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圖象與視頻處理C/C++代碼,該軟件包可用于Matlab。包括讀取AVI和CIF/QCIF視頻序列代碼,Canny算子,Harris角點檢測,全局閾值算法,動態閾值算法等等。
上傳時間: 2014-01-07
上傳用戶:zhouli
h.263 c編碼源碼。目錄下有input。QCIF原始未壓縮文件,運行程序生成重建文件recon。QCIF和壓縮后文件output。263文件。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ljmwh2000
單片機下S1D19015的液晶驅動 愛普生近日推出款用于2.5G和3G手機的彩色TFT LCD驅動器IC——S1D19105。該單芯片解決方案同時支持176×RGB×220點(QCIF+)顯示和262,144種色彩,并提供獨立的RGB視頻接口,能夠與愛普生的移動圖形引擎(Mobile Graphics Engine)方便結合,從而在手機上建立兼容視頻的顯示系統。該芯片有兩個接口系統,一個MPU接口和一個RGB接口。 直接連接于MPU的總線可傳輸命令和靜態圖像,同時專用視頻RGB接口和VSYNC同步電路則能提供穩定無閃爍的視頻顯示。
標簽: S1D19015 S1D19105 QCIF 2.5
上傳時間: 2014-01-04
上傳用戶:dianxin61
程序以及測試文件。 說明: 1.兩個程序均可以播放X264生成的264文件,這里先只支持QCIF,文件名固定為test.264,不是這個名稱將無法解碼 2.PC版將兩個文件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下即可運行,按播放可以觀察播放效果 3.Pocket PC版將264文件放在根目錄下,運行即可觀察解碼效果。 JM是基于JM10.1,純C的,解碼速度比T264慢很多。
上傳時間: 2015-10-22
上傳用戶:無聊來刷下
.這里只做了對QCIF文件的解碼; 2.本程序是純C的,所以PPC上400M只能做到11FPS左右,不過我會用TCPMP/FFMPEG里面的匯編繼續優化。
上傳時間: 2014-12-08
上傳用戶:璇珠官人
H.264/AVC規范是由國際電聯(ITU-T)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聯合制定的新一代視頻編解碼標準。它具有如下四個特點:低碼流,和MPEG2等壓縮技術相比,在同等圖像質量下,采用H.264技術壓縮后的數據量只有MPEG2的1/8;高圖象質量,復雜的算法保證了低碼流條件下圖像仍能保留豐富的細節;容錯能力強,提供了解決在不穩定網絡環境下容易發生的丟包等錯誤的必要工具;網絡適應性強,提供了網絡適應層,數據能在不同網絡上傳輸。但由此帶來的代價是復雜度極高的編碼過程,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統中實現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H.264標準的開源代碼T264向DM642平臺的移植和優化。優化綜合運用了上層和底層的實現方法實現。上層的方法例如使用CCS提供的條件優化代碼優化功能,使用IMGLIB中高度優化的函數等,其特點是簡便易行,效果良好;底層的實現方法例如使用DM642特有的內聯函數,用線性匯編的方式實現算法等,特點是提高了代碼運行的并行性,但需要對DM642和H.264有很深刻的理解。 目前本設計已成功完成H.264.算法在DM642開發板上的運行,壓縮QCIF格式視頻的速度隨圖像復雜度的不同達到了35-50幀每秒。此后本設計還繼續使用優化后的編碼器實現了監控用視頻服務器的原型,使得攝像頭采集的視頻數據在DM642開發板上壓縮后傳輸至PC機,且能夠在PC端用配套的程序成功解碼并播放。
上傳時間: 2013-06-23
上傳用戶:qqiang2006
隨著計算機科學在人機交互領域的極大發展,作為人臉信息處理中的一項關鍵技術,人臉檢測現在已經成為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和人機交互領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人臉檢測算法存在計算量大、速度慢等缺點。軟件實現方式無法達到實時處理要求,而現有的硬件實現需要占用大量硬件資源。 本文針對現有人臉檢測硬件實現的缺點,通過對Adaboost算法和現有硬件結構的分析,提出了雙流水線硬件檢測架構:掃描窗口流水線、特征向量流水線。并在Vertex-II Pro FPGA平臺驗證成功,達到實時檢測的標準。具體工作和創新點包括如下幾點: 介紹了人臉檢測的原理以及人臉檢測經典算法。其中,詳細介紹了Adaboost算法。 對現有的結構進行詳細分析。指出現有各架構的缺點,即資源占用多,檢測速度慢。針對這兩個問題,本文提出了一個適合嵌入式應用的掃描窗口、特征向量雙流水線檢測硬件架構,詳細說明了該架構的工作原理,并在該架構基礎上,通過加入預測加載技術,進一步提高檢測速度。隨后,采用存儲器訪問效率,架構內部存儲單元大小,檢測時間長短,運算單元數量四個標準,詳細比較了新架構和現有架構的差別,顯示出新架構的優勢。 基于提出的架構,給出了Adaboost人臉檢測系統的VLSI實現方案。本文中,采用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將人臉檢測系統分成若干個子模塊,然后對每個子模塊進行詳細的設計和說明,給出了每個子模塊的硬件架構、狀態轉換以及verilog實現后的仿真波形。 采用Xilinx公司的VII Pro FPGA開發板完成人臉檢測系統的硬件驗證。FPGA驗證結果表明對于QCIF分辨率的視頻圖像,人臉檢測系統能夠達到50fps的檢測速度,滿足實時檢測的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6-15
上傳用戶:1193169035
隨著通信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今年3G牌照的發放,視頻業務在移動多媒體方面將會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移動終端上實現支持高效視頻編碼標準的解碼功能就成為一項非常有實際意義的工作。 H.264作為新一代的高壓縮率的視頻標準,憑借其較高的壓縮率和優秀圖像質量,使得H.264只要利用較小的空間就能存儲更多的視頻數據,在更低的網絡帶寬條件下提供更優質量的視頻。然而高度的壓縮必然付出較高的硬件代價。如何能完成視頻良好解碼并能節約硬件資源成為研究熱點。 考慮到H.264視頻編解碼的計算復雜度,在硬件選擇上一般比較注重高性能處理器的選擇。計算目前主流的實現方式包括ASIC的專用集成芯片實現或者是DSP的軟件實現。ARM處理器伴隨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對支持數字信號處理的功能加強后,在視頻編解碼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本文以WindowsCE5.0和S3C2440A嵌入式平臺作為H.264解碼器的載體,研究的代碼版本是t264-src-0.14,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研究了H.264視頻壓縮標準和它的體系結構,尤其是對解碼器部分進行了硬件要求的分析。 深入研究了WINCE5.0和ARM結合的平臺特性,根據實際的硬件平臺需要,定制了相應的操作系統。 完成了基于T264代碼的解碼庫在WINCE5.0下的移植,并進行了相應的代碼和算法的優化并完成了基于WINCE5.0操作系統下播放程序的編寫。 通過實驗數據證明,在基于單核的ARM芯片中,主要靠軟件進行QCIF格式的H.264視頻解碼從而獲得良好播放效果的方法是有效的。
上傳時間: 2013-07-24
上傳用戶:myworkpost
移植的ARM9,S3C2410版本的jm86,開發環境是ADS,優化的不多,可以跑,QCIF的效果還OK
上傳時間: 2014-01-23
上傳用戶:lwwhust
該軟件用于讀yuv視頻序列,主要是cif格式和QCIF格式效果不錯
上傳時間: 2014-01-23
上傳用戶:bibirno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