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波峰焊中的成型工作,是生產過程中效率最低的部分之一,相應帶來了靜電損壞風險并使交貨期延長,還增加了出錯的機會。雙面貼裝A面布有大型IC器件,B面以片式元件為主充分利用PCB空間,實現安裝面積最小化,效率高單面混裝* 如果通孔元件很少,可采用回流焊和手工焊的方式一面貼裝、另一面插裝* 如果通孔元件很少,可采用回流焊和手工焊的方式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jelenecheung
7段數碼是純組合電路,通常的小規模專用IC,如74或4000系列的器件只能作十進制BCD碼譯碼,然而數字系統中的數據處理和運算都是2進制的,所以輸出表達都是16進制的,為了滿足16進制數的譯碼顯示,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VHDL譯碼程序在FPGA或CPLD中實現。本項實驗很容易實現這一目的。例6-1作為7段BCD碼譯碼器的設計,輸出信號LED7S的7位分別接如圖6-1數碼管的7個段,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例如當LED7S輸出為 "1101101" 時,數碼管的7個段:g、f、e、d、c、b、a分別接1、1、0、1、1、0、1,接有高電平的段發亮,于是數碼管顯示“5”。
上傳時間: 2014-01-08
上傳用戶:wff
7段數碼顯示譯碼器設計7段數碼是純組合電路,通常的小規模專用IC,如74或4000系列的器件只能作十進制BCD碼譯碼,然而數字系統中的數據處理和運算都是二進制的,所以輸出表達都是十六進制的,為了滿足十六進制數的譯碼顯示,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譯碼程序在FPGA/CPLD中來實現。例子作為七段譯碼器,輸出信號LED7S的7位分別接數碼管的7個段,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例如當LED7S輸出為“1101101”時,數碼管的7個段g、f、e、d、c、b、a分別接1、1、0、1、1、0、1;接有高電平的段發亮,于是數碼管顯示“5”。
上傳時間: 2014-01-26
上傳用戶:1427796291
半導體仿真工具Silvaco TCAD學習資料,中文,第1章 仿真準備,第2章 二維工藝仿真,第3章 二維器件仿真,第4章 高級的特性,附錄A 材料系統,附錄B 物理
標簽: 器件仿真
上傳時間: 2016-03-24
上傳用戶:蟲蟲網....
老版微波技術書籍,詳細講述各個微波器件的原理和設計。
標簽: 射頻
上傳時間: 2016-04-14
上傳用戶:wzh945
是否要先打開ALLEGRO? 不需要(當然你的機器須有CADENCE系統)。生成完封裝后在你的輸出目錄下就會有幾千個器件(全部生成的話),默認輸出目錄為c:\MySym\. Level里面的Minimum, Nominal, Maximum 是什么意思? 對應ipc7351A的ABC封裝嗎? 是的 能否將MOST, NOMINAL, LEAST三種有差別的封裝在命名上也體現出差別? NOMINAL 的名稱最后沒有后綴,MOST的后綴自動添加“M”,LEAST的后綴自動添加“L”,你看看生成的庫名稱就知道了。(直插件以及特別的器件,如BGA等是沒有MOST和LEAST級別的,對這類器件只有NOMINAL) IC焊盤用長方形好像比用橢圓形的好,能不能生成長方形的? 嗯。。。。基本上應該是非直角的焊盤比矩形的焊盤好,我記不得是AMD還是NS還是AD公司專門有篇文檔討論了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至少有以下好處:信號質量好、更省空間(特別是緊密設計中)、更省錫量。我過去有一篇帖子有一個倒角焊盤的SKILL,用于晶振電路和高速器件(如DDR的濾波電容),原因是對寬度比較大的矩形用橢圓焊盤也不合適,這種情況下用自定義的矩形倒角焊盤就比較好了---你可以從網上另外一個DDR設計的例子中看到。 當然,我已經在程序中添加了一選擇項,對一些矩形焊盤可以選擇倒角方式. 剛才試了一下,感覺器件的命名的規范性不是太好,另好像不能生成器件的DEVICE文件,我沒RUN完。。。 這個程序的命名方法基本參照IPC-735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名嗜好,仍是不好統一的;我是比較懶的啦,所以就盡量靠近IPC-7351了。 至于DEVICE,的選項已經添加 (這就是批量程序的好處,代碼中加一行,重新生產的上千上萬個封裝就都有新東西了)。 你的庫都是"-"的,請問用過ALLEGRO的兄弟,你們的FOOTPRINT認"-"嗎?反正我的ALLEGRO只認"_"(下劃線) 用“-”應該沒有問題的,焊盤的命名我用的是"_"(這個一直沒改動過)。 部分絲印畫在焊盤上了。 絲印的問題我早已知道,只是盡量避免開(我有個可配置的SilkGap變量),不過工作量比較大,有些已經改過,有些還沒有;另外我沒有特別費功夫在絲印上的另一個原因是,我通常最后用AUTO-SILK的來合并相關的層,這樣既方便快捷也統一各個器件的絲印間距,用AUTO-SILK的話絲印線會自動避開SOLDER-MASK的。 點擊allegro后命令行出現E- Can't change to directory: Files\FPM,什么原因? 我想你一定是將FPM安裝在一個含空格的目錄里面了,比如C:\Program Files\等等之類,在自定義安裝目錄的時候該目錄名不能含有空格,且存放生成的封裝的目錄名也不能含有空格。你如果用默認安裝的話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 默認FPM安裝在C:\FPM,默認存放封裝的目錄為C:\MYSYM 0.04版用spb15.51生成時.allegro會死機.以前版本的Allegro封裝生成器用spb15.51生成時沒有死機現象 我在生成MELF類封裝的時候有過一次死機現象,估計是文件操作錯誤導致ALLEGRO死機,原因是我沒有找到在skill里面直接生成SHAPE焊盤的方法(FLASH和常規焊盤沒問題), 查了下資料也沒有找到解決方法,所以只得在外部調用SCRIPT來將就一下了。(下次我再查查看),用SCRIPT的話文件訪問比較頻繁(幸好目前MELF類的器件不多). 解決辦法: 1、對MELF類器件單獨選擇生成,其它的應該可以一次生成。 2、試試最新的版本(當前0.05) 請說明運行在哪類器件的時候ALLEGRO出錯,如果不是在MELF附近的話,請告知,謝謝。 用FPM0.04生成的封裝好像文件都比較大,比如CAPC、RES等器件,都是300多K,而自己建的或采用PCB Libraries Eval生成的封裝一般才幾十K到100K左右,不知封裝是不是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我的每個封裝文件包含了幾個文字層(REF,VAL,TOL,DEV,PARTNUMBER等),SILK和ASSEM也是分開的,BOND層和高度信息,還有些定位線(在DISP層),可能這些越來越豐富的信息加大了生成文件的尺寸.你如果想看有什么內容的話,打開所有層就看見了(或REPORT) 非常感謝 LiWenHui 發現的BUG, 已經找到原因,是下面這行: axlDBChangeDesignExtents( '((-1000 -1000) (1000 1000))) 有尺寸空間開得太大,后又沒有壓縮的原因,現在生成的封裝也只有幾十K了,0.05版已經修復這個BUG了。 Allegro封裝生成器0.04生成do-27封裝不正確,生成封裝的焊盤的位號為a,c.應該是A,B或者1,2才對. 呵呵,DIODE通常管腳名為AC(A = anode, C = cathode) 也有用AK 或 12的, 極少見AB。 除了DIODE和極個別插件以及BGA外,焊盤名字以數字為主, 下次我給DIODE一個選擇項,可以選擇AC 或 12 或 AK, 至于TRANSISTER我就不去區分BCE/CBE/ECB/EBC/GDS/GSD/DSG/DGS/SGD/SDG等了,這樣會沒完沒了的,我將對TRANSISTER強制統一以數字編號了,如果用家非要改變,只得在生成庫后手工修改。
標簽: Footprint Maker 0.08 FPM skill
上傳時間: 2018-01-10
上傳用戶:digitzing
本設計方案中我采用多路復用器,2-4譯碼器,LED燈和或門等器件來完成設計。用2個74x151多路復用器擴展為16-2多路復用器,題目中的地址代碼A、B、C、D4個輸入端作為擴展的多路復用器的地址端,DO-D8作為數據端。開箱鑰匙孔信號E作為2-4decoder的使能端。設計開鎖的正確代碼為0101,當用鑰匙開鎖(即2-4decoder的使能端有效〉時,如果正確輸入開鎖密碼:0101,則輸出Y為邏輯高電平,Y’為邏輯低電平,鎖被打開,而LED燈不會亮(即不會報警);如果輸入的密碼錯誤或者鑰匙孔信號無效,則輸出Y為邏輯低電平,Y’為邏輯高電平,鎖無法打開,邏輯高電平Y’驅動LED燈亮,產生報警效果。2.設計原理圖:(以下電路圖為用QuartusI蹤合后截屏所得) 本設計方案中我采用多路復用器,2-4譯碼器,LED燈和或門等器件來完成設計。用2個74x151多路復用器擴展為16-2多路復用器,題目中的地址代碼A、B、C、D4個輸入端作為擴展的多路復用器的地址端,DO-D8作為數據端。開箱鑰匙孔信號E作為2-4decoder的使能端。設計開鎖的正確代碼為0101,當用鑰匙開鎖(即2-4decoder的使能端有效〉時,如果正確輸入開鎖密碼:0101,則輸出Y為邏輯高電平,Y’為邏輯低電平,鎖被打開,而LED燈不會亮(即不會報警);如果輸入的密碼錯誤或者鑰匙孔信號無效,則輸出Y為邏輯低電平,Y’為邏輯高電平,鎖無法打開,邏輯高電平Y’驅動LED燈亮,產生報警效果。2.設計原理圖:(以下電路圖為用QuartusI蹤合后截屏所得)
標簽: 密碼鎖
上傳時間: 2021-04-26
上傳用戶:情可傾想
AC220V轉DC(12V15W )電源板AD設計硬件原理圖+PCB文件,2層板設計,大小為100*55mm, ALTIUM設計的原理圖+PCB文件,可以做為你的學習設計參考。主要器件型號如下:Library Component Count : 24Name Description----------------------------------------------------------------------------------------------------2N3904 NPN General Purpose Amplifier2N3906 PNP General Purpose AmplifierBRIDGE1 Diode BridgeCON2 ConnectorCap CapacitorCap Pol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D Zener Zener DiodeDIODE Diode 1N914 High Conductance Fast DiodeECELECTRO2 Electrolytic CapacitorFP103 FUSE-HHeader 2 Header, 2-PinINDUCTOR2 NMOS-2 N-Channel Power MOSFETPC837 OptoisolatorRES2-B Res Varistor Varistor (Voltage-Sensitive Resistor)T TR-2B TRANS1UCC28051 Volt Reg Voltage Regulator
上傳時間: 2021-11-21
上傳用戶:kent
基于DSP設計的數字化大功率電源數字化全橋變換器電源ALTIUM設計硬件原理圖+PCB文件,包括主板和控制板2個硬件,均為4層板設計,ALTIUM設計的硬件工程文件,包括完整的原理圖和PCB文件,可以做為你的設計參考。主板原理圖器件如下:Library Component Count : 55Name Description----------------------------------------------------------------------------------------------------6CWQ09F Schottky Rectifier7416474HC16474LS1647805 7812 7815 7824 ACT45B 共模電感ARRESTER R27030059BAV99 R26010005BRIDGE R26060153CAPCB CD CON4 ConnectorComponent_1_1 D-1N5819 DiodeDEDIO-SMDELECTRO1 R21010742FUSE R27010205HOLHeader 3 Header, 3-PinHeader 6 Header, 6-PinHeader 7 Header, 7-PinIR1150S JQX-115F-I L0 L2 LBAV70 R26010012LM358MOSFET N NMOS-2 R26110100NPN R26080003OPTOISO1 R25030015PNP PNP TransistorR-NTCR20190006 R20190075R21020037 R21020037/工業B/消費C/瓷片電容/4700pF±20%/250Vac/Y2/Y5U/引腳間距7.5mmR26020054 R26020054/工業A/消費C/快恢復二極管/1000V/1A/1.7V/75ns/SMA/US1M-E3-61TR26030048 R26030048/工業A/消費B/肖特基二極管/1A/100V/0.79V/SMA/SS110LR26030097 R26030097/工業B/肖特基二極管/60V/1A/0.70V/SMA/B160R29030691 R29030691/防雷接地座/最大尺寸7.36*7*10/紫銅鍍錫RES R20190099RES2 RES_1Res3 ResistorTL431 TRANS01TRANS7-9 Transformer UCC3804VARISTOR R27030060ZENERu型槽3.5x7
標簽: tms320f28035 dsp 全橋變換器
上傳時間: 2021-12-22
上傳用戶:aben
PCB聯盟網-科普知識--《電子封裝材料與工藝》 學習筆記 54頁本人主要從事 IC 封裝化學材料(電子膠水)工作,為更好的理解 IC 封裝產業的動態和技術,自學了《電子封裝材料 與工藝》,貌似一本不錯的教材,在此總結出一些個人的學習筆記和大家分享。此筆記原發在本人的“電子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查看一起探討第一章 集成電路芯片的發展與制造 1、原子結構:原子是由高度密集的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以及圍繞它在一定軌道(或能級)上旋 轉的荷負電的電子組成(Neils Bohr 于 1913 年提出)。當原子彼此靠近時,它們之間發生交互作用 的形成所謂的化學鍵,化學鍵可以分成離子鍵、共價鍵、分子鍵、氫鍵或金屬鍵; 2、真空管(電子管): a.真空管問世于 1883 年 Edison(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時,1903 年英格蘭的 J.A.Fleming 發現了真 空管類似極管的作用。在愛迪生的真空管里,燈絲為陰極、金屬板為陽極; b.當電子管含有兩個電極(陽極和陰極)時,這種電路被稱為二極管,1906 年美國發明家 Lee DeForest 在陰極和陽極之間加入了一個柵極(一個精細的金屬絲網),此為最早的三極管,另外更 多的電極如以致柵極和簾柵極也可以密封在電子管中,以擴大電子管的功能; c.真空管盡管廣泛應用于工業已有半個多世紀,但是有很多缺點,包括體積大,產生的熱量大、容 易燒壞而需要頻繁地更換,固態器件的進展消除了真空管的缺點,真空管開始從許多電子產品的使 用中退出; 3、半導體理論: a.在 IC 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典型半導體材料有元素半導體硅、鍺、硒,半導體化合物有砷化鎵(GaAs)、 磷砷化鎵(GaAsP)、磷化銦(InP); b.二極管(一個 p-n 結),當結上為正向偏壓時可以導通電流,當反向偏壓時則電流停止; c.結型雙極晶體管: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p-n 結組合成一個器件,導致了之!
上傳時間: 2022-02-06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