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進程控制 1、 定義PCB(可以采用靜態(tài)結構或動態(tài)結構):包括理論PCB中的基本內容,如ID、進程狀態(tài)、隊列指針。由于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進程創(chuàng)建功能,在實驗中只需建立PCB,用它代表完整的進程。 2、 定義進程狀態(tài)轉換方式:進程的狀態(tài)轉換是由進程內部操作或操作系統(tǒng)的控制引起,由于無法實現(xiàn)這些功能,學生可以采用隨機數(shù)方法或鍵盤控制方法模擬,并實現(xiàn)對應的控制程序。隨機方法指產生1-6的隨機數(shù),分別代表創(chuàng)建進程(c)、結束進程(e)、進程阻塞(b)、激活進程(w)、調度進程(p)、時間片到(t)等事件;鍵盤模擬方法指定義6種按鍵代表以上6種事件。 3、 根據(jù)四種事件處理就緒隊列、阻塞隊列和當前執(zhí)行中的進程。 每次事件處理后應形象地顯示出當前系統(tǒng)中的執(zhí)行進程是哪一個,就緒隊列和阻塞隊列分別包含哪些進程。
上傳時間: 2016-12-23
上傳用戶:wyc199288
一個基于GTK+的單詞數(shù)值計算器,1、 按照規(guī)則計算單詞的值,如果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6個字母(全部用大寫)的值分別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如: WINJACK這個單詞的值就為:W+I+N+J+A+C+K=23+9+14+1+3+11=71% HARDWORK=H+A+R+D+W+O+R+D=8+1+18+4+23+15+18+11=98% LOVE=L+O+V+E=12+15+22+5=54% LUCK=L+U+C+K=12+21+3+11=47% ATTITUDE= A+T+T+I+T+U+D+E=1+20+20+9+20+24+4+5=100% 2、對程序的界面布局參考如下圖所示,在第一個單行文本框輸入一個單詞,點擊“計算”按鈕,按照以上算法計算出該單詞的值。 3、如果在最下面的單行文本框輸入一個文件路徑,此文件每行記錄一個單詞,那么經過程序計算出各個單詞的值,并把結果輸出到當前目錄下result.txt文件中。如果文件不存在,應該提示錯誤。
上傳時間: 2014-01-11
上傳用戶:康郎
黃金分割法求極小,返回值fm為函數(shù)極小值,tm為極小值點,f為給定函數(shù),t為函數(shù)變量,[a,b]為變量t的搜索區(qū)間
標簽: 分割
上傳時間: 2017-01-23
上傳用戶:Miyuki
tensor 向量的推廣。在一個坐標系下,由若干個數(shù)(稱為分量)來表示,而在不同坐標系下的分量之間應滿足一定的變換規(guī)則,如矩陣、多變量線性形式等。一些物理量如彈性體的應力、應變以及運動物體的能量動量等都需用張量來表示。在微分幾何的發(fā)展中,C.F.高斯、B.黎曼、E.B.克里斯托費爾等人在19世紀就導入了張量的概念,隨后由G.里奇及其學生T.列維齊維塔發(fā)展成張量分析,A.愛因斯坦在其廣義相對論中廣泛地利用了張量。
上傳時間: 2014-01-20
上傳用戶:silenthink
c語言編程寶典,C 語言是1972年由美國的Dennis Ritchie設計發(fā)明的, 并首次在UNIX操作系統(tǒng) 的 DEC PDP-11 計算機上使用。 它由早期的編程語言 BCPL( 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 發(fā)展演變而來。在1970年, AT&T 貝爾實驗室的 Ken Thompson根據(jù)BCPL語言設計出較先進的并取名為 B的語言, 最后導了C 語言的問世。 隨著微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 出現(xiàn)了許多C 語言版本。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使得這些C 語言之間出現(xiàn)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為了改變這種情況, 美國國家標準 研究所(ANSI)為C 語言制定了一套ANSI標準, 成為現(xiàn)行的C語言標準。
上傳時間: 2017-02-27
上傳用戶:dongbaobao
一般來說,瞬時頻率和群延遲在時頻平面內定義了兩條不同的曲線,但是在時寬(T)和頻寬(B)的乘積值逐漸變大時,這兩條曲線會慢慢逼近。為了說明這一點,下面計算了信號的瞬時頻率和群延遲,T*B值大。
標簽:
上傳時間: 2014-01-11
上傳用戶:lht618
一般來說,瞬時頻率和群延遲在時頻平面內定義了兩條不同的曲線,但是在時寬(T)和頻寬(B)的乘積值逐漸變大時,這兩條曲線會慢慢逼近。為了說明這一點,下面計算了信號的瞬時頻率和群延遲,T*B值小。
標簽:
上傳時間: 2017-03-09
上傳用戶:gxrui1991
為 了提高用戶身份認證和授權管理的靈活性,從We b 應用系統(tǒng)的安全性角度出發(fā),討論了 一 種在. N E T F r a me w o r k下保證應用程序安全性的身份驗證和授權模型,并給出了模型的具體實現(xiàn)方法。 該模型利用 F o r ms身份驗證方法對用戶的身份進行鑒別。在授權處理上,模型結合統(tǒng)一資源定位( u . J f o r m R e s o u r c e L o c a t o r , U R L ) 授權模式和用戶所具有的系統(tǒng)角色,分別從頁面級和頁面操作級對用戶的訪問進行 控制。該模型在企業(yè)局域網(wǎng)環(huán)境內能夠提供比較靈活的身份認證和基于角色的授權服務。實際應用表明, 基于該模型的We b應用系統(tǒng)能夠對用戶的訪問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保證了系統(tǒng)的安全性
上傳時間: 2013-12-31
上傳用戶:VRMMO
課程設計: 1.求出在一個n×n的棋盤上,放置n個不能互相捕捉的國際象棋“皇后”的所有布局。 2.設計一個利用哈夫曼算法的編碼和譯碼系統(tǒng),重復地顯示并處理以下項目,直到選擇退出為止。 【基本要求】 1) 將權值數(shù)據(jù)存放在數(shù)據(jù)文件(文件名為data.txt,位于執(zhí)行程序的當前目錄中) 2) 分別采用動態(tài)和靜態(tài)存儲結構 3) 初始化:鍵盤輸入字符集大小n、n個字符和n個權值,建立哈夫曼樹; 4) 編碼:利用建好的哈夫曼樹生成哈夫曼編碼; 5) 輸出編碼; 6) 設字符集及頻度如下表: 字符 空格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頻度 186 64 13 22 32 103 21 15 47 57 1 5 32 20 字符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頻度 57 63 15 1 48 51 80 23 8 18 1 16 1
標簽:
上傳時間: 2017-04-24
上傳用戶:zhyiroy
工業(yè)領域串口通信速度慢是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而 F T 2 4 5 B M 能夠進行 US B和并行 I / O口之間的 協(xié)議轉換, 在一些條件下能夠取代串口. 介紹 F T 2 4 5 B M 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并給出基于 F T2 4 5 B M 的 US B接口電路的應用設計和基于 8 9 c 5 2的匯編及 c 5 1 單片機源程序.
上傳時間: 2017-05-27
上傳用戶:kytq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