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已經加入了有關貫孔及銲點的Z軸延遲計算功能. 先開啟 Setup - Constraints - Electrical constraint sets 下的 DRC 選項. 點選 Electrical Constraints dialog box 下 Options 頁面 勾選 Z-Axis delay欄.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Late_Li
本文提出j以通用陣列邏輯器件GAL 和只讀存貯器EPROM 為核心器件.設計測量 顯示控制裝置的方法。配以數字式傳感器及用 最小二乘法編制的曲線自動分段椒合程序生成 的EPROM 中的數據.可用于力、溫度、光強等 非電量的測量顯示和控制。該裝置與采用微處 理器的電路相比.有相同的洲量精度,電路簡 單.而且保密性好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langliuer
PCB 被動組件的隱藏特性解析 傳統上,EMC一直被視為「黑色魔術(black magic)」。其實,EMC是可以藉由數學公式來理解的。不過,縱使有數學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數學方程式對實際的EMC電路設計而言,仍然太過復雜了。幸運的是,在大多數的實務工作中,工程師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復雜的數學公式和存在于EMC規范中的學理依據,只要藉由簡單的數學模型,就能夠明白要如何達到EMC的要求。本文藉由簡單的數學公式和電磁理論,來說明在印刷電路板(PCB)上被動組件(passivecomponent)的隱藏行為和特性,這些都是工程師想讓所設計的電子產品通過EMC標準時,事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導線和PCB走線導線(wire)、走線(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組件,卻經常成為射頻能量的最佳發射器(亦即,EMI的來源)。每一種組件都具有電感,這包含硅芯片的焊線(bond wire)、以及電阻、電容、電感的接腳。每根導線或走線都包含有隱藏的寄生電容和電感。這些寄生性組件會影響導線的阻抗大小,而且對頻率很敏感。依據LC 的值(決定自共振頻率)和PCB走線的長度,在某組件和PCB走線之間,可以產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輻射天線。在低頻時,導線大致上只具有電阻的特性。但在高頻時,導線就具有電感的特性。因為變成高頻后,會造成阻抗大小的變化,進而改變導線或PCB 走線與接地之間的EMC 設計,這時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網格(ground grid)。導線和PCB 走線的最主要差別只在于,導線是圓形的,走線是長方形的。導線或走線的阻抗包含電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頻時,此阻抗定義為Z = R + j XL j2πfL,沒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頻率高于100 kHz以上時,感抗大于電阻,此時導線或走線不再是低電阻的連接線,而是電感。一般而言,在音頻以上工作的導線或走線應該視為電感,不能再看成電阻,而且可以是射頻天線。
上傳時間: 2013-11-16
上傳用戶:極客
半導體的產品很多,應用的場合非常廣泛,圖一是常見的幾種半導體元件外型。半導體元件一般是以接腳形式或外型來劃分類別,圖一中不同類別的英文縮寫名稱原文為 PDID:Plastic Dual Inline Package SOP:Small Outline Package SOJ:Small Outline J-Lead Package 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QFP:Quad Flat Package PGA:Pin Grid Array BGA:Ball Grid Array 雖然半導體元件的外型種類很多,在電路板上常用的組裝方式有二種,一種是插入電路板的銲孔或腳座,如PDIP、PGA,另一種是貼附在電路板表面的銲墊上,如SOP、SOJ、PLCC、QFP、BGA。 從半導體元件的外觀,只看到從包覆的膠體或陶瓷中伸出的接腳,而半導體元件真正的的核心,是包覆在膠體或陶瓷內一片非常小的晶片,透過伸出的接腳與外部做資訊傳輸。圖二是一片EPROM元件,從上方的玻璃窗可看到內部的晶片,圖三是以顯微鏡將內部的晶片放大,可以看到晶片以多條銲線連接四周的接腳,這些接腳向外延伸並穿出膠體,成為晶片與外界通訊的道路。請注意圖三中有一條銲線從中斷裂,那是使用不當引發過電流而燒毀,致使晶片失去功能,這也是一般晶片遭到損毀而失效的原因之一。 圖四是常見的LED,也就是發光二極體,其內部也是一顆晶片,圖五是以顯微鏡正視LED的頂端,可從透明的膠體中隱約的看到一片方型的晶片及一條金色的銲線,若以LED二支接腳的極性來做分別,晶片是貼附在負極的腳上,經由銲線連接正極的腳。當LED通過正向電流時,晶片會發光而使LED發亮,如圖六所示。 半導體元件的製作分成兩段的製造程序,前一段是先製造元件的核心─晶片,稱為晶圓製造;後一段是將晶中片加以封裝成最後產品,稱為IC封裝製程,又可細分成晶圓切割、黏晶、銲線、封膠、印字、剪切成型等加工步驟,在本章節中將簡介這兩段的製造程序。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372825274
這個軟件需要你的本機操作的。其他機器是算不出來的! 就是說 一臺電腦只有一個注冊碼對應! 這里有個辦法: MULTISIM2001安裝方法: 一:運行SETUP.EXE安裝。在安裝時,要重新啟動計算機一次。 二:啟動后在“開始>程序”中找到STARTUP項,運行后,繼續進行安裝,安裝過程中,第一次要求輸入“CODE"碼時, 輸入“PP-0411-48015-7464-32084"輸入后,會提示"VALID SERIAL NUMBER FOR MULTISIM 2001 POWER-PRO." 按確定,又會出現一個“feature code”框,輸入“FC-6424-04180-0044-13881”后,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取消”,一路確定即可完成安裝。 三:1.運行VERILOG目錄內的SETUP安裝 2.運行FPGA目錄內的SETUP安裝 3.將CRACK目錄內的LICMGR.DLL拷貝到WINDOWS系統的SYSTEM 目錄內 4.并將VERILOG安裝目錄內的同名文件刪除 5.將SILOS.LIC文件拷到VERILOG安裝目錄內覆蓋原文件,并作如下編輯: 6.將“COMPUTER_NAME”替換為你的機器名 7.將“D:\MULTISIM\VERILOG\PATH_TO_SIMUCAD.EXE”替換為你的 實際安裝路徑。如此你便可以使用VERILOG了。 四:安裝之后,運行MULTISIM2001,會要求輸入“RELEASE CODE",不用著急, 記下“SERIAL NUMBER"和“SIGNATURE NUMBER", 使用CRACK目錄內的注冊器“MULTISIM KEYGEN.EXE" 將剛才記下的兩個號碼分別填入后, 即可得到"RELEASE CODE", 以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五:接下來運行 database update目錄中的幾個文件, 進行數據庫合并即可。祝你成功!! 六:啟動MULTISIM2001時候的注冊碼 1: PP-0411-48015-7464-32084 2: 37506-86380 3:的三個空格 1975 2711 4842 里面包含了:Multisim2001漢化破解版、Multisim.V10.0.1.漢化破解版圖解 解壓密碼:www.pp51.com
上傳時間: 2013-11-16
上傳用戶:天空說我在
基于虛擬現實仿真的手術教學培訓,因其不僅可以降低高額的訓練成本,同時能對訓練的結果提供客觀的評估,正在被廣泛運用于醫學教育和醫療培訓,來幫助外科醫生和醫學院的學生提高手術技能。隨著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出現,遙操作機器人手術成為一個令人興奮的領域,該手術有望擴大手術范圍,增強外科醫生的手術能力。外科醫生需要有效的培訓,以掌握這一新的手術方式。基于此我們開了一個仿真環境,用于遙操作機器人手術技能的訓練。該仿真環境集成了虛擬手術交互界面,病人數據的虛擬模型和虛擬手術工具;采用基于力反饋設備的雙邊控制結構實現對遙操作過程的模擬。外科醫生可以練習如何使用主控制臺對從動端的機械臂進行定位,同時獲得立體視覺和實時的觸覺感受。
上傳時間: 2013-11-02
上傳用戶:wawjj
歐姆龍PLC操作手冊,詳細描述了CP1H系列PLC。該PLC能夠進行40端口的擴展,硬件穩定,程序編寫方便。
上傳時間: 2013-10-15
上傳用戶:JamesB
機床電氣與控制操作樣節
上傳時間: 2014-01-05
上傳用戶:xiaoyaa
FANUC_PMC的操作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cppersonal
840D_840Di_810D操作部件手冊01版
上傳時間: 2013-10-10
上傳用戶:dysy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