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Express是由Intel,Dell,Compaq,IBM,Microsoft等PCI SIG聯合成立的Arapahoe Work Group共同草擬并推舉成取代PCI總線標準的下一代標準。PCI Express利用串行的連接特點能輕松將數據傳輸速度提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遠遠超出PCI總線的傳輸速率。一個PCI Express連接可以被配置成x1,x2,x4,x8,x12,x16和x32的數據帶寬。x1的通道能實現單向312.5 MB/s(2.5 Gb/s)的傳輸速率。Xi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FPGA芯片內嵌PCI-ExpressEndpoint Block硬核,為實現單片可配置PCI-Express總線解決方案提供了可能。 本文在研究PCI-Express接口協議和PCI-Express Endpoint Block硬核的基礎上,使用Virtex5LXT50 FPGA芯片設計PCI Express接口硬件電路,實現PCI-Express數據傳輸
上傳時間: 2013-12-27
上傳用戶:wtrl
Xilinx Virtex5 SGMII高速串行通信例程。
上傳時間: 2017-01-28
上傳用戶:thuyenvinh
現代的計算機追求的是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數據完整性和靈活性。無論從物理性能,還是從電氣性能來看,現今的并行總線都已出現了某些局限,無法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率。而SATA以其傳輸速率快、支持熱插拔、可靠的數據傳輸等特點,得到各行業越來越多的支持。 目前市場上的SATA IP CORE都是面向IC設計的,不利于在FPGA上集成,因此,本文在Xi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FPGA上實現SATAⅡ協議,對SATA技術的推廣、國內邏輯IP核的發展都有一定的意義。 本文將SATAⅡ協議的FPGA實現劃分成物理層、鏈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四個模塊。提出了物理層串行收/發器設計以及物理鏈路初始化方案。分析了鏈路層模塊結構,給出了作為SATAⅡ鏈路層核心的狀態機的設計。為滿足SATAⅡ協議3.0Gbps的速率,采用擴大數據處理位寬的方法,設計完成了鏈路層的16b/20b編碼模塊,同時為提高數據傳輸可靠性和信號的穩定性,分別實現了鏈路層CRC校驗模塊和并行擾碼模塊。在描述協議傳輸層的模塊結構的基礎上,給出了作為傳輸層核心的狀態機的設計,并以DMA DATA OUT命令的操作為例介紹了FIS在傳輸層中的處理過程。完成了命令層協議狀態機的設計,并實現了SATAⅡ新增功能NCQ技術,從而使得數據傳輸更加有效。最后為使本設計應用更加廣泛,設計了基于AHB總線的用戶接口。 本設計采用Verilog HDL語言對需要實現的電路進行描述,并使用Modelsim軟件仿真。仿真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邏輯電路可靠穩定,與SATAⅡ協議定義功能一致。
上傳時間: 2013-06-16
上傳用戶:cccole0605
SATA接口是新一代的硬盤串行接口標準,和以往的并行硬盤接口比較它具有支持熱插拔、傳輸速率快、執行效率高的明顯優勢。SATA2.0是SATA的第二代標準,它規定在數據線上使用LVDS NRZ串行數據流傳輸數據,速率可達3Gb/s。另外,SATA2.0還具有支持NCQ(本地命令隊列)、端口復用器、交錯啟動等一系列技術特征。正是由于以上的種種技術優點,SATA硬盤業已被廣泛的使用于各種企業級和個人用戶。 硬盤作為主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其信息安全問題尤其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在加密時需要實時處理大量的數據,所以對硬盤數據的加密主要使用帶有密鑰的硬件加密的方式。因此將硬盤加密和SATA接口結合起來進行設計和研究,完成基于SATA2.0接口的加解密芯片系統設計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和研究價值。 本論文首先介紹了SATA2.0的總線協議,其協議體系結構包括物理層、鏈路層、傳輸層和命令層,并對系統設計中各個層次中涉及的關鍵問題進行了闡述。其次,本論文對ATA協議和命令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分析,并針對設計中涉及的命令和對其做出的修改進行了說明。接著,本論文對SATA2.0加解密控制芯片的系統設計進行了講解,包括硬件平臺搭建和器件選型、模塊和功能劃分、系統工作原理等,剖析了系統設計中的難點問題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對系統數據通路的各個模塊的設計和實現進行詳盡的闡述,并給出各個模塊的驗證結果。最后,本文簡要的介紹了驗證平臺搭建和測試環境、測試方法等問題,并分析測試結果。 本SATA2.0硬盤加解密接口電路在Xilinx公司的Virtex5 XC5VLX50T FPGA上進行測試,目前工作正常,性能良好,已經達到項目性能指標要求。本論文在SATA加解密控制芯片設計與實現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通用性、可移植性,有一定的理論及經濟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IUSHICHEN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深入發展,嵌入式系統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以ARM和以FPGA為核心的嵌入式系統是當前嵌入式研究的熱點,而相關研究的開展需要功能強大的開發平臺支持,因此基于ARM和FPGA的開發平臺設計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分別設計了一款基于PXA270的ARM開發平臺和一款基于Virtex5的FPGA開發平臺,主要針對電源管理、接口設計、板級時序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利用PADS Logic設計工具完成了系統原理圖設計,并借助Hyperlynx SI仿真工具,對PCB的板級設計問題進行了分析,實現了平臺PCB的可靠設計。最后對平臺各模塊進行了調試,通過在平臺上運行操作系統并加載可執行程序的方法驗證了平臺整體功能。 本文的特色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結合PXA270處理器內部的電源管理單元和MAX1586A集成電源管理芯片,實現了PXA270開發平臺的動態電源管理,有效降低了平臺功耗; (2)平臺實現了FF/BT/STUART、USB Host/Client、SD/MMC、AC'97、LCD和擴展VGA、PCMCIA/CF等多種接口,具有良好的開發靈活性和通用性; (3)對開發平臺PCB板級走線中可能出現的反射、串擾、時序沖突等問題進行評估,給出了布線約束方案,使系統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
上傳時間: 2013-07-06
上傳用戶:gps6888
遺傳算法是一種基于自然選擇原理的優化算法,在很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遺傳算法使用計算機軟件實現時,會隨著問題復雜度和求解精度要求的提高,產生很大的計算延時,這種計算的延時限制了遺傳算法在很多實時性要求較高場合的應用。為了提升運行速度,可以使用FPGA作為硬件平臺,設計數字系統完成遺傳算法。和軟件實現相比,硬件實現盡管在實時性和并行性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但同時會導致系統的靈活性不足、通用性不強。本文針對上述矛盾,使用基于功能的模塊化思想,將基于FPGA的遺傳算法硬件平臺劃分成兩類模塊:系統功能模塊和算子功能模塊。針對不同問題,可以在保持系統功能模塊不變的前提下,選擇不同的遺傳算子功能模塊完成所需要的優化運算。本文基于Xi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FPGA平臺,使用VerilogHDL語言實現了偽隨機數發生模塊、隨機數接口模塊、存儲器接口/控制模塊和系統控制模塊等系統功能模塊,以及基本位交叉算子模塊、PMX交叉算子模塊、基本位變異算子模塊、交換變異算子模塊和逆轉變異算子模塊等遺傳算法功能模塊,構建了系統功能構架和遺傳算子庫。該設計方法不僅使遺傳算法平臺在解決問題時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通用性,而且維持了系統架構的穩定。本文設計了多峰值、不連續、不可導函數的極值問題和16座城市的旅行商問題 (TSP)對遺傳算法硬件平臺進行了測試。根據測試結果,該硬件平臺表現良好,所求取的最優解誤差均在1%以內。相對于軟件實現,該系統在求解一些復雜問題時,速度可以提高2個數量級。最后,本文使用FPGA實現了粗粒度并行遺傳算法模型,并用于 TSP問題的求解。將硬件平臺的運行速度在上述基礎上提高了近1倍,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關鍵詞:遺傳算法,硬件實現,并行設計,FPGA,TSP
上傳時間: 2013-06-15
上傳用戶:hakim
xilinx Virtex5開發板技術手冊
標簽: Genesys_rm xilinxV5 數據手冊
上傳時間: 2013-10-15
上傳用戶:黃華強
采用X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FPGA設計了一個用于多種高速串行協議的數據交換模塊,并解決了該模塊實現中的關鍵問題.該交換模塊實現4X模式RapidIO協議與4X模式PCI Express協議之間的數據交換,以及自定義光纖協議與4X模式PCI Express協議之間的數據交換,實現了單字讀寫以及DMA操作,并提供高速穩定的傳輸帶寬.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rnsfing
為解決北斗導航接收機干擾功率強、有效信號弱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基于功率倒置自適應算法的抗干擾設計方案。該方案以自適應天線系統為平臺,采用FPGA處理器Virtex5芯片實現自適應算法,根據最小均方誤差原則迭代計算功率倒置的最優權值并產生加權輸出。測試結果顯示:功率倒置算法在干擾形式、干擾方向未知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抑制干擾,為北斗導航接收機提供最高50 dB的抗干擾能力。
上傳時間: 2013-11-07
上傳用戶:born2007
xilinx Virtex5開發板技術手冊
標簽: Genesys_rm xilinxV5 數據手冊
上傳時間: 2013-11-05
上傳用戶:lg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