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電路與芯片設計要點》是2007年0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李緝熙。本書重點討論芯片級和PCB級射頻電路設計和測試中經常遇到的阻抗匹配、接地、單端到差分轉換、容差分析、噪聲與增益和靈敏度、非線性和雜散波等關鍵問題。第1章 阻抗匹配的重要性第2章 阻抗匹配第3章 射頻接地第4章 無源貼片元件的等效電路第5章 單端電路和差分對電路第6章 巴倫第7章 容差分析第8章 RFIC設計前景展望第9章 接收機的噪聲、增益和靈敏度第10章 非線性和雜散分量第11章 級聯方程和系統分析第12章 從模擬通信系統到數字通信系統
標簽: 射頻電路
上傳時間: 2022-07-04
上傳用戶:jiabin
在中國的智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發表以后,不少讀者反映體系框架是一本很厚的報告,有大量的表格和圖,很難理解它的概念和意義,也很難應用,本書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編寫的。本書是智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方面的一本入門書,其主要的目的是為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了解什么是智能交通系統(或智能運輸系統)的體系框架、它是如何產生的、為什么要研究它以及它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充分注意了智能交通系統及其體系框架的自然形成過程,從人的自然思維過程出發解釋和分析了體系框架的形成、主要內容和方法以及應用方法。各章即有聯系又各自獨立,讀者既可以順序閱讀,也可以單獨閱讀其中的某一章。通過本書的閱讀,讀者除了可以學習有關體系框架的有關知識外,還可以深入了解智能交通系統的產生背景、實質和發展方向,因此本書也是智能交通系統的一本入門的書。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書不是全面介紹中國的智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希望全面了解的讀者可以參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的《中國智能運輸系統體系框架》。本書有關介紹中國智能運輸系統體系框架的部分內容由齊彤巖執筆,有關電子收費的內容由蔡華執筆,其余由王笑京執筆。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黎明同志協助做了許多工作,幫助校對了全稿,張可博士提供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標簽: 智能交通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7-05
上傳用戶:
《現代通信系統盲處理技術新進展---基于智能算法》主要由以下8章組成: 第1章簡要介紹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和發展概況,以及其盲處理算法的相關知識。第2章介紹人工神經網絡及相應知識,從BP神經網絡若手研究盲處理問題,同時給出復數域BP神經網絡的信號盲處理方法和該類方法的優缺點說明。在第3章中介紹智能體的概念,并給出基于多智能體系統的盲處理方法。第4章介紹基于支持向量機框架下的盲處理算法,介紹支持向批機的原理,給出基于ε- 支持向量回歸機的信道估計新方法,并介紹基千支持向批回歸方法的MPSK和QAM的盲信號處理方法,然后引入星座匹配誤差函數,并根據線性支持向攪回歸和有序風險最小化原則,由恒模和星座匹配誤差函數聯合組成的新經驗風險項構造一個新的代價函數,進而通過迭代求解優化問題獲得均衡器。第5章介紹神經動力學和反饋神經網絡的相關知識,特別地從神經動力學角度論述連續反饋神經網絡可有效飛作的原因,論述反饋神經網絡權值矩陣對吸引子和相軌跡的影響。并給出如何根據系統接收信號與發送信號之間的子空間關系,構造一個適用于現代通信系統中的盲檢測的特定性能函數和優化問題。第6章分別展示如何基于連續多閾值神經元Hopfield網絡模型實現通信信號盲處理的理論和方法,針對多相制信號的特點給出兩種連續相位多闕值激勵函數形式,并分析討論該兩類激勵函數參數的選擇、分別給出連續多閾值神經元 Hopfield 網絡工作于同步和異步模式下的新能隊函數及其相關證明。介紹采用幅相連續激勵法解決稀疏QAM 信號的盲檢測思路,并針對 QAM 信號的特點,分別給出連續幅度和相位多闕值激勵函數形式,分析討論該類激勵函數的特點。第7章則電在從另一個角度提出采用同相正交振幅連續激勵法解決密集QAM信號盲檢測方法。介紹如何從激勵函數角度分析放大因子選擇的范圍;給出該特定問題的同步和異步運行模式下的新能量函數形式;并證明和分析所設計的能量函數部分定理;介紹在基于反饋神經網絡的信號盲處理方法這一研究課題中發現的幾類現象,包括當信號的統計信息缺失或失真情況下,連續多閾值神經元反饋神經網絡的盲檢測能力:通用高階QMA的激勵函數被使用作為低階QAM信號盲檢測問題時的適用性......
上傳時間: 2022-07-09
上傳用戶:
本文將會描述一個基于S0C和AD9361的一個較完整的軟件無線電收發系統,論文講述的系統最主要的由兩個部分組成:集成了ARM和FPGA的片上系統(SOC)以及將射頻前端集成到一起的射頻捷變收發器AD9361芯片,這兩部分是該系統的核心部分。論文完成了對系統的理論研究、設計搭建和應用的驗證,主要內容為:第一、分析研究了軟件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和現狀,討論了這一綜合技術所用到的重要技術,并結合本系統對設計一個完整的軟件無線電系統做了分析和總結。第二、將本文主要講述的軟件無線電系統按照SOC和AD9361兩個部分,分別做了詳細的講解。完成了整個系統的搭建,包括硬件、軟件和操作系統的搭建,并將每一步做了詳細的介紹。第三、將搭建好的系統進行了實踐操作,驗證了系統對無線信號的接收和發射等基本功能。用數學工具MATLAB對波形和濾波器做了設計,并通過信號的波形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最后根據一個設計要求將系統創新性的用在了調頻廣播信號處理上,并依照設計要求場合對完成的系統進行了功能的驗證,解決了調頻廣播信號的隧道內覆蓋的問題。
上傳時間: 2022-07-11
上傳用戶:
隨著近些年國家電網公司電網智能化建設的規劃,電子式電能表技術迅速發展,針對用電信息采集,雙向互動,防竊電,遠程抄表等技術研究的進步,現階段發展趨勢是寬量程高可靠性,由于電能表過載倍數越高,電能表準確計量的負荷范圍就越寬,因此選擇寬量程高可靠行的多功能智能電能表可以減小用戶負荷增長后更換電能表的工作量。目前國內儀器制造設計的電能表主要有遠程監測儀表,手持式儀表,便攜式多功能分析儀表。遠程檢測儀表是被定點安裝在現場,產生的數據以通訊的方式把數據集中上傳至上位機進行統一分析處理,不是實時在線雙向互動的。手持式儀表由技術人員隨身攜帶,測量分析功能比較簡單。便攜式多功能分析儀表數據處理功能強大,但主要用于現場專項測試,價格較高。而在技術解決方案中,傳統的單片機不能滿足多功能而且精度低,不適用于信息交互高速實時處理場合。基于DSP高速計算芯片需要的擴展外設比較多,系統比較復雜,開發成本比較高,不具備實用價值。選擇計量芯片ATT7022C加ARM處理器,可將人機交互和數據通信等的功能都集中于ARM子系統中,使整個系統體積小、功耗低、量程寬,可靠性高,具備實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22-07-21
上傳用戶:trh505
智能小車設計資料80C51 單片機是一款八位單片機,他的易用性和多功能性受到了廣大使用者的好評。這里介紹的是如何用80C51 單片機來實現長春工業大學的畢業設計,該設計是結合科研項目而確定的設計類課題。本系統以設計題目的要求為目的,采用80C51 單片機為控制核心,利用超聲波傳感器檢測道路上的障礙,控制電動小汽車的自動避障,快慢速行駛,以及自動停車,并可以自動記錄時間、里程和速度,自動尋跡和尋光功能。整個系統的電路結構簡單,可靠性能高。實驗測試結果滿足要求,本文著重介紹了該系統的硬件設計方法及測試結果分析。采用的技術主要有:(1) 通過編程來控制小車的速度;(2) 傳感器的有效應用;(3) 新型顯示芯片的采用.
標簽: 智能小車
上傳時間: 2022-07-24
上傳用戶:XuVshu
近年來,通過持續推進“兩系統一平臺”建設、營配貫通數據融合[6] [7]等工作,深入挖掘電表數據資產價值,試點驗證了小時級配變運行監測、配變停電事件主動上報等功能。但由于用采系統不是按照SCADA 系統設計,考慮到未來適應低壓配電網綜合監控、清潔能源消納、多元負荷接入支撐等業務需求,用采系統在數據采集、通信通道、功能擴展方面存在著制約因素,主要有:1) 由于智能電能表不具備后備電源,且采用窄帶載波通信(約占60%),停電后無法實時上報停電信息,及關鍵節點運行數據,無法有效支撐低壓故障主動搶修工作。2)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通信架構采用了較多窄帶載波通信、485 串口,通信速率較慢、可靠性差,已制約電量實時查詢、費控等營銷業務開展,更不足以支撐高時效性、高頻數據采集業務。3) 采集終端(智能電表)功能擴展性較差,僅支持基本電量采集,未預留采集、通信接口,無法兼顧電容器投切控制、設備狀態監測等精益化管理需求。
標簽: 低壓配電網
上傳時間: 2022-07-24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步,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對其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迫切。傳感器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各類傳感器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傳感器能將各種物理量、化學量和生物量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使得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實現自動測量、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但是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溫漂和非線性等影響因素。傳感器主要用于測量和控制系統,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因此,不僅必須掌握各類傳感器的結構、原理及其性能指標,還必須懂得傳感器經過適當的接口電路調整才能滿足信號的處理、顯示和控制的要求,而且只有通過對傳感器應用實例的原理和智能傳感器實例的分析了解,才能將傳感器和信息通信和信息處理結合起來,適應傳感器的生產、研制、開發和應用。另一方面,傳感器的被測信號來自于各個應用領域,每個領域都為了改革生產力、提高工效和時效,各自都在開發研制適合應用的傳感器,于是種類繁多的新型傳感器及傳感器系統不斷涌現。溫度傳感器是其中重要的一類傳感器。其發展速度之快,以及其應用之廣,并且還有很大潛力。
標簽: 智能溫控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7-28
上傳用戶:jason_vip1
VIP專區-PCB源碼精選合集系列(23)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PCB線路板還原電路原理圖.2. PCB布線知識面試題_PCB工程師必備.3. 新設計的電路板調試方法.4. PCB布局布線技巧100問.5. 高速PCB設計誤區與對策.6. 如何做好pcb板詳談.7. PCB工序解析.8. 抑制△I噪聲的PCB設計方法.9. PCB封裝手冊詳解.10. PCB純手工設計.11. 印刷電路板的電磁兼容設計—論文.12. PCB抗干擾技術實現方案.13. 焊接制造中的智能技術.14. 射頻電路PCB設計中注意問題.15. 差分信號PCB布局布線誤區.16. PCB覆銅高級連接方式.17. 高速PCB中微帶線的串擾分析.18. 如何做一塊好的PCB板.19. 高速PCB設計中的反射研究.20. CADENCE PCB設計:布局與布線.21. PCB設計的經驗心得.22. PCB設計者必看經典教材.23. 印制板可制造性設計.24. 基于知識的印刷電路板組裝工藝決策系統.25. 綜合布線系統施工要點.26. PCB板設計中的接地方法與技巧.27. 《新編印制電路板(PCB)故障排除手冊》.28. PCB走線的比例關系.29. PCB LAYOUT設計規范手冊.30. PCB技朮大全.31. CTP知識全解.32. pcb高級講座.33. PCB布線設計-模擬和數字布線的異同.34. protel 99se進行射頻電路PCB設計的流程.35. PCB抄板密技.36. 提高多層板層壓品質工藝技術總結.37. 充分利用IP以及拓撲規劃提高PCB設計效率.38. 電路板噪聲原理和噪聲抑制.39. 電源完整性分析應對高端PCB系統設計挑戰.40. 板載故障記錄OBFL.
上傳時間: 2013-07-20
上傳用戶:eeworm
1.麥子智能手表結構設計 課程及項目介紹.mp4 2.ID外觀分析1.mp4 3.關鍵器件選型.mp4 4.產品結構方案設計.mp4 5.表殼設計.mp4 6.機芯設計.mp4 7.PCB結構要素圖設計.mp4 8.2D工程圖設計及項目難點分析.mp4 智能手表結構設計-課件.rar
標簽: 模
上傳時間: 2013-05-17
上傳用戶: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