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模擬與數字電路的接口電路的關鍵部分,模數轉換器(ADC)現代通信、需達、盧納以及眾多消費電子產品中都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對模數轉換器的性能,特別是速度上的要求越來越高,ADC的性能好壞甚至已經成為決定設備性能的關鍵因素。本文以超高速ADC作為設計的目標,采用了Flash型結構作為研究的方向,并且從ADC的速度和失調電壓消除技術入手進行了重點研究。本文采用了種新穎的消除失調電壓的技術-chopping技術,該技術主要是依靠 組隨機數產生器所產生的高速隨機數序列來隨機快速置換比較器輸入端,從而使得失調電壓近似平均為零,本文設計了種高速隨機數產生器,可以產生速率達到1GHz的隨機數序列。由于比較器部分是影響整個ADC速度的關鍵因素,因此在設計中對于比較器部分逃行了重點優化設計。另外還在數字編碼電路中加入了糾錯設計。通過電路仿真,所設計的ADC可達到1GHz的采樣速率,最大積分非線性和微分非線性分別為0.42LSB和0.49LSB,當輸入信號頻率為16.6MHz時,無雜波動態范圍(SFDR)達到41dB,當加入50mV失調電壓時,chopping技術可以將SFDR增加3dB左右。本設計采用了和艦0.18um CMOS混合信號工藝,完成了主要模塊版圖的設計工作。關鍵詞 Flash型 ADC;失調電壓消除技術:chopping技術
上傳時間: 2022-06-19
上傳用戶:d1997wayne
射頻功率放大器在雷達、無線通信、導航、衛星通訊、電子對抗設備等系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現代無線通信的關鍵設備.與傳統的行被放大器相比,射頻固態功率放大器具有體積小、動態范圍大、功耗低、壽命長等一系列優點;由于射頻功率放大器在軍事和個人通信系統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使得功率放大器的研制變得十分重要,因此對該課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設計射頻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常見工藝有GaAs,SiGe BiCMOS和CMOS等.GaAs工藝具有較好的射頻特性和輸出功率能力,但其價格昂貴,工藝一致性差;CMOS工藝的功率輸出能力不大,很難應用于高輸出功率的場合;而SiGe BiCMOS工藝的性能介于GaAS和CMOS工藝之間,價格相對低廉并和CMOS電路兼容,非常適合于中功率應用場合.本文介紹了應用與無線局域網和Ka波段的射頻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和實現,分別使用了CMOS,SiGe BiCMOS,GaAs三種工藝.(1)由SMIC 0.18um CMOS工藝實現的放大器工作頻率為2.4GHz,采用了兩級共源共柵電路結構,在5V電源電壓下仿真結果為小信號增益22dB左右,1dB壓縮點處輸出功率為20dBm左右且功率附加教率PAE大于15%,最大飽和輸出功率大于24dBm且PAE大于20%,芯片面積為1.4mm*0.96mm;(2)由IBM SPAE 0.35um SiGe BiCMOS工藝實現的功率放大器工作頻率為5.25GHz,分為前置推動級和末級功率級,電源電壓為3.3V,仿真結果為小信號增益28dB左右,1dB壓縮點處輸出功率大于26dBm,功率附加效率大于15%,最大飽和輸出功率為29.5dBm,芯片面積為1.56mm"1.2mm;(3)由WIN 0.15um GaAs工藝實現的功率放大器工作頻率為27-32GHz,使用了三級功率放大器結構,在電源電壓為5V下仿真結果為1dB壓縮點的輸出功率Pras 26dBm,增益在20dB以上,最大飽和輸出功率為29.9dBm且PAE大于25%,芯片面積為2.76mm"1.15mm.論文按照電路設計、仿真、版圖設計、流片和芯片測試的順序詳細介紹了功率放大器芯片的設計過程,對三種工藝實現的功率放大器進行了對比,并通過各自的仿真結果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上傳時間: 2022-06-20
上傳用戶:shjgzh
在傳統的數據傳輸及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有成千上萬的數據采集、通信和自動控制設備都是利用Meter Bus總線、CAN總線等進行數據通信、數據交換和數據管理的。雖然Meter Bus總線、CAN總線都具有一些先天性的優勢。諸如低功耗、造價低廉、設計簡單、應用廣泛等特點。但是,隨著社會需求的發展,穩定、大流量、長距離、高速度、高集成度、交互性強和資源共享的系統成為必然,從而使得單純的Meter bus總線通信或者CAN總線通信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支持TCP/IP協議的以太網的功能得到了極大的完善,并且已經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與Meter Bus總線通信和CAN總線通信相比較,TCP/IP網絡是基于復雜環境設計的,具有自動糾錯功能,通信質量穩定。目前100M已經是TCP/IP網絡的標準配置,1000M也在快速的普及當中,這么快的傳輸速度是Meter Bus總線通信和CAN總線通信所無法達到的。而且,TCP/IP網絡的開放性非常強,只要接入互聯網,通信距離就可以無限延長,從而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信息和資源共享。基于此,充分利用Meter Bus總線通信和CAN總線通信的優勢,同時與開放的TCP/IP網絡銜接,正是目前國內外測控技術研究的重點,我們把它稱為網絡化的測控技術。本文基于嵌入式Linux系統,設計并實現了Meter Bus總線和CAN總線與TCP/IP網絡的通信轉換網關,完成了Meter Bus總線和CAN總線與TCP/IP網絡的數通,V1
標簽: 嵌入式 linux 以太網 can mbus 現場總線 通信網關
上傳時間: 2022-06-21
上傳用戶:
1A/D轉換器的分類與比較AD轉換器(ADC)是模擬系統與數字系統接口的關鍵部件,長期以米一直被廣泛應用于雷達、通信、電子對抗、聲納、衛星、導彈、測控系統、地震、醫療、儀器儀表、圖像和音頻等領域。隨者計算機和通信產業的迅猛發展,進一步推動了ADC在便攜式設備上的應用并使其有了長足進步,ADC正逐步向高速、高精度和低功耗的方向發展。通常,AD轉換器具有三個基本功能:采樣、量化和編碼。如何實現這三個功能,決定了AD轉換器的電路結構和工作性能。AD轉換器的分類很多,按采樣頻率可劃分為奈奎斯特采樣ADC和過采樣ADC,奈奎斯特采樣ADC又可劃分為高速ADC、中速ADC和低速ADC:按性能劃分為高速ADC和高精度ADC:按結構劃分為串行ADC、并行ADC和串并行ADC.在頻率范圍內還可以按電路結構細分為更多種類。中低速ADC可分為積分型ADC、過采樣Sigma-Delta型 ADC、逐次逼近型ADC,Algonithmic ADC:高速ADC可以分為閃電式ADC、兩步型ADC、流水線ADC、內插性ADC、折疊型ADC和時間交織型ADC,下面主要介紹幾種常用的、應用最廣泛的ADC結構,它們是:逐次比較式(SAR)ADC、快閃式(Flash)ADC、折疊插入式(Fol ding&Interpolation)ADC、流水線式(Pipelined)ADC和-A型A/D轉換器。
標簽: adc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xsr1983
內容簡介本書是“實用電子電路設計從書”之….內容主婆分為隔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數字技術的思維方法作為主體論述;第二:部分是從實踐角度出發,對數學技術實際應用方法進行詳細介紹。其中包括數字電路基礎、布爾代數和數字電路的表示方法、基本的數字IC、數字電路的基本功能塊、各種數字KC、數字系統的應用等。本書系統全面,內容深人淺出,并附有大量例題和兇示,說明i精細,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讀者自學,能使讀者迅速掌握廣泛應用的邏輯1C.數字系統的設計。本書可供從事電子、通信、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及大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考,也可作為廣大電子愛好者的學習參考讀物。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fliang
直流系統是給變電站各類信號設備、保護、自動裝置、事故照明、應急電源及斷路器分合閘操作提供直流電源的電源設備。直流系統的可靠與否,對變電站的安全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流系統主監控是整個直流系統的控制、管理核心。主監控單元的主要任務是:對直流系統中各功能單元和蓄電池進行長期自動監測、獲取直流系統中的各種運行參數和狀態、根據測量數據及運行狀態實時進行處理,并以此為依據對直流系統進行控制,實現系統的全自動精確管理,從而優化直流系統的運行狀況,保證其工作的連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嵌入式軟硬件技術已廣泛用于變電站自動化、配電網自動化、新能源發電控制等智能電網的各個應用領域。主監控單元運行時處理任務十分繁雜,包括MMI人機交互、電池充放電管理算法、開入開出控制、系統內部通信、后合通訊等任務,并且對任務的實時性要求較高。因此,主監控單元的軟件設計是多任務、實時性和復雜程序較高的工作。嵌人式實時操作系統(RToS)的出現為開發復雜多任務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FreeRTOS操作系統是一個源碼公開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具有可移植、可裁減、調度策略靈活的特點,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各種體系結構的微處理器上運行。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文件較大,存在網盤中,下載文件獲取分享鏈接及提取碼第1章單片機基礎主要介紹了單片機的發展狀況、體系結構,同時對單片機的編程方法及編程環境進行了簡單描述。第2章C語言編程基礎主要介紹了C語言中常用的數據類型和程序控制語句。第3章C語言高級編程主要介紹了函數、數組、指針以及結構體等內容,同時對各部分進行了說明,分別列舉了相應的示例。第4章C51程序設計主要介紹了C51對標準C語言的擴展、C51函數庫和C程序基本結構。第5章 Windows集成開發環境uVision2主要介紹了uVision2中各個菜單欄的作用,通過創建程序流程和調試流程詳細介紹各菜單的使用以及仿真功能的應用。第6章C51編譯器主要介紹了預處理的方法、C51編譯器控制指令和C51的高級配置文件。第7章C51的典型資源編程主要介紹了C51典型資源的編程方法,包括中斷系統設計、定時/計數器的使用、I/O口的使用和擴展存儲器的方法等,最后還給出了一個使用多種資源的完整例程。第8章單片機通信主要介紹了單片機通信的相關內容,包括串口通信、單片機點對點通信、單片機多機通信、單片機I'C總線通信、單片機與計算機的互連等。第9章C51單片機的工程開發實例通過一個典型的應用實例介紹了單片機工程開發的一般方法。第10章 C51單片機典型模塊實例主要以實例的形式,介紹了單片機典型模塊的開發方法。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借鑒了許多現行教材的寶貴經驗,在此,謹向這些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由于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有錯誤或是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
內容簡介本書以宏晶公司的sTc89c52C單片機為藍本,由淺入深,并結合SmartM51開發板系統地介紹單片機的原理與結構、開發環境的使用、各種功能器件的應用。本書主要特色是邊學邊做,不是單純的理論講解,各章節中規中矩,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編排方式。本書大部分的內容均來自本人的項目經驗,因而許多c語言代碼能夠直接應用到工程項目中去,且代碼風格良好。書中還介紹了USB通信、網絡通信、數據校驗、深入編程等,而這些內容在很多同類型書籍中并不具備,恰恰也是踏出社會工作經常要接觸的。其中配套的光盤提供各實驗的演示視頻和實例代碼,可使讀者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單片機的應用技巧,并可向讀者提供配套的單片機開發板。本書既可以作為大學本、專科單片機課程教材,又可以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與學習。俗語有說:“師父領進門,悟性靠徒弟”,最后衷心希望本書能對單片機應用推廣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
1EC61131-3標準作為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編程語言的國際標準,其開放性和先進性得到了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開發符合IEC61131-3標準的自動化產品意義重大,也是必要的。本文根據IEC61131-3標準定義的編程模型,實現了下位機系統程序設計和與上位機的通信功能。下位機采用ATmega64微處理器,實現了對上位機用戶程序的裝載和執行,包括串口通信、功能塊的執行、用戶變量的地址分配等。上位機基于Visual C++ 6.0開發了符合1EC61131-3編程標準的PLC用戶編程環境程序。本課題使用的處理器采用了ATMEL.公司的ATmega64單片機,軟件開發環境采用了ICCAVR編譯器和AVR Studio仿真器。在ICCAVR編寫完成系統程序后,通過JTAG接口下載到PLC的FLASH存儲區,并加密。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kent
在數字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有許多芯片被用作數據交換的核心器件,以起到承上啟下數據交換的權紐作用。FPGA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由于其運行速度快且具有可編程的靈活性,現在已經成為EDA設計的主要邏輯器件,SPI接口技術是一種高速高效率的串行接口技術,主要用于擴展外設和進行數據交換,在許多高檔的單片機中,已經作為一種配置標準。如AT8958252.ADC812等等,使工程技術人員在設計系統時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因而受到工程技術人員的歡迎。但像MCS51系列、MCS96系列等應用非常廣泛的單片機并不帶SPI接口,這樣就限制了在這些系統中使用帶SPI接口的器件。該文將用軟件模擬SPI接口時序的方法來實現MCU與FPGA之間的數據換換。1 SP1總線接口概述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ce-串行外設接口)總線系統是一種同步串行外設接口,允許MCU與各種外圍設備以串行方式進行通信、數據交換。SPIT在芯片的管腳上只占用4根線,節約了芯片的管腳,同時為PCB的布局上節省空間,提供方便,正是出于這種簡單易用的特性,現在越來越多的芯片集成了這種通信協議.SPI是一個環形總線結構,由SS(CS)、SCK.SDI SD0構成,其時序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在SK的控制下,兩個雙向移位寄存器進行數據交換。SPI主要特點有:可以同時發出和接收串行數據;可以當作主機或從機工作:提供頻率可編程時鐵發送結束中斷標志;寫沖突保護;總線競爭保護等。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