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 LLC 串聯全橋論文
上傳時間: 2022-05-12
上傳用戶:
獲得精確的直流測量結果是許多應用的常見需求,但僅僅購買高精度和高靈敏度的儀器是不夠的。各種不同的誤差源都會影響讀數的準確性。此外,對儀器參數進行微小的調整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為了達到最高精度,您需要先徹底了解您的儀器才能使用各種方法來減少誤差。本指南介紹如何使用源測量單元(SMU)來進行DC測量。
上傳時間: 2022-06-16
上傳用戶:
【摘要】數字化技術隨著低成本、高性能控制芯片的出現而快速發展,同時也推動著開關電源向數字控制發展。文章利用一款新型數字信號控制器(DSC)ADP32,完成了基于DSC的數字電源應用研究,本文提供了DC/DC変換器的完整數字控制解決方案,數字PID樸償技米,精確時序的同步整流技術,以及PWM控制信號的產生等,最后用一臺200w樣機驗證了數字控制的系統性能。【關鍵詞】數字信號控制器;同步整流;PID控制;數字拉制1引言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低成本、高性能的DSC控制器不斷出現,基于DSC控制的數字電源越來越備受關注,目前“綠色能源”、“能源之心”等概念的提出,數字控制的模塊電源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諸多優點,逐漸成為電源技術的研究熱點.數字電源(digital powerspply)是一種以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或微控制器(MCU)為核心,將數字電源驅動器、PWM控制器等作為控制對象,能實現控制、管理、監測功能的電源產品。具有可以在一個標準化的硬件平臺上,通過更新軟件滿足不同的需求".ADP32是一款集實時處理(DSP)與控制(MCU)外設功能與一體的數字信號控制器,不但可以簡化電路設計,還能快速有效實現各種復雜的控制算法。2數字電源系統設計2.1數字電源硬件框圖主功率回路是雙管正激DCDC變換器,其控制方式為脈沖寬度調制(PWM),主要由功率管Q1/Q2、續流二極管D1/D2、高頻變壓器、輸出同步整流器、LC濾波器組成。
標簽: 數字電源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jiabin
本次提供下載的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 版本 20.006.20034 ) 僅用于學習使用。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 版本 20.006.20034 ) 文件較大,所以存放在百度網盤中,本下載提供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 版本 20.006.20034 ) 的下載鏈接及提取密碼,長期有效。-此資源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 版本 20.006.20034 ) 安裝完成之后,無需任何設置便是《 中 文 版 本 》 。-下載的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 版本 20.006.20034 ) 經 安 裝 測 試 穩 定 可 用 。-喜歡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 版本 20.006.20034 ) 的朋友們,趕快來下載學習研究吧!~~-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既是PDF瀏覽器、PDF編輯器、又是PDF打印機,還可以作為看圖片軟件使用 。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可以瀏覽 PDF3D 文件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可以將多個分散的PDF文檔合并成為一個整體的多頁PDF文檔 。-用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來打開,Word 文檔、Excel 文檔、PPT(PowerPoint)文檔,然后點擊保存即可將這些文檔轉為PDF文檔。-用 Adobe Acrobat Pro DC 2020 來打開某個PDF文檔,然后點擊《文件》→《導出到(T)》→ 選擇想要導出的文檔類型:Word 文檔、Excel 文檔、PPT(PowerPoint)文檔,等等。-Adobe Acrobat 是目前行業中最優秀的PDF編輯和閱讀軟件,它將全球最佳的PDF解決方案提升到新的高度。-
標簽: PDF編輯器
上傳時間: 2022-06-20
上傳用戶:canderile
eeworm.com VIP專區 單片機源碼系列 63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采用MSP430設計的微型家用心電圖方案.pdf2. 利用LPC微控制器進行低成本的模/數轉換 AN10187.pdf3. MCS-51.96系列單片機原理及應用.rar4. Keil C51編譯器用戶手冊.rar5. 單片機常用芯片和器件手冊.rar6. Cx51 編譯器用戶手冊(中文完整版).pdf7. 單片機入門知識手冊.exe8. Cortex-M3 技術參考手冊.pdf9. PCA9674 PCA9674A—帶中斷的8位Fm+ I2C.pdf10. 高效低紋波DC-DC降壓穩壓器SCY99090應用指南.pdf11. PCA9536—4位I2C和SMBus IO口產品數據手冊.pdf12.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NCP583應用指南.pdf13. PCA9534—帶中斷的低功耗8位I2C和SMBus IO口.pdf14. SAE J1939協議分析指南.pdf15. PCA9546A—基于I2C總線控制的4通道雙向多路復用器和開關.pdf16. TKScope仿真XC800使用指南.pdf17. PCA9545應用筆記.pdf18. LCD液晶驅動PCF8562級聯應用指南.pdf19. PCA9544應用筆記.pdf20. PCA9548應用筆記.pdf21. PCA954x系列I2C SMBus總線多路復用器和開關.pdf22. PCA9673—帶中斷、復位的16位Fm+ I2C-bus遠程I/O口.pdf23. PCA9535 PCA9535C—帶中斷的低功耗16位I2C.pdf24. PCA9698產品應用筆記.pdf25. C51原理及相關基礎入門知識.pdf26. I2C SMBus總線中繼器和擴展器.pdf27. P82B96在遠距離I2C通信中的應用.pdf28. SCY99090應用指南.pdf29. 基于EasyFPGA030的波形發生器設計.pdf30. NEC 32位MCU參考手冊.rar31. 基于EasyFPGA030的模擬開小車的設計.pdf32. TI新推29款Cortex-M3內核Stelleris AR.pdf33. NEC 16位MCU參考手冊.rar34. 基于EasyFPGA030的模擬乒乓比賽設計.pdf35. 采用AT91SAM9261的MiniGUI移植方案.pdf36. NEC 8位MCU參考手冊.rar37. 基于EasyFPGA030的四位數字密碼鎖.pdf38. 采用AT91SAM9261/AT91SAM9263 的QT移.pdf39. NEC 32位MCU V850系列產品簡介及應用.pdf40. 基于EasyFPGA030的直流電機控制電路設計.pdf41. 如何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AVR的RTOS.pdf42. Keil C硬件編程指南.pdf43. 基于EasyFPGA030的簡易頻率計設計.pdf44. AVR單片機Bootloader使用手冊(Atmega16).pdf45. EPCS-500工控機主板簡介.pdf46. TKScope燒錄LPC3000系列Win CE使用指南.pdf47. TKScope解鎖LM3S系列芯片JTAG方法.pdf48. 基于EasyFPGA030的串口接收顯示設計.pdf49. LPC3220與LPC3250在引腳上的區別.pdf50. PCF8584 并行總線轉I2C總線接口芯片簡介.pdf51. 基于EasyFPGA030的I2C總線接口模塊.pdf52. SDRAM的原理和時序.pdf53. PCA9665并行總線轉I2C總線接口芯片簡介.pdf54. Quartus II 中文教程.rar55. LPC1300系列ARM簡介.pdf56. PCA9564 并行總線轉I2C總線接口芯片簡介.pdf57. PCF8579 I2C接口的LCD點陣圖形列驅動器芯片簡介.pdf58. PCF2123 SPI實時時鐘日歷芯片簡介.pdf59. NE1617A雙通道數字溫度監控器芯片簡介.pdf60. GTL2002 2位雙向低電壓轉換器芯片簡介.pdf61. keil c51語言使用技巧及實戰.rar62. PCA9306 I2C總線和SMBus雙向電平轉換器簡介.pdf63. 采用C8051F020單片機的串口通信應用資料.rar64. PCA2125 汽車級SPI實時時鐘日歷芯片簡介.pdf65. 單片機讀寫U盤方案開發指南.rar66. PCF8535 LCD圖形點陣液晶驅動器芯片簡介.pdf67. AT91SAM9260使用手冊第二部分.rar68. PCF21xxC LCD驅動器芯片簡介.pdf69. NE1619溫度電壓監控器芯片簡介.pdf70. PCF2119x LCD控制器驅動器芯片簡介.pdf71. 旺宏并行串行NOR Flash對比參考指南.pdf72. PCF2113x LCD控制器驅動器芯片簡介.pdf73. NXP LPC1100 ARM Cortex-M0性能分析.pdf74. PCF8577C I2C接口的LCD段驅動器芯片簡介.pdf75. 利用LPC1100系列實現低功耗設計.pdf76. NXP Cortex-M3 LPC1700系列微控制器簡介.pdf77. 熱敏微打控制板ThermalPrinter-376T接口說明.pdf78. PIC單片機實用教程基礎篇.exe79. STC單片機例程.doc80. 單片機開發資料.zip81. DevKit8000評估套件簡介及應用.pdf82. AVR單片機在線編程下載線電路圖,PCB圖及HEX文件.zip83. C51使用手冊.pdf84. SBC8100單板機設計及使用指南.pdf85. at91rm9200啟動過程教程.rar86. Keil 軟件實例教程 2.PDF87. 51單片機最新技術入門教材(周立功).pdf88. PCA9634 8位Fm+ I2C總線LED驅動器產品簡介手.pdf89. Keil 軟件實例教程 1.PDF90. 關于PCB封裝的資料收集整理.pdf91. LPC1769 LPC1768 LPC1767 LPC176.pdf92. KEIL C51 Vision2 中文入門教程.zip93. 單片機典型模塊設計實例導航(含源代碼).rar94. LPC1700系列ARM基于第二代ARM Cortex-M3.doc95. Keil C51使用詳解.pdf96. PCA9625 16位高速I2C總線24V 100mA LE.pdf97. LPC1700以太網MIIM接口應用筆記.pdf98. Keil C51開發系統基本知識3.doc99. PCA9624 8位快速I2C總線40V 100mA LED.pdf100. LPC13XX系列微控制器USB使用指南.pdf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VIP專區-PCB源碼精選合集系列(5)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51單片機開發板原理圖+pcb+sch文件.2. protues 7.0器件庫名大全.3. 華為的電路板設計規范.4. ARM開發板原理圖和PCB.5. AD9.4.0.20159破解補丁.6. protel99鼠標增強工具.7. Altium Designer 10破解工具.8. STC15xx-protel-lib.9. 按鍵消抖的方法.10. win7系統Protel99庫文件添加小軟件.exe.11. ALLEGRO封裝庫.12. mil與mm單位換算器.13. PCB封裝庫_99SE和DXP.14. 一款小巧PCB繪制軟件.15. protel技術大全.16. PCB庫及原理圖庫.17. AD09自制元件庫.18. protel99元件庫.19. PadsHelper 2726 Setup(cn).20. 封裝庫尺寸.21. cadence16.3安裝與破解.22. 實踐電磁兼容設計-PCB布線基本措施.23. si9000.24. CadenceAllegro16.5-破解方法.25. PADS Layout四層板設置學習教材.26. 電路設計與制版Protel99高級應用.27. pcb_layout_的指導思想與基本走線要求.28. PADS Logic_Layout原理圖與電路板設計.29. 山寨制作電路板七種方法.30. DC-DC經典PCB布局.31. [Altium.Designer.6(6.6含破解文件)安裝、升級總結].AD66Crack.32. 電子電焊機保護器之自恢復保險絲.33. 關于AD中如何添加LOGO的方法.34. protel_dxp規則設置.35. Altium.Designer.v10.0+keygen.36. AD中關于文件的打印(PDF).37. 一個畫板十年工程師總結PCB設計的經驗(經典).38. AD中關于Gerber文件的輸出.39. protel_DXP第8章.40. PCB走線寬度標準(軍用).
上傳時間: 2013-06-21
上傳用戶:eeworm
由于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世界各國均在投巨資發展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成為電動汽車發展的“熱點”。大功率DC/DC變換器能夠改善燃料電池的輸出特性,是燃料電池轎車動力系統中關鍵的零部件。然而它作為一種BUCK形式的開關電源,主電路是很強的電磁干擾源,產生的干擾可能通過電源線進入到控制電路板,同時控制電路部分也要用小功率的開關電源進行穩壓,因此也可能產生開關噪聲經電源線向外傳輸。因此就必須在控制電路輸入端設計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濾波器進行傳導干擾的抑制。 本論文首先討論了DC/DC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變換器產生傳導干擾從而影響控制電路正常工作的原因。 其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EMI濾波器的相關理論,包括阻抗失配原則、人工電源網絡、濾波網絡、插入損耗等重要概念。接著研究了濾波元件的選取原則,并針對關鍵點之一—高頻性能展開了分析,借助仿真觀察了元件寄生參數的影響,提出了改善濾波器高頻性能的部分方法。 隨后介紹了濾波器的設計方法,除了介紹通用的設計方法外,著重分析了濾波器設計中的另一個關鍵點—噪聲源阻抗的影響、測量及估算,并在此基礎上系統地形成了基于源阻抗的設計方法,同時也考慮了濾波器與開關電源連接時可能出現的系統不穩定性問題,通過仿真分析提出解決方案。 然后闡述了EMI濾波器在工程應用中的各種注意事項。 最后結合DC/DC變換器控制電路的實際干擾情況,設計了EMI濾波器,使控制電路電源輸入端的傳導干擾基本下降到相關電磁兼容標準(CISPR25)的三級限值以下。
上傳時間: 2013-06-15
上傳用戶:superhand
汽車從批量生產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其中,車輛電子化、電動化取得了驚人的進展,伴隨而來的是汽車用電量的迅速增加。專家預計到2010年電氣方面功率會達到10kW,電流將會增加3倍以上,如不增加電流,最有效的方法是盡量提高汽車電源供電電壓。電壓最好能在人體安全電壓范圍(DC60V)以下,42V是一種解決辦法。采用42V電源,可以直接減小導線尺寸和實現輕量化,從而降低成本。 在新的42V電源系統中,采用42V/14V雙電壓方案,對目前的電氣系統沖擊較小,過渡平緩。本文在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42V/14V雙電壓電氣系統的技術發展以及現狀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首先,本文分析了汽車電源升壓的原因,介紹了國內外的現狀。研究探討新型42V電源系統對汽車蓄電池的影響,介紹了混合動力車用蓄電池的特點,比較目前混合動力車用幾種蓄電池的方案。因為42V/14V雙電壓共存,存在多種直流電壓變換器,本文分析了DC/DC變換器的結構和原理,設計了高頻斬波型和二重軟開關兩種DC/DC變換器模塊方案。 其次,介紹了混合動力汽車42V一體化啟動發電機系統裝置的特點,敘述其工作原理和系統組成。提出了一種基于永磁同步電機ISG系統的設計方案。在對永磁同步電機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完成了對永磁同步電機起動的實驗和調試。通過對實驗樣機做起動實驗,驗證了本文設計的ISG系統及電機的硬件驅動的可行性。 最后,汽車電源系統升壓會產生更高的瞬態高壓和更強的電磁干擾,本文簡要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闡述了基本的抑制方法。 目前汽車電源系統由14V電源向42V電源發展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作為過渡階段,對42V/14V雙電壓系統的研究將會是汽車界最近時期的一個重要內容。42V汽車電源系統標準的實施,將對汽車電器和電子設備帶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會給整個汽車界帶來新一輪的電氣技術革命。
上傳時間: 2013-07-23
上傳用戶:wkchong
隨著環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問題的日趨嚴重,尋找一種儲備大、無污染的新能源已經上升到世界各國的議事日程。太陽能作為當今最理想環保的能源之一,已經得到了人類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文以光伏(Photovoltaic—PV)并網發電系統為研究對象,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無污染回饋電網為主要目標,開展了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理論研究和仿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光伏并網逆變器是光伏并網發電系統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其效率的高低、可靠性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光伏發電系統的性能和投資。本文主要研究適用于并網型光伏發電系統的逆變器。 本文以一個完整的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為研究對象,重點對單相光伏并網系統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從并網系統的主電路拓撲、控制策略、孤島效應以及系統的可靠性分析幾個方面做了詳細的分析和仿真實驗。 首先,介紹了國內外光伏并網發電產業的現狀,并對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組成結構、優缺點、發展趨勢及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對逆變器的要求做了簡單介紹,對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建立了總體認識。 其次,討論研究了逆變器主電路的拓撲形式,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了無變壓器的兩級結構,即前級DC/DC變換器和后級DC/AC逆變器,兩部分通過DClink連接。前級的DC/DC模塊采用Boost拓撲結構,后級的DC/AC逆變器采用逆變全橋實現逆變,向電網輸送功率。討論確定了逆變器輸出電流的控制方式,并最終確定了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總體方案。高性能的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的出現,使得一些先進的控制策略應用于光伏并網的控制成為可能。本文以TI公司的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TMS320F2812為核心,設計了控制電路并給出了驅動電路、保護電路的設計以及系統的電磁兼容設計思想。應用MATLAB/Simulink中的工具箱搭建了整個電路模型,進行了仿真實驗研究。 再次,我們已經知道孤島效應問題關系到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安全問題。本文分析了孤島效應產生的原因、對電網的危害和目前各種常用的被動和主動及外部孤島效應的檢測方法。根據本文涉及的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特點,采用了電壓前饋正反饋檢測孤島的方法,然后詳細介紹了該方法的原理和實現過程, 并給出了逆變器的反孤島效應模型和仿真實驗結果。仿真結果證明,該方法是可行的,并且達到了IEEE Std.2000—929標準的規定。 光伏系統的可靠性研究對整個系統的經濟運行乃至投資決策產生了重要影響。本論文以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基本組成為線索,對各部分進行可靠性分析,對滿足一定可靠性水平的光伏并網發電系統進行分析,從而對其的推廣使用起到了理論指導作用。 關鍵詞:光伏并網發電系統;逆變器;孤島效應;DSP;可靠性分析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daoxiang126
在能源枯竭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光伏發電結合其自身的特點,日益得到各國的重視并將成為各國競向發展的熱點。而光伏并網發電又是光伏利用中的發展趨勢,基于此,本文對單相并網發電系統進行了研究,并設計了一臺1.5KW的單相光伏并網裝置。在對主電路拓撲、MPPT、防孤島效應、逆變并網控制方法詳細分析的基礎上,選用了一種雙重BOOST前級電壓匹配、后級全橋逆變的非隔離型的主電路拓撲結構,這種結構具有前級DC/DC變換控制簡單、中間直流母線電壓波動小、效率高、體積小等優點。MPPT采用后級實現方式;防孤島效應采用有被動和主動兩種方式;逆變并網控制是光伏并網發電系統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其功能作用是把前級的直流電轉化為與電網電壓同頻同相的交流電與電網并聯,并使其輸出電流為單位功率因數、總諧波畸變率小于5%,本文對各種逆變并網控制策略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采用了帶有電網電壓前饋補償的瞬時電流控制方式來實現。系統整體以UC3875和TMS320LF2812為控制核心,前級有UC3875進行雙環控制直流母線電壓,后級最大功率跟蹤、防孤島效應、逆變并網、并聯通訊及故障保護有TMS320LF2812來實現。本文總體工作包括詳細的理論分析、主電路設計、軟件及硬件電路的設計、調試及實驗波形分析等。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92448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