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代碼)數值分析作業,本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常微分方程(ODE)的三個實驗題,第二部分是有關的拓展討論,包括高階常微分的求解和邊值問題的求解(BVP).文中的算法和算例都是基于Matlab計算的.ODE問題從剛性(STIFFNESS)來看分為非剛性的問題和剛性的問題,剛性問題(如大系數的VDP方程)用通常的方法如ODE45來求解,效率會很低,用ODE15S等,則效率會高多了.而通常的非剛性問題,用ODE45來求解會有很好的效果.從階次來看可以分為高階微分方程和一階常微分方程,高階的微分方程一般可以化為狀態空間(STATE SPACE)的低階微分方程來求解.從微分方程的性態看來,主要是微分方程式一階導系數大的時候,步長應該選得響應的小些.或者如果問題的性態不是太好估計的話,用較小的步長是比較好的,此外的話Adams多步法在小步長的時候效率比R-K(RUNGE-KUTTA)方法要好些,而精度也高些,但是穩定區間要小些.從初值和邊值來看,也是顯著的不同的.此外對于非線性常微分方程還有打靶法,胞映射方法等.而對于微分方程穩定性的研究,則諸如相平面圖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值得提出的是,除了用ode系類函數外,用simulink等等模塊圖來求解微分方程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法,甚至是更有優勢的方法(在應用的角度來說).
上傳時間: 2014-01-05
上傳用戶:caixiaoxu26
攝影測量空間后方解算程序,用vb編寫,計算內方元素等
上傳時間: 2013-12-30
上傳用戶:xfbs821
本程序是關于四元數法捷聯慣導解算算法的matlab程序組合包,其中包括濾波初始對準仿真,羅經法初始對準仿真,捷聯慣導解算仿真,組合卡爾曼濾波等演示程序及其必需的參數矩陣轉換程序,程序算法皆是本人通過大量閱讀捷聯慣導經典論文書籍編寫的,經過調試已經通過,所得圓錐誤差,劃槳誤差與秦永元所編慣性導航一書相符,可靠性較高。適合慣導學習者參考改進使用
上傳時間: 2014-01-23
上傳用戶:水中浮云
L3_1.m: 純量量化器的設計(程式) L3_2.m: 量化造成的假輪廓(程式) L3_3.m: 向量量化器之碼簿的產生(程式) L3_4.m: 利用LBG訓練三個不同大小與維度的碼簿並分別進行VQ(程式) gau.m: ML量化器設計中分母的計算式(函式) gau1.m: ML量化器設計中分子的計算式(函式) LBG.m: LBG訓練法(函式) quantize.m:高斯機率密度函數的非均勻量化(函式) VQ.m: 向量量化(函式) L3_2.bmp: 影像檔 lena.mat: Matlab的矩陣變數檔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jiahao131
移位運算器SHIFTER 使用Verilog HDL 語言編寫,其輸入輸出端分別與鍵盤/顯示器LED 連接。移位運算器是時序電路,在J鐘信號到來時狀態產生變化, CLK 為其時鐘脈沖。由S0、S1 、M 控制移位運算的功能狀態,具有數據裝入、數據保持、循環右移、帶進位循環右移,循環左移、帶進位循環左移等功能。 CLK 是時鐘脈沖輸入,通過鍵5 產生高低電平M 控制工作模式, M=l 時帶進位循環移位,由鍵8 控制CO 為允許帶進位移位輸入,由鍵7 控制:S 控制移位模式0-3 ,由鍵6 控制,顯示在數碼管LED8 上 D[7..0]是移位數據輸入,由鍵2 和1 控制,顯示在數碼管2 和1 上 QB[7..0]是移位數據輸出,顯示在數碼管6 和5 上:cn 是移位數據輸出進位,顯示在數碼管7 上。
上傳時間: 2014-01-16
上傳用戶:wys0120
Bycore是一個嵌入式操作系統內核。Bycore包括內存管理、任務管理、中斷管理、任務互斥、同步與通信管理等功能。Bycore全部由C語言完成,只有少量的與硬件有關的代碼由匯編代碼完成。Bycore支持64優先級的多任務管理,任務數量由實際的內存大小決定。Bycore是一個搶占式的內核,任務間的切換時間確定,使得用戶可以完全確定任務的切換時機。內存管理采用一種全新的算分配策略,兼顧了分配速度、管理簡單、利用率高等特點。為便于移植,只需要簡單修改Bycore提供的幾個函數即可。另外,Bycore提供了一套簡單的機制完成對中斷的管理,應用程序只需關注一個邏輯的中斷,然后指定中斷處理函數,Bycore在中斷發生時,中斷處理函數就能被回調。
上傳時間: 2014-10-14
上傳用戶:釣鰲牧馬
基于編譯原理的表達式計算器 使用算符優先算法實現了表達式計算器,能分析用戶輸入的表達式是否正確,支持括號運算、浮點運算、簡單的四則運算、復雜的表達式運算、進制之間的相互轉換等。操作簡單,界面清晰。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com1com2
檔案傳輸協定(FTP)為目前相當普遍與廣泛使用之網路 應用。然而在傳統檔案傳輸協定之設計下,資料 傳輸透過Out-of-Band(OOB)之機制,意即透過控制頻道(control channel)傳輸指令 ,而實際資料 傳輸則另外透過特定之通訊埠以及TCP連 線,進行 傳送。如此一來 可確保資料 傳輸之可靠與穩定性,但另一方面則會造成傳輸率 (throughput)效能低落 。因此,在本計劃中,我們透過使用SCTP協定並利 用多重串 流 (multi-stream)機制,達到以In-Band機制達成Out-of-Band傳輸之相同效果。在本研究之最後亦透過於開放原始碼系統實作並實際量 測,証
上傳時間: 2013-12-10
上傳用戶:2467478207
【原 書 名】 A First Course in Wavelets with Fourier Analysis 【原出版社】 Addison Wesley/Pearson 【作 者】[美]Albert Boggess,Francis J.Narcowich [同作者作品] [作譯者介紹] 【譯 者】 芮國勝[同譯者作品] 康健 等 【叢 書 名】 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 【出 版 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本書的目的主要是向讀者展示傅里葉分析和小波的許多基礎知識以及在信號分析方面的應用。全書分為8章和2個附錄,前言部分是學習第1章至第7章的準備知識,即內積空間;第1章講解傅里葉系列的基礎知識;第2章講解傅里葉變換;第3章介紹離散傅里葉變換以及快速傅里葉變換;第4章至第7章討論小波,重點在于正交小波的構建;附錄部分則介紹稍微復雜的一些技術主題以及演示概念或產生圖形的MATLAB代碼。許多關于小波的文章和參考書籍均要求讀者具有復雜的數學背景知識,本書則只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微積分以及線性代數知識,通俗易懂,是數學、計算機、電子、通信、地質、醫學、機械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基礎教科書,也可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標簽: Analysis Wavelets Addison Fourier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huangld
數學形態學(Mathematical Morphology)誕生于1964年,是由法國巴黎礦業學院博士生賽拉(J. Serra)和導師馬瑟榮,在從事鐵礦核的定量巖石學分析及預測其開采價值的研究中提出“擊中/擊不中變換”, 并在理論層面上第一次引入了形態學的表達式,建立了顆粒分析方法。他們的工作奠定了這門學科的理論基礎, 如擊中/擊不中變換、開閉運算、布爾模型及紋理分析器的原型等。數學形態學的基本思想是用具有一定形態的結構元素去量度和提取圖像中的對應形狀以達到對圖像分析和識別的目的。
標簽: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1964 數學形態學
上傳時間: 2017-09-03
上傳用戶:gmh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