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圖片轉化為double數據類型,再利用T=dctmtx(8)建立一個8*8的DCT變換矩陣。將圖片分割為8*8的小塊,分別對小塊進行各自的DCT變換。變換的矩陣可調用函數dctmtx,得到余弦基函數作為變換基T。T*B*T’是變換的操作,得到DCT變換系數矩陣。接著按照實驗要求,將 DCT 系數矩陣中值小于給定閾值的元素置為 0。這樣就完成了DCT變換。進行逆變換時,直接用T’*B*T得到結果矩陣,轉化為圖像形式
標簽: MATLAB
上傳時間: 2020-07-07
上傳用戶:
AC220V轉DC(12V15W )電源板AD設計硬件原理圖+PCB文件,2層板設計,大小為100*55mm, ALTIUM設計的原理圖+PCB文件,可以做為你的學習設計參考。主要器件型號如下:Library Component Count : 24Name Description----------------------------------------------------------------------------------------------------2N3904 NPN General Purpose Amplifier2N3906 PNP General Purpose AmplifierBRIDGE1 Diode BridgeCON2 ConnectorCap CapacitorCap Pol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D Zener Zener DiodeDIODE Diode 1N914 High Conductance Fast DiodeECELECTRO2 Electrolytic CapacitorFP103 FUSE-HHeader 2 Header, 2-PinINDUCTOR2 NMOS-2 N-Channel Power MOSFETPC837 OptoisolatorRES2-B Res Varistor Varistor (Voltage-Sensitive Resistor)T TR-2B TRANS1UCC28051 Volt Reg Voltage Regulator
上傳時間: 2021-11-21
上傳用戶:kent
IDAQ-8098 控溫模塊是專為精確控溫應用而設計的,采用多 CPU 方案實現采集和 PID 控制分開工 作,采用 Modbus 通信協議,通過 RS-485 通信接口下載控溫參數,并實時監測被控溫區實時溫度、控溫 狀態和數字量輸入輸出狀態,還可以控制控溫的啟停等功能。啟動控溫后,模塊能夠按照設定的控溫參數 自動工作,無須其他設備干預,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控制系統的工作負擔,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 性。IDAQ-8098 控溫模塊完全實現系統的溫度采集和控制,有效減少了技術部門在該功能上的開發和調試 時間,使產品能夠快速占領市場。 ◆ 多 CPU 工作方式,采集熱電偶信號和 PID 控制完全分開協同式工作 ◆ 控溫方式:增量 PID 加模糊控制,自適應 PID 控制(保存自適應的最佳參數供下次使用) ◆ 8 個控溫通道各自獨立 PID 控制,對應于 8 個通道的熱電偶輸入 ◆ PID 采樣周期可達 500ms ◆ 控溫精度最高能達到±0.5℃ ◆ 五種脈寬輸出指示五種控溫狀態(不控溫、加熱、恒溫、預警和報警) ◆ 可通過 RS-485 串口遠程監視工作狀態 ◆ 可和 PLC 掛接通訊,組合成最完美最經濟最可靠的 IO 控制和被控溫區溫度控制系統◆ 有效分辨率:16 位 ◆ 通道:8 路差分 ◆ 輸入類型:輸入類型:熱電偶,PT100,0~20mA,0-10V,-20-+20mV,-78-+78mV,-312-+312mV,0-5000mV ◆ 熱電偶類型與溫度范圍: J -200 ~ 1200℃ K -200 ~ 1370℃ T -200 ~ 400℃ E -200 ~ 1000℃ R -50 ~ 1760℃ S -50 ~ 1760℃ B 0 ~ 1820℃ PT100 溫度范圍:-200 ~ 660℃ ◆ 隔離電壓:3000Vdc ◆ 故障與過壓保護:最大承受電壓±35V ◆ 采樣速率:20 采樣點/ 秒(總共) ◆ 輸入阻抗:20M ◆ 精度:±0.1%( 電壓輸入) ◆ 零漂移:±3uV/℃
標簽: PID溫控模塊
上傳時間: 2021-12-09
上傳用戶:
采用的PLC是西門子S7-200系列,仿真編程軟件為STEP7-Micro。在初始狀態,容器是空的,各閥門皆關閉,Y1、Y2、Y3燈皆暗和M攪拌機均為OFF,液面傳感器L1、L2、L3為關,加熱器H為關。若要啟動操作,按下啟動按鈕(I0.0),開始下列操作: (1)Y1、Y2為ON,液體A和B同時注入容器,當液面達到L2時,L2為ON,使Y1、Y2為OFF,Y3為ON,即關閉Y1、Y2閥門,打開液體C的閥門Y3。 (2)液面達到L1時,Y3為OFF,M為ON,即關閉閥門Y3,電動機起動開始攪拌。 (3)經10S攪勻后,M為OFF,停止攪拌,H為ON,加熱器開始加熱。 4、當混合液體溫度達到某一指定值時,T為ON,H為OFF,停止加熱,使電磁閥Y4為ON,開始放出混合液體。 (4)當液體高度降為L3后,L3從ON到OFF,再經5S,容器放空,Y4為OFF,開始下一周期。當按下停止按鈕后,在當前的混合操作處理完畢后,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狀態。
上傳時間: 2021-12-31
上傳用戶:XuVshu
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機器人在動態障礙環境中的智能運動控制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機器人在動態障礙環境中的智能運動控制 oIlI~0(、r> 王 敏 金·波斯科 黃心漢 ,O、l、L (華i 面面辜寫j幕.武漢,43074) \I。L上、o 捌要:提出了一種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智能機器人運動規劃方法 .該方法運用了基于調和函數分析的人 工勢能 場原 理 .采用模糊規則 可減少推導勢能函數所 必須的計算 ,同時給機器人伺服 系統發 出指令 ,使它能夠 自動 地尋找通向目標的路徑.提出的方法具有簡單、快速的特點,而且能對 n自由度機械手的整個手臂實現最碰.建立 在非線性機器人動力學之上的整 個閉環系統和模糊控制器 的穩定性 由李雅普諾 夫原理 保證 .仿真結 果證明 了該方 法 的有效性 ,通 過比較分析顯示 出文 中所提 出的最障算法的優越性 . 美t詞:基于傳感器的機器人運動控制;模糊規則;人工勢能場;動態避障;機器人操作手 1 叫啞oducd0n R。boIsarewjdelyusedfor詛sb inchasma~ia]b柚· 血 , spot : ng, spray Ijl岫 1g, mech卸icaland elec咖 icas搴enlb1y,ma al塒 IIovaland wa時 cut· ring 咖 . ofsuch tasks_堋 llldea pri|柚ary ptd 眥 of 她 ar0botto e oncpositiontoanother withoutbur叩inginto anyobstacles. s 曲km,de. notedasthefDbotm ∞ pJan,liDgp∞ 舶1,hasbeen the倒 娜bj0ct鋤l哪gIeseat℃ll∞ . Every method o0血∞rI1ing 如b0tmotionplanninghas itsownadv∞ngesandapplicationdoma~ asweftasits di戤ldvaIIta麟 and constr~dnts. Therefore it would be ratherdifficulteithertoc0Ⅱ】paremethodsorton~ vate thechoio~ofan dl0‘iupon othP~s. 0州 d眥 :1999—07—29;Revised~ :2000一∞ 一絲 In conU~astto many n~ hods,rob
上傳時間: 2022-02-15
上傳用戶:
家 庭 總 線 是 智 能 家 居 實 現 的 重 要 基 礎 . 是 住 宅 內 部 的 神 經 系 統 . 其 主 要 作 用 是 連 接 家 中的各 種 電子 、 電氣 設 備 . 負責 將 家 庭 內 的 各 種 通 信 設 備 ( 包 括 安 保 、 電話 、 家 電 、 視 聽 設 備 等 )連 接 在 一 起 . 形 成 一 個 完 整 的家 庭 網 絡 。 日 本 是 較 早 推 動 智 能 家 居 發 展 的 國 家 之 一 , 它 較 早 地 提 出 了 家庭 總線 系統 (H O m e B u S S Y S t e m , 簡稱H B S ) 的概念 . 成 立 了 家庭 總線 (H B S )研 究會 . 并 在 郵政省和 通 產 省 的指 導 下 組 成 了H B S 標 準委 員 會 , 制定 了 日 本 的H B s 標 準 。 按 照 該 標 準 , H B S 系統 由一 條 同 軸 電 纜 和 4 對 雙 絞 線 構 成 , 前 者 用 于 傳 輸 圖 像 信 息 . 后者 用 于 傳輸語 音 、 數據及 控制信 號 。 各 類家用 設 備 與 電氣 設 備 均 按 一 定 方式 與H B S 相 連 , 這 些 電氣設 備 既 可 以在 室 內進 行 控制 . 也 可 在異地 通 過 電話進行 遙 控 。 為適 應 大型 居住社 區 的需 要 , 1 9 8 8 年年初 , 日 本住 宅信息 化推進協會 又 推 出 了 超級 家庭總 線 (S u p e r H0 m e B u s S y s t e m , 簡 稱S - H B S ) , 它適 用 于 更 大 的范 圍 . 因 為一 個S - H B s 系統可 掛接 數千個家庭 內部 網 。 家庭 智能化要 求諸 多家 電和 網絡能夠彼此 相容 . 總線協 議是 其精髓 所 在 , 只 有接 E l 暢通 , 家 電才能 “ 聽懂 ” 人 發 出的指令 , 因此 總線標準 的物理 層 接 口 形 式 是 智能 家居 亟 待解決 的重 要 問題 之 一 。 目前 比 較成型 的總線標 準 協 議 主 要 是 美 國公 司 提 出 的 , 包 括E c h e l o n 公 司 I)~L o n W o r k s 協議 、 電子 工 業 協 會 (E I A ) 的C E 總線協 議 (C EB u S ) 、 S m a r t Ho u s e L P 的智 能屋 協 議 和×一 1 0 公 司 的X 一 1 0 協 議等。 這 些 協 議 各 有 優 劣 。
標簽: 智能家居
上傳時間: 2022-03-11
上傳用戶:
走線狀態,+tab,改變線寬;2d 線狀態,+shift+tab ,切換倒角方式;crtl+左鍵 :高亮選中網絡;左下角雙擊,層管理,顯示或隱藏某一層;旋轉:Space;X 軸鏡像:X;Y 軸鏡像:Y;板層管理:L;柵格設置:G;單位進制切換:Q;對齊-水平:A,D;對齊-垂直:A,I,I,Enter;對齊-頂部:A,T;對齊-底部:A,B;對齊-左側:A,L;對齊-右側:A,R;設計-類設置:D,C;設計-板層管理:D,K;
標簽: Altium Designer
上傳時間: 2022-04-17
上傳用戶:trh505
摘要:隨薦電力電子設備、交直流電弧爐和電氣化鐵道等非線性、沖擊性負荷的大量接入電網,引起了電網無功功率不足、電壓波動與閃變、三相供電不平衡以及電壓電流波形畸變等其它一系列電能質景問題,并嚴重威脅著電力系繞的安全穩定運行。首先,本文介紹了無功功率的基本概念,介紹了無功功率對電力系統的影響以及無功補償的作用,并詳盡的閘述了國內外無功補償裝置的歷史以及現狀。其次,本文詳細分析了靜止無功補償器(SVC)和靜止無功發生器(SVC)的基本結構,控制方法和工作原理,以及各自優特點。并且闡述了它們的工作特性。再次,本文著重進行了對SVG型靜止無功補償器提高系統電壓的理論研究。利用MATLAB/SIMLINK仿真軟件對SVG工作方式及利用SVG動態提高系統電壓的原理進行仿真研究。并對仿真結果進行了全面外析VRe,本完成了(利t功補t控制器的設計,該控a器a系統硬件上采用了由STC生產的STCIOFO8X單片機作為主控制器。采用ATT7022作為電能檢測芯片,實現電網參數的精確深樣與計算,在系統軟件上采用品剛管控制投切電容器,實現了電容器的快速,無弧的投切。采用全中文液品顯示界面實時顯示系統運行狀況.關;無,SVG,svc,STC10FO8X隨著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量大功率、非線性負荷的接入電網中,使得電網供電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一些像電弧爐、軋機、整流橋等非線性和沖擊性負荷的大量使用是導致電能質量惡化的最主要來源,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影響理想狀態的電力供應要求頻率為50Hz,電壓幅值穩定在額定值的標準正弦波形。在三相電網供電系統中,A,B.C三相電壓電流的幅值大小相等、相位差依次落后120度。但當電力用戶的各種用電裝置接入電力系統后,電力供應由理想的電力供應變成了電壓電流偏離這種狀態的非理想狀態。電網中的許多用電負荷都具有低功率因數、非線性、不平衡性和沖擊性的特征,這些特征嚴重地危害著電網的電力供應,可表現在:電壓值跌落或浪涌、各次諧波含量大、電壓波形發生閃變、電壓電流波形失真等,這樣便出現了電能質量問題。實際電網中的電能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上傳時間: 2022-06-17
上傳用戶:
說明:原文(英語)來自Freescale Semiconductor,Inc.的應用文檔,作者,T.C.Lun,Applications Engineering,Microcontroller Division,Hong Kong.文檔分為下列幾個部分:PART 1 觀EMC PART 2器件的選擇及電路的設計PART 3印刷電路板layout技術附錄A EMC術語表附錄B 抗干擾測量標準第一部分 EMI和EMC縱覽:在現代電子設計中EMI是一個主要的問題。為抗干擾,設計者嬰么除掉干擾源,要么保護受影響的電路,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電磁兼容的目的僅僅達到電磁兼容也許還不夠。雖然電路工作在板級,但它有可能對系統的共他部件輻射噪音、干擾,從而引起系統級的問題。此外,系統毅或者設備級的EMC不得不滿足某些輻射標準,以便不影響其他設備。許多發達國家在電子產品上有非常嚴格的EMC標準。為了達到這些要求,設計者必須考慮從板極開始的EMI抑制。一個簡單的EMI模型包含三個元素,如圖1所示:1.EMI源2.耦合路徑3.感應體
上傳時間: 2022-06-20
上傳用戶:
本標準等同采用IEC61000-4-5;1995《電磁兼容第4部分:試驗和測量技術第5分部分: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本標準是《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系列國家標準的之一,該系列標準包括以下標準:GB/T17626.1-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抗擾度試驗總論GB/T17626.2-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3-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17626.4-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 17626.5-199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17626.6-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17626.7-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供電系統及所連設備諧波、諧間波的測量和測量儀器導則GB/T17626.8-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GB/T17626.9-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GB/T17626.10-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GB/T17626.11-199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漸變抗擾度試驗GB/T17626.12-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振蕩波抗擾度試驗本標準的附錄A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的附錄B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工業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電磁兼容標準化聯合工作組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電子工業部標準化研究所、機械工業部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電力工業部武漢高壓研究所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世鋼、王素英、姚帶月、聶定珍、文芳。
標簽: 電磁兼容
上傳時間: 2022-06-29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