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后的A*算法 利用矩陣的行列變換,將待擴展的結點放入closedlist中,而后移出該表首個結點進行擴展(同時放如openlist中),并將其子節點放入closelist中
上傳時間: 2016-06-19
上傳用戶:wl9454
按照Clifford A . Shaffer《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第二版)》指導,用C#實現的B+樹,接口定義良好。最好重寫“從文件載入新建樹部分”的代碼以提高建樹效率。實現細節之一:當“需要插入子節點的節點”已滿而相鄰節點未滿時會平分兩者節點而不是分裂該節點。
標簽: Clifford Shaffer 數據結構 算法分析
上傳時間: 2016-07-02
上傳用戶:362279997
批量郵件發送器v01 - 2008-03-15 功能:對于某一路徑下的文件,以附件的形式發送到某一個或多個郵箱里。 可配置參數(properties.txt)包括: -smtp服務器(目前僅支持gmail) -用戶名、密碼 -發件人地址 -收件人地址(可多個) -郵件主題,文本內容 -一個本地目錄(目錄下符合條件的文件將被發送) -文件名過濾規則(自定義正則表達式) -是否遞歸處理子文件夾 -所用郵箱附件最大值(gmail為10M) -發送郵件的休息間隔 -是否日志記錄 系統要求: jre6 或者理論上 早期版本jdk+JAF+javamail(需重新編譯源代碼,未測試) 已知問題: 1. gmail和hotmail郵箱能夠正常收取 126郵箱不能正常收取附件 其他郵箱未測試 2. 中文支持應該沒問題 運行: java -jar BulkEmailSender.jar
上傳時間: 2014-08-23
上傳用戶:youlongjian0
FIELD II 是B超的matlab仿真程序。 執行 先運行 field_init.m ,進行初始化 運行文件夾 sample_cyst_phantom 里的make_image.m,產生體模的B超仿真影像 運行文件夾 sample_kidney 里的make_image.m,產生腎臟的B超仿真影像(計算時間會很長) 示例: 本包內帶了一個腎臟的B超仿真。更多的例子,大家google吧。
標簽: field_init matlab FIELD II
上傳時間: 2014-01-16
上傳用戶:BOBOniu
一種DOA估計算法,屬于子空間分類(旋轉不變子空間算法)
上傳時間: 2014-01-13
上傳用戶:561596
本程序實現任意偶數大小圖像第二代雙正交97提升小波變換 注1: 采用標準正交方法,對行列采用不同矩陣(和matlab里不同) 注2: 為了保證正交,所有邊界處理,全部采用循環處理 注3: 正交性驗證,將單位陣帶入函數,輸出仍是單位陣(matlab不具有此性質) 注4: 此程序是矩陣實現,所以圖像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估計被交換位置 注5: 此程序實現的是類小波(wavelet-like)變換,是介于小波包變換與小波變換之間的變換 注6: 此程序每層變換相對原圖像矩陣,產生的矩陣都是正交陣,這和小波包一致 注7: 但小波變換每層產生的矩陣,是相對每個待分解子塊的正交矩陣,而不是原圖像的正交矩陣 注8: 且小波變換產生的正交矩陣維數,隨分解層數2分減少 注9: 提升系數可以在MATLAB7.0以上版本,用liftwave( 9.7 )獲取,這里直接給出,考慮兼容性 注10:由于MATLAB數組下標從1開始,所以注意奇偶序列的變化 注11:d為對偶上升,即預測;p為原上升,即更新
上傳時間: 2016-08-09
上傳用戶:lanjisu111
OPEN-JTAG ARM JTAG 測試原理 1 前言 本篇報告主要介紹ARM JTAG測試的基本原理。基本的內容包括了TAP (TEST ACCESS PORT) 和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的介紹,在此基礎上,結合ARM7TDMI詳細介紹了的JTAG測試原理。 2 IEEE Standard 1149.1 - Test Access Port and 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 從IEEE的JTAG測試標準開始,JTAG是JOINT TEST ACTION GROUP的簡稱。IEEE 1149.1標準最初是由JTAG這個組織提出,最終由IEEE批準並且標準化,所以,IEEE 1149.1這個標準一般也俗稱JTAG測試標準。 接下來介紹TAP (TEST ACCESS PORT) 和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的基本架構。
標簽: JTAG BOUNDARY-SCAN OPEN-JTAG ARM
上傳時間: 2016-08-16
上傳用戶:sssl
MSP430常用模塊程序,采用c語言編寫 分為:調試程序 框架程序 異步串行通信程序(點對點通信) 異步串行通信程序(地址位模式多機通信) 異步串行通信程序(空閑模式多機通信) 定時中斷程序 PWM輸出程序 捕獲脈沖信號周期程序 軟件模擬異步串行通信程序 基本定時器程序 FLASH擦寫程序 非行列式鍵盤程序 行列式鍵盤程序 DMA數據傳輸程序 軟件模擬IIC總線讀寫24C02程序 FLL+鎖頻環程序 LCD模塊程序 ADC12單通道和序列通道單次轉換程序 ADC12單通道和序列通道多次轉換程序 DAC12數模轉換程序 使用比較器A進行斜邊AD轉換程序 比較器A電阻值測量程序 中斷嵌套程序 異常處理程序
上傳時間: 2016-09-28
上傳用戶:225588
430例程調試程序 |——5-1 框架程序 |——6-1 異步串行通信程序(點對點通信) |——6-2 異步串行通信程序(地址位模式多機通信) |——6-3 異步串行通信程序(空閑模式多機通信) |——7-1 定時中斷程序 |——7-2 PWM輸出程序 |——7-3 捕獲脈沖信號周期程序 |——7-4 軟件模擬異步串行通信程序 |——7-5 基本定時器程序 |——8-1 FLASH擦寫程序 |——8-2 非行列式鍵盤程序 |——8-3 行列式鍵盤程序 |——9-1 DMA數據傳輸程序 |——9-2 軟件模擬IIC總線讀寫24C02程序 |——10-1 FLL+鎖頻環程序 |——10-2 LCD模塊程序 |——11-1 ADC12單通道和序列通道單次轉換程序 |——11-2 ADC12單通道和序列通道多次轉換程序 |——11-3 DAC12數模轉換程序 |——12-1 使用比較器A進行斜邊AD轉換程序 |——12-2 比較器A電阻值測量程序 |——13-1 中斷嵌套程序 |——13-2 異常處理程序
上傳時間: 2014-01-10
上傳用戶:playboys0
這本書是多年來我對專業程式員所做的C++ 教學課程下的一個自然產物。我發現,大部份學生在一個星期的密集訓練之後,即可適應這個語言的基本架構,但要他們「將這些基礎架構以有效的方式組合運用」,我實在不感樂觀。於是我開始嘗試組織出一些簡短、明確、容易記憶的準則,做為C++ 高實效性程式開發過程之用。那都是經驗豐富的C++ 程式員幾乎總是會奉行或幾乎肯定要避免的一些事情。structures of computer science.
標簽: 程式
上傳時間: 2016-10-13
上傳用戶:36227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