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S320F2812數字控制的三相逆變電源設計論文+原理圖PCB摘要:隨著社會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模擬電源的諸多缺陷越來越凸顯, 本文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空間矢量脈寬調制算法的分析,研究了數字信號處理器生成SVPWM 波形的實現方法及軟件算法。并將相關方法應用于實踐,研制了基于TMS320F2812數字控制的三相逆變電源,相關試驗參數和結果表明:該設計提高了直流電壓的利用率,使開關器件的損耗更小。此外,還提出了逆變電源閉環控制的PI控制算法,利用DSP的強大的數字信號處理能力,提高了系統的響應速度。經測試,系統實現了1~40V步進為1V的調壓輸出, 50Hz~1kHz步進2Hz的調頻輸出,輸出電壓恒定為36V時負載調整率小于5%。 關鍵詞:全橋逆變,SVPWM,DSP1. 系統硬件設計3.1 不可控整流電路 采用整流橋加濾波,得到比較穩定的電壓,電路如圖3.1.1所示。 圖3.1.1 不可控整流電路圖電路實現AC-DC變換。本模塊交流輸入是經48V變壓器將220V交流電壓變壓為48V交流電壓后的輸入電壓,然后經過橋式整流器整流,再通過電容濾波,輸出大小約為57.6V的直流電壓。中間接一個保險絲來保護后面的元器件,或當后面電路短路時防止電容損壞。 一般來說,無法找到一個可以把電源的所有電流紋波都吸收的電容,所以通常用多個電容并聯,這樣流入每個電容的紋波電流就只有并聯的電容個數分之一,每個電容就可以工作在低于它的最大額定紋波電流下,這里采用5個220μF的電容并聯。另外輸入濾波電容上一般要并上陶瓷電容(0.1μF),以吸收紋波電流的高頻分量。兩個20kΩ電阻的作用是使后
標簽: 逆變電源
上傳時間: 2022-05-05
上傳用戶:
生化分析儀是目前各級醫院、防疫站必備的臨床診斷儀器之一,它能夠檢測出人體體液中某些生化指標的含量,為醫生對病人病情的判斷、治療提供依據,還可以對病人愈后的健康狀態進行跟蹤檢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它集加樣、加試劑、混合、去干擾物、保溫、檢測、計算等一體,克服了傳統檢測方法速度慢、精度低等缺點,越來越受到各級醫院的歡迎。 本論文在查閱了大量中英文資料的基礎上,首先介紹了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背景、意義以及發展現狀,指出了設計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必要性,然后結合國內外同類產品的設計介紹了其工作原理。 在生化分析儀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本論文結合單片機技術和TWI、CAN通訊技術,設計了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控制部分,該部分按照功能分為:加樣、加試劑1、加試劑2、攪拌和清洗五個模塊,各個模塊內部又分兩層進行設計:執行層以ATMEL公司的Atmega48單片機為主控芯片,控制層則以Atmega64單片機為核心。論文給出了詳細的電路原理圖、PCB圖,并編寫了全部程序,實現了控制部分預定的功能。以ATmega48為主控芯片,電機控制器L297和雙橋驅動器L298為驅動芯片設計了電機驅動模塊,給出了詳細的電路原理圖以及PCB圖,編寫了驅動模塊的程序,實現了預定的功能。以ATmega48為主控芯片,設計了基于電容分壓原理的樣品針液位感知和撞針保護電路,給出了詳細的電路原理圖以及PCB圖,實現了預定的功能。詳細敘述了加樣模塊、攪拌模塊和清洗模塊三個模塊控制層的程序流程以及CAN和TWI通訊的程序,經過調試證明所有程序運行正常。最后介紹了儀器調試的過程及方法,指出了設計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經過調試,儀器實現了預期的功能,驗證了軟硬件設計的合理性。
標簽: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上傳時間: 2022-06-08
上傳用戶:
ARM處理器是一種16/32位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RISC微處理器,由ARM公司設計,然后授權給各半導體廠商生產,它目前已經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嵌入式處理器。ARM體系結構與編程(第2版) 共為分14章,對ARM處理器的體系結構、指令系統和開發工具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其中包括ARM體系、ARM程序設計模型、ARM匯編語言程序設計、ARM C/C++語言程序設計、ARM連接器的使用、ARM集成開發環境CodeWarrior IDE的介紹及高性能的調試工具ADW的使用。并在此基礎上介紹一些典型的基于ARM體系的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的基本技術。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使讀者掌握開發基于ARM的應用系統的各方面的知識。本書既可作為學習ARM技術的培訓材料,也可作為嵌入式系統開發人員的參考手冊。
標簽: arm
上傳時間: 2022-06-15
上傳用戶:
本文首先介紹了衛星導航接收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接著對比分析了現如今主流的接收機技術:超外差式、零中頻式、低中頻式及數字中頻式結構,介紹了各結構的拓撲結構并對比了相互之間的優缺點,然后根據B1導航信號的特征參數要求,確定本文接收機所采用低中頻結構的技術指標。結合選擇的芯片參數搭建系統仿真模型,利用系統仿真軟件ADS對接收機前端鏈路進行行為級仿真,驗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分模塊設計了接收機前端系統的各功能電路,主要有多級低噪聲放大器、選頻濾波電路、本振電路、混頻器電路以及系統自動增益控制電路。針對衛星導航信號接收機前端必須具備高靈敏度、強選擇性以及一定動態范圍的特點,需要平衡設計低噪聲放大器噪聲性能與單級增益,以及折中接收機前端鏡像頻率抑制性能與信道的選擇性。利用仿真軟件輔助設計了電路原理圖與印刷電路板版圖,對其PCB貼片后進行測試與調試。最后將調試好的模塊級聯成系統,測試射頻前端系統的性能并加以冊NWL.Clogin.com最終實現的接收機射頻前端5V電壓供電,接收信號中心頻率1561.098MHz,鏈路最大增益為122dB,系統噪聲小于2dB.中頻信號中心頻率46.1MHz,帶寬為4.3MHz,紋波在1.5dB內,帶外抑制與鏡像抑制都大于30dB,端口駐波比小于2.0,測試結果基本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上傳時間: 2022-06-20
上傳用戶:
單片機課程設計 籃球記分器 LANE STUDIO CONTENT 1 2 3 4 5 系統功能 課題運用的知識點 系統原理的設計 硬件部分的設計 軟件部分設計 1 系統功能 PART 1 PART 1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單片機在計算機應用領域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單片機體積小,功能強,集成了微型機的各部件,大大縮短了系統內信號傳送的距離,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及運行速度。 該系統主要是實現以下幾種功能: ① 計分:能同時顯示甲、乙兩隊比分,最大計分數為99。能分別對甲、乙兩隊比分進行加分。 ② 計時:從比賽開始時啟動計時工作方式,初始時間為00,最大計時為99 分鐘, 經過修改后應該還能實施計時暫停,還能設定為倒計時。 ③ 交換比分:中場交換比賽場地時,能交換甲、乙兩隊比分的位置。 ④ 哨音提示:設定的比賽時間到了,能自動哨音提示比賽結束. PART 1 2 課題運用的知識點 PART 1 PART 2 1 2 3 人機接口 AT89C51單片機的運用 LED數碼管的運用 本課題主要運用單片機設計知識設計籃球賽記時計分器,因此涉及到的知識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3 系統原理的設計 PART 3 按 鈕 單片機芯 片 時間顯示 比分顯示 為了實現原理圖的設計目標,同時結合自己獲取的各種資料以及要達到的具體功能,所確定的組成框圖如圖。 一、組成框圖的組成說明 二、組成框圖的組成及其功能說明 1、LED能夠顯示比賽成績和比賽時間,并且能夠顯示調整后的比賽成績和時間 2、控制按鈕由兩隊的加分按鈕組成、以中場中止按鈕組成。 3、暫停比賽時間 4 硬件部分的設計 PART 4 單片機接口電路 復位電路 1 復位是指單片機的CPU或系統中其它的部件處于某一確定的初試狀態,并從這一狀態開始工作。除了進入系統的正常初始化之外,當由于程序運行出錯或是操作錯誤使系統處于鎖死狀態,為擺脫困境,需要進行按鍵復位。 通常單片機的復位操作有上電復位、信號復位、運行監視復位,運行監視復位有程序運行監視和電源監視。 在本設計中,則是采用上電復位,原理是當電源接通后,上電瞬間RESET引腳獲取高電平,該高電平需要電容充電來維持,當高電平維持在兩個機械周期以上則單片機能被復位。 PART 4 2 晶體振蕩電路 晶體振蕩電路用于產生單片機工作時所需的時鐘信號,從而保證各部分工作的同步。單片機內部有一個高增益反相反大器,只要在輸入端XTAL1與輸出XTAL2之間掛一個晶體振蕩器和微調電容就可以構成一個穩定的自激震蕩器并在單片機內部產生的時鐘脈沖信號。電容器C1與C2用于穩定頻率和快速起振,電容一般在5PF—30PF,本設計電容為30PF。 PART 4 3 鍵盤接口電路 與通用單片機相比,單片機應用系統中的鍵盤種類很多,鍵盤中按鍵數量設置依系統操作要求而定。單片機應用系統中的鍵盤有獨立式和行列式兩種。
上傳時間: 2022-06-22
上傳用戶:canderile
學python必備,數學得搞好 ,嘿嘿嘿本書的目的在于提供理解神經網絡所需的數學基礎知識。為了便于 讀者直觀地理解,書中使用大量圖片,并通過具體示例來介紹。因 此,本書將數學的嚴謹性放在第二位。 深度學習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本書主要考慮階層型神經網絡和卷 積神經網絡在圖像識別中的應用。 本書將 Sigmoid 函數作為激活函數,除此之外也可以考慮其他函 數。 本書以最小二乘法作為數學上的最優化的基礎,除此之外也可以考 慮其他方法。 神經網絡可分為有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學習兩類。本書主要講解有監 督學習。 人工智能相關的文獻之所以難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各文獻所用的 符號不統一。本書采用的是相關文獻中常用的符號。 本書使用 Excel 進行理論驗證。Excel 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工具,能 夠在工作表上可視化地展現邏輯,有助于我們理解。因此,相應的 項目需要以 Excel 的基礎知識為前提。
上傳時間: 2022-06-22
上傳用戶:kingwide
直流系統是給變電站各類信號設備、保護、自動裝置、事故照明、應急電源及斷路器分合閘操作提供直流電源的電源設備。直流系統的可靠與否,對變電站的安全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流系統主監控是整個直流系統的控制、管理核心。主監控單元的主要任務是:對直流系統中各功能單元和蓄電池進行長期自動監測、獲取直流系統中的各種運行參數和狀態、根據測量數據及運行狀態實時進行處理,并以此為依據對直流系統進行控制,實現系統的全自動精確管理,從而優化直流系統的運行狀況,保證其工作的連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嵌入式軟硬件技術已廣泛用于變電站自動化、配電網自動化、新能源發電控制等智能電網的各個應用領域。主監控單元運行時處理任務十分繁雜,包括MMI人機交互、電池充放電管理算法、開入開出控制、系統內部通信、后合通訊等任務,并且對任務的實時性要求較高。因此,主監控單元的軟件設計是多任務、實時性和復雜程序較高的工作。嵌人式實時操作系統(RToS)的出現為開發復雜多任務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FreeRTOS操作系統是一個源碼公開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具有可移植、可裁減、調度策略靈活的特點,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各種體系結構的微處理器上運行。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液晶屏接口類型有LVDS接口、MIPIDSIDSI接口(下文只討論液晶屏LVDS接口,不討論其它應用的LVDS接口,因此說到LVDS接口時無特殊說明都是指液晶屏LVDS接口),它們的主要信號成分都是5組差分對,其中1組時鐘CLK,4組DATA(MIPIDSI接口中稱之為lane),它們到底有什么區別,能直接互聯么?在網上搜索“MIPIDSI接口與LVDS接口區別”找到的答案基本上是描述MIPIDSl接口是什么,LVDS接口是什么,沒有直接回答該問題。深入了解這些資料后,有了一些眉目,整理如下。首先,兩種接口里面的差分信號是不能直接互聯的,準確來說是互聯后無法使用,MIPIDSI轉LVDS比較簡單,有現成的芯片,例如ICN6201、ZA7783;LVDS轉MIPIDSI比較復雜暫時沒看到通用芯片,基本上是特制模塊,而且原理也比較復雜。其次,它們的主要區別總結為兩點:1、LVDS接口只用于傳輸視頻數據,MIPIDSI不僅能夠傳輸視頻數據,還能傳輸控制指令;2、LVDS接口主要是將RGBTTL信號按照SPWG/JEIDA格式轉換成LVDS信號進行傳輸,MIPILDSI接口則按照特定的握手順序和指令規則傳輸屏幕控制所需的視頻數據和控制數據。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默默
變頻器電路圖-整流、濾波、電源及電壓檢測電路1.整流濾波部分電路三相220∨電壓由端子J3的T、S、R引入,加至整流模塊D55(SKD25-08)的交流輸入端,在輸出端得到直流電壓,RV1是壓敏電阻,當整流電壓超過額定電壓385V時,壓敏電阻呈短路狀態,短路的大電流會引起前級空開跳閘,從而保護后級電路不受高壓損壞。整流后的電壓通過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RT5、RT6給濾波電容C133、C163充電。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特點是:自身溫度越高,阻值越低,因為這個特點,變頻器剛上電瞬間,RT5、RT6處于冷態,阻值相對較大,限制了初始充電電流大小,從而避免了大電流對電路的沖擊。2.直流電壓檢測部分電路電阻R81、R65、R51、R77、R71、R52、R62、R39、R40組成串聯分壓電路,從電阻上分得的電壓分別加到U15(TL084)的三個運放組成的射極跟隨器的同向輸入端,在各自的輸出端得到跟輸入端相同的電壓(輸出電壓的驅動能力得到加強)。U13(LM339)是4個比較器芯片,因為是集電集開路輸出形式所以輸出端都接有上接電阻,這幾組比較器的比較參考電壓由Q1(TL431)組成的高精度穩壓電路提供調整電位器R9可以調節參考電壓的大小,此電路中參考電壓是6.74V。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
DDR3等長處理,LVDS差分線等長處理,完整的地平面,足夠的電源去耦電容,核心板尺寸6CMx6CM!FPGA型號:EP4CE75F23C8DDR2:兩片DDR2 2GBitsFLASH:64MBits預留IO:168個單端IOLVDS:可以配置為支持該協議USB接口:可以直接和主機進行USB數據通訊NIOS處理器:可以通過軟核設計支持運行LINUX 操作系統,或者運行NIOS SDKALONE程序
標簽: cyclone iv 兼容 黑金 開發板 ac4075
上傳時間: 2022-07-25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