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H.264的可伸縮視頻編碼擴展標準(SVC)在噪聲信道中的傳輸,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提出一種非均衡差錯保護的方案。在所提的方案中,根據時間、分辨率和質量把原視頻序列按重要性分成不同的層。由于不同層的數據對錯誤的敏感性不同,對其進行不同碼率的LDPC信道編碼,實現非均衡差錯保護。根據視頻流中每一幀不同層的PSNR增量不同,和不同信道碼率下正確解碼的概率不同,反復計算每一幀所有碼率組合的PSNR增量值并找出最大組,從而進行信道編碼并傳輸。實驗表明,在相同的平均碼率條件下,提出的方案相比其他方案的PSNR值增加了2.8 dB,更適合無線信道的傳輸。
上傳時間: 2013-10-13
上傳用戶:xitai
通過分析當前聯通大客戶傳輸的網絡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基礎網絡的資源狀況,闡述了利用先進的MSTP技術實現大客戶傳輸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并詳細介紹了組網方案、系統特點以及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上傳時間: 2013-11-11
上傳用戶:redherr
為了保證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及時對輸電線斷股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圖像處理技術應用到在線監測輸電線斷股故障中,通過對采集的輸電線圖像進行去噪、閾值分割和邊緣提取獲取輸電線邊緣輪廓,然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分析,最后計算出斷股線上邊緣與輸電線下邊緣的最大垂直距離。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操作方便、誤差較小,可為輸電線路檢修提供寶貴的數據依據。
上傳時間: 2014-01-09
上傳用戶:黃婷婷思密達
PMSM的自適應滑模觀測器無傳感器控制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xsnjzljj
針對室溫(293 K)條件下使用要求,采用InAsSb單晶材料加浸沒透鏡制作成2~9 μm波段高靈敏度光導型InAsSb紅外探測器。實測光譜響應值出現在1.656 5~8.989 μm。在光譜響應波段范圍內,最大響應度值為對比組C2、C3組。初步實現了室溫(293 K)使用要求,響應光譜2~9 μm波段光導型InAsSb紅外探測器設計目的。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xiaohanhaowei
大總結L298N的詳細資料驅動直流電機和步進電機
上傳時間: 2014-01-01
上傳用戶:wangw7689
DS18B20是美國DALLAS半導體公司繼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種改進型智能溫度傳感器。與傳統的熱敏電阻相比,他能夠直接讀出被測溫度并且可根據實際要求通過簡單的編程實現9~12位的數字值讀數方式。可以分別在93.75 ms和750 ms內完成9位和12位的數字量,并且從DS18B20讀出的信息或寫入DS18B20的信息僅需要一根口線(單線接口)讀寫,溫度變換功率來源于數據總線,總線本身也可以向所掛接的DS18B20供電,而無需額外電源。因而使用DS18B20可使系統結構更趨簡單,可靠性更高。他在測溫精度、轉換時間、傳輸距離、分辨率等方面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進,給用戶帶來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滿意的效果。
上傳時間: 2013-10-27
上傳用戶:superman111
文中研究并實現了一種基于NAND型Flash的高速大容量固態存儲系統,成果為實際研制應用于星的基于閃存的大容量存儲器奠定了基礎,具體較好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上傳時間: 2014-10-15
上傳用戶:guanliya
在參加RoboCup中國機器人大賽"機器人游中國"的項目過程中,研究并設計了多種方案,根據現場測試結果,對智能車的巡線識別、運動控制及智能判斷算法做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并實現了動態閾值算法、快速穩定的轉彎與停車控制、出線自動找回技術等3種新穎、實用的智能車控制算法。
上傳時間: 2013-11-05
上傳用戶:ajaxmoon
一、傳感器的定義信息處理技術取得的進展以及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都需要在傳感器的開發方面有相應的進展。微處理器現在已經在測量和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這些系統能力的增強,作為信息采集系統的前端單元,傳感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傳感器已成為自動化系統和機器人技術中的關鍵部件,作為系統中的一個結構組成,其重要性變得越來越明顯。最廣義地來說,傳感器是一種能把物理量或化學量轉變成便于利用的電信號的器件。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義為:“傳感器是測量系統中的一種前置部件,它將輸入變量轉換成可供測量的信號”。按照Gopel等的說法是:“傳感器是包括承載體和電路連接的敏感元件”,而“傳感器系統則是組合有某種信息處理(模擬或數字)能力的傳感器”。傳感器是傳感器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被測量信號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傳感器系統的原則框圖示于圖1-1,進入傳感器的信號幅度是很小的,而且混雜有干擾信號和噪聲。為了方便隨后的處理過程,首先要將信號整形成具有最佳特性的波形,有時還需要將信號線性化,該工作是由放大器、濾波器以及其他一些模擬電路完成的。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電路的一部分是和傳感器部件直接相鄰的。成形后的信號隨后轉換成數字信號,并輸入到微處理器。德國和俄羅斯學者認為傳感器應是由二部分組成的,即直接感知被測量信號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處理信號的電路部分。按這種理解,傳感器還包含了信號成形器的電路部分。傳感器系統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傳感器,傳感器把某種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有兩類傳感器:有源的和無源的。有源傳感器能將一種能量形式直接轉變成另一種,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勵源(參閱圖1-2(a))。有源(a)和無源(b)傳感器的信號流程無源傳感器不能直接轉換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從另一輸入端輸入的能量或激勵能傳感器承擔將某個對象或過程的特定特性轉換成數量的工作。其“對象”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而它們的狀態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即過程)的。對象特性被轉換量化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檢測。對象的特性可以是物理性質的,也可以是化學性質的。按照其工作原理,傳感器將對象特性或狀態參數轉換成可測定的電學量,然后將此電信號分離出來,送入傳感器系統加以評測或標示。各種物理效應和工作機理被用于制作不同功能的傳感器。傳感器可以直接接觸被測量對象,也可以不接觸。用于傳感器的工作機制和效應類型不斷增加,其包含的處理過程日益完善。常將傳感器的功能與人類5大感覺器官相比擬: 光敏傳感器——視覺;聲敏傳感器——聽覺;氣敏傳感器——嗅覺;化學傳感器——味覺;壓敏、溫敏、流體傳感器——觸覺。與當代的傳感器相比,人類的感覺能力好得多,但也有一些傳感器比人的感覺功能優越,例如人類沒有能力感知紫外或紅外線輻射,感覺不到電磁場、無色無味的氣體等。對傳感器設定了許多技術要求,有一些是對所有類型傳感器都適用的,也有只對特定類型傳感器適用的特殊要求。針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在不同場合均需要的基本要求是: 高靈敏度,抗干擾的穩定性(對噪聲不敏感),線性,容易調節(校準簡易),高精度,高可靠性,無遲滯性,工作壽命長(耐用性) ,可重復性,抗老化,高響應速率,抗環境影響(熱、振動、酸、堿、空氣、水、塵埃)的能力 ,選擇性,安全性(傳感器應是無污染的),互換性 低成本 ,寬測量范圍,小尺寸、重量輕和高強度,寬工作溫度范圍 。二、傳感器的分類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對傳感器進行分類:它們的轉換原理(傳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學效應);它們的用途;它們的輸出信號類型以及制作它們的材料和工藝等。根據傳感器工作原理,可分為物理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二大類:傳感器工作原理的分類物理傳感器應用的是物理效應,諸如壓電效應,磁致伸縮現象,離化、極化、熱電、光電、磁電等效應。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都將轉換成電信號。化學傳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學吸附、電化學反應等現象為因果關系的傳感器,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也將轉換成電信號。有些傳感器既不能劃分到物理類,也不能劃分為化學類。大多數傳感器是以物理原理為基礎運作的。化學傳感器技術問題較多,例如可靠性問題,規模生產的可能性,價格問題等,解決了這類難題,化學傳感器的應用將會有巨大增長。常見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和工作原理列于表1.1。按照其用途,傳感器可分類為: 壓力敏和力敏傳感器 ,位置傳感器 , 液面傳感器 能耗傳感器 ,速度傳感器 ,熱敏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射線輻射傳感器 ,振動傳感器,濕敏傳感器 ,磁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真空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以其輸出信號為標準可將傳感器分為: 模擬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模擬電信號。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數字輸出信號(包括直接和間接轉換)。膺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信號量轉換成頻率信號或短周期信號的輸出(包括直接或間接轉換)。開關傳感器——當一個被測量的信號達到某個特定的閾值時,傳感器相應地輸出一個設定的低電平或高電平信號。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zhangdeb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