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pcb layout挺有用的
標簽: layout 硬件工程師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lu2767
一、PCB設計團隊的組建建議 二、高性能PCB設計的硬件必備基礎三、高性能PCB設計面臨的挑戰和工程實現 1.研發周期的挑戰 2.成本的挑戰 3.高速的挑戰 4.高密的挑戰 5.電源、地噪聲的挑戰 6.EMC的挑戰 7.DFM的挑戰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要:本文以IT行業的高性能的PCB設計為主線,結合Cadence在高速PCB設計方面的強大功能,全面剖析高性能PCB設計的工程實現。正文:電子產業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強,集成度越來越高、信號的速率越來越快,產品的研發周期也越來越短,PCB的設計也隨之進入了高速PCB設計時代。PCB不再僅僅是完成互連功能的載體,而是作為所有電子產品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部件。本文從高性能PCB設計的工程實現的角度,全面剖析IT行業高性能PCB設計的方方面面。實現高性能的PCB設計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PCB設計團隊。一、PCB設計團隊的組建建議自從PCB設計進入高速時代,原理圖、PCB設計由硬件工程師全權負責的做法就一去不復返了,專職的PCB工程師也就應運而生。
標簽: PCB 性能 工程實現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talenthn
PCB LAYOUT 術語解釋(TERMS)1. COMPONENT SIDE(零件面、正面)︰大多數零件放置之面。2. SOLDER SIDE(焊錫面、反面)。3. SOLDER MASK(止焊膜面)︰通常指Solder Mask Open 之意。4. TOP PAD︰在零件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5. BOTTOM PAD:在銲錫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6. POSITIVE LAYER:單、雙層板之各層線路;多層板之上、下兩層線路及內層走線皆屬之。7. NEGATIVE LAYER:通常指多層板之電源層。8. INNER PAD:多層板之POSITIVE LAYER 內層PAD。9. ANTI-PAD:多層板之NEGATIVE LAYER 上所使用之絕緣範圍,不與零件腳相接。10. THERMAL PAD:多層板內NEGATIVE LAYER 上必須零件腳時所使用之PAD,一般稱為散熱孔或導通孔。11. PAD (銲墊):除了SMD PAD 外,其他PAD 之TOP PAD、BOTTOM PAD 及INNER PAD 之形狀大小皆應相同。12. Moat : 不同信號的 Power& GND plane 之間的分隔線13. Grid : 佈線時的走線格點2. Test Point : ATE 測試點供工廠ICT 測試治具使用ICT 測試點 LAYOUT 注意事項:PCB 的每條TRACE 都要有一個作為測試用之TEST PAD(測試點),其原則如下:1. 一般測試點大小均為30-35mil,元件分布較密時,測試點最小可至30mil.測試點與元件PAD 的距離最小為40mil。2. 測試點與測試點間的間距最小為50-75mil,一般使用75mil。密度高時可使用50mil,3. 測試點必須均勻分佈於PCB 上,避免測試時造成板面受力不均。4. 多層板必須透過貫穿孔(VIA)將測試點留於錫爐著錫面上(Solder Side)。5. 測試點必需放至於Bottom Layer6. 輸出test point report(.asc 檔案powerpcb v3.5)供廠商分析可測率7. 測試點設置處:Setuppadsstacks
標簽: layout design pcb 硬件工程師
上傳時間: 2013-10-22
上傳用戶:pei5
《AVR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詳細介紹了ATMEL公司開發的ATmega8系列高速嵌入式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接口電路、C編程實例,以及一些特殊功能的應用和設計,對讀者掌握和使用其他ATmega8系列的單片機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AVR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實用性,可作為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硬件工程師的應用手冊,亦可作為高等院校自動化、計算機、儀器儀表、電子等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AVR單片機的主要特性 1.2 主流單片機系列產品比較 1.2.1 ATMEL公司的單片機 1.2.2 Mkcochip公司的單片機 1.2.3 Cygnal公司的單片機 第2章 AVR系統結構概況 2.1 AVR單片機ATmega8的總體結構 2.1.1 ATmega8特點 2.1.2 結構框圖 2.1.3 ATmega8單片機封裝與引腳 2.2 中央處理器 2.2.1 算術邏輯單元 2.2.2 指令執行時序 2.2.3 復位和中斷處理 2.3 ATmega8存儲器 2.3.1 Flash程序存儲器 2.3.2 SRAM 2.3.3 E2pROM 2.3.4 I/O寄存器 2.3.5 ATmega8的鎖定位、熔絲位、標識位和校正位 2.4 系統時鐘及其分配 2.4.1 時鐘源 2.4.2 外部晶振 2.4.3 外部低頻石英晶振 2.4.4 外部:RC振蕩器 2.4.5 可校準內部.RC振蕩器 2.4.6 外部時鐘源 2.4.7 異步定時器/計數器振蕩器 2.5 系統電源管理和休眠模式 2.5.1 MCU控制寄存器 2.5.2 空閑模式 2.5.3 ADC降噪模式 2.5.4 掉電模式 2.5.5 省電模式 2.5.6 等待模式 2.5.7 最小功耗 2.6 系統復位 2.6.1 復位源 2.6.2 MCU控制狀態寄存器——MCUCSR 2.6.3 內部參考電壓源 2.7 I/O端口 2.7.1 通用數字I/O端口 2.7.2 數字輸入使能和休眠模式 2.7.3 端口的第二功能 第3章 ATmega8指令系統 3.1 ATmega8匯編指令格式 3.1.1 匯編語言源文件 3.1.2 指令系統中使用的符號 3.1.3 ATmega8指令 3.1.4 匯編器偽指令 3.1.5 表達式 3.1.6 文件“M8def.inc” 3.2 尋址方式和尋址空間 3.3 算術和邏輯指令 3.3.1 加法指令 3.3.2 減法指令 3.3.3 取反碼指令 3.3.4 取補碼指令 3.3.5 比較指令 3.3.6 邏輯與指令 3.3.7 邏輯或指令 3.3.8 邏輯異或 3.3.9 乘法指令 3.4 轉移指令 3.4.1 無條件轉移指令 3.4.2 條件轉移指令 3.4.3 子程序調用和返回指令 3.5 數據傳送指令 3.5.1 直接尋址數據傳送指令 3.5.2 間接尋址數據傳送指令 3.5.3 從程序存儲器中取數裝入寄存器指令 3.5.4 寫程序存儲器指令 3.5.5 I/0端口數據傳送 3.5.6 堆棧操作指令 3.6 位操作和位測試指令 3.6.1 帶進位邏輯操作指令 3.6.2 位變量傳送指令 3.6.3 位變量修改指令 3.7 MCU控制指令 3.8 指令的應用 第4章 中斷系統 4.1 外部向量 4.2 外部中斷 4.3 中斷寄存器 第5章 自編程功能 5.1 引導加載技術 5.2 相關I/O寄存器 5.3 Flash程序存儲器的自編程 5.4 Flash自編程應用 第6章 定時器/計數器 6.1 定時器/計數器預定比例分頻器 6.2 8位定時器/計數器O(T/CO) 6.3 16位定時器/計數器1(T/C1) 6.3.1 T/C1的結構 6.3.2 T/C1的操作模式 6.3.3 T/121的計數時序 6.3.4 T/C1的寄存器 6.4 8位定時器/計數器2(T/C2) 6.4.1 T/C2的組成結構 6.4.2 T/C2的操作模式 6.4.3 T/C2的計數時序 6.4.4 T/02的寄存器 6.4.5 T/C2的異步操作 6.5 看門狗定時器 第7章 AVR單片機通信接口 7.1 AVR單片機串行接口 7.1.1 同步串行接口 7.1.2 通用串行接口 7.2 兩線串行TWT總線接口 7.2.1 TWT模塊概述 7.2.2 TWT寄存器描述 7.2.3 TWT總線的使用 7.2.4 多主機系統和仲裁 第8章 AVR單片機A/D轉換及模擬比較器 8.1 A/D轉換 8.1.1 A/D轉換概述 8.1.2 ADC噪聲抑制器 8.1.3 ADC有關的寄存器 8.2 AvR單片機模擬比較器 第9章 系統擴展技術 9.1 串行接口8位LED顯示驅動器MAX7219 9.1.1 概述 9.1.2 引腳功能及內部結構 9.1.3 操作說明 9.1.4 應用 9.1.5 軟件設計 9.2 AT24C系列兩線串行總線E2PPOM 9.2.1 概述 9.2.2 引腳功能及內部結構 9.2.3 操作說明 9.2.4 軟件設計 9.3 AT93C46——三線串行總線E2PPOM接口芯片 9.3.1 概述 9.3.2 內部結構及引腳功能 9.3.3 操作說明 9.3.4 軟件設計 9.4 串行12位的ADCTL543 9.4.1 概述 9.4.2 內部結構及引腳功能 9.4.3 操作說明 9.4.4 AD620放大器介紹 9.4.5 軟件設計 9.5 串行輸出16位ADCMAXl95 9.5.1 概述 9.5.2 引腳功能及內部結構 9.5.3 操作說明 9.5.4 應用 9.5.5 軟件設計 9.6 串行輸入DACTLC5615 9.6.1 概述 9.6.2 引腳功能及內部結構 9.6.3 操作說明 9.6.4 軟件設計 9.7 串行12位的DACTLC5618 9.7.1 概述 9.7.2 內部結構及引腳功能 9.7.3 操作說明 9.7.4 軟件設計 9.8 串行非易失性靜態RAMX24C44 9.8.1 概述 9.8.2 引腳功能及內部結構 9.8.3 操作說明 9.8.4 軟件設計 9.9 數據閃速存儲器AT45DB041B 9.9.1 概述 9.9.2 引腳功能及內部結構 9.9.3 操作說明 9.9.4 軟件設計 9.10 GM8164串行I/0擴展芯片 9.10.1 概述 9.10.2 引腳功能說明 9.10.3 操作說明 9.10.4 軟件設計 9.11 接口綜合實例 附錄1 ICCACR簡介 附錄2 ATmega8指令表 參考文獻
標簽: AVR 單片機原理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lanwei
ss
標簽: 硬件工程師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tsfh
本書面向由傳統51單片機轉向ARM嵌入式開發的硬件工程師、由硬件轉嵌入式軟件開發的工程師、沒有嵌入式開發經驗的軟件工程師。分9個部分:1、開發環境建立2、S3C2410功能部件介紹與實驗(含實驗代碼)3、bootloader vivi詳細注釋4、linux移植5、linux驅動6、yaffs文件系統詳解7、調試工具8、GUI開發簡介9、UC/OS移植通過學習第二部分,即可了解基于ARM CPU的嵌入式開發所需要的外圍器件及其接口。對應的實驗代碼實現了對這些接口的操作,這可以讓硬件工程師形成一個嵌入式硬件開發的概念。這部分也可以當作S3C2410的數據手冊來使用。一個完整的嵌入式linux系統包含4部分內容:bootloader、parameters、kernel、root file system。3、4、5、6部分詳細介紹了這4部分的內容,這是linux底層軟件開發人員應該掌握的。通過學習這些章節,您可以詳細了解到如何在一個裸板上裁減、移植linux,如何構造自己的根文件系統,如何編寫適合客戶需求的驅動程序——驅動程序這章將結合幾個經典的驅動程序進行講解。您還可以了解到在用在nand flash上的非常流行的yaffs文件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本書將結合yaffs代碼詳細介紹yaffs文件系統。第7部分介紹了嵌入式linux開發中使用gdb進行調試的詳細過程。
標簽: S3C2410 開發流程 源碼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yunfan1978
ATmega8屬于ATmega系列單片機(ATmega16/32/64/128)的一個子集,指令系統完全兼容。本書深入而細致地介紹了ATmega8單片機的硬件結構以及一些特殊功能的應用和設計,對掌握和使用其他ATmega系列的單片機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書中的程序均在廣州市天河雙龍電子有限公司的SL-MEGA8開發實驗器上驗證通過。本書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實用性,可作為高等院校自動化、計算機、儀器儀表、電子等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以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硬件工程師的應用手冊。
標簽: ATmega8 應用手冊
上傳時間: 2014-04-05
上傳用戶:aeiouetla
學習FPGA的指導與提醒
標簽: FPGA 硬件工程師
上傳時間: 2013-11-18
上傳用戶:spman
本手冊版權歸西安康耘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康耘電子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抄錄本手冊或全部以任何形式用于商業目的,但可以自由傳播。本手冊所介紹相關軟件版權均歸相關公司所有,這里只供學習使用,若進行實際商業性開發使用請與相關公司聯系購買正版軟件。本手冊編制過程中個別電路及程序參考了相關資料,在手冊中都給出了說明,感謝這些資料的提供者!
標簽: 硬件工程師 教程
上傳時間: 2014-01-06
上傳用戶:tfyt
上傳用戶:forzalife
蟲蟲下載站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