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方塊移動游戲要求從一個含8個數字(用1-8表示)的方塊以及一個空格方塊(用0表示)的3x3矩陣的起始狀態開始,不斷移動該空格方塊以使其和相鄰的方 塊互換,直至達到所定義的目標狀態。空格方塊在中間位置時有上、下、左、右4個方向可移動,在四個角落上有2個方向可移動,在其他位置上有3個方向可移 動。例如,假設一個3x3矩陣的初始狀態為: 8 0 3 2 1 4 7 6 5 目標狀態為: 1 2 3 8 0 4 7 6 5
上傳時間: 2013-12-17
上傳用戶:wang5829
有編號分別為 0,1,2,3,4 的五本書,準備分給 A, B, C, D, E 五個人,每個人閱讀興趣用一個二維數組加以描述,輸出所有分書方案,讓人人皆大歡喜。
標簽: 分
上傳時間: 2016-10-22
上傳用戶:hongmo
目 錄 前 言 1 第一章 概述 1 1.1課題來源 1 1.2 開發工具的選用 2 1.2.1 Visual Basic的使用 2 1.2.2 Microsoft Access的使用 3 1.3 系統的初步調查 3 1.4 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4 1.4.1技術上的可行性 4 1.4.2管理上的可行性 4 1.4.3安全上的可行性 4 1.5 系統分析 4 1.5.1系統的安全性 4 1.5.2系統的快捷性 5 1.5.3系統的準確性 5 1.5.4系統的嚴謹性 5 第二章 概要設計 5 2.1 系統設計思路 5 2.1.1界面設計 5 2.1.2用戶登陸 5 2.1.3學籍信息內容查詢和錄入 6 2.1.4數據庫分析 6 2.2 設計簡述 6 2.2.1 vb設計的界面簡述 6 2.2.2 Access2000設計數據庫 7 2.2.3系統簡圖 7 2.3 設計需求 7 2.3.1 運行設計 7 2.3.2 出錯處理設計 8 2.3.3安全保密設計 8 2.3.4維護設計 8 第三章 詳細設計 9 3.1 數據庫的實現 9 3.1.1課程表 9 3.1.2學生情況表 9 3.1.3學生與課程表 9 3.2 界面的實現 9 3.2.1登陸界面 9 3.2.3 主界面 10 3.2.4 基本信息錄入 11 3.2.5 成績錄入 14 3.2.6 信息查詢 16 3.2.7 報表輸出 18 第四章 數據測試 18 第五章 總結 19 5.1 編程心得 19 5.2 感謝 19 參考文獻 20
標簽: Microsoft Visual Access Basic
上傳時間: 2014-11-26
上傳用戶:xieguodong1234
S3C2410A中文數據手冊,包含內容1,2,3,5,6,7,8,9,10,11,14,15,16,17,18,19,20,21,22,23章,沒有的就是USB主接口和從接口那部分
上傳時間: 2013-12-20
上傳用戶:685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6-12-24
上傳用戶:kikye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3-12-29
上傳用戶:kristycreasy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3-12-14
上傳用戶:從此走出陰霾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6-12-24
上傳用戶:lgnf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3-12-13
上傳用戶:skhlm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3-12-16
上傳用戶:AN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