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arning NS Website (中文,有介紹Unicast Routing) 2. 華玄明網際網路實驗室 - NS2 討論區 (臺灣NS2討論區) 3. NS仿真軟件 (中國大陸NS2討論區) 4. The Network Simulator: Contributed Code (一些研究人員所貢獻的程式碼,這些程式碼並沒有包含在NS2原本的程式碼內) 5. The Network Simulator: Building Ns (介紹如何安裝NS2) 6. NsNam Site Search (有關於NS和NAM的搜尋引擎)
上傳時間: 2016-11-03
上傳用戶:huangld
非常好用的清理軟體,可清除一般難清除的軟件
標簽: cccleaner
上傳時間: 2016-03-09
上傳用戶:好爸爸林
CAN波特率計算軟件 為了方便計算出 NXP 系列CAN 控制器(不包括NXP ARM 內嵌的CAN 控制器)的波特率
上傳時間: 2016-11-24
上傳用戶:test1111
拆iso要用到的軟件 crass0.4.13.14
上傳時間: 2017-07-18
上傳用戶:keroro137
方便綠色免安裝擷圖軟件,也可擷取網頁畫面
標簽: FSCapture
上傳時間: 2018-11-20
上傳用戶:aaazzz37
IDAQ-8098 控溫模塊是專為精確控溫應用而設計的,采用多 CPU 方案實現采集和 PID 控制分開工 作,采用 Modbus 通信協議,通過 RS-485 通信接口下載控溫參數,并實時監測被控溫區實時溫度、控溫 狀態和數字量輸入輸出狀態,還可以控制控溫的啟停等功能。啟動控溫后,模塊能夠按照設定的控溫參數 自動工作,無須其他設備干預,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控制系統的工作負擔,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 性。IDAQ-8098 控溫模塊完全實現系統的溫度采集和控制,有效減少了技術部門在該功能上的開發和調試 時間,使產品能夠快速占領市場。 ◆ 多 CPU 工作方式,采集熱電偶信號和 PID 控制完全分開協同式工作 ◆ 控溫方式:增量 PID 加模糊控制,自適應 PID 控制(保存自適應的最佳參數供下次使用) ◆ 8 個控溫通道各自獨立 PID 控制,對應于 8 個通道的熱電偶輸入 ◆ PID 采樣周期可達 500ms ◆ 控溫精度最高能達到±0.5℃ ◆ 五種脈寬輸出指示五種控溫狀態(不控溫、加熱、恒溫、預警和報警) ◆ 可通過 RS-485 串口遠程監視工作狀態 ◆ 可和 PLC 掛接通訊,組合成最完美最經濟最可靠的 IO 控制和被控溫區溫度控制系統◆ 有效分辨率:16 位 ◆ 通道:8 路差分 ◆ 輸入類型:輸入類型:熱電偶,PT100,0~20mA,0-10V,-20-+20mV,-78-+78mV,-312-+312mV,0-5000mV ◆ 熱電偶類型與溫度范圍: J -200 ~ 1200℃ K -200 ~ 1370℃ T -200 ~ 400℃ E -200 ~ 1000℃ R -50 ~ 1760℃ S -50 ~ 1760℃ B 0 ~ 1820℃ PT100 溫度范圍:-200 ~ 660℃ ◆ 隔離電壓:3000Vdc ◆ 故障與過壓保護:最大承受電壓±35V ◆ 采樣速率:20 采樣點/ 秒(總共) ◆ 輸入阻抗:20M ◆ 精度:±0.1%( 電壓輸入) ◆ 零漂移:±3uV/℃
標簽: PID溫控模塊
上傳時間: 2021-12-09
上傳用戶:
摘要: 智能機器人仿真系統,由于智能機器人受到自身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和控制多樣性等因素的影響,仿真系統設計主要都 是以數學建模的形式化仿真為主,無法實現數學建模與場景實現協調仿真。為此,首先分析兩輪移動機器人數學運動模型, 然后設計與機器人控制系統相關的傳感器數據采集分析、機器人智能自動控制和人工控制等模塊,以實現機器人控制的真 實場景。仿真系統利用 LabVIEW 設計控制界面,并結合 Robotics 工具包的建模、計算和控制功能。仿真結果表明設計的平 臺更適合教學和實驗室研究,并可為實際的物理過程提供數據參考和決策建議。 關鍵詞: 機器人; 虛擬; 系統仿真 中圖分類號: TP242 文獻標識碼: B1 引言 隨著測控技術的發展,虛擬儀器技術已成為工業控制和 自動化測試等領域的新生力量[1]。而機器人作為一種新型 的生產工具,應用范圍已經越來越廣泛,幾乎滲透到各個領 域,是一項多學科理論與技術集成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目前 機器人仿真系統主要集中在復雜的機器人數學模型構建與 形式化仿真,無法實現分析機器人運動控制的靜態和動態特 性,更加無法實現控制的真實場景[2]。為了改善專業控制軟 件在硬件開發周期較長的缺點,本文擬建立一個基于通用軟 件的實時仿真和控制平臺,以更適合教學和實驗室研究。本 文以通用仿真軟件 LabVIEW 和 Robotics [3]為實時仿真與控 制平臺,采用 LabVIEW 搭建控制界面,利用 Robotics 在后臺 進行系統模型和優化控制算法計算,使其完成機器人控制系 統應有的靜態和動態性能分析,不同環境下傳感器變化模擬 顯示以及目標路徑形成等功能。 2 系統構成 仿真系統的構成主要包括了仿真界面、主控制界面、障 礙檢測、智能控制和人工控制模塊。其中主要對人工控制和 智能控制進行程序設計。仿真運行時,障礙檢測一直存在, 主要是為了在智能控制模式下的智能決策提供原始數據。 在人工控制模式下,障礙檢測依然存在,只不過對機器人行 動不產生影響,目的是把環境信息直觀
標簽: 智能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3-11
上傳用戶:
四軸起飛時,發出觸發信號使導航模塊開始工作,同時讀取ICM20602的加速度計、陀螺儀數據,對數據卡爾曼濾波后姿態解算,對角度與角速度采取串級PID調節。控制系統算法設計主要有ICM20602濾波算法,姿態解算算法、串級PID控制算法和定高部分控制算法。礙于篇幅所限,下面介紹最重要的串級PID控制算法和定高部分控制算法。地理坐標系中重力的水平分量為零,僅用三軸陀螺儀和三軸加速度計無法計算出航向角,由于巡線機器人保持穩定飛行只需要橫滾角(roll)和俯仰角(pitch),所以四元數轉換成歐拉角。定高控制算法采用的是增量式PID控制,定高控制的輸出最后與姿態控制的輸出疊加到四個電機的控制中。數據濾波使用的是低通濾波,采用近三次的平均值。為了防止姿態對激光測距的影響及減小高度控制對姿態控制的干擾使用歐拉角來校正高度值,即Hight=(float)Hight*(cos(roll)* cos(pitch))。將四元數轉換后的歐拉角與陀螺儀測出來的角速度進行串級PID控制,其中歐拉角作為外環,角速度作為內環。外環的PID以及內環的PD設定值為測試數據值。由于內環的角速度控制不需要無靜差,所以內環采用PD控制,為防止測量的誤差造成較大影響,外環積分需要限幅。
標簽: 傳感器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默默
電源供應器analog電壓電流回受控制備PID功能並將運算結果透過SPI介面回傳另一顆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17-03-19
上傳用戶:duoshen1989
九十三學年 度 全國大學校院嵌入式軟體設計競賽 多媒體組決賽報告書 具效能與耗電可調適性之智慧型數 位相機
上傳時間: 2014-11-29
上傳用戶:jjj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