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的硬件防火墻的實現方案,采用了FPGA來實現千兆線速的防火墻。傳統的基于X86等通用CPU的防火墻無法支撐快速增長的網絡速度,無法實現線速過濾和轉發。本文在采用FPGA可編程器件+通用CPU模式下,快速處理網絡數據。網絡數據在建立連接跟蹤后,直接由FPGA實現的快速處理板直接轉發,實現了網絡數據的線速處理,通用CPU在操作系統支持下,完成網絡數據的連接跟蹤的創建、維護,對網絡規則表的維護等工作。FPGA硬件板和CPU各司所長,實現快速轉發的目的。 本文設計了基于FPGA的硬件板的硬件規格,提出了硬件連接跟蹤表的存儲模式,以及規則表的存儲模式和定義等; 防火墻系統軟件采用NetBSD操作系統,完成了硬件板的NetBSD的驅動;在軟件系統完成了新建連接的建立、下發、老化等工作;在連接跟蹤上完成了規則的建立、刪除、修改等工作。 本文完成了防火墻的實現。實現了基于連接跟蹤的包過濾、地址轉換(NAT),設計了連接跟蹤的關鍵數據結構,包過濾的關鍵數據結構等,重用了NetBSD操作系統的路由。本文針對地址轉換應用程序的穿透問題,新增了部分實現。 在DoS攻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攻擊網絡手段,本文采用了軟硬件結合的方法,不僅在軟件部分做了完善,也在硬件部分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測試數據表明,對常見的Syn洪水攻擊效果明顯。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NetBSD操作系統內核的軟件缺陷,做了修正,使之更完善。 經過測試分析,本方案不僅明顯的優于X86方案,和基于NP方案、基于ASIC方案比較,具有靈活、可配置、易升級的優點。
上傳時間: 2013-06-21
上傳用戶:zxh1986123
51單片機應用程序設計實例,包括C語言程序和電路圖
上傳時間: 2013-07-02
上傳用戶:mj16166
現代社會信息量爆炸式增長,由于網絡、多媒體等新技術的發展,用戶對帶寬和速度的需求快速增加。并行傳輸技術由于時鐘抖動和偏移,以及PCB布線的困難,使得傳輸速率的進一步提升面臨設計的極限;而高速串行通信技術憑借其帶寬大、抗干擾性強和接口簡單等優勢,正迅速取代傳統的并行技術,成為業界的主流。 本論文針對目前比較流行并且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兩種高速串行接口電路——高速鏈路口和Rocket I/O進行研究,并以Xilinx公司最新款的Virtex-5 FPGA為研究平臺進行仿真設計。本論文的主要工作是以某低成本相控陣雷達信號處理機為設計平臺,在其中的一塊信號處理板上,進行了基于LVDS(Low 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技術的高速LinkPort(鏈路口)設計和基于CML(Current ModeLogic)技術的Rocket I/O高速串行接口設計。首先在FPGA的軟件中進行程序設計和功能、時序的仿真,當仿真驗證通過之后,重點是在硬件平臺上進行調試。硬件調試驗證的方法是將DSP TS201的鏈路口功能與在FPGA中的模擬高速鏈路口相連接,進行數據的互相傳送,接收和發送的數據相同,證明了高速鏈路口設計的正確性。并且在硬件調試時對Rocket IO GTP收發器進行回環設計,經過回環之后接收到的數據與發送的數據相同,證明了Rocket I/O高速串行接口設計的正確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戀天使569
基于51單片機的電子時鐘C程序源代碼程序
上傳時間: 2013-06-06
上傳用戶:wfl_yy
本源程序是基于AVR單片機環境下,對GPS模塊信號進行分離、處理以及信息顯示的功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woshiyaosi
互感器是電力系統中電能計量和繼電保護中的重要設備,其精度和可靠性與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運行密切相關。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傳統的電磁式互感器已經暴露出一系列的缺陷,電子式互感器能很好的解決電磁式互感器的缺點,電子式互感器逐步替代電磁式互感器代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方向。目前,國產的互感器校驗儀主要是電磁式互感器校驗儀,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依賴于進口。電子式互感器的發展,使得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的研制勢在必行。 本課題依據國際標準IEC60044-7、IEC60044-8和國內標準GB20840[1].7-2007、GB20840[1].8-2007,設計了電子式互感器檢驗儀。該校驗儀采用直接法對電子式互感器進行校驗,即同時測試待校驗電子式互感器和標準電磁式互感器二次側的輸出信號,比較兩路信號的參數,根據比較結果完成電子式互感器的校驗工作。論文首先介紹了電子式互感器結構及輸出數字信號的特征,然后詳細論述了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的硬件及軟件設計方法。硬件主要采用FPGA技術設計以太網控制器RTL8019的控制電路,以實現電子式互感器信號的遠程接收,同時設計A/D芯片MAX125的控制電路,以實現標準電磁式互感器模擬輸出的數字化。軟件主要采用FPGA的SOPC技術,研制了MAX125和RTL8019的IP核,在NiosIIIDE集成開發環境下,完成對硬件電路的底層控制,運用準同步算法和DFT算法開發應用程序實現對數字信號的處理。最終完成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的設計。 最后進行了相關的實驗,所研制的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對0.5準確級的電子式電壓互感器和0.5準確級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分別進行了校驗,對其額定負荷的20%、100%、120%點做為測量點進行測量。經過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可知,校驗儀對電子式互感器的校驗精度滿足0.5%的比差誤差和20’的相位差。本課題的研究為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的研制工作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56934283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電力需求特別是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非線性負荷大量使用,卻帶來了嚴重的電力諧波污染,給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帶來嚴重影響,給供用電設備造成危害。如何最大限度的減少諧波造成的危害,是目前電力系統領域極為關注的問題。諧波檢測是諧波研究中重要分支,是解決其它相關諧波問題的基礎。因此,對諧波的檢測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目前使用的電力系統諧波檢測裝置,大多基于微處理器設計。微處理器是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它的性能高低直接決定了產品性能的好壞。而這種微處理器為主體構成的應用系統,存在效率低、資源利用率低、程序指針易受干擾等缺點。由于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專用集成電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設計技術的發展,使得設計電力系統諧波檢測專用的集成電路成為可能,同時為諧波檢測裝置的硬件設計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途徑。本文目標就是設計電力系統諧波檢測專用集成電路,從而可以實現對電力系統諧波的高精度檢測。采用專用集成電路進行諧波檢測裝置的硬件設計,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可靠性高等優點,由于應用范圍廣,需求量大,電力系統諧波檢測專用集成電路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本文首先介紹了國內外現行諧波檢測標準,調研了電力系統諧波檢測的發展趨勢;隨后根據裝置的功能需求,特別是依據其中諧波檢測國標參數的測量算法,為系統選定了基于FPGA的SOPC設計方案。 本文分析了電力系統諧波檢測專用集成電路的功能模型,對專用集成電路進行了模塊劃分。定義了各模塊的功能,并研究了模塊間的連接方式,給出了諧波檢測專用集成電路的并行結構。設計了基于FPGA的諧波檢測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和驗證的硬件平臺。配合專用集成電路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構建了智能監控單元專用集成電路的開發環境。 在進行FPGA具體設計時,根據待實現功能的不同特點,分為用戶邏輯區域和Nios處理器模塊兩個部分。用戶邏輯區域控制A/D轉換器進行模擬信號的采樣,并對采樣得到的數字量進行諧波分析等運算。然后將結果存入片內的雙口RAM中,等待Nios處理器的訪問。Nios處理器對數據處理模塊的結果進一步處理,得到其各自對應的最終值,并將結果通過串行通信接口發送給上位機。 最后,對設計實體進行了整體的編譯、綜合與優化工作,并通過邏輯分析儀對設計進行了驗證。在實驗室條件下,對監測指標的運算結果進行了實驗測量,實驗結果表明該監測裝置滿足了電力系統諧波檢測的總體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yw14205
國家863項目“飛行控制計算機系統FC通信卡研制”的任務是研究設計符合CPCI總線標準的FC通信卡。本課題是這個項目的進一步引伸,用于設計SCI串行通信接口,以實現環上多計算機系統間的高速串行通信。 本文以此項目為背景,對基于FPGA的SCI串行通信接口進行研究與實現。論文先概述SCI協議,接著對SCI串行通信接口的兩個模塊:SCI節點模型模塊和CPCI總線接口模塊的功能和實現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SCI節模型包含Aurora收發模塊、中斷進程、旁路FIFO、接受和發送存儲器、地址解碼、MUX。在SCI節點模型的實現上,利用FPGA內嵌的RocketIO高速串行收發器實現主機之間的高速串行通信,并利用Aurora IP核實現了Aurora鏈路層協議;設計一個同步FIFO實現旁路FIFO;利用FPGA上的塊RAM實現發送和接收存儲器;中斷進程、地址解碼和多路復合分別在控制邏輯中實現。 CPCI總線接口包括PCI核、PCI核的配置模塊以及用戶邏輯三個部分。本課題中,采用FPGA+PCI軟核的方法來實現CPCI總線接口。PCI核作為PCI總線與用戶邏輯之間的橋梁:PCI核的配置模塊負責對PCI核進行配置,得到用戶需要的PCI核;用戶邏輯模塊負責實現整個通信接口具體的內部邏輯功能;并引入中斷機制來提高SCI通信接口與主機之間數據交換的速率。 設計選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HDL和VHDL,在開發工具Xilinx ISE7.1中完成整個系統的設計、綜合、布局布線,利用Modelsim進行功能及時序仿真,使用DriverWorks為SCI串行通信接口編寫WinXP下的驅動程序,用VC++6.0編寫相應的測試應用程序。最后,將FPGA設計下載到FC通信卡中運行,并利用ISE內嵌的ChipScope Pro虛擬邏輯分析儀對設計進行驗證,運行結果正常。 文章最后分析傳輸性能上的原因,指出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和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竺羽翎2222
波前處理機是自適應光學系統中實時信號處理和運算的核心,隨著自適應光學系統得發展,波前傳感器的采樣頻率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波前處理機必須有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以保證系統的實時性。在整個波前處理機的工作流程中,對CCD傳來的實時圖像數據進行實時處理是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如果不能保證圖像處理的實時性,那么后續的處理過程都無從談起。因此,研制高性能的圖像處理平臺,對波前處理機性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論文介紹了本研究課題的背景以及國內外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狀況,接著介紹了傳統的專用和通用圖像處理系統的結構、特點和模型,并通過分析DSP芯片以及DSP系統的特點,提出了基于DSP和FPGA芯片的實時圖像處理系統。該系統不同于傳統基于PC機模式的圖像處理系統,發揮了DSP和FPGA兩者的優勢,能更好地提高圖像處理系統實時性能,同時也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 論文根據圖像處理系統的設計目的、應用需求確定了器件的選型。介紹了主要的器件,接著從系統架構、邏輯結構、硬件各功能模塊組成等方面詳細介紹了DSP+FPGA圖像處理系統硬件設計,并分析了包括各種參數指標選擇、連接方式在內的具體設計方法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論文在闡述傳輸線理論的基礎上,在制作PCB電路板的過程中,針對高速電路設計中易出現的問題,詳細分析了高速PCB設計中的信號完整性問題,包括反射、串擾等,說明了高速PCB的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和電磁兼容性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進行了一定的理論和技術探討和研究。 論文還介紹了基于FPGA的邏輯設計,包括了圖像采集模塊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案和SDRAM控制器的設計,介紹了SDRAM的基本操作和工作時序,重點闡述系統中可編程器件內部模塊化SDRAM控制器的設計及仿真結果。 論文最后描述了硬件系統的測試及調試流程,并給出了部分的調試結果。 該系統主要優點有:實時性、高速性。硬件設計的執行速度,在高速DSP和FPGA中實現信號處理算法程序,保證了系統實時性的實現;性價比高。自行研究設計的電路及硬件系統比較好的解決了高速實時圖像處理的需求。
上傳時間: 2013-05-30
上傳用戶:fxf126@126.com
圖像采集系統是數字圖像信號處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將前端相機所捕獲的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或者直接從數字相機中獲取數字信號,然后通過高速的計算機總線傳回計算機,憑借計算機的強大的運算、數據存儲與處理等操作能力,可以方便快捷地對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具有人機友好、功能靈活、可移植性強等優點。隨著對數據傳送速度要求的提高,PCI總線以其高的數據傳輸率,即插即用,低功耗等眾多優點,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針對PCI總線接口電路使用的廣泛性,介紹了PLX公司橋接芯片PCI9054主模式的工作原理和中斷機制,采用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實現與PCI9054的本地接口的信號轉換,給出了邏輯實現方案和仿真圖。本文針對FPGA中各功能模塊的邏輯設計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每個模塊都給出了精確的仿真結果。同時,文中還在其它章節詳細介紹了系統的硬件電路設計、并行接口設計、PCI接口設計、PC端控制軟件設計以及用于調試過程中的SignalTapⅡ嵌入式邏輯分析儀的使用方法,并且也對系統的仿真結果和測試結果給出了分析及討論。最后還附上了系統的PCB版圖、FPGA邏輯設計圖、實物圖及注釋詳細的相關源程序清單。在文章的軟件設計部分介紹了WinDriver驅動開發工具,利用WinDriver工具,在WindowsXP系統下實現設備的驅動程序開發,完成主模式數據傳輸和設備中斷的功能。
上傳時間: 2013-06-09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