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worm.com VIP專區 單片機源碼系列 64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大全.rar2. PCA9624 8位快速I2C總線40V 100mA LED.pdf3. NCV8508集成復位輸出的LDO穩壓器產品簡介手冊.pdf4. 西門子PLC培訓教程.rar5. NCV8675帶復位和復位延時的低壓差線性穩壓產品簡介手冊.pdf6. LPC2138 RTC使用PCONP時的操作注意點.pdf7. NCV4299 150mA低壓差LDO穩壓器產品簡介手冊.pdf8. Virtex-5, Spartan-DSP FPGAs Ap.pdf9. LPC2119芯片版本識別方法.pdf10. NCV8665帶復位和復位延時的低壓差線性穩壓產品簡介手冊.pdf11. ARM多端口存儲器控制器PL176技術手冊.pdf12. NCV8141帶使能 復位 看門狗的線性穩壓器產品簡介手冊.pdf13. LPC2470--ARM7TDMI-STM內核的16_32位.pdf14. NCV4279A 5V 150mA帶復位和輸出檢測的LDO穩.pdf15. PCF8883應用筆記.pdf16. NCV4275A帶復位輸出的LDO穩壓器產品簡介手冊.pdf17. PCF8883T電容接近式開關產品簡介.pdf18. NCV4269低功耗5V穩壓源產品簡介手冊.pdf19. PCF8883T—電容接近式開關.pdf20. CS815-D線性穩壓器產品簡介手冊.pdf21. MSP430單片機與GPS模塊接口在便攜式導航系統中的設計應.pdf22. 實現支持JESD204A接口標準的設備間的互聯應用指南.pdf23. DM647,DM648應用及性能.pdf24. 高速ADC的新型串行接口標準JESD204應用指南.pdf25. 開發電子產品的藝術及理念.pdf26. CAT28LV64-64Kb CMOS并行EEPROM數據手.pdf27. CAT25128-128Kb的SPI串行CMOS EEPRO.pdf28. CAT34C02-2Kb串行CMOS EEPROM.pdf29. 一種高精度單斜率AD及其單片機設計.pdf30. USB-1620A工業多串口設備.pdf31. 利用MCP3905/6進行符合IEC標準的有功電能表設計,A.pdf32. 基于單片機的康復儀研究.pdf33. CAT823 CAT824 CAT825 帶看門狗和手動復位.pdf34. 高速51內核芯片c8051的學習資料.pdf35. SPI串行EEPROM與PICmicro單片機的接口設計,A.pdf36. CAT5110 CAT5118 CAT5119 CAT512.pdf37. TQ 2440開發板技術資料.pdf38. 初學單片機必會40個基本實驗.pdf39. 代替石英晶體的硅MEMS振蕩器介紹.pdf40. AVR單片機C語言開發入門指導1.pdf41. ARM指令集(2).rar42. NEC閃光胸牌及閃存編程器原理及設計.pdf43. AVR單片機C語言開發入門指導2.pdf44. arm指令集(1).rar45. TPS65930 TPS65920與OMAP3530硬件連接.pdf46. 單片機入門基礎知識大全免費下載.rar47. PIC單片機應用問答14篇.pdf48. OMAP-L1xC674xAM1x SOC體系結構概覽.pdf49. 基于SPCE061A單片機的家居智能機器人設計.pdf50. 單片機入門到精通 pdf教材.pdf51. 基于ARM926EJ-S內核的低功耗ARM.pdf52. Delphi7編程80例(完全版).rar53. I2C接囗芯片AD7416溫度采樣匯編語言程序設計.pdf54. A Single-Chip Pulsoximeter Des.pdf55. 單片機測控技術在平板導熱系數儀研制中的應用.pdf56. 單片機控制刮印單元電機變頻調速系統.pdf57. Keil C51 V8.08綠色下載.rar58. Luminary半導體ARM單片機選型指南.pdf59. MCS-51單片機與D/A轉換器的接口和應用.pdf60. Keil C51編譯、調試軟件使用指南.pdf61. 基于SH88F516單片機的人民幣偽鈔鑒別儀的實現.pdf62. HHARM9200移植2.6內核移植文檔.pdf63. 基于AVR的CAN RS485轉換單元的設計與實現.pdf64. ARM調試.pdf65. 基于RS485的PC與智能儀表通信系統設計.pdf66. ARM處理器的工作模式.pdf67. 基于MSP430的連鑄結晶器液位監控系統設計.pdf68. 基于MCU和基于ASIC的LED可控硅調光方案對比與解析.pdf69. 基于單片機和SA4828通用變頻器的設計.pdf70. 微處理器監控電路 (第27版本).pdf71. 基于單片機的數控直流穩壓電源的設計與實現.pdf72. AT89C51系統接口技術.doc73. 基于CH375的USB數據傳輸.pdf74. 基于C8051F的冷庫溫度控制系統設計.pdf75. 基于SPCE061A單片機實現智能小車設計.pdf76. 基于單片機AT89C52的數字化溫度測量儀.pdf77. 基于端口模式的CY7C68013固件程序設計.pdf78. 微型計算機基礎知識.rar79. 基于單片機的超長時間定時控制器研制.pdf80.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教程(課件).rar81. 基于TLC549工作時序編程技術研究.pdf82. 一種基于C8051F340的電力監控系統.pdf83. 深入淺出AVR單片機學習教材.pdf84. 易懂單片機教程.doc85. 基于EDA技術的單片機IP核設計.pdf86. PIC系列單片機典型應用程序集.rar87. 51單片機教案.rar88. 89C51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術.ppt89. 51單片機擴展USB接口的方法.pdf90. 用戶程序示例教程.rar91.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知識.ppt92. C51中的關鍵字及用途說明.pdf93. 數字時鐘應用資料.rar94. EDA技術課程設計:可控計數器的設計.pdf95. matlab教程 ppt.rar96. 基于MCS-51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設計.rar97. PICmicro中檔單片機系列參考手冊.rar98. 基于ADS8482與TMS320F28335的信號采集系統.pdf99. 用51單片機設計的時鐘電路畢業論文.pdf100. MCS-51系列單片機芯片結構.pdf
上傳時間: 2013-05-17
上傳用戶:eeworm
VIP專區-嵌入式/單片機編程源碼精選合集系列(67)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這是一個實用的I2C應用實例.2. Far Memory Support is only available in the PK51 package. If you have an CA51, DK51, or Evaluation.3. 這是一個i2c通信協議的說明書.4. MSC 1210 A/D Conversion for 1 input signals (-2.5V ... +2.5V) Inputs pairs AIN0-AIN1 read in an in.5. 該程序是一個描述四角鐵甲蟲機器人調試過程的程序.6. 基于plilips ARM 芯片LPC2200系列,使用ADC模塊的通道0、1進行電壓的測量.7. LPC2200系列ARM芯片的FLASH功能測試,調用IAP服務程序.8. JEN-ZBKIT-A快速使用,Zigbee開發板最佳選擇..9. Jennic5131簡介.開發ZIGBEE的最佳選擇芯片..10. Jennic5121芯片簡介.開發ZIGBEE的最佳選擇..11. 開發zigbee的最佳選擇開發板,由陳工科技提供.開發板介紹..12. zigbee開發的最佳選擇平臺.陳工科技提供的開發板,軟件使用說明.主芯片是使用jennic的SOC zigbee芯片..13. zigbee技術簡要介紹.主要應用于家居智能,工業控制..14. 關于ZIGBEE的一些疑問點的解答.對于ZIGBEE入門非常有用..15. zigbee的一個應用方案.基于Zigbee無線通訊的智能卡設備設計概述.值得參考..16. 用avr mega128讀取spi串行字庫.17. 用AVR Atmega128驅動多串口芯片Tl164C554A的程序.18. readSD2000 c.19. 這是我自己編寫的一個運用了中斷.20. 這是一個用c語言實現一個主機到多個從機進行通信的51源代碼.21. 使用串口下載vxworks映象的方法,在文章中包括了詳細的操作步驟和相應圖示.22. 基于AT91SAM9260的U-boot的源代碼.23. 基于AT91SAM9260的bootloader.24. PIC控制1702 原理圖+源程序.25. AT91SAM9260在WinCE操作系統下的BSP移植代碼(Bin文件).26. uCOSII 在LPC3180上的移植代碼.27. ep9315開發板的原理圖.原廠的作品,很好的參考.28. 自制C51編程器,附原理圖+源程序,支持多種C51芯片燒寫.29. 這是一個五分頻電路設計.30. 10010序列檢測.31. 以AT89C51為控制芯片設計時鐘控制.32. cc2420 zigbee芯片的最新資料20070319.33. cc2430 zigbee芯片的最新資料20070319.34. 詳細的無線鍵盤,鼠標,無線橋 開發文檔.包含電路原理圖,電路板光匯文件.FIREWALL, 驅動程序等.有此文檔,就可以完全直接生產出來無線鍵盤,鼠標,無線橋.整個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35. DSP課程設計,實現FFT算法,對初學者有參考價值.36. 沒有錯誤的ARM9 -S3C2440 開發板原理圖.37. 英文版zigbee協議.38. 學習cpld的朋友注意了.39. 數字競賽搶答器的制作.40. ARM通訊程序,PC機測試 ARM通訊程序,PC機測試.
標簽:
上傳時間: 2013-06-29
上傳用戶:eeworm
VIP專區-嵌入式/單片機編程源碼精選合集系列(106)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i2c總線的資料匯編.2. 點陣液晶128*64的開發說明文檔及驅動器開發源碼.3. 51單片機上可以使用的操作系統.4. 這是一個基于LPC2148的看門狗定時程序.5. 利用plc制作交通燈的畢業設計論文參考資料.6. i2c 原碼 開發包.7. 利用i2c總線 讀寫e2rom.8. 汽車行駛狀態記錄儀的系統設計.9. 多功能顯示屏應用系統設計。附電路原理圖和源碼.10. 新華龍單片機C8051F060的AD程序.11. 新華龍單片機C8051F060的詳細芯片資料.12. 基于OSE的軟硬件平臺.13. 本人在開發電力103規約時候收集的一些文檔.14. protelse99 傻瓜教程.exe 從入門到精通.15. PLD設計 Maxplus使用 quartusII中文教程.16. 高速串行IO方面的一本電子書.17. IMX31開發板.18. SmartARM2300原理圖.19. 嵌入式圖型界面編程.20. ARM的嵌入式虹膜識別源代碼.21. 基于STC89C58單片機的無線傳輸(NFR905)C51原程序.22. 實現A/D轉換.23. 經典嵌入式系統介紹.24. Verilog代碼.25. 四位液晶顯示器0403驅動51匯編程序源碼.26. 51下的SHTxx 系列單芯片傳感器驅動程序,SHTxx 系列單芯片傳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準數 字信號輸出的溫濕度復合傳感器..27. 這是一個自己開發的鍵盤驅動代碼.28. 嵌入式文件系統uC/FS.29. 液晶顯示模塊應用講座,較詳細地介紹了LCD的基本原理和各種液晶的應用.30. 電氣二次回路講解.31. 采用觸摸感應板的紅外電腦遙控器.32. EP2C20開發板的原理圖.33. I2C總線是常用的并行通訊方法.34. 一個非常好的介紹blacfin應用的入門資料.35. 輸入設定參數.36. 用51實現對U 盤的讀寫.37. ARM單片機.38. 介紹了SP3實驗板的系統結構和布局,用戶指南..39. can bus deriver for zlg....maybe it is useful for you.40. S3C2443 Schematic Rev0.2. 參考原理圖.
標簽: 射頻技術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現實生活中的語音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背景噪聲例如機械噪聲、街頭音樂噪音,其他說話者的話音等均會嚴重地影響語音信號的質量:此外傳輸系統本身也會產生各種噪聲,因此接收端的信號為帶噪語音信號。混疊在語音信號中的噪聲按類別可分為環境噪聲等的加法性噪聲及電器線路干擾等的乘法性噪聲;按性質可分為平穩噪聲和非平穩噪聲。 語音增強的根本目的就是凈化語音質量。把不需要的噪音減低到最小程度。但是由于噪音的復雜性,很難歸納出一個統一的特征,因此不可能尋求一種算法完全適應于所有的噪音消除,因此語音增強是一個復雜的工程。 有關抗噪聲技術的研究以及實際環境下的語音信號處理系統的開發,在國內外已經成為語音信號處理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已經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僅對加性噪聲下的語音增強技術做了較為仔細的討論,我們先給出語音信號處理的基本理論,它是語音增強算法研究和實現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總結了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的特點以及在語音增強方面的應用。選取工程領域最常用的自適應LMS濾波算法和RLS濾波算法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利用最小均方誤差意義下自適應濾波器的輸出信號與主通道噪聲信號的等效關系,得到濾波器最佳自適應參數的方法,并分析了在平穩和非平穩噪聲環境下,L M S濾波器族和R L S濾波器在不同噪音輸入下的權系數收斂速度、權系數穩定性、跟蹤輸入信號的能力和信噪比的改善等特性。 研究了MATLAB語言程序設計和使用MALTLAB對語音算法進行仿真、并輸入了多種實際環境下的噪音進行濾波仿真并對仿真的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總結出了LMS、NLMS、SIGN-ERROR-LMS、RLS自適應濾波器在語音濾波方面的特點 和應用情況。 最后在MATLAB仿真的基礎上,利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2系列FPGA芯片和多種EDA工具,完成了L M S自適應濾波器的FPGA設計。 關鍵詞:語音增強,背景噪音,自適應濾波器,LMS,RLS,FPGA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ijianyu172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器件的電子密碼鎖的設計方法。重點闡述了紅外遙控電子密碼鎖的整體架構設計;介紹了一種由PT2248作為發送器,MIM-R1AA 38KHZ紅外一體化接收解調器作為接收器的紅外遙控系統的構建方法;詳細說明了如何運用EDA技術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來實現基于XILINX公司出品的Spartan-3E系列FPGA芯片的紅外遙控解碼、密碼鎖的解鎖、密碼修改、報警提示及液晶顯示等功能。在分析紅外遙控電子密碼鎖各功能模塊時,本論文詳細闡述了各模塊的功能及外部接口信號,給出了各模塊的仿真波形以及整個系統的測試流程和測試結果。本論文在介紹Spartan-3E系列FPGA芯片的特點和性能的同時,利用Spartan-3E系列的XC3S500芯片中的KCPSM3和自行設計完成的狀態機控制器分別實現液晶顯示控制器,通過比較分析得知KCPSM3實現的控制器,在對FPGA的資源利用方面更加合理,實現更加便捷。 本論文利用紅外遙控技術解鎖,大大提高了電子密碼鎖的安全性能;采用FPGA開發設計,所有算法完全由硬件電路來實現,使得系統的工作可靠性大為提高,同時由于FPGA具有在系統可編程功能,當設計需要更改時,只需更改FPGA中的控制和接口電路,利用EDA工具將更新后的設計下載到FPGA中即可,無需更改外部電路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設計的效率。因此,采用FPGA開發的數字系統,不僅具有很高的工作可靠性,其升級與改進也極其方便。
上傳時間: 2013-06-25
上傳用戶:cy1109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結合和發展,可編程邏輯技術已成為當前電子設計領域中最具活力和發展前途的技術。通過采用FPGA/EDA技術,對通信卡的PCI接口、E1接口、外部邏輯電路進行集成,并利用目前通用計算機強大的數字信息處理能力,可大大簡化CTI硬件的設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系統可靠性。 據此,本論文提出了基于FPGA/EDA技術的PCI-E1接口設計方法,文中對PCI總線接口、E1接口及兩接口的互連等相關技術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各功能模塊和系統進行了VHDL建模與仿真。 同時,論文還介紹了基于ALTERACyclone系列FPGA芯片的PCI-E1接口硬件平臺的設計原理和基于DriverWorks的WDM驅動程序的設計方法。 本論文涉及的軟件、硬件系統已經開發、調試完成。測試結果表明:1、論文所研究的PCI接口(主/從設備)在進行配置讀/寫、I/O讀寫、存儲器讀寫及總線的猝發數據傳送等操作中,各項性能符合PCI2.3規范的要求。 2、論文所研究的E1接口支持成幀和不成幀兩種傳輸方式:在成幀模式下,信息的有效傳送速率為31×64Kbit/s;在不成幀的模式下,信息的有效傳送速率為2.048Mbit/s。E1輸出口各項參數符合CCITT相關規范要求。 3、論文所研究的PCI-E1接口在與現網設備、模塊的對接測試中,性能穩定。基于本論文的產品已經正式發布。國內部分廠家已對該產品進行了多方面的綜合測試,并計劃將其應用到實際的生產和研究中。 本論文對于CTI硬件的設計是一項嘗試和革新。測試和應用證明該方法行之有效,符合設計目標,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wpwpwlxwlx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DSP原理及應用課程、DSP技術及其應用綜合實驗。根據我們學院所設置專業的特點,選擇TI公司C2000系列DSP芯片作為主要學習內容,該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即實驗是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我們針對TI公司C2000系列DSP芯片的工作原理、體系結構、指令系統和應用開發了一套實驗平臺――TMS320LF2407A實驗箱,該實驗箱內容豐富,易于擴展,可以做綜合性的提高實驗。為了方便實驗教學,我們編寫了實驗箱的實驗指導書。 該實驗指導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概述,簡單介紹TMS320LF2407A芯片的特點,DSP應用軟件的開發流程和如何編寫源程序和cmd文件。第二章介紹DSP的集成開發環境-CCS,即介紹CCS的安裝、配置和使用。第三章介紹DSP的并口仿真器。第四章介紹我們開發的實驗平臺――TMS320LF2407A實驗箱。第五章介紹在TMS320LF2407A的實驗箱平臺上進行的20個實驗。 在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DSP實驗室的建設中,得到了美國TI公司大學計劃的捐贈;得到合肥工業大學實驗裝置改造與研制基金和本科評建實驗室建設項目的資助;學院領導給予了很大的重視和支持,院實驗中心的老師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該實驗指導書是第3版。第1版是李巧利、吳婷和徐科軍針對TMS320LF2407A EVM板編寫的,由徐科軍審閱。在實驗中,張瀚、陳智淵、余向陽、周楊、梅楠楠和曾憲俊等提出了修訂意見。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針對張瀚和陳智淵研制的實驗箱(由合肥工業大學實驗基金資助),由陳智淵和張瀚編寫,由徐科軍審閱。第3版是在第2版的基礎上,針對陳智淵、張瀚和周楊研制的實驗箱(由合肥工業大學本科評建項目資助),由陳智淵完成初稿,由黃云志、張瀚、周楊和曾憲俊修訂,由徐科軍審閱。在實驗指導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一些公司的資料和專家的書籍。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肯定存在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上傳時間: 2013-06-26
上傳用戶:gut1234567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信號處理已經逐漸發展成一門關鍵的技術科學。圖像處理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技術,己經在通信、航空航天、遙感遙測、生物醫學、軍事、信息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圖像處理特別是高分辨率圖像實時處理的實現技術對相關領域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另外,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和高效率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 HDL的結合,大大變革了電子系統的設計方法,加速了系統的設計進程,為圖像壓縮系統的實現提供了硬件支持和軟件保障。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結合某工程的具體需求,設計了一種基于FPGA的圖像壓縮系統,核心硬件選用XILINX公司的Virtex-Ⅱ Pro系列FPGA芯片,存儲器件選用MICRON公司的MT48LC4M16A2SDRAM,圖像壓縮的核心算法選用近無損壓縮算法JPEG-LS。 (2)用Verilog硬件描述語言實現了JPEG-LS標準中的基本算法,為課題組成員進行算法改進提供了有力支持。 (3)用Verilog硬件描述語言設計并實現了SDRAM控制器模塊,使核心壓縮模塊能夠方便靈活地訪問片外存儲器。 (4)構建了圖像壓縮系統的測試平臺,對實現的SDRAM控制器模塊和JPEG-LS基本算法模塊進行了軟件仿真測試和硬件測試,驗證了其功能的正確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a3318966
在團簇與激光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和在團簇與加速器離子束的碰撞研究中,需要對加速器束流或者激光束進行脈沖化與時序同步,同時用于測量作用產物的探測系統如飛行時間譜儀(TOF)等要求各加速電場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時序匹配。在整個實驗中,需要用到符合要求的多路脈沖時序信號控制器,而且要求各脈沖序列的周期、占空比、重復頻率等方便可調。為此,本論文基于FPGA設計完成了一款多路脈沖時序控制電路。 本文基于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FPGA芯片EPlC3T100C8,設計出了一款可以同時輸出8路脈沖序列、各脈沖序列之間具有可調高精度延遲、可調脈沖寬度及占空比等。論文討論了FPGA芯片結構及開發流程,著重討論了較高頻率脈沖電路的可編程實現方法,以及如何利用VHDL語言實現硬件電路軟件化設計的技巧與方法,給出了整個系統設計的原理與實現。討論了高精密電源的PWM技術原理及實現,并由此設計了FPGA所需電源系統。給出了配置電路設計、數據通信及接口電路的實現。開發了上層控制軟件來控制各路脈沖時序及屬性。 該電路工作頻率200MHz,輸出脈沖最小寬度可達到10ns,最大寬度可達到us甚至ms量級。可以同時提供l路同步脈沖和7路脈沖,并且7路脈沖相對于同步脈沖的延遲時間可調,調節步長為5ns。
上傳時間: 2013-06-15
上傳用戶:ZJX5201314
當前,在系統級互連設計中高速串行I/O技術迅速取代傳統的并行I/O技術正成為業界趨勢。人們已經意識到串行I/O“潮流”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高于1Gbps的速度下,并行I/O方案已經達到了物理極限,不能再提供可靠和經濟的信號同步方法。基于串行I/O的設計帶來許多傳統并行方法所無法提供的優點,包括:更少的器件引腳、更低的電路板空間要求、減少印刷電路板(PCB)層數、PCB布局布線更容易、接頭更小、EMI更少,而且抵抗噪聲的能力也更好。高速串行I/O技術正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系統設計中,包括PC、消費電子、海量存儲、服務器、通信網絡、工業計算和控制、測試設備等。迄今業界已經發展出了多種串行系統接口標準,如PCI Express、串行RapidIO、InfiniBand、千兆以太網、10G以太網XAUI、串行ATA等等。 Aurora協議是為私有上層協議或標準上層協議提供透明接口的串行互連協議,它允許任何數據分組通過Aurora協議封裝并在芯片間、電路板間甚至機箱間傳輸。Aurora鏈路層協議在物理層采用千兆位串行技術,每物理通道的傳輸波特率可從622Mbps擴展到3.125Gbps。Aurora還可將1至16個物理通道綁定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鏈路。16個通道綁定而成的虛擬鏈路可提供50Gbps的傳輸波特率和最大40Gbps的全雙工數據傳輸速率。Aurora可優化支持范圍廣泛的應用,如太位級路由器和交換機、遠程接入交換機、HDTV廣播系統、分布式服務器和存儲子系統等需要極高數據傳輸速率的應用。 傳統的標準背板如VME總線和CompactPCI總線都是采用并行總線方式。然而對帶寬需求的不斷增加使新興的高速串行總線背板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并行總線背板。現在,高速串行背板速率普遍從622Mbps到3.125Gbps,甚至超過10Gbps。AdvancedTCA(先進電信計算架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新一代的標準背板平臺被提出并得到快速的發展。它由PCI工業計算機制造商協會(PICMG)開發,其主要目的是定義一種開放的通信和計算架構,使它們能被方便而迅速地集成,滿足高性能系統業務的要求。ATCA作為標準串行總線結構,支持高速互聯、不同背板拓撲、高信號密度、標準機械與電氣特性、足夠步線長度等特性,滿足當前和未來高系統帶寬的要求。 采用FPGA設計高速串行接口將為設計帶來巨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展能力。Xilinx Virtex-IIPro系列FPGA芯片內置了最多24個RocketIO收發器,提供從622Mbps到3.125Gbps的數據速率并支持所有新興的高速串行I/O接口標準。結合其強大的邏輯處理能力、豐富的IP核心支持和內置PowerPC處理器,為企業從并行連接向串行連接的過渡提供了一個理想的連接平臺。 本文論述了采用Xilinx Virtex-IIPro FPGA設計傳輸速率為2.5Gbps的高速串行背板接口,該背板接口完全符合PICMG3.0規范。本文對串行高速通道技術的發展背景、現狀及應用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分析,詳細分析了所涉及到的主要技術包括線路編解碼、控制字符、逗點檢測、擾碼、時鐘校正、通道綁定、預加重等。同時對AdvancedTCA規范以及Aurora鏈路層協議進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FPGA的設計方法。最后介紹了基于Virtex-IIPro FPGA的ATCA接口板和MultiBERT設計工具,可在標準ATCA機框內完成單通道速率為2.5Gbps的全網格互聯。
上傳時間: 2013-05-29
上傳用戶:frank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