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過CE認證。(為什么要選擇經過CE認證的編程器?) 程速度無與倫比,逼近芯片理論極限。 基本配置48腳流行驅動電路。所選購的適配器都是通用的(插在DIP48鎖緊座上),即支持同封裝所有類型器件,48腳及以下DIP器件無需適配器直接支持。通用適配器保證快速新器件支持。I/O電平由DAC控制,直接支持低達1.5V的低壓器件。 更先進的波形驅動電路極大抑制工作噪聲,配合IC廠家認證的算法,無論是低電壓器件、二手器件還是低品質器件均能保證極高的編程良品率。編程結果可選擇高低雙電壓校驗,保證結果持久穩固。 支持FLASH、EPROM、EEPROM、MCU、PLD等器件。支持新器件僅需升級軟件(免費)。可測試SRAM、標準TTL/COMS電路,并能自動判斷型號。 自動檢測芯片錯插和管腳接觸不良,避免損壞器件。 完善的過流保護功能,避免損壞編程器。 邏輯測試功能。可測試和自動識別標準TTL/CMOS邏輯電路和用戶自定義測試向量的非標準邏輯電路。 豐富的軟件功能簡化操作,提高效率,避免出錯,對用戶關懷備至。工程(Project)將用戶關于對象器件的各種操作、設置,包括器件型號設定、燒寫文件的調入、配置位的設定、批處理命令等保存在工程文件中,每次運行時一步進入寫片操作。器件型號選擇和文件載入均有歷史(History)記錄,方便再次選擇。批處理(Auto)命令允許用戶將擦除、查空、編程、校驗、加密等常用命令序列隨心所欲地組織成一步完成的單一命令。量產模式下一旦芯片正確插入CPU即自動啟動批處理命令,無須人工按鍵。自動序列號功能按用戶要求自動生成并寫入序列號。借助于開放的API用戶可以在線動態修改數據BUFFER,使每片芯片內容均不同。器件型號選錯,軟件按照實際讀出的ID提示相近的候選型號。自動識別文件格式, 自動提示文件地址溢出。 軟件支持WINDOWS98/ME/NT/2000/XP操作系統(中英文)。 器件型號 編程(秒) 校驗(秒) P+V (s) Type 28F320W18 9 4.5 13.5 32Mb FLASH 28F640W30 18 9 27 64Mb FLASH AM29DL640E 38.3 10.6 48.9 64Mb FLASH MB84VD21182DA 9.6 2.9 12.5 16Mb FLASH MB84VD23280FA 38.3 10.6 48.9 64Mb FLASH LRS1381 13.3 4.6 19.9 32Mb FLASH M36W432TG 11.8 4.6 16.4 32Mb FLASH MBM29DL323TE 17.5 5.5 23.3 32Mb FLASH AT89C55WD 2.1 1 3.1 20KB MCU P89C51RD2B 4.6 0.9 5.5 64KB MCU
上傳時間: 2013-10-18
上傳用戶:suicoe
超級單片機開發工具,包含:模擬/數字轉換表計算,LED 編碼器,色環電阻阻值計算,Hex/Bin轉換,串口調試器,端口監視器等實用功能 單片機開發過程中用到的多功能工具,包括熱敏電阻RT值--HEX數據轉換;3種LED編碼;色環電阻計算器;HEX/BIN 文件互相轉換;eeprom數據到C/ASM源碼轉換;CRC校驗生成;串口調試,帶簡單而實用的數據分析功能;串口/并口通訊監視等功能. 用C++ Builder開發,無須安裝,直接運行,不對注冊表進行操作。純綠色軟件。 1. 模擬/數字轉換表計算 本功能主要用于準備用于查表計算的 R/T 表格,主要用于溫度、濁度等模擬量的測量,根據電路分壓電阻的位置分為兩種,可以參看圖示選擇正確的電路連接形式;可自定義分壓電阻阻值;目前支持8位 /10位轉換精度;可選擇生成匯編/C源代碼格式的數據等。 2. LED 編碼器 本功能主要用于自動根據圖形信息、段位置信息生成可保存在單片機程序存儲器中供查表使用的數據。可自行定義字符的圖形及各段的位置信息;可以選擇LED類型,目前有 7段、14段、16段三種類型;自帶圖形定義,也可自定義并能保存自定義方案;自定義位置信息并可保存;可以生成 8位、4位編碼,4位編碼主要針對一些有 4個COM端的LED/LCD驅動器;同樣可以保存為C/ASM格式數據。 3. 色環電阻阻值計算 本功能主要為記不住色環值的人(像我)用的,比較簡單,單擊相應環的相應顏色,阻值將實時給出。 4. Hex/Bin轉換 Intel Hex格式文件和Bin格式文件相互轉換,本功能使用機會較少。 Hex/Bin文件轉換為文本方式(變量定義方式),將Hex文件或Bin文件轉換為C/ASM源代碼格式的數據。 CRC計算,提供3種計算方法。 5. 串口調試器 可以通過串口接收/發送數據,作為普通的串口調試器,可以手動發送所填內容,也可以發送整個文件; 內存映射功能,對于監控單片機內存非常方便,還可以定義內存變量,自動從接收到的數據中提取變量值,支持字節型、整型、長整型、浮點型、雙精度型、位掩碼(可用于位變量)、數組型(其他不規則變量)等,同時支持10進制、16進制、2進制顯示;可以自由選擇需要實時監測的變量;變量方案可以存盤等等;可以設為固定長度或定義首/尾標志,設置內存中實際起始地址,顯示時和計算變量時用;由map文件自動讀取內存變量(因條件所限,目前只支持由 ImageCraft C(ICC) 編譯器產生的map文件,歡迎提供其他編譯器的map文件樣本); 變量組合,適用于文本方式的變量監測,例如: Var1=1111#var2=2222#var3=333.333 通訊時可以選擇二進制、文本方式顯示;可設置自動滾屏;設置最大顯示行數; 可以選擇多命令交互方式通訊,且可以作為主發方、從發方;主發時可以循環發送所選命令;從發時可以定義自動應答命令,即接收到表中所列的命令后,自動用相應內容應答,是不是很實用? 可以設為手動發送或定時發送。 可自定義通訊超時時間。 可以保存歷史數據,包括發送和接收數據! 計劃加入調制解調器控制。 6. 端口監視器 監視所選串口/并口的一切通訊活動而不占用其資源,可以設置過濾條件,可同時監視多個端口,可以保存數據,可以直接記錄到文件中。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lacsx
u盤量產工具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270189020
AL-FGB系列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 AL-FGB型三相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簡稱AL-FGB)是我公司針對現行各類過電壓保護器保護弱點而研制的新一代專利產品,將組容吸收器和避雷器的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專用于35KV及以下中壓電網中,主要用來吸收真空斷路器、真空接觸器在開斷感性負載時產生的高頻操作過電壓,同時具有吸收大氣過電壓及其他形式的暫態沖擊過電壓的功能; 因此具備一系列其它類型過電壓保護器無法比擬的優點。可廣泛地應用于真空斷路器操作的電動機、電抗器、變壓器等配電線路中。 該產品使過電壓保護器的整體功能實現了重大突破,是目前功能最全面、保護最完善的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國家電氣產品無油化、小型化、節能環保等發展趨勢,具有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和廣泛的社會效益,是我國電力建設尤其是城鄉電網改造急需的產品。 該產品廣泛應用于發電廠、變(配)電站、各種水利設施、礦山、石油、化工、冶金以及其他各類工業企業等。 1、全面抑制雷電和操作過電壓的危害,功能強大,保護更全面 在中壓電網中,由于真空電器產品(真空斷路器、真空接觸器、真空負荷開關、真空重合器等)的滅弧能力特別強,在關、合感性負載(發電機、變壓器、電抗器和電動機等)時,容易引發截流過電壓、多次重燃過電壓及三相同時開斷過電壓。這些操作過電壓具有高幅值、高陡度(振蕩頻率高達105~106HZ),對感性負載的危害性極大,被稱為“電機殺手”。 目前各類避雷器和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都是利用氧化鋅閥片的殘壓限制過電壓的幅值,只限幅不限頻,用來防雷能起到好的效果,但對操作過電壓只治標不治本。 AL-FGB內部為氧化鋅閥片和電阻電容的有機組合,兼有氧化鋅閥片型避雷器與阻容吸收器的優點,從根本上克服了單純氧化鋅閥片型避雷器與阻容吸收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點,不但能夠防雷,而且能有效抑制上述操作過電壓的幅值和陡度;雙效合一,至善盡美。 2、雙回路設計,功能互補,相互保護 操作過電壓保護阻容回路Ⅰ和避雷保護回路Ⅱ有機結合,保護功能互不干涉,還能相互保護。如圖2-1。 當雷電波侵入時,阻容回路Ⅰ不通(但可輔助減緩波頭陡度),雷電波按實線路徑,經避雷回路Ⅱ泄入大地;同時保護了阻容回路中電容器,避免其因承受過高雷電過電壓而擊穿。當高頻振蕩的操作過電壓侵入時,則按虛線路徑,經阻容回路Ⅰ流通,限幅降頻;同時減少避雷回路的動作次數,保護閥片,延長產品壽命。 3、降低陡度,排除匝間擊穿危險性; 感性負載的匝間電位梯度與電流陡度(di/dt)成正比,操作過電壓陡度極高,對匝間絕緣危害極大,且易使斷路器重燃。現場許多事故實例都證明,在操作過電壓作用下,電機和變壓器的損壞部位大多集中在匝間,且以進線端的匝間為主,這說明高陡度對帶繞組的電氣設備危害極大。 AL-FGB設計的阻容回路能夠有效降低操作過電壓的振蕩頻率,緩解波頭陡度,從而降低繞組間的電位梯度,且能減少斷路器的重燃機率,成功抑制高陡度對電氣設備的危害。 目前同類的過電壓保護設備,如避雷器、各類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等,對改變操作過電壓的振蕩頻率、降低陡度無能為力,即不能防治高陡度對感性負載匝間造成的損傷。 4、自控接入,環保節能; AL-FGB增加了自控接入裝置,在正常運行時僅通過μA級電流,不僅節約電能,而且不向電網提供附加電容電流,保證系統穩定工作。具體參數設計保證其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接入電網,保護即時,而且接入電網工頻電壓性能穩定、分散性小、不受大氣條件影響。 設置自控接入裝置對消除諧振過電壓(注:不超過AL- FGB的承受能力)也具有一定作用。當諧振過電壓幅值高至危害電氣設備時,AL-FGB接入電網,電容器增大主回路電容,有利于破壞諧振條件,電阻阻尼震蕩,有利于降低諧振過電壓幅值。 5、免受諧波侵擾,適應的電網運行環境更廣; 電網中常含有高次諧波分量,使電容回路的電流異常增大,電阻過熱,對過電壓保護設備的正常運行不利。 AL-FGB能免受高次諧波侵擾:因為它增加了自控接入裝置,在正常運行或發生單相接地異常運行時都與電網隔離,所以可以在高次諧波含量較高的電網中工作,適應的電網運行環境更廣。 6、自控脫離,有效控制事故范圍; 諧振過電壓、間歇性弧光接地過電壓等系統過電壓,持續時間長、能量大,但幅度和陡度都不是很高。這類系統過電壓極易損壞過電壓保護設備,出現爆炸等現象。 AL-FGB增加了自控脫離裝置,能實現自我保護功能。當系統過電壓超過AL-FGB的承受能力時,自控脫離裝置選擇自我脫離,保護本體,避免出現爆炸的現象,控制事故范圍,延長使用壽命,運行更安全更經濟。 7、既可保護相對地,又可保護相間; 四極式聯接(如圖2-2),具體參數設計保證:不僅能保護相對地絕緣,而且能保護相間絕緣。本身為連體結構,體積小,性能穩定,而價格不高。 8、吸收容量大,保護范圍更廣; 針對35KV電網系統,AL-FGB電容容量高達0.05μF,保護范圍完全覆蓋該電網系統中的各類電氣設備,且裕量充足;針對35KV以下各類電網系統,其電容容量高達0.1μF,吸收容量更大,保護范圍更廣泛。 9、選材考究,VO級阻燃材質; 9.1 阻容回路 采用具有自愈功能的干式高壓電容器,這種電容器真正達到了防護型電容器的各項技術指標,其絕緣水平完全達到了GB311.1—1997標準的要求,該產品能在環境溫度上限,1.15UN和1.5IN下長期運行,在2UN下連續運行4小時不出現閃絡和擊穿;極間選用國外進口的優質、高性能的絕緣材料聚丙烯金屬化鍍膜為固體介質;各個電容器單元聯接后采用阻燃環氧樹脂灌封;電性能穩定可靠。 配置散熱性能良好的特制非線性無感電阻,可靠性大大提高,從而也大大提高了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用壽命更長。 9.2 避雷回路 采用非線性伏—安特性十分優異的氧化鋅閥片,具有良好的陡波響應特性,殘壓低、容量大、保護大氣過電壓可靠性高。 9.3外殼 采用阻燃級別達到最高級別的VO級進口材質,使用更放心。 10、動態記錄,清晰掌控設備運行狀況; 可根據用戶要求選裝放電動作記錄器,清晰掌控AL-FGB的工作動作狀況。
上傳時間: 2013-10-16
上傳用戶:sz_hjbf
充滿電后能自動停止的電池充電器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yuyizhixia
Cadence Allegro印制電路板設計610,作為Allegro系統互連設計平臺的一個600系列產品,是一個完整的、高性能印制電路板設計套件。通過頂尖的技術,它為創建和編輯復雜、多層、高速、高密度的印制電路板設計提供了一個交互式、約束驅動的設計環境。它允許用戶在設計過程的任意階段定義、管理和驗證關鍵的高速信號,并能抓住今天最具挑戰性的設計問題。Allegro印制電路板設計610提高了設計效率和縮短設計周期,讓你的產品盡快進入量產。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hj_18
PCB Layout Rule Rev1.70, 規範內容如附件所示, 其中分為: (1) ”PCB LAYOUT 基本規範”:為R&D Layout時必須遵守的事項, 否則SMT,DIP,裁板時無法生產. (2) “錫偷LAYOUT RULE建議規範”: 加適合的錫偷可降低短路及錫球. (3) “PCB LAYOUT 建議規範”:為製造單位為提高量產良率,建議R&D在design階段即加入PCB Layout. (4) ”零件選用建議規範”: Connector零件在未來應用逐漸廣泛, 又是SMT生產時是偏移及置件不良的主因,故製造希望R&D及採購在購買異形零件時能顧慮製造的需求, 提高自動置件的比例.
上傳時間: 2013-11-03
上傳用戶:tzl1975
我是專業做PCB的,在線路板災個行業呆久了,看到了上百家公司設計的PCB板,各行各業的,如有空調的,液晶電視的,DVD的,數碼相框的,安防的等等,因此我從我所站的角度來說,就覺得有些PCB文件設計得好,有些PCB文件設計則不是那么理想,標準就是怎能么樣PCB廠的工程人員看得一目了然,而不產生誤解,導致做錯板子,下面我會從PCB的制作流程來說,說的不好,請各位多多包涵!1 制作要求對于板材 板厚 銅厚 工藝 阻焊/字符顏色等要求清晰。以上要求是制作一個板子的基礎,因此R&D工程師必須寫清晰,這個在我所接觸的客戶來看,格力是做得相對好的,每個文件的技術要求都寫得很清晰,哪怕就是平時我們認為最正常的用綠色阻焊油墨白色字符都寫在技術要求有體現,而有些客戶則是能免則免,什么都不寫,就發給廠家打樣生產,特別是有些廠家有些特別的要求都沒有寫出來,導致廠家在收到郵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咨詢這方面的要求,或者有些廠家最后做出來的不符要求。2 鉆孔方面的設計 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最小孔徑的設計,一般板內的最小孔徑都是過孔的孔徑,這個是直接體現在成本上的,有些板的過孔明明可以設計為0.50MM的孔,即只放0.30MM,這樣成本就直接大幅上升,廠家成本高了,就會提高報價;另外就是過孔太多,有些DVD以及數碼相框上面的過孔真的是整板都放滿了,動不動就1000多孔,做過太多這方面的板,認為正常應該在500-600孔,當然有人會說過孔多對板子的信號導通方面,以及散熱方面有好處,我認為這就要取一個平衡,在控制這些方面的同時還要不會導致成本上升,我在這里可以說個例子:我們公司有個客戶是深圳做DVD的,量很大,在最開始合作的時候也是以上這種情況,后來成本對雙方來說,實在是個大問題,經過與 R&D溝通,將過孔的孔徑盡量加大,刪除大銅皮上的部分過孔,像主IC中間的散熱孔用4個3.00MM的孔代替, 這樣一來,鉆孔的費用就降低了,一平方就可以降幾十塊錢的鉆孔費,對于雙方來說達到了雙贏;另外就是一些槽孔,比如說1.00MM X 1.20MM的超短槽孔,對于廠家來說,真的是非常之難做,第一很難控制公差,第二鉆也來的槽也不是直的,有些彎曲,以前我們也做過部分這樣的板子,結果幾毛錢人民幣的板,由于槽孔不合格,扣款1美金/塊,我們也與客戶溝通過這方面的問題,后來就直接改用1.20MM的圓孔。
標簽: PCB
上傳時間: 2015-01-02
上傳用戶:zaizaibang
第一章 傳輸線理論一 傳輸線原理二 微帶傳輸線三 微帶傳輸線之不連續分析第二章 被動組件之電感設計與分析一 電感原理二 電感結構與分析三 電感設計與模擬四 電感分析與量測傳輸線理論與傳統電路學之最大不同,主要在于組件之尺寸與傳導電波之波長的比值。當組件尺寸遠小于傳輸線之電波波長時,傳統的電路學理論才可以使用,一般以傳輸波長(Guide wavelength)的二十分之ㄧ(λ/20)為最大尺寸,稱為集總組件(Lumped elements);反之,若組件的尺寸接近傳輸波長,由于組件上不同位置之電壓或電流的大小與相位均可能不相同,因而稱為散布式組件(Distributed elements)。 由于通訊應用的頻率越來越高,相對的傳輸波長也越來越小,要使電路之設計完全由集總組件所構成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因此,運用散布式組件設計電路也成為無法避免的選擇。 當然,科技的進步已經使得集總組件的制作變得越來越小,例如運用半導體制程、高介電材質之低溫共燒陶瓷(LTCC)、微機電(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等技術制作集總組件,然而,其中電路之分析與設計能不乏運用到散布式傳輸線的理論,如微帶線(Microstrip Lines)、夾心帶線(Strip Lines)等的理論。因此,本章以討論散布式傳輸線的理論開始,進而以微帶傳輸線為例介紹其理論與公式,并討論微帶傳輸線之各種不連續之電路,以作為后續章節之被動組件的運用。
標簽: 傳輸線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瀟湘書客
PCB LAYOUT 術語解釋(TERMS)1. COMPONENT SIDE(零件面、正面)︰大多數零件放置之面。2. SOLDER SIDE(焊錫面、反面)。3. SOLDER MASK(止焊膜面)︰通常指Solder Mask Open 之意。4. TOP PAD︰在零件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5. BOTTOM PAD:在銲錫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6. POSITIVE LAYER:單、雙層板之各層線路;多層板之上、下兩層線路及內層走線皆屬之。7. NEGATIVE LAYER:通常指多層板之電源層。8. INNER PAD:多層板之POSITIVE LAYER 內層PAD。9. ANTI-PAD:多層板之NEGATIVE LAYER 上所使用之絕緣範圍,不與零件腳相接。10. THERMAL PAD:多層板內NEGATIVE LAYER 上必須零件腳時所使用之PAD,一般稱為散熱孔或導通孔。11. PAD (銲墊):除了SMD PAD 外,其他PAD 之TOP PAD、BOTTOM PAD 及INNER PAD 之形狀大小皆應相同。12. Moat : 不同信號的 Power& GND plane 之間的分隔線13. Grid : 佈線時的走線格點2. Test Point : ATE 測試點供工廠ICT 測試治具使用ICT 測試點 LAYOUT 注意事項:PCB 的每條TRACE 都要有一個作為測試用之TEST PAD(測試點),其原則如下:1. 一般測試點大小均為30-35mil,元件分布較密時,測試點最小可至30mil.測試點與元件PAD 的距離最小為40mil。2. 測試點與測試點間的間距最小為50-75mil,一般使用75mil。密度高時可使用50mil,3. 測試點必須均勻分佈於PCB 上,避免測試時造成板面受力不均。4. 多層板必須透過貫穿孔(VIA)將測試點留於錫爐著錫面上(Solder Side)。5. 測試點必需放至於Bottom Layer6. 輸出test point report(.asc 檔案powerpcb v3.5)供廠商分析可測率7. 測試點設置處:Setuppadsstacks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cjf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