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結構不斷完善,人們對汽車的性能更加關注。汽車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時間的延續,汽車技術狀況可能不斷惡化,需要定期進行檢測。汽車底盤測功機是一種不解體檢驗汽車性能的檢測設備,采用現代電測和計算機技術,模擬汽車在各種路面行駛阻力,使汽車的道路試驗項目移至室內進行,減少室外環境變化對測試的影響,能夠很好的改善試驗人員的試驗環境和提高測試精度。 本文首先介紹了汽車底盤測功機的發展歷史和研究現狀,闡明了研究汽車底盤測功機測控系統的目的和意義,給出了汽車底盤測功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在詳細分析汽車道路上和底盤測功機上運行受力情況的基礎上,建立了測功機電模擬模型。采用電模擬阻力加載裝置,不僅省去了繁瑣的慣性飛輪裝置,簡化了底盤測功機的結構,而且實現了慣性阻力的無級模擬。在系統硬件上,設計了轉速轉矩信號的采集電路和前端信號處理電路,提高了采集數據的準確性,保證系統的精度,并給出了勵磁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在通訊上,設計CAN和USB互相轉化的接口電路,不僅實現上下位機之間的通訊,而且還突破了傳統底盤測功機上下位機通訊速率慢的瓶頸。在控制策略上,采用積分分離PID算法,實現轉速、勵磁電流和轉矩、勵磁電流的兩個雙閉環控制器,滿足了汽車底盤測功機不同運行狀況的需求。在軟件上,采用模塊化編程的思想,從而增強了程序的可移植性和靈活性。最后,構建了實驗平臺,對系統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系統能滿足汽車性能測試的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6-12
上傳用戶:問題問題
集散控制系統(Distributing Control System,縮寫DCS)是以多個微處理機為基礎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現代控制技術、圖形顯示技術等實現對分散控制系統的調節、監視的控制技術。DCS具有功能分散,故障分散的優點,適合于上位機對多個下位機的管理和監控。本文將DCS技術應用到中央空調上,設計了中央空調的溫度模糊集散控制系統。 本系統在整體結構上采用集散控制的方案。一臺控制計算機(上位機)對各個空調房間的風機和水泵進行集中管理,若干臺下位機下放分散到現場實現分布式控制,上位機和各個下位機之間用控制網絡互連以實現相互之間的信息傳遞。 在控制策略上,針對被控量溫度的大慣性、時變性的特點,本文設計了溫度的二維模糊控制策略,該策略是基于專家和有經驗的操作人員的經驗進行調控的智能控制系統。模糊控制是以查詢模糊控制規則表的形式實現,模糊控制表可以隨著人們的經驗和知識的增長日益完善。 根據總體方案,設計下位機即開關磁阻電機(SRM)控制節點和信號采集節點的軟、硬件。主要工作包括SRM的就地和遠程兩種控制方式的實現、模/數和數/模轉換器的控制、模擬電壓的采集、溫度傳感器的選型、CAN網絡通信的硬、軟件,以及下位機的主程序的設計和調試等。 完成上述工作后,采用溫度開環和閉環分別進行了試驗。通過實驗證明,所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對中央空調溫度控制系統的運行性能進行了總結,對下一步用于該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yangzhiwei
汽車轉向系統是影響汽車操縱穩定性、主動安全性和舒適性的關鍵部件。電動助力轉向(EPS)是一種全新的汽車動力轉向技術,具有節能環保的優點,與汽車的發展主題相符。隨著現代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電控系統不斷增多,這些復雜的系統,使得汽車故障自診斷功能要求越來越高。本文主要圍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電動助力轉向與汽車性能協調系統的分析及綜合控制研究(項目編號:50475121),針對EPS故障分析和診斷展開研究。主要內容如下: 首先,建立了EPS系統的基本故障樹模型,確定系統的故障形式,了解故障發生的原因和故障模式的傳播途徑,以實際開發的轉向軸助力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為研究對象,建立了轉向軸助力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具體故障樹模型,并對其主要故障進行了診斷分析。 其次,提出了將CAN總線技術應用到EPS系統故障診斷中的思想,闡述了基于神經網絡的故障診斷策略,查找故障,執行相應操作。設計了包括控制單元的傳感器故障信號采集電路及CAN控制器的EPS故障診斷系統,給出了詳細的硬件電路圖及ARM處理器-LPC2131單片機之間的接口硬件電路圖,軟件設計主要包括控制系統的程序設計,CAN總線接口的程序設計,包括一些初始化程序,信號采集,故障診斷顯示程序等。 最后,利用Visual Basic語言完成了故障診斷系統的上層管理系統監控界面的設計,實現與故障節點的數據交換,達到診斷控制的要求。 實驗測試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CAN總線的EPS故障診斷系統的方案是可行的,且系統的各個部分運行穩定、可靠,滿足設計功能和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7-18
上傳用戶:wang5829
Linux操作指導專題(華為內部培訓資料),pdf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1079836864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USB和FPGA的高性能數據采集模塊USB12016(USB總線,A/D垂直分辨率為12位,存儲容量為16兆)的軟硬件設計與實現方法。該數據采集卡包括模擬輸入、A/D轉換、數據緩存、FPGA控制電路和USB總線接口等,在一張卡上實現了8通道模擬信號調理、采集、處理,并可實現多卡同步觸發采集,具有高精度,低噪聲,低失真和測試信號范圍寬的特點。USB12016配有系統驅動控制程序軟件,在Windows9X/2000版本的操作平臺下運行,控制面板完全是虛擬儀器軟面板,圖形化界面十分友好。USB12016是USB接口技術、FPGA技術和嵌入式技術融為一體的結晶,已成功應用于軍事測控領域。
上傳時間: 2013-06-12
上傳用戶:CETM008
本文在分析了嵌入式技術及控制系統的發展概況后,首先對現場總線,主要是CAN總線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并重點對CAN總線網絡中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問題及改善的方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之后利用嵌入式技術實現了基于CAN總線的網絡測控系統。該系統的主控節點,即ARM平臺采用32位的嵌入式處理器AR2M和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OS-Ⅱ來實現,并在該平臺上完成了系統多任務的建立,包括與底層CAN網絡的通信、液晶顯示輸出和嵌入式Web服務器等。 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紹了控制系統的發展過程、嵌入式技術及其發展現狀,并引出了課題的背景和研究意義,給出了主要研究內容。第二章著重介紹了CAN現場總線技術,并對其工作原理和CAN總線系統的實時性進行了分析。第三章論述了CAN總線測控網絡的實現以及CAN測控網絡與Internet集成的必要性,并給出了本文的系統設計方案、工作原理和組成。第四章論述了基于CAN總線的嵌入式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詳細闡述了系統的硬件、軟件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硬件方面,介紹了硬件平臺中的主處理器LPC2292和整個硬件邏輯模塊。軟件設計上實現了μC/OS-Ⅱ實時操作系統在ARM7上的移植,并完成了嵌入式系統下多任務的建立。第五章介紹了以QXLPC-Ⅲ過程控制系統為應用對象,進行的實際應用實驗,該實驗對被控過程的部分物理量進行了檢測,驗證了本方案的可行性。第六章對全文進行了總結,給出了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并對后續工作進行了展望。
上傳時間: 2013-06-03
上傳用戶:zttztt2005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通信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微機保護和測控裝置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以此為基礎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在我國的電力系統中得到長足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 為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電力系統二次設備生產廠商緊跟市場需求,將各種具有高性價比的新型處理器芯片和外圍芯片大量應用到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保護、測控裝置上,如32位CPU、數字信號處理芯片DSP、高速高精度A/D轉換芯片、大容量Flash存儲芯片、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FPGA等。這些功能強大的器件的應用使保護測控裝置在外形上趨于小型化集成化,而在功能上則較以前有顯著提升。同時,各種成熟的商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采用使處理器的性能得到充分發揮,裝置通信、數據存儲及處理能力更強,性能大幅提高,程序移植升級更加方便快捷。 @@ 本論文以現階段國內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測控技術為參考,根據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趨勢和要求,研究一種基于ARM和FPGA技術并采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高性能測控裝置,并給出硬軟件設計。 @@ 裝置硬件采用模塊化設計,按照測控裝置基本功能設計插件板。分為主CPU插件、交流采樣插件、遙信采集插件、遙控出口插件、直流采樣及輸出插件。除主CPU插件,其他插件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任意增減,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 裝置主CPU采用目前先進的基于ARM技術的微處理器AT91RM9200,通過數據、地址總線和其他插件板連接,構成裝置的整個系統。交流采樣插件采用FPGA技術,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K10實現交流采樣的控制,降低了CPU的負擔。 @@ 軟件采用Vxworks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增加了系統的性能。以任務來管理不同的軟件功能模塊,利于裝置軟件的并行開發和維護。 @@關鍵詞:測控裝置;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ARM;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ESS
高速數據采集系統在信號檢測、雷達、圖像處理、網絡通信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不同的應用要求使用不同的總線和不同的設計,但是,無論基于何種應用,其設計的關鍵在接口的實現上。 @@ 隨著cPCI總線技術的發展,cPCI總線逐漸代替了PCI總線、VME總線,成為測控領域中最受人們青睞的總線形式。 @@ 為滿足高速采集過程中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和采集卡與PC機連接的機械強度的要求,本論文提出設計基于cPCI總線接口的數據采集系統。設計中利用單片FPGA芯片實現PCI協議,代替傳統的FIFO芯片和串并轉換芯片,并完成對模擬電路的控制功能;并提出將應用程序中的一部分數據讀寫操作放入動態鏈接庫中,減少因應用程序反復調用驅動程序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時間的延遲。 @@ 通過分析PCI總線協議,理解高頻數字電路設計方法和高速數據采集原理,本文開發了基于cPCI接口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經過綜合測試和現場應用驗證表明,采集系統已達到了要求的性能指標。 @@關鍵詞:FPGA;數據采集系統;cPCI; PC
上傳時間: 2013-07-08
上傳用戶:ikemada
常規的壓控電源采用的是并聯電流負反饋電路,這種電路輸出電壓柔性較差,電壓輸出效率低,因為取樣電阻要占掉很大一部分的電壓,并且常規的壓控電流源不能實現一端接地,這也是并聯電流負反饋本身的
上傳時間: 2013-07-02
上傳用戶:yyyyyyyyyy
點陣LCD的驅動顯控原理,lcd方面的使用已經實例。
上傳時間: 2013-05-26
上傳用戶:jing9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