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臺處理機A 和B處理n個作業(yè)。設第i個作業(yè)交給機器
A 處理時需要時間ai,若由機器B 來處理,則需要時間bi。由于各作
業(yè)的特點和機器的性能關系,很可能對于某些i,有ai >=bi,而對于
某些j,j!=i,有aj<bj。既不能將一個作業(yè)分開由兩臺機器處理,也沒
有一臺機器能同時處理2 個作業(yè)。設計一個動態(tài)規(guī)劃算法,使得這兩
臺機器處理完成這n 個作業(yè)的時間最短(從任何一臺機器開工到最后
一臺機器停工的總時間)。研究一個實例:(a1,a2,a3,a4,a5,a6)=
(2,5,7,10,5,2);(b1,b2,b3,b4,b5,b6)=(3,8,4,11,3,4)
標簽:
處理機
機器
上傳時間:
2014-01-14
上傳用戶:獨孤求源
// 入口參數(shù):
// l: l = 0, 傅立葉變換 l = 1, 逆傅立葉變換
// il: il = 0,不計算傅立葉變換或逆變換模和幅角;il = 1,計算模和幅角
// n: 輸入的點數(shù),為偶數(shù),一般為32,64,128,...,1024等
// k: 滿足n=2^k(k>0),實質上k是n個采樣數(shù)據(jù)可以分解為偶次冪和奇次冪的次數(shù)
// pr[]: l=0時,存放N點采樣數(shù)據(jù)的實部
// l=1時, 存放傅立葉變換的N個實部
// pi[]: l=0時,存放N點采樣數(shù)據(jù)的虛部
// l=1時, 存放傅立葉變換的N個虛部
//
// 出口參數(shù):
// fr[]: l=0, 返回傅立葉變換的實部
// l=1, 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實部
// fi[]: l=0, 返回傅立葉變換的虛部
// l=1, 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虛部
// pr[]: il = 1,i = 0 時,返回傅立葉變換的模
// il = 1,i = 1 時,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模
// pi[]: il = 1,i = 0 時,返回傅立葉變換的輻角
// il = 1,i = 1 時,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輻角
標簽:
il
傅立葉變換
計算
模
上傳時間:
2017-01-03
上傳用戶:yns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