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IS 模型在做類似板級SI 仿真得到廣泛應用。在做仿真的初級階段,經常對于ibis 模型的描述有些疑問,只知道把模型拿來轉換為軟件所支持的格式或者直接使用,而對于IBIS 模型里面的數據描述什么都不算很明白,因此下面的一些描述是整理出來的一點對于ibis 的基本理解。在此引用很多presention來描述ibis 內容(有的照抄過來,阿彌陀佛,不要說抄襲,只不過習慣信手拈來說明一些問題),僅此向如muranyi 等ibis 先驅者致敬。本文難免有些錯誤或者考慮不周,隨時歡迎進行討論并對其進行修改!IBIS 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IBIS 這個詞是Input/Output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的縮寫。本文是基于IBIS ver3.2 所撰寫出來(www.eigroup.org/IBIS/可下載到各種版本spec),ver4.2增加很多新特性,由于在目前設計中沒用到不予以討論。。。在業界經常會把spice 模型描述為transistor model 是因為它描述很多電路細節問題。而把ibis 模型描述為behavioral model 是因為它并不象spice 模型那樣描述電路的構成,IBIS 模型描述的只不過是電路的一種外在表現,象個黑匣子一樣,輸入什么然后就得到輸出結果,而不需要了解里面驅動或者接收的電路構成。因此有所謂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ibis 模型的仿真精度依賴于模型的準確度以及考慮的worse case,因此無論你的模型如何精確而考慮的worse case 不周全或者你考慮的worse case 如何周全而模型不精確,都是得不到較好的仿真精度。
標簽:
ibis
模型
上傳時間:
2013-10-16
上傳用戶:zho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