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l c51v805 完全漢化破解版破解方法: 1.運行c51v808a.exe,直到安裝完畢. 2.運行Keil_lic-v3.2.exe選擇如下圖: [ sn.JPG (21.79 KB) 2007-5-16 09:38 點擊GENERATE ,獲得注冊碼.打開文件菜單下的LICENSE對話框,將LICO框內的注冊碼COPY到LICENSE ID欄內.點擊ADD ID. 3.復制ccKeilVxx.exe到安裝目錄下C:KeilC51BIN,覆蓋原文件.大功告成!!!!!!!!!!!
上傳時間: 2014-05-05
上傳用戶:75119158
利用SPMC75本身的Flash做數據備份:SPMC75F2413A 32k字的內嵌Flash(embedded Flash)分為兩區:信息區和通用區,在同一時間只能訪問其中的一區。信息區包含64個字,尋址空間為0x8000 ~ 0x803F。地址0x8000為系統選項寄存器P_System_Option。其它地址空間可由用戶自定義重要信息比如:版本控制,日期,版權名稱,項目名稱等等。信息區的內容只有在仿真或燒錄的狀態下才能改變。32k字Flash被劃分為16個頁,每頁2K字,每頁可分為8幀,這樣32K的Flash就可以分成128個幀。只有位于00F000 ~00F7FF區域的頁面在自由運行模式下可以設置為只讀或可讀可寫,其它頁面均為只讀.也就說片內FLASH數據備份區為是0xF000~0xF7FF,備份區為Bank14,最多存儲的數據為2K字。SPMC75F2413A的32K字的內嵌式閃存結構入下圖2-1,圖2-2。
上傳時間: 2013-11-08
上傳用戶:6546544
數字密碼鎖設計:本文的電子密碼鎖利用數字邏輯電路,實現對門的電子控制,并且有各種附加電路保證電路能夠安 工作,有極高的安全系數。 關鍵詞 電子密碼鎖 電壓比較器 555單穩態電路 計數器 JK觸發器 UPS電源。 1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實現家庭防盜這一問題也變的尤其的突出,傳統的機械鎖由于其構造的簡單,被撬的事件屢見不鮮,電子鎖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靈活性好,安全系數高,受到了廣大用戶的親呢。 設計本課題時構思了兩種方案:一種是用以AT89C2051為核心的單片機控制方案;另一種是用以74LS112雙JK觸發器構成的數字邏輯電路控制方案。考慮到單片機方案原理復雜,而且調試較為繁瑣,所以本文采用后一種方案。 2 總體方案設計 2.1設計思路 共設了9個用戶輸入鍵,其中只有4個是有效的密碼按鍵,其它的都是干擾按鍵,若按下干擾鍵,鍵盤輸入電路自動清零,原先輸入的密碼無效,需要重新輸入;如果用戶輸入密碼的時間超過40秒(一般情況下,用戶不會超過40秒,若用戶覺得不便,還可以修改)電路將報警80秒,若電路連續報警三次,電路將鎖定鍵盤5分鐘,防止他人的非法操作。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ligi201200
8086指令系統目錄 概述 2.1節 目錄 2.1.1--2.1.5(傳送) 2.1.1 目錄:1~3 2.1.1-1 mov類例1 mov類例2 mov類例3 mov類例4(END) 2.1.1-2. xchg --3.XLAT 查表示意圖(end) 2.1.2堆棧操作指令(1) 堆棧操作指令(2) 堆棧操作指令(3) 堆棧操作指令(4) 堆棧操作指令(5)(END) 2.1.3標志傳送指令(1) 標志傳送指令(2)(end) 2.1.4地址傳送指令(1) 地址傳送指令(2) 地址傳送指令(3)(end) 2.1.5輸入輸出指令(1) 輸入輸出指令(2) 輸入輸出指令(3)(end) 2.2節 目錄 2.2.1--2.2.6(算術) 2.2.1加法指令(1) 加法指令(2) 加法指令(3) 加法指令(4) 加法指令5 end 2.2.2減法指令(1) 減法指令(2) 減法指令(3) 減法指令(4) 減法指令(5) 減法指令(6)(end) 2.2.3乘法指令(1) 乘法指令(2) 乘法指令(3)(end) 2.2.4除法指令(1) 除法指令(2)(end) 2.2.5符號擴展指令(end) 符號擴展說明 2.2.6十進制調整指令(1) 十進制調整指令(2) 十進制調整指令(3) 十進制調整指令(4) 十進制調整指令(5) 十進制調整指令(6) 十進制調整指令(7) 十進制調整指令(8) 十進制調整指令(9)(end) 2.3節 目錄 2.3.1--2. 3.3(位) 2.3.1 邏輯運算指令(1) 邏輯運算指令(2) 邏輯運算指令(3) 邏輯運算指令(4) 邏輯運算指令(END) 2.3.2 移位指令(1) 移位指令(2) 移位指令(3) 移位指令(4)(end) 2.3.3 循環移位指令(1) 循環移位指令(2)(end) 2.4節 目錄 2.4.1 無條件轉移指令(1) 短轉移的轉移范圍 無條件轉移指令(2) 無條件轉移指令(3) 無條件轉移指令(4)(end) 2.4.2 條件轉移指令(1) 條件轉移指令(2) 條件轉移指令(3) 條件轉移指令(4) 條件轉移指令(5)(end) 2.4.3 循環控制指令(1) 循環控制指令(2)(end) 2.4.4 子程序調用及返回指令(1) 子程序調用及返回指令(2) 子程序調用及返回指令(3) 子程序調用及返回指令(4) 子程序調用及返回指令(5) 子程序調用及返回指令(6) (end) 2.4.5 中斷控制指令(1) 中斷控制指令(2) 中斷控制指令(3) 中斷控制指令(4) 中斷控制指令(5) 中斷控制指令(6) 中斷控制指令(7) 中斷控制指令(8)(end) 2.4.6 系統功能調用(1) 系統功能調用(2) 系統功能調用(3)(end) 2.5節 目錄 1---6(串操作) 串操作(1)傳送 串操作(2) 串操作(3) 串操作(4)存串 串操作(5)讀串、比較 串操作(6)搜索、重復前綴 串操作(7)REP 串操作(8)REPZ/REPNZ 串操作(9)前綴注釋 串操作(10)例題 串操作(11)注釋(end) 2.6 處理機控制類指令(1)(end)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大三三
給初學單片機的40個實驗(含電路圖和源程序) 1. 閃爍燈 1. 實驗任務 如圖4.1.1所示:在P1.0端口上接一個發光二極管L1,使L1在不停地一亮一滅,一亮一滅的時間間隔為0.2秒。 2. 電路原理圖 . 模擬開關燈 1. 實驗任務 如圖4.2.1所示,監視開關K1(接在P3.0端口上),用發光二極管L1(接在單片機P1.0端口上)顯示開關狀態,如果開關合上,L1亮,開關打開,L1熄滅。 2. 電路原理圖 5. 廣告燈(利用取表方式) 1. 實驗任務 利用取表的方法,使端口P1做單一燈的變化:左移2次,右移2次,閃爍2次(延時的時間0.2秒)。 2. 電路原理圖
上傳時間: 2013-11-29
上傳用戶:frank1234
微型51/AVR 編程器套件裝配說明書 請您在動手裝配這個編程器之前,務必先看完本說明書,避免走彎路。 1.收到套件后請對照元器件列表檢查一下,元件、配件是否齊全? Used Part Type Designator ==== ================ ========== 1 1k R6 1 1uf 50V C11 5 2k2 R2 R3 R4 R5 R11 1 10K*8 RN1 2 11.0592MHZ Q1 Q2 1 12V,0.5W D2 2 15k R7 R8 2 21k R9 R10 4 33p C6 C7 C8 C9 1 47uf 25V C10 1 74HC164 IC6 2 78L05 IC4 IC5 1 100uf 25V C12 1 220R R1 1 AT89C51 IC2 1 B40C800(W02) D1 2 BS170 T1 T2 1 BS250 T3 1 DB9/F J2 1 J1X2 J1 1 LED GN5 D3 1 LM317L IC1 1 TLC2272 IC7 1 ZIF40 IC3 5 1uf C1 C2 C3 C4 C5 另外,套件配有1.5米串行電纜一根和配套的PCB一塊,不含電源。編程器使用的15V交流電源或12V直流電源需要自己配套。2.裝配要點:先焊接阻容元件,3個集成電路插座(IC2,IC7,IC6)其次是晶振, 全橋,穩壓IC 等,然后焊接J2,最后焊接T1,T2,T3三只場效應管。焊接場效應管時務必按照以下方法:拔去電烙鐵的電源,使用電烙鐵余溫去焊接三只場效應管,否則靜電很容易損壞管子。這是裝配成功的關鍵。這三只管子有問題,最典型的現象是不能聯機。由于電源插座封裝比較特殊,國內無法配套上,已改用電源線接線柱,可直接焊接在PCB板焊盤上,如下圖1所示(在下圖中兩個紅色圓圈內指示的焊盤),然后在連接到套件中配套的電源插座上。最近有朋友反映用15V交流比較麻煩,還要另外配變壓器。如果要使用12V的直流電,無需將全橋焊上,將兩個接線柱分別焊接在全橋的正負輸出位置的焊盤上即可,如下圖2所示,藍色圓圈內指示的焊盤,連接電源的時候要注意正負極,不要接錯了。方形焊盤是正極。40腳ZIF插座焊接前,應該將BR1飛線焊接好。注意:由于焊盤比較小,注意焊接溫度,不要高溫長時間反復焊接,會導致焊盤脫落。
上傳時間: 2013-12-31
上傳用戶:caiguoqing
單片開關電源集成電路于20世紀如年代中、后期問世以來,在國際上獲得廣泛應用,已成為開發中、小功率無工頻變壓器式高效開關電源的首選產品。本書從實用角度出發,全面系統深入地闡述了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與應用。全書共10章。第1至4章分別介紹了六大系列TOPswitch、TOPSwitch—II、TinySwitch、TNY256、MC33370、TOPSwitch—FX等67種型號的單片開關電源集成電路的原理與應用。第5章講述L4960、L4970/4970A系列15種型號的單片開關式穩壓器。第6章介紹16種單片開關電源模塊的設計。第7章闡述單片開關電源的特殊應用。第8、9、10章分別介紹單片開關電源的設計指南、電磁兼容性及酗試技術、外圍電路關鍵元器件的選擇。這是國內第一部關于單片開關電源的專著,充分反映了該領域的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 第1章 單片開關電源概述 1.1 開關電源的發展趨勢 1.1.1 開關電源的發展歷史 1.1.2 單片開關電源的發展趨勢 1.2 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 1.2.1 開關電源的控制方式 1.2.2 脈寬調制式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 1.3 單片開關電源的產品分類及主要特點 1.4 單片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及反饋電路類型 1.4.1 單片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 1.4.2 單片開關電源的兩種工作模式 1.4.3 反饋電路的四種基本類型 1.5 單片開關電源典型產品的技術指標 第2章 三端單片開關電源的原理與應用 2.1 TOPSwitch—II系列的產品分類及性能特點 2.1.1 TOPSwitch—II的產品分類 2.1.2 TOPSwitch—II的性能特點 2.2 TOPSwitch—II系列單片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潛水的三貢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程采用教、學、做相結合的模,以理論為基礎、著眼應用,系統詳盡地介紹了單片機應用技術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全書共分9章,包括MCS-51系列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接口技術、串行通信、中斷系統、語言程序設計及各功能部件的組成和應用等。通過學習這些內容,可對MCS-51系列單片機有一個總體的概念和認識,并在掌握基本硬件的基礎上用軟件實現其功能。 第1章 MCS-51單片機系統結構1.1 單片機概述1.2 MCS-51單片機結構簡介1.3 并行I/O接口1.4 單片機的復位電路與時鐘電路1.5 單片機的工作方式1.6 構建MCS-51型單片機的最小系統本章小結習題第2章 MCS-51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2.1 概述2.2 尋址方式2.3 指令系統2.4 匯編程序設計本章小結 習題第3章 單片機的定時與中斷系統3.1 定時器/計數器3.2 中斷系統3.3 單片機中斷與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訓練本章小結習題第4章 串行通信技術4.1 串行通信概念4.2 MCS-51串行通信接口4.3 串行口的擴展應用4.4 串行通信的應用本章小結習題第5章 單片機的系統擴展技術5.1 程序存儲器的擴展5.2 數據存儲器的擴展5.3 TTL芯片擴展I/O并行接口的應用訓練5.4 Intel系列可編程序接口芯片5.5 8155/8156可編程I/O接口應用訓練5.6 8253/8254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訓練……第6章 單片機接口實用技術及應用第7章 單片機開發系統第8章 單片機應和系統的設計方法第9章 單片機高級語言C51的應用
上傳時間: 2013-10-28
上傳用戶:tzrdcaabb
單片機模糊模糊控制是目前在控制領域所采用的三種智能控制方法中最具實際意義的方法。模糊控制的采用解決了大量過去人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并且在工業控制、家用電器和各個領域已取得了令人觸目的成效。本書是一本系統地介紹模糊控制的理論、技術、方法和應用的著作;內容包括模糊控制基礎、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系統、模糊控制系統的穩定性、模糊控制系統的開發軟件,用單片微型機實現模糊控制的技術和方法,模糊控制在家用電器和工業上應用的實際例子;反映了模糊控制目前的水平。 單片機模糊模糊控制目錄 : 第一章 模糊邏輯、神經網絡集成電路的發展 1.1 模糊邏輯及其集成電路的發展1.1.1 模糊邏輯的誕生和發展1.1.2 模糊集成電路的發展進程1.2 神經網絡及其集成電路的發展1.2.1 神經網絡的形成歷史1.2.2 神經網絡集成電路的發展1.3 模糊邏輯和神經網絡的結合1.3.1 模糊邏輯和神經網絡結合的意義1.3.2 模糊邏輯和神經網絡結合的前景第二章 模糊邏輯及其理論基礎 2.1 模糊集合與隸屬函數2.1.1 模糊集合概念2.1.2 隸屬函數2.1.3 分解定理與擴張定理2.1.4 模糊數2.2 模糊關系、模糊矩陣與模糊變換2.2.1 模糊關系2.2.2 模糊矩陣2.2.3 模糊變換2.3模糊邏輯和函數2.3.1模糊命題2.3.2模糊邏輯2.3.3模糊邏輯函數2.4模糊語言2.4.1 語言及語言的模糊性2.4.2 模糊語言2.4.3 語法規則和算子2.4.4 模糊條件語句2.5 模糊推理2.5.1 模糊推理的CRI法2.5.2 模糊推理的TVR法2.5.3 模糊推理的直接法2.5.4 模糊推理的精確值法2.5.5 模糊推理的強度轉移法第三章 模糊控制基礎 3.1 模糊控制的系統結構3.2 精確量的模糊化3.2.1 語言變量的分檔3.2.2 語言變量值的表示方法3.2.3 精確量轉換成模糊量3.3 模糊量的精確化3.3.1 最大隸屬度法3.3.2 中位數法3.3.3 重心法3.4 模糊控制規則及控制算法3.4.1 模糊控制規則的格式3.4.2 模糊控制規則的生成3.4.3 模糊控制規則的優化3.4.4 模糊控制算法3.5 模糊控制的神經網絡方法3.5.1 神經元和神經網絡3.5.2 神經網絡的分布存儲和容錯性3.5.3 神經網絡的學習算法3.5.4 神經網絡實現的模糊控制3.5.5 神經網絡構造隸屬函數3.5.6 神經網絡存儲控制規則3.5.7 神經網絡實現模糊化、反模糊化第四章 模糊控制器 4.1 模糊控制器結構4.2 模糊控制器設計4.2.1 常規模糊控制器設計4.2.2 變結構模糊控制器設計4.2.3 自組織模糊控制器設計4.2.4 自適應模糊控制器設計4.3 模糊控制器的數學模型4.3.1 常規模糊控制器的數學模型4.3.2 模糊控制器數學模型的建立第五章 模糊控制系統 5.1 模糊系統的辨識和建模5.1.1 模糊系統辨識的數學基礎5.1.2 基于模糊關系方程的模糊模型辨識5.1.3 基于語言控制規則的模糊模型辨識5.2 模糊控制系統的設計5.2.1 模糊控制系統的一般設計過程5.2.2 模糊控制系統的典型設計5.3 模糊控制系統的穩定性5.3.1 穩定性分析的Lyapunov直接法5.3.2 語言規則描述的模糊控制系統的穩定性5.3.3 關系方程描述的模糊控制系統的穩定性第六章 數字單片機與模糊控制6.1 數字單片機MC68HC705P96.1.1 MC68HC705P9單片機性能概論6.1.2 MC68HC705P9單片機基本結構6.1.3 MC68HC705P9指令系統6.2 數字單片機模糊控制方式6.2.1 數字單片機與模糊控制關系6.2.2 數字單片機模糊控制方式第七章 模糊單片機與模糊控制7.1 模糊單片機NLX2307.1.1 模糊單片機NLX230性能概況7.1.2 NLX230的結構及引腳7.1.3 NLX230的模糊推理方式7.1.4 NLX230的內部寄存器7.1.5 NLX230的操作及接口技術7.2 NLX230開發系統7.3 NLX230應用例子第八章 模糊控制的開發軟件8.1 模糊推理機原理8.2 模糊推理機的算法8.3 模糊推理機結構和清單8.4 模糊邏輯知識基發生器8.5 模糊推理開發環境8.5.1 FIDE的工作條件8.5.2 FIDE的結構8.5.3 FIDE的工作過程第九章 模糊控制在家用電器中的應用9.1 模糊控制的電冰箱9.1.1 電冰箱模糊控制系統結構9.1.2 模糊控制規則和模糊量9.1.3 控制系統的電路結構9.1.4 控制規則的自調整9.2 模糊控制的電飯鍋9.2.1 煮飯的工藝過程曲線9.2.2 模糊控制的邏輯結構9.2.3 模糊量和模糊推理9.2.4 控制軟件框圖9.3 模糊控制的微波爐9.3.1 控制電路的結構框圖9.3.2 微波爐的模糊量與推理9.3.3 微波爐控制電路結構原理9.3.4 控制軟件原理及框圖9.4 模糊控制的洗衣機9.4.1 模糊洗衣機控制系統邏輯結構9.4.2 模糊洗衣機的模糊推理9.4.3 洗衣機物理量檢測方法9.4.4 布質和布量的模糊推理第十章 模糊控制在工程上的應用10.1 模糊參數自適應PID控制器10.1.1 自校正PID控制器10.1.2 模糊參數自適應PID控制系統結構10.1.3 模糊控制規則的產生10.1.4 模糊推理機理及運行結果10.2 恒溫爐模糊控制10.2.1 恒溫爐模糊控制的系統結構10.2.2 模糊控制器及控制規則的形成10.2.3 模糊控制器的校正10.3 感應電機模糊矢量控制10.3.1 模糊矢量控制系統結構10.3.2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10.3.3 模糊電阻觀測器10.3.4 模糊控制器及運行
上傳時間: 2014-12-28
上傳用戶:semi1981
pic單片機實用教程(提高篇)以介紹PIC16F87X型號單片機為主,并適當兼顧PIC全系列,共分9章,內容包括:存儲器;I/O端口的復位功能;定時器/計數器TMR1;定時器TMR2;輸入捕捉/輸出比較/脈寬調制CCP;模/數轉換器ADC;通用同步/異步收發器USART;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SPI模式和I2C模式。突出特點:通俗易懂、可讀性強、系統全面、學練結合、學用并重、實例豐富、習題齊全。<br>本書作為Microchip公司大學計劃選擇用書,可廣泛適用于初步具備電子技術基礎和計算機知識基礎的學生、教師、單片機愛好者、電子制作愛好者、電器維修人員、電子產品開發設計者、工程技術人員閱讀。本教程全書共分2篇,即基礎篇和提高篇,分2冊出版,以適應不同課時和不同專業的需要,也為教師和讀者增加了一種可選方案。 第1章 EEPROM數據存儲器和FIASH程序存儲器1.1 背景知識1.1.1 通用型半導體存儲器的種類和特點1.1.2 PIC單片機內部的程序存儲器1.1.3 PIC單片機內部的EEPROM數據存儲器1.1.4 PIC16F87X內部EEPROM和FIASH操作方法1.2 與EEPROM相關的寄存器1.3 片內EEPROM數據存儲器結構和操作原理1.3.1 從EEPROM中讀取數據1.3.2 向EEPROM中燒寫數據1.4 與FLASH相關的寄存器1.5 片內FLASH程序存儲器結構和操作原理1.5.1 讀取FLASH程序存儲器1.5.2 燒寫FLASH程序存儲器1.6 寫操作的安全保障措施1.6.1 寫入校驗方法1.6.2 預防意外寫操作的保障措施1.7 EEPROM和FLASH應用舉例1.7.1 EEPROM的應用1.7.2 FIASH的應用思考題與練習題第2章 輸入/輸出端口的復合功能2.1 RA端口2.1.1 與RA端口相關的寄存器2.1.2 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2.1.3 編程方法2.2 RB端口2.2.1 與RB端口相關的寄存器2.2.2 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2.2.3 編程方法2.3 RC端口2.3.1 與RC端口相關的寄存器2.3.2 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2.3.3 編程方法2.4 RD端口2.4.1 與RD端口相關的寄存器2.4.2 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2.4.3 編程方法2.5 RE端口2.5.1 與RE端口相關的寄存器2.5.2 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2.5.3 編程方法2.6 PSP并行從動端口2.6.1 與PSP端口相關的寄存器2.6.2 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2.7 應用舉例思考題與練習題第3章 定時器/計數器TMR13.1 定時器/計數器TMR1模塊的特性3.2 定時器/計數器TMR1模塊相關的寄存器3.3 定時器/計數器TMR1模塊的電路結構3.4 定時器/計數器TMR1模塊的工作原理3.4.1 禁止TMR1工作3.4.2 定時器工作方式3.4.3 計數器工作方式3.4.4 TMR1寄存器的賦值與復位3.5 定時器/計數器TMR1模塊的應用舉例思考題與練習題第4章 定時器TMR24.1 定時器TMR2模塊的特性4.2 定時器TMR2模塊相關的寄存器4.3 定時器TMR2模塊的電路結構4.4 定時器TMR2模塊的工作原理4.4.1 禁止TMR2工作4.4.2 定時器工作方式4.4.3 寄存器TMR2和PR2以及分頻器的復位4.4.4 TMR2模塊的初始化編程4.5 定時器TMR2模塊的應用舉例思考題與練習題第5章 輸入捕捉/輸出比較/脈寬調制CCP5.1 輸入捕捉工作模式5.1.1 輸入捕捉摸式相關的寄存器5.1.2 輸入捕捉模式的電路結構5.1.3 輸入捕捉摸式的工作原理5.1.4 輸入捕捉摸式的應用舉例5.2 輸出比較工作模式5.2.1 輸出比較模式相關的寄存器5.2.2 輸出比較模式的電路結構5.2.3 輸出比較模式的工作原理5.2.4 輸出比較模式的應用舉例5.3 脈寬調制輸出工作模式5.3.1 脈寬調制模式相關的寄存器5.3.2 脈寬調制模式的電路結構5.3.3 脈寬調制模式的工作原理5.3.4 脈定調制模式的應用舉例5.4 兩個CCP模塊之間相互關系思考題與練習題第6章 模/數轉換器ADC6.1 背景知識6.1.1 ADC種類與特點6.1.2 ADC器件的工作原理6.2 PIC16F87X片內ADC模塊6.2.1 ADC模塊相關的寄存器6.2.2 ADC模塊結構和操作原理6.2.3 ADC模塊操作時間要求6.2.4 特殊情況下的A/D轉換6.2.5 ADC模塊的轉換精度和分辨率6.2.6 ADC模塊的內部動作流程和傳遞函數6.2.7 ADC模塊的操作編程6.3 PIC16F87X片內ADC模塊的應用舉例思考題與練習題第7章 通用同步/異步收發器USART7.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7.1.1 串行通信的兩種基本方式7.1.2 串行通信中數據傳送方向7.1.3 串行通信中的控制方式7.1.4 串行通信中的碼型、編碼方式和幀結構7.1.5 串行通信中的檢錯和糾錯方式7.1.6 串行通信組網方式7.1.7 串行通信接口電路和參數7.1.8 串行通信的傳輸速率7.2 PIC16F87X片內通用同步/異步收發器USART模塊7.2.1 與USART模塊相關的寄存器7.2.2 USART波特率發生器BRG7.2.3 USART模塊的異步工作方式7.2.4 USART模塊的同步主控工作方式7.2.5 USART模塊的同步從動工作方式7.3 通用同步/異步收發器USART的應用舉例思考題與練習題第8章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SPI模式8.1 SPI接口的背景知識8.1.1 SPI接口信號描述8.1.2 基于SPI的系統構成方式8.1.3 SPI接口工作原理8.1.4 兼容的MicroWire接口8.2 PIC16F87X的SPI接口8.2.1 SPI接口相關的寄存器8.2.2 SPI接口的結構和操作原理8.2.3 SPI接口的主控方式8.2.4 SPI接口的從動方式8.3 SPI接口的應用舉例思考題與練習題第9章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I(平方)C模式9.1 I(平方)C總線的背景知識9.1.1 名詞術語9.1.2 I(平方)C總線的技術特點9.1.3 I(平方)C總線的基本工作原理9.1.4 I(平方)C總線信號時序分析9.1.5 信號傳送格式9.1.6 尋址約定9.1.7 技術參數9.1.8 I(平方)C器件與I(平方)C總線的接線方式9.1.9 相兼容的SMBus總線9.2 與I(平方)C總線相關的寄存器9.3 典型信號時序的產生方法9.3.1 波特率發生器9.3.2 啟動信號9.3.3 重啟動信號9.3.4 應答信號9.3.5 停止信號9.4 被控器通信方式9.4.1 硬件結構9.4.2 被主控器尋址9.4.3 被控器接收——被控接收器9.4.4 被控器發送——被控發送器9.4.5 廣播式尋址9.5 主控器通信方式9.5.1 硬件結構9.5.2 主控器發送——主控發送器9.5.3 主控器接收——主控接收器9.6 多主通信方式下的總線沖突和總線仲裁9.6.1 發送和應答過程中的總線沖突9.6.2 啟動過程中的總線沖突9.6.3 重啟動過程中的總線沖突9.6.4 停止過程中的總線沖突9.7 I(平方)C總線的應用舉例思考題與練習題附錄A 包含文件P16F877.INC附錄B 新版宏匯編器MPASM偽指令總表參考文獻
上傳時間: 2013-12-14
上傳用戶:xiaoy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