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連結程式庫 (DLL) 一直以來都是Windows的重要基礎,Windows CE也不例外。DLL對作業系統十分重要,本節的內容主要是分析loader.c中的程式碼,它負責載入EXE和DLL。這裏要討論的是關於DLL的部分
上傳時間: 2015-07-01
上傳用戶:vodssv
ALTERA PWM電路 這是一個ALTERA的PWM電路,可以整合到NIOSII IDE中,來完成一個PWM的系統。
上傳時間: 2013-12-08
上傳用戶:zxc23456789
KernelDriver發展套件,客戶可直接存取USB硬體,並更快為Windows 98、Me、2000、XP、NT、Windows CE.NET和Linux作業系統發展高效能的USB裝置驅動程式。這些工具提供圖形導向的發展環境、使用簡單的應用程式界面、硬體診斷工具和範例程式,可以排除研發瓶頸,讓裝置驅動程式的發展更容易。
標簽: KernelDriver 套件
上傳時間: 2015-10-19
上傳用戶:skhlm
經典C語言程序設計100例1-10 如【程序1】 題目:有1、2、3、4個數字,能組成多少個互不相同且無重復數字的三位數?都是多少? 1.程序分析:可填在百位、十位、個位的數字都是1、2、3、4。組成所有的排列后再去 掉不滿足條件的排列。 2.程序源代碼: main() { int i,j,k printf("\n") for(i=1 i<5 i++) /*以下為三重循環*/ for(j=1 j<5 j++) for (k=1 k<5 k++) { if (i!=k&&i!=j&&j!=k) /*確保i、j、k三位互不相同*/ printf("%d,%d,%d\n",i,j,k) } }
上傳時間: 2013-12-14
上傳用戶:hfmm633
長高44b0xi BIOS源碼 FS44B0II BIOS具有啟動、引導,下載、燒寫,設置日期、時間,設置工作頻率等多種功能,並且支持各種參數的存儲和自動調用。 可以用flashpgm等軟件將BIOS燒寫到Flash中去,BIOS的自身駐留地址位于NOR FLASH的0x1f0000處,系統參數保存在0x1ff000以上區域中。所以在燒寫完BIOS,上電復位后先要執一定要執行backup命令把BIOS本身拷貝到NOR FLASH的高端1f0000去。
上傳時間: 2013-12-25
上傳用戶:ainimao
所謂的Busybox乃是將一些常用的Unix指令及小程式適當的刪減其功能並整合在一個執行檔Busybox中,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在大部份嵌入式系統通常不具備很大的記憶體,因此ramdisk也不能太大,而為了在有限的資源下能使用大部份的Unix指令及常用的小程式,有一群人開始試著將這些程式刪減整合成單一執行檔,稱為Busybox
上傳時間: 2014-12-20
上傳用戶:hjshhyy
Yacc說明及使用文檔 yacc(Yet Another Compiler Compiler),是Unix/Linux上一個用來生成編譯器的編譯器(編譯器代碼生成器)。yacc生成的編譯器主要是用C語言寫成的語法解析器(Parser),需要與詞法解析器Lex一起使用,再把兩部份產生出來的C程序一併編譯。yacc本來只在Unix系統上才有,但現時已普遍移植往Windows及其他平臺。
標簽: Compiler Another Yacc yacc
上傳時間: 2016-01-26
上傳用戶:希醬大魔王
本書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個部分,上篇為Windows CE結構分析,中篇為Windows CE情景分析,下篇為實驗手冊。每一篇又劃分為若 干章。上篇包含有引言,Windows CE體系結構,處理 器排程,儲存管理 ,檔案系統和設備管理 等六 章。中篇包含有系統初始化,處理 器排程過程,分頁處理 ,檔案處理 和驅動器載入等五章。下篇包含有Windows CE應用程式開發,Windows CE系統開發,評測與總結以及實習等四章。 上篇的重點在於分析Windows CE kernel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 。這個部分是掌握Windows CE作業系統的基礎。 中篇重點在於分析Windows CE kernel的實際運行 過程。如果說 上篇是從靜態的角度 分析Windows CE kernel,那麼中篇則是試圖從動態的角度 給讀 者一個有關Windows CE kernel的描述。希望讀 者能夠通過對中篇的閱讀 理 解,在頭腦中形成有關Windows CE kernel的多方位的運作情景。 下篇著重於有關Windows CE的應用。對理 論 的掌握最終要應用到實務中。
標簽: 分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FreeSky
Floyd-Warshall算法描述 1)適用范圍: a)APSP(All Pairs Shortest Paths) b)稠密圖效果最佳 c)邊權可正可負 2)算法描述: a)初始化:dis[u,v]=w[u,v] b)For k:=1 to n For i:=1 to n For j:=1 to n If dis[i,j]>dis[i,k]+dis[k,j] Then Dis[I,j]:=dis[I,k]+dis[k,j] c)算法結束:dis即為所有點對的最短路徑矩陣 3)算法小結:此算法簡單有效,由于三重循環結構緊湊,對于稠密圖,效率要高于執行|V|次Dijkstra算法。時間復雜度O(n^3)。 考慮下列變形:如(I,j)∈E則dis[I,j]初始為1,else初始為0,這樣的Floyd算法最后的最短路徑矩陣即成為一個判斷I,j是否有通路的矩陣。更簡單的,我們可以把dis設成boolean類型,則每次可以用“dis[I,j]:=dis[I,j]or(dis[I,k]and dis[k,j])”來代替算法描述中的藍色部分,可以更直觀地得到I,j的連通情況。
標簽: Floyd-Warshall Shortest Pairs Paths
上傳時間: 2013-12-01
上傳用戶:dyctj
out<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nodes"<<endl cin>>nodesNum cout<<"please input the graph"<<endl for( i = 1 i<=nodesNum i++) for( j = 1 j <= nodesNum j++) cin>>graph[i][j] */
上傳時間: 2013-11-29
上傳用戶:libinx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