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51語言實現單片機高精度定時的新算法
上傳時間: 2022-03-22
上傳用戶:
一種新的隨機優化技術:基于群落動態分配的粒子群優化算法(Community Dynamic Assignation-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DAPSO)。新算法通過動態改變粒子群體的組織結構和分配特征來維持尋優過程中啟發信息的多樣性,從而使其全局收搜索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并且能夠有效避免早熟收斂問題。
標簽: Assignation-based Optimization Community Particle
上傳時間: 2015-10-22
上傳用戶:梧桐
在圖像模板匹配問題中,基于像素灰度值的相關算法盡管已經十分普遍,并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目前此類算法都還存在有時間復雜度高、對圖像亮度與尺寸變化敏感等缺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提出一種新的基于圖像灰度值的編碼表示方法.這種方法將圖像分割為一定大小的方塊(稱為R-塊),計算每個R-塊圖像的總灰度值,并根據它與相鄰R-塊灰度值的排序關系進行編碼.然后通過各個R-塊編碼值的比較,實現圖像與模板的匹配.新算法中各個R-塊編碼的計算十分簡單 匹配過程只要對編碼值進行相等比較,而且可以采用快速的比較算法.新算法對像素灰度的變化與噪聲具有魯棒性,其時間復雜度是O(M2log(N)).實驗結果表明,新算法比現有的灰度相關算法的計算時間快了兩個數量級.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a673761058
H.264/AVC是由ITU和ISO兩大組織聯合組成的JVT共同制定的一項新的視頻壓縮技術標準,在較低帶寬上提供高質量的圖像傳輸是H.264/AVC的應用亮點。在同樣的視覺質量前提下,H.264/AVC比H.263和MPEG-4節約了50%的碼率。但H.264獲得優越性能的代價是計算復雜度的增加,據估計其編碼的計算復雜度大約為H.263的3倍,因此很難應用于實時視頻處理領域。針對這一現狀,業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力圖降低其計算復雜度和提高運行效率。比如在運動估計方面,國內外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很成熟。而針對幀內/幀間預測編碼的研究卻較少。因此研究預測模式的快速算法具有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本文在詳細研究H.264標準視頻壓縮編碼特點基礎上,分析了H.264幀內編碼, 幀間編碼及變換,量化技術的原理及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局部邊緣方向信息的快速幀內模式判決算法,通過結合SAD的模式選擇方法來減少模式選擇數目。它采用了Sobel梯度算子計算當前塊的邊緣信息,累加當前塊中屬于同一方向像素點的邊緣矢量構造不同模式下的邊緣方向直方圖,以便確定最可能的預測模式。該算法有效降低了編碼器的運算復雜度,在并未顯著降低編碼性能的情況下提升了編碼器效率。仿真表明:Foreman 圖像序列編碼性能有了提高,其中PSNR平均降低了0.06dB,Bitrate平均降低了19.4%,這大大提高了視頻傳輸的質量。 另外在幀間預測模式選擇算法方面進行了改進研究:按順序對不同類型進行判決,有選擇地去比較可能模式,使得在有效減少需判決的模式數量的同時,結合小塊模式搜索中途停止準則來確定最優模式。仿真表明:改進算法相對與原來算法能夠節省很多的編碼時間(平均下降了49.3%),但帶來的圖像質星的下降(平均下降0.08dB,可以忽略)和碼率較少的增加。 同時在整數DCT變換模塊中,提出了一種快速蝶形算法,使得對4×4點數據做一次變換,只需通過8×8次加法和2×8次移位運算便可完成,與原來12×8次加法和4×8次移位相比,新算法大大降低了運算復雜度。 最后介紹FPGA的特點及設計流程,并實現了H.264編解碼器中變換編碼及量化和熵解碼模塊的硬件。這種基于FPGA所實現的H.264編碼視頻處理模塊設計具備了成本低,周期短,設計方法靈活等優點,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仿真表明,通過使用本文提出的幀內/幀間速算法方法可使得H.264編碼速度獲得顯著的提高,使H.264 Baseline編碼器能在PC平臺上實現實時編碼。
上傳時間: 2013-07-18
上傳用戶:zukfu
為了克服傳統的局部特征匹配算法對噪聲和圖像灰度非線性變換敏感的不足,提出了基于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描述算子的特征匹配算法。該算法首先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hphh
JPEG2000是由ISO/ITU-T組織下的IECJTC1/SC29/WG1小組制定的下一代靜止圖像壓縮標準,其優良的壓縮特性使得它將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JPEG2000算法非常復雜,圖像編碼過程占用了大量的處理器時間開銷和內存開銷,因而通過對JPEG2000算法進行優化并采用硬件電路來實現JPEG2000標準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對加快編碼速度從而擴展其應用領域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JPEG2000算術編碼器算法的研究與硬件設計,其二是JPEG2000碼率控制算法的研究與優化算法的設計。在研究算術編碼器過程中,首先研究了JPEG2000中基于上下文的MQ算術編碼器的編碼原理和編碼流程,之后采用有限狀態機和二級流水線技術,并在不影響關鍵路徑的情況下通過對算術編碼步驟優化采用硬件描述語言對算術編碼器進行了設計,并通過了功能仿真與綜合。實驗證明該設計不但編碼速度快,而且流水線短,硬件設計的復雜度低且易于控制。 在研究碼率控制算法過程中,首先結合率失真理論建立了算法的數學模型,并驗證了該算法的有效性,之后深入分析了該數學模型的實現流程,找出影響算法效率的關鍵路徑。在對算法優化時采用黃金分割點算法代替原來的二分查找法,并使用了碼塊R-D斜率最值記憶和碼率誤差控制算法。實驗證明,采用優化算法在增加少量系統資源的情況下使得計算效率提高了60%以上。之后,分析了率失真理論與JPEG2000中PCRD-opt算法的具體實現,又提出了一種失真更低的比特分配方案,即按照“失真/碼長”值從大到小通道編碼順序進行編碼,通過對該算法的仿真驗證,得出在固定碼率條件下新算法將產生更少的失真。
上傳時間: 2013-07-13
上傳用戶:long14578
文中在pre-FFT定時同步算法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新的定時同步算法及其改進算法,該算法利用規則集對相關函數和導函數優化的方法得以進一步減小估計方差,本文在給出其推導過程的基礎上給出了仿真結果,并與相關算法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新算法的定時估計精度較高且具有一定的魯棒性。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hebmuljb
近年來,多輸入多輸出(MIMO)雷達受到國內外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這種新體制雷達能夠在時域、頻域、空域、碼域獲取更加豐富的目標和環境信息,尤其是MIMO雷達的空間分集和信號分集特性在提高雷達的檢測與參數估計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能夠突破傳統雷達的性能限制。論文圍繞MIMO雷達空間分集與信號分集特性,針對目標分辨與定位問題提出了MIMO雷達DOA估計的新算法,利用MIMO雷達實驗系統的實驗數據驗證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sclyutian
書是針對工程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算法而編寫的C語言函數程序集,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作了修改和擴充。書中包括了近幾年出現的許多新算法。全書分為數值計算與非數值計算兩部分。其中數值計算部分的內容包括:線性代數方程組的求解、矩陣運算、矩陣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計算、非線性方程與方程組的求解、插值、數值積分、常微分方程(組)的求解、擬合與逼近、數據處理與回歸分析、極值問題、數學變換與濾波、特殊函數、隨機數的產生、多項式與連分式函數的計算、復數運算;非數值計算部分的內容包括:排序、查找、圖形模式下讀寫屏幕象點、基本圖形操作、漢字操作等。
上傳時間: 2014-01-25
上傳用戶:qlpqlq
更新說明: 此版本在版本1、2的基礎上做了2點重大改進 1、改進了PhaSpa2VoltCoef函數算法,使得現算法的運行速度約是原算法的4倍 2、改進了volterra_train_lu函數算法,使得相對均方誤差提高了約1000倍,新算法不再需要對樣本做歸一化處理
標簽: PhaSpa2VoltCoef 版本 更新 函數
上傳時間: 2014-01-02
上傳用戶:z75497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