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斐波那契數列的定義:F(1)=1,F(2)=1,F(i)= F(i-1)+ F(i-2) (i>=3),編寫求該數列前n項的子程序 實現了輸入一個數,然后將計算的結果保存在存儲器中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風之驕子
//Euler 函數前n項和 /* phi(n) 為n的Euler原函數 if( (n/p) % i == 0 ) phi(n)=phi(n/p)*i else phi(n)=phi(n/p)*(i-1) 對于約數:divnum 如果i|pr[j] 那么 divnum[i*pr[j]]=divsum[i]/(e[i]+1)*(e[i]+2) //最小素因子次數加1 否則 divnum[i*pr[j]]=divnum[i]*divnum[pr[j]] //滿足積性函數條件 對于素因子的冪次 e[i] 如果i|pr[j] e[i*pr[j]]=e[i]+1 //最小素因子次數加1 否則 e[i*pr[j]]=1 //pr[j]為1次 對于本題: 1. 篩素數的時候首先會判斷i是否是素數。 根據定義,當 x 是素數時 phi[x] = x-1 因此這里我們可以直接寫上 phi[i] = i-1 2. 接著我們會看prime[j]是否是i的約數 如果是,那么根據上述推導,我們有:phi[ i * prime[j] ] = phi[i] * prime[j] 否則 phi[ i * prime[j] ] = phi[i] * (prime[j]-1) (其實這里prime[j]-1就是phi[prime[j]],利用了歐拉函數的積性) 經過以上改良,在篩完素數后,我們就計算出了phi[]的所有值。 我們求出phi[]的前綴和 */
上傳時間: 2016-12-31
上傳用戶:gyq
基于ARM7嵌入式系統中GU I的設計研究,對如何在arm中實現gui移植,有指導作用。
上傳時間: 2014-01-10
上傳用戶:plsee
// 入口參數: // l: l = 0, 傅立葉變換 l = 1, 逆傅立葉變換 // il: il = 0,不計算傅立葉變換或逆變換模和幅角;il = 1,計算模和幅角 // n: 輸入的點數,為偶數,一般為32,64,128,...,1024等 // k: 滿足n=2^k(k>0),實質上k是n個采樣數據可以分解為偶次冪和奇次冪的次數 // pr[]: l=0時,存放N點采樣數據的實部 // l=1時, 存放傅立葉變換的N個實部 // pi[]: l=0時,存放N點采樣數據的虛部 // l=1時, 存放傅立葉變換的N個虛部 // // 出口參數: // fr[]: l=0, 返回傅立葉變換的實部 // l=1, 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實部 // fi[]: l=0, 返回傅立葉變換的虛部 // l=1, 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虛部 // pr[]: il = 1,i = 0 時,返回傅立葉變換的模 // il = 1,i = 1 時,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模 // pi[]: il = 1,i = 0 時,返回傅立葉變換的輻角 // il = 1,i = 1 時,返回逆傅立葉變換的輻角
上傳時間: 2017-01-03
上傳用戶:ynsnjs
大整數問題 設n是一個k(1≤k≤80)位的十進制正整數。 問題1:對于給定的任意整數n,編程計算滿足p3+p2+3p≤n的位數為m的p的個數。 問題2:對于給定的任意整數n,編程求解滿足p3+p2+3p≤n的p的最大值。 要求: 對于給定的每一個測試文件(形如:numberX_input.txt),分別生成一個結果文件(形如:numberX_out.txt)。比如,對于測試文件number1_input.txt,對應的結果文件為number1_out.txt。 參考數據: (1) 若n=1908 ; p的最大值=12 (2) 若n=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452458671514234457987956856; p的最大值= 12599210498948731647
上傳時間: 2017-01-17
上傳用戶:teddysha
遞歸算法示例計算,供相互學習之用.他可計算:n的1次方到n的k次方的和.
上傳時間: 2014-08-07
上傳用戶:windwolf2000
ADT HuffmanTree{ 數據對象:D={ai| ai∈CharSet,i=1,2,……,n, n≥0} 數據關系:R={< ai-1, ai > ai-1, ai∈D, ai-1基本操作P: HuffmanTree() 構造函數 ~ HuffmanTree() 析構函數 Initialization(int WeightNum) 操作結果:構造哈夫曼樹。 Encoder() 初始條件:哈夫曼樹已存在或者哈夫曼樹已存到文件中。 操作結果:對字符串進行編碼 Decoder() 初始條件:哈夫曼樹已存在且已編碼。 操作結果:對二進制串進行譯碼 Print() 初始條件:編碼文件已存在。 操作結果:把已保存好的編碼文件顯示在屏幕 TreePrinting() 初始條件:哈夫曼樹已存在。 操作結果:將已在內存中的哈夫曼樹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在終端上
標簽: ai HuffmanTree CharSet ADT
上傳時間: 2013-12-25
上傳用戶:changeboy
基于T i n y O S 的無線傳感器網絡體系結構 無線傳感器網絡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廉價的傳感器節點組成,通過 無線通信方式形成multi2hop 自組織的網絡系統,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感知 對象的信息,并發送給觀察者。本文從分析無線傳感器節點Mica 和其上運行的操作系統TinyOS 出發, 著重描述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應用程序體系結構和消息通信機制。
標簽: Wireless Network Sensor WSN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569342831
基本思想: 設所排序序列的記錄個數為n。i取1,2,…,n-1,從所有n-i+1個記錄(R,R[i+1],…,R[n]中找出排序碼最小的記錄,與第i個記錄交換。執行n-1趟 后就完成了記錄序列的排序。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kytqcool
usb 轉換 uart 介面 相關文件,沒有很完整..參考看看吧
上傳時間: 2013-12-25
上傳用戶:愛死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