇。本書充分反映了近年來國內外在該領域的最新科研及應用成果。 第2版前言第一章 單片開關電源綜述第一節 單片開關電源的發展概況及主要特點第二節 單片開關電源的產品分類第三節 單片開關電源的性能指標第二章 TOPSwitch-Ⅱ系列第二代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一節 TOPSwitch-Ⅱ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性能特點第二節 TOPSwitch-Ⅱ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第三節 TOPSwitch-Ⅱ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快速設計法第四節 TOPSwitch-Ⅱ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典型應用第五節 TOPSwitch-Ⅱ系列產品在開關電源模塊中的應用第六節 由TOPSwitch-Ⅱ系列產品構成的特種開關電源第七節 TOPSwitch-Ⅱ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要點第八節 TOPSwitch-Ⅱ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測試技術第三章 TOPSwitch-FX系列第三代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一節 TOPSwitch-F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性能特點第二節 TOPSwitch-F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第三節 TOPSwitch-F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控制電路的設計第四節 TOPSwitch-F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快速設計法第五節 TOPSwitch-F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六節 TOPSwitch-F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要點第七節 TOPSwitch-F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測試技術第四章 TOPSwitch-GX系列第四代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一節 TOPSwitch-G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性能特點第二節 TOPSwitch-G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第三節 TOPSwitch-G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快速設計法第四節 TOPSwitch-G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五節 TOPSwitch-G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要點第六節 TOPSwitch-GX系列單片開關電源測試技術第五章 Tiny Switch-II系列第二代微型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一節 Tiny Switch-II系列微型單片開關電源的性能特點第二節 Tiny Switch-II系列微型單片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第三節 Tiny Switch-II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四節 Tiny Switch-II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要點及測試技術第六章 LinkSwitch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一節 LinkSwitch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第二節 LinkSwitch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典型應用第三節 LinkSwitch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要點第四節 LinkSwitch系列單片開關電源模塊中的應用第七章 LinkSwitch-TN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八章 LinkSwitch-HF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九章 DPA-Switch系列單片DC/DC電源變換器的應用第十章 TEA1520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十一章 NCP1050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應用第十二章 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要點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liuxinyu2016
SOC與單片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本文討論SOC和單片機應用技術的發展;介紹SOC的基本技術特點和應用概念;分析作為IP家庭重要成員的單片機在SOC應用設計中的特點。通過討論指出以嵌入技術為基礎,單片機再次成為現代電子應用技術的核心之一,為SOC應用技術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SOC;單片機;嵌入式系統 引言 現場電子技術應用中包含了硬件(HW)、硬件加軟件(HW+SW)、固件(FW)3個層次。這3個層次也可以說是現代電子技術應用的3人發展階段。自1997年以來,電子技術應用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層次??片上系統(SOC)層次。SOC技術概念和應用技術層次的出現,標志著現代電子技術應用進入了SOC階段。 從各個發展階段看,自HW+SW階段開始,電子技術應用就與單片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FW階段,作為固件系統的重要核心技術,單片機又以嵌入式技術為基礎,再次成為現代電子應用技術的核心技術之一,并為SOC應用技術提供了緊實的基礎。 SOC為各種應用提供了一個新的實現技術。這種新的電子系統實現技術促使工業界在近3年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信息技術的應用提供堅實的基礎,因此,完全可以稱之為SOC革命。同時,SOC也為單片機技術提供了更廣闊的應用領域,使單片機應用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qb1993225
微機接口課件,微機接口電了教案:微機接口技術基礎知識,可編程外圍接口82C55A,高性能可編程DMA控制接口82C37A-5,CHMOS可編程時間間隔定時器芯片82C54,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C59A-2,多功能高集成外圍器件,微型機算計發展概述,鼠標接口,顯示器技術,打印機接口技術。
標簽: 微機接口
上傳時間: 2013-11-15
上傳用戶:zhangdebiao
P C B 可測性設計布線規則之建議― ― 從源頭改善可測率PCB 設計除需考慮功能性與安全性等要求外,亦需考慮可生產與可測試。這里提供可測性設計建議供設計布線工程師參考。1. 每一個銅箔電路支點,至少需要一個可測試點。如無對應的測試點,將可導致與之相關的開短路不可檢出,并且與之相連的零件會因無測試點而不可測。2. 雙面治具會增加制作成本,且上針板的測試針定位準確度差。所以Layout 時應通過Via Hole 盡可能將測試點放置于同一面。這樣就只要做單面治具即可。3. 測試選點優先級:A.測墊(Test Pad) B.通孔(Through Hole) C.零件腳(Component Lead) D.貫穿孔(Via Hole)(未Mask)。而對于零件腳,應以AI 零件腳及其它較細較短腳為優先,較粗或較長的引腳接觸性誤判多。4. PCB 厚度至少要62mil(1.35mm),厚度少于此值之PCB 容易板彎變形,影響測點精準度,制作治具需特殊處理。5. 避免將測點置于SMT 之PAD 上,因SMT 零件會偏移,故不可靠,且易傷及零件。6. 避免使用過長零件腳(>170mil(4.3mm))或過大的孔(直徑>1.5mm)為測點。7. 對于電池(Battery)最好預留Jumper,在ICT 測試時能有效隔離電池的影響。8. 定位孔要求:(a) 定位孔(Tooling Hole)直徑最好為125mil(3.175mm)及其以上。(b) 每一片PCB 須有2 個定位孔和一個防呆孔(也可說成定位孔,用以預防將PCB反放而導致機器壓破板),且孔內不能沾錫。(c) 選擇以對角線,距離最遠之2 孔為定位孔。(d) 各定位孔(含防呆孔)不應設計成中心對稱,即PCB 旋轉180 度角后仍能放入PCB,這樣,作業員易于反放而致機器壓破板)9. 測試點要求:(e) 兩測點或測點與預鉆孔之中心距不得小于50mil(1.27mm),否則有一測點無法植針。以大于100mil(2.54mm)為佳,其次是75mil(1.905mm)。(f) 測點應離其附近零件(位于同一面者)至少100mil,如為高于3mm 零件,則應至少間距120mil,方便治具制作。(g) 測點應平均分布于PCB 表面,避免局部密度過高,影響治具測試時測試針壓力平衡。(h) 測點直徑最好能不小于35mil(0.9mm),如在上針板,則最好不小于40mil(1.00mm),圓形、正方形均可。小于0.030”(30mil)之測點需額外加工,以導正目標。(i) 測點的Pad 及Via 不應有防焊漆(Solder Mask)。(j) 測點應離板邊或折邊至少100mil。(k) 錫點被實踐證實是最好的測試探針接觸點。因為錫的氧化物較輕且容易刺穿。以錫點作測試點,因接觸不良導致誤判的機會極少且可延長探針使用壽命。錫點尤其以PCB 光板制作時的噴錫點最佳。PCB 裸銅測點,高溫后已氧化,且其硬度高,所以探針接觸電阻變化而致測試誤判率很高。如果裸銅測點在SMT 時加上錫膏再經回流焊固化為錫點,雖可大幅改善,但因助焊劑或吃錫不完全的緣故,仍會出現較多的接觸誤判。
上傳時間: 2014-01-14
上傳用戶:cylnpy
單片開關電源集成電路于20世紀如年代中、后期問世以來,在國際上獲得廣泛應用,已成為開發中、小功率無工頻變壓器式高效開關電源的首選產品。本書從實用角度出發,全面系統深入地闡述了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與應用。全書共10章。第1至4章分別介紹了六大系列TOPswitch、TOPSwitch—II、TinySwitch、TNY256、MC33370、TOPSwitch—FX等67種型號的單片開關電源集成電路的原理與應用。第5章講述L4960、L4970/4970A系列15種型號的單片開關式穩壓器。第6章介紹16種單片開關電源模塊的設計。第7章闡述單片開關電源的特殊應用。第8、9、10章分別介紹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指南、電磁兼容性及酗試技術、外圍電路關鍵元器件的選擇。這是國內第一部關于單片開關電源的專著,充分反映了該領域的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 第1章 單片開關電源概述 1.1 開關電源的發展趨勢 1.1.1 開關電源的發展歷史 1.1.2 單片開關電源的發展趨勢 1.2 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 1.2.1 開關電源的控制方式 1.2.2 脈寬調制式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 1.3 單片開關電源的產品分類及主要特點 1.4 單片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及反饋電路類型 1.4.1 單片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 1.4.2 單片開關電源的兩種工作模式 1.4.3 反饋電路的四種基本類型 1.5 單片開關電源典型產品的技術指標 第2章 三端單片開關電源的原理與應用 2.1 TOPSwitch—II系列的產品分類及性能特點 2.1.1 TOPSwitch—II的產品分類 2.1.2 TOPSwitch—II的性能特點 2.2 TOPSwitch—II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潛水的三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