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研究進展是OFDM的出現,并且在2000年出現了第一個采用此技術的無線標準(HYPERLAN-Ⅱ)。由于它與TDMA及CDMA相比能處理更高數據速率,因此可以預想在第四代系統中也將使用此技術。 寬帶應用和高速率數據傳輸是OFDM調制/多址技術通信系統的重要特征之一。作者通過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OFDM通信系統”一年以來的研發工作,對OFDM通信系統及相關技術有了深入的理解,積累了大量實際經驗,并在相關工作中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關于寬帶自適應均衡技術的研究在近年來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它是補償信道畸變的重要的技術之一。作者通過參與該項目FPGA部分的開發與調試工作,基于單片FPGA實現了均衡部分;此外,作者在頻域自適應均衡算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理論成果。 本文的主體部分就是根據上述工作的內容展開的。 首先介紹了本課題相關技術的發展情況,主要包括:OFDM系統的技術原理、技術優勢、歷史和現狀,均衡技術的特點和發展等。末尾敘述了本課題的來源和研究意義,并簡介了作者的主要工作和貢獻。確定將WSSUS分布和瑞利衰落作為本文研究的信道模型。主要分析了常用的時域均衡器,均是單載波非擴頻數字調制中常用到的均衡器和均衡算法,為接下來的進一步研究作理論參考。 接著,論述了均衡必須用到的信道估計技術。重點就該方案的核心算法(頻域均衡算法)進行了數學上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建立系統模型,并據此推導了三種頻域均衡的算法:頻域消除HICI,Gauss-Seidel迭代算法,頻域線性內插。采用WSSUS信道模型進行了計算機仿真,得出了采用這些均衡算法在不同條件下的性能曲線。并且系統地、有重點地對該方案的原理和實質進行了較深入的討論。歸納比較了各種算法的算法復雜度和能達到的性能,并且結合信道糾錯編解碼進行了細致的分析。進一步嘗試設計了無線局域網OFDM系統的設計,采用典型的歐洲Hyperlan2系統為例,把研究成果引入到實際的整個系統中來看。結合具體的系統指出了該均衡算法在抗衰落和相位偏移方面的應用。 最后,描述了利用Xilinx的xc2v3000-4FG676型號芯片針對OFDM系統實現頻域自適應均衡的方法,主要給出了設計方法、時序仿真結果和處理速度估值等;并結合最新的FPGA發展動態和特點,對基于FPGA實現其他均衡算法的升級空間進行了討論。 本文的結束語中,對作者在本文中所作貢獻進行了總結,并指出了仍有待深入研究的幾個問題。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OFDM)是未來寬帶無線通信中的關鍵技術。隨著用戶對實時多媒體業務,高速移動業務需求的迅速增加,OFDM由于其頻譜效率高,抗多徑效應能力強,抗干擾性能好等特點,該技術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OFDM系統的子載波之間必須保持嚴格的正交性,因此對符號定時和載波頻偏非常敏感。本課題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各種算法的性能的優劣,選取合適的算法進行FPGA的實現。 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無線信道的傳輸特性和OFDM系統的基本原理,進而對符號同步和載波同步對接收信號的影響做了分析。然后對比了非數據輔助式同步算法和數據輔助式同步算法的不同特點,決定采用數據輔助式同步算法來解決基于IEEE 802.16-2004協議的突發傳輸系統的同步問題。最后部分進行了算法的實現和仿真,所有實現的仿真均在QuartusⅡ下按照IEEE 802.16-2004協議的符號和前導字的結構進行。 本文的主要工作:(1)采用自相關和互相關聯合檢測算法同時完成幀到達檢測和符號同步估計,只用接收數據的符號位做相關運算,有效地解決了判決門限需要變化的問題,同時也減少了資源的消耗;(2)在時域分數倍頻偏估計時,利用基于流水線結構的Cordic模塊計算長前導字共軛相乘后的相角,求出分數倍頻偏的估計值;(3)采用滑動窗口相關求和的方法估計整數倍頻偏值,在此只用頻域數據的符號位做相關運算,有效地解決了傳統算法估計速度慢的缺點,同時也減少了資源的消耗。
上傳時間: 2013-05-23
上傳用戶:宋桃子
對于CPLD、FPGA和HardCopy? ASIC設計,Quartus? II軟件10.1是業界性能和效能首屈一指的軟件,現在可以下載。這一最新版軟件引入了Qsys,它是功能強大的系統集成新工具。在Quartus II訂購版軟件10.1中以beta版的形式提供Qsys,它提高了系統開發速度,支持設計重用,從而縮短了FPGA設計過程,減輕了工作量。
上傳時間: 2013-06-10
上傳用戶:yd19890720
·《直線交流伺服系統的精密控制技術》內容簡介:本書較詳細地介紹了高性能直線交流伺服系統所采用的各種控制策略與方法。這些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Smith預估控制、解耦控制、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等。為了便于閱讀,在每章節前面,首先扼要介紹了相關概念和基本理論,為每種控制策略和方法的設計舉例,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準備。前言 ------------------------------------------
上傳時間: 2013-06-21
上傳用戶:夢雨軒膂
·摘 要 根據永磁無刷電機的工作原理,設計了工業縫紉機數字位置伺服控制系統。該系統以三菱M16C 系列單片機作為核心控制器,采用了電流的預估和模糊PID 控制,實現縫紉機的啟動,調速和停車定位等控制,并給出了實驗結果。
上傳時間: 2013-06-13
上傳用戶:coeus
隨著高頻微波在日常生活上的廣泛應用,例如行動電話、無線個人計算機、無線網絡等,高頻電路的技術也日新月異。良好的高頻電路設計的實現與改善,則建立在于精確的組件模型的基礎上。被動組件如電感、濾波器等的電路模型與電路制作的材料、制程有緊密的關系,而建立這些組件等效電路模型的方法稱為參數萃取。 早期的電感制作以金屬繞線為主要的材料與技術,而近年來,由于高頻與高速電路的應用日益廣泛,加上電路設計趨向輕薄短小,電感制作的材質與技術也不斷的進步。例如射頻機體電路(RFIC)運用硅材質,微波集成電路則廣泛的運用砷化鎵(GaAs)技術;此外,在低成本的無線通訊射頻應用上,如混合(Hybrid)集成電路則運用有機多芯片模塊(MCMs)結合傳統的玻璃基板制程,以及低溫共燒陶瓷(LTCC)技術,制作印刷式平面電感等,以提升組件的質量與效能,并減少體積與成本。 本章的重點包涵探討電感的原理與專有名詞,以及以常見的電感結構,并分析影響電感效能的主要因素與其電路模型,最后將以電感的模擬設計為例,說明電感參數的萃取。
上傳時間: 2013-11-20
上傳用戶:yuanxiaoqiang
器件的靜態電流即 IQ 是進行一個低功耗、高效能設計時很重要但卻常常被誤用的參數。許多電池供電型應用中,輕負載或者無負載待機狀態下,電池提供的電流決定了系統的總運行時間。在集成開關轉換器中,IQ 僅為該電池電流的一部分。本文將介紹 IQ 的定義,說明其測量方法,介紹何謂 IQ 以及不應使用它的情況,并說明避免常見測量誤差的同時如何使用 IQ 的一些設計考慮。本文適用于所有德州儀器(TI)TPS61xxx、TPS62xxx 或者 TPS650xx 器件。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行者Xin
本文介紹SIEMENS公司提出的開關電源集成控制器TDA16846無源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原理及其在電視機開關電源中的應用。功率因數的改善是基于一個特殊的由電感,電容及二極管組成的充電泵電路,該電路在功率管的高壓端兼起吸收緩沖作用,因此它具有輸入諧波電流分量小,PF值高以及EMI小、電路簡單、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優點。這為電視機廠家提供了一個高效價廉的解決電源諧波問題的新方案。 眾所周知,目前電視機和大部分通用電器都廣泛地從交流電網中提取電能經整流后變成直流電供全機使用,AC電源經橋式整流后常接一個濾波平整電容。由于該電容的存在,使整流臂的導通時間小于半個周期,因而做成輸入電源電壓是正弦形,而輸入電流卻是正負交替的脈沖形。后者導致大量電流諧波特別是三次諧波的產生,這既構成對電網效能的干擾和損害,又降低了本機功率因數,為此,我國跟歐美各國一樣,已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限制功耗大于75W的通用電器產品輸入諧波電流的新規定。面對這種新情況,當前各電器廠家都必須考慮更新產品中的電源設備,尤其是對25英寸以上的彩色電視機,過去國內產品絕大部分都沒有安裝PFC電路,其PF值一般在0.55~0.65之間,輸入電流諧波分量往往超出國家限定的標準,因此改進電源電路,增加PFC功能以便降低電視機的輸入電流諧波分量是各廠家的當務之急。 本文介紹由SIEMENS公司推出的與開關電源集成控制器TDA16846配合使用的一個無源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該電路能將電源PF值提高到0.9以上,與有源PFC電路相比,它明顯地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和EMI小等優點,因此對電視機廠家來說,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解決電源諧波問題的可行方案。 二、無源PFC電路工作原理介紹 圖1示出一個不含PFC的標準型電源電路的輸入電壓Vm和輸入電流Im波形,Im只在Vm為正最大和負最大的一小段時間內流通,在這些時間以外,Im為零。這是因為此時的正弦電壓輸入值小于瀘波電容上的電壓,導致整流二極管不導通的緣故。
上傳時間: 2014-11-26
上傳用戶:zuozuo1215
為了提高稀土超磁致伸縮換能器驅動電源的效率以及實用性,采用DSP器件TMS320F2812作為主控芯片,結合混合脈寬調制方法實現SPWM波形。采用半橋型逆變電路實現SPWM的功率放大,并對隔離驅動電路、反饋電路和濾波匹配電路進行合理而有效的設計,保證了換能器的輸出效能。同時使用電流控制頻率的方法實現諧振頻率的自動跟蹤。實驗證明,該驅動電路輸出頻率穩定,波形失真度低,且能量轉換效率較高。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yueguizhilin
當前,太陽能光伏市場(包括光伏模塊和逆變器)正以每年約30%的年累積速 度增長。太陽能逆變器的作用是將隨太陽能輻射及光照變化的DC 電壓轉換成為 電網兼容的AC 輸出;而對于廣大電子工程師而言,太陽能逆變器是一個值得高 度關注的技術領域。因此下文將介紹太陽能逆變器設計所需注意的技術要點、挑 戰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基本設計標準 基于太陽能逆變器的專用性以及保持設計的高效率,它需要持續監視太陽能 電池板陣列的電壓和電流,從而了解太陽能電池板陣列的瞬時輸出功率。它還需 要一個電流控制的反饋環,用于確保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工作在最大輸出功率點, 以應付多變的高輸入。目前,太陽能逆變器已有多種拓撲結構,最常見的是用于 單相的半橋、全橋和Heric(Sunways 專利)逆變器,以及用于三相的六脈沖橋和 中點鉗位(NPC)逆變器;圖1 所示是這些逆變器的拓撲圖(Microsemi 圖源)。 同時,設計還需遵從安全規范,并在電網發生故障的時候可以快速斷開與電網的 連接。因此,太陽能逆變器的基本設計標準包括額定電壓、容量、效率、電池能 效、輸出AC 電源質量、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效能、通信特性和安全性
標簽: 太陽能逆變器
上傳時間: 2014-12-24
上傳用戶:三人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