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電子設備都需要供電電源,提供所需穩定的直流電壓(或電流)和相應的功率。供電電源除采用電池外,更多的是采用電力網供電的電源,整流電路是這種電源電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作用是將50 Hz的交流電壓轉換成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常見整流電路主要有4種:半波整流、全波整流、橋式整流和倍壓整流電路。本文應用OrCAD/PSpice 92軟件分別對這4種整流電路的原理及特性作了分析和仿真。1 PSpice軟件簡介及仿真流程傳統的電路設計方法在分析和驗證電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時十分麻煩,并存在大量的重復性勞動。隨著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路的設計已由傳統的手工設計轉向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仿真分析是電路設計的一種重要環節,PSpice是由美國MicroSim公司推出的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的電路仿真程序Spice的PC級電路仿真軟件,對電路不僅能進行一些基本的電路特性分析,還可以對電路元器件的參數進行統計仿真分析和對電路進行優化仿真設計,并將各種仿真分析的結果以波形、圖表或文本的方式直觀地反應出來,在電路設計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fliang
數學分析對于數學專業的學生是邁進大學大門后,需要修的第一門課,也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但對于非數學專業的朋友們是個陌生的概念,如果身邊有人問我數學分析學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就是微積分,那么似乎所有人都會接著提一個問題:那和我們學的微積分有什么差異?為什么我們學一學期你們要學一年半到兩年啊?囧……這個問題就不容易回答了,于是我只能應付說學得細了,但其實并非僅僅如此。對這個問題我在學習數學分析的過程中是不能說清楚的,正因為如此,起先學分析完全是亂學,沒有重點沒有次序的模仿,其結果就是感覺自己學到的東西好比是一條細線拴著好多個大秤癥,只要有一點斷開,整個知識系統頓時傾覆。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直到在北師大跟著王昆揚老師學了一學期實變函數論之后,我才意識到數分與高數真正的區別在于何處。先從微積分說起,在國內微積分這門課程大致是供文科、經濟類學生選修的,其知識結構非常清晰,主要內容就是要說清兩件事:第一件介紹兩種運算,求導與求不定積分,并且說明它們互為逆運算。第二件介紹基礎的微分學和積分學,并且給出它們之間的聯系—Newton-Leibniz公式。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求不定積分作為求導數的逆運算屬于微分學而不屬于積分學,真正屬于積分學的是Riemann定積分。不定積分與定積分雖然在字面上只差一字,但從數學定義來看卻有本質的區別,不定積分是找一個函數的原函數,而Riemann定積分則是求Riemann和的極限,事實上它們之間毫無關系,既存在著沒有原函數但Riemann可積的函數,也存在著有原函數但Riemann不可積的函數。但無論如何Newton-Leibniz 公式好比一座橋梁溝通了不定積分(微分學)和定積分(積分學),這也是Newton-Leibniz公式被稱為微積分基本定理的原因。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微積分的核心內容就是學習兩種新運算,了解兩樣新概念,熟悉一條基本定理而已。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xsr1983
在UEFI開源社區中,存在四個與UEFI BIOS相關的開源項目,分別為EDK(EFI Dev Kit),EDKII,EFI Shell和EFI Toolkit.其中,EDKII(EFI Development Kit)是一個開源的EFI BIOS的發布框架,其中包含一系列的開發示例和大量基本的底層庫函數,因此,對于其MDE(Modu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模塊開發環境的分析與測試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開發的穩定性和質量。因而選題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先進性,此外,整個分析和測試設計的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出在UEFI從事程序設計相對于傳統BIOS環境下的優勢。本論文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1、學習研究UEFI(統一可拓展固件接口)技術;2、學習研究EDKII框架和相應的MDE(模塊開發環境);3、搭建MDE庫的測試框架MdeTestPkg:4、編寫MdeTestPkg下的測試實例,實現對MDE庫的分析與測試。通過對現有的UEFT(統一可擴展固件按口)技術的學習,深入了解UEFI BIOS的背景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習研究EDK II的整體架構和模塊單元開發設計的規范和方法,并用基于EDK 11搭建MDE(模塊開發環境)的測試框架,編寫類庫的測試實例。最終的結果是完成MDE,即模塊開發環境框架中的44個庫類在DXE階段的功能分析與測試,并且由于類際的4通性,使得測試的類際能夠在不同的平臺架構(如:IA32,X64和IPF等)上成功運行,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健壯性。在本論文中,我只以NT32平臺架構為例,來說明MDE庫在NT32平臺下的測試框架的搭建以及對于MDE庫類的測試實例的設計,編寫和測試。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kent
本資料為仿真軟件TINA-TI的教程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手機、汽車等眾多領域中對于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的前景在這些領域中也極為廣闊。但是同時,隨著更加苛刻的要求和更廣泛的應用對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實時性,可靠性,強移植性等變得更加重要。現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內核已經發展到了第2代微內核操作系統,例如L4、QNX等,它們主要是解決了微內核體系系統中所帶來的進程之間通信的問題。微內核具有良好的靈活性、移植性,并且可靠性強的優點,目前已經成為廣泛應用的一種系統體系。本文在在微內核結構基礎上,借鑒了L4、VxWorks等幾個優秀的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思想,來分析RT-Thread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RT-Thread操作系統融合了微內核的特點并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屬于第二代微內核操作系統。它使用范圍極其靈活,無論是在資源緊張的小型系統還是一個具有內存管理、網絡功能等的基本計算單元,并且它內核可配置、擴展性好。這里主要討論了RT-Thread系統的微內核的具體實現,詳細分析了RT-Thread的各個功能模塊例如內核對象系統、線程調度、IPC機制、內存管理等,并且分析了各個模塊在內核之間的相互聯系,最后將其移植到CM3芯片中,并測試了系統功能。
上傳時間: 2022-06-29
上傳用戶:
負載的多樣化,特別是負載功率的多變性,以及人們對設備成本投入的最低化和階段化,需要適用面更廣,穩定性更高,還需要具備冗余性和可擴容性的電源與之相適應。這些都對傳統的集中式電源提出了挑戰,隨著模塊化分布式電源的技術發展,模塊電源系統已成為現在和未來電源的發展趨勢。本文以220V交流輸入,42V-58V直流輸出的AC/DC型模塊電源單元為研究對象,選用PFC+LLC諧振回路為主電路拓撲。首先介紹了PFC主電路和控制芯片,給出主要參數的設計,并介紹PFC電路的保護和延時電路;然后分析LLC諧振變換器的工作原理,討論LLC諧振變換器的主要特性,給出主要參數的設計,并介紹了LLC諧振變換器的控制方案和控制芯片,再次介紹了均流控制方法,重點研究分析了最大電流均流法和限流最大電流均流控制,提出了非選擇性共同控制模式和選擇性控制模式兩種均流控制方案。最后設計制作220V交流輸入,輸出功率3kW的模塊電源,并進行了不同諧振頻率(40kHz1與100kHz)以及不同電路布局下的對比試驗研究,以諧振頻率為100kHz的模塊電源為例,進行了并機均流試驗研究,給出了試驗波形和結果。通過對試驗結果的分析,驗證了設計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不足之處以及今后可能的改進方向。
上傳時間: 2022-07-09
上傳用戶:
本文針對傳統放大器信噪分離能力弱,無法檢測微弱信號這一現狀,設計了一個基于AD630的鎖相放大器。系統以開關式相關器為鎖相放大器的核心部分進行設計,具有電路簡單、運行速度快、線性度高、動態范圍大、抗過載能力強等優點。本文設計的鎖相放大器硬件主要包括信號通道模塊、參考通道模塊、相關器模塊、電源模塊、電壓檢測模塊、顯示模塊等部分。信號通道模塊的輸入級通過并聯多個放大器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噪聲,通過跟蹤帶通濾波電路提高了信噪比;參考通道模塊包含參考電壓放大器、鎖相環電路和相移器電路三個部分,可以將輸入信號放大10~10000倍:相關器模塊是鎖相放大器的核心部分,采用高信噪比的AD630芯片進行電路設計,包括相敏檢波電路(PSD)和低通濾波電路;電源模塊由集成三端穩壓器構成,通過模擬電源和數字電源隔離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電源紋波:電壓檢測模塊通過電阻分壓的方式提高了可檢測范圍;顯示模塊為數字電壓表ZF5135-DC2V,直觀顯示被檢測信號。本文利用Altium Designer軟件繪制PCB板對電路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系統能夠準確檢測到uV級別的信號,并且信噪比較高。相位差在0~360°范圍內連續調節時,能夠將較微弱的信號從噪聲的背景中提取出來并進行放大。同時該系統各級電路之間采用直接耦合的方式,對于頻率較低的信號,仍然能進行鎖相放大。設計中對鎖相放大器理想和非理想模型進行了仿真對比,結果表明在未摻雜噪聲時,信號通道將輸入信號放大10倍,相位改變180°。最后根據行為級建模和電路實物焊接兩種方法進一步分析驗證了鎖相放大器的工作機理。
上傳時間: 2022-07-11
上傳用戶:
開關電源中的開關管從導通到截止,嚴格來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但我們在進行工作原理分析的時候,一般都會先對一些非主要問題進行簡單化。例如,當電源開關管導通或截止的時候,我們就把它看成是一個理想的開關,其工作時只有兩種狀態,通或斷。但實際上開關管的導通和關斷都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它除了通或斷之外,還有一個在高頻時不能忽視的問題,就是開關管導通時,是從截止區到放大區,然后再由放大區到飽和區的工作過程。這個工作過程需要用微分方程才能求解,在這里我不想對你介紹得太復雜。簡單地說,電源開關管導通和關斷都是需要時間的。一般都簡單地把開關管導通時間 ton 分為導通延時時間 td 和導通上升時間 tr,而把開關管關閉時間 toff 分為關閉延時時間 tstg(或稱關閉貯存時間)和關閉下降時間 tf。
上傳時間: 2022-07-12
上傳用戶:
完美按照官方翻譯版,非機器翻譯,高清源文件。AS5600是一種易于編程的具有12位高分辨率模擬或PWM輸出的磁性旋轉位置傳感器。這個非接觸式模塊可以檢測出磁鐵徑向磁軸轉動的絕對角度。AS5600是為非接觸式電位計應用而設計的,其穩健的設計消除了外部雜散磁場的影響.。工業標準的I2C 接口支持用戶對非易失性參數進行簡單的編程而不需要專門的程序員來進行。默認情況下可以輸出0到360度的變化范圍. 它同樣可以通過編程設定0度(開始位置)和最大角度(終止位置)來定義一個較小的輸出范圍。AS5600配備了智能低功耗功能,以自動降低功耗 。輸入引腳 (DIR) 根據旋轉方向選擇輸出極性。如果DIR 接地,那么輸出值將隨順時針旋轉而增加. 如果DIR接至VDD, 那么輸出值將隨著逆時針旋轉而增加。
上傳時間: 2022-07-16
上傳用戶:zhaiyawei
VIP專區-嵌入式/單片機編程源碼精選合集系列(123)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研華數據采集卡c++ console程序多通道采集數據的例子.2. 基于AT89C51的電子秤方案,原理圖,程序.3. FAT32 study report,it s discrips the FAT332 stard , FAT32 學習筆記.4. 基于arm的嵌入式書籍.5. 三菱FX系列PLC密碼解密軟件.不需注冊..6. This guide reviews the rules and syntax of the principle commands that comprise C and its object-ori.7. 紅外遙控大全.8. ADI公司DDS芯片AD9830應用資料.9. ADI公司DDS芯片AD9832應用資料.10. ADI公司DDS芯片AD9833應用資料.11. ADI公司DDS芯片AD9834應用資料.12. PXA27x Processor Family Optimization Guide.13. ti的c2000的spi。有用的著的時候。可以在程序中測試spi口.14. *名稱:LCD12864顯示程序 功能:顯示英文.15. 89c51與ds1302代碼顯示時間的源程序.16. 51實驗板的原理圖!可以作為簡單的起步參考.17. 由于找不到安裝 紅旗需要的文件.18. W3100是WIZnet公司專門為以太網互聯和嵌入式設備推出的硬件TCP/IP協議棧芯片.19. 基于狀態轉換法設計的電機正反轉、調速PLC源程序.20. s3c4510b的源代碼以及并口JTAG下載調試程序.21. 介紹了實時嵌入式系統的相關內容,對于研究嵌入式很用用..22. 射頻讀寫模塊是采用最新Mifare技術的微型嵌入式非接觸式IC卡讀寫模塊。內嵌ISO14443 Type A協議解釋器,并具有射頻驅動及接收功能,可以簡單實現對MifareOne等卡片的讀寫操作,讀寫.23. AT91SAM7S64開發板的ADS范例for ATMEL S64-EKAT91SAM7S64-BasicMouseUSB.24. ds18b20的一個完整程序.25. 我的一個交通燈的課程設計.26. mcuzone的AT91RM9200EK底板原理圖Rev2.0.27. 有關I2C設計的資料. 有關I2C設計的資料..28. cmos的教程.29. This designs demonstrates how to use the Ethernet port using a Nios II system on the DE2 board. It s.30. 低頻數字式相位測量儀.31. 使用C C++ 開發嵌入系統 詳細實例 很實用.32. 270開發板串口擴展測試程序,arm9 工控板測試.33. 利用PCB上的走線實現高頻低通濾波器的設計.34. LPC2131 對大家和有幫助的.35. 這是一個AVR單片機的紅外遙控程序.36.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psos的系統調用手冊.37. 題目1:DSB調制與解調電路的MATLAB實現及調制性能分析 題目2:SSB調制與解調電路的MATLAB實現及調制性能分析 題目3:AM調制與解調電路的MATLAB實現及調 題目5:PM調制與解.38. 該PDF文檔是CPLD/FPGA的入門教程。里面敘述了PLD的基本結構.39. 51單片機+max7219驅動實例 8位LED同時循環顯示1-9.40. 嵌入式系統中U-Boot基本特點及其移植方法.
上傳時間: 2013-07-21
上傳用戶: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