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一種新型隨機密鑰算法 江 超,任秀麗 (吉林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 針對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分析了現有的基本隨機密鑰分布模型、q2composite隨機密 鑰預分布模型和對稱密鑰生成算法在抗俘性、網絡連通性、擴展性和內存消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隨機性和 身份認證,提出了一種新型隨機密鑰算法。在仿真環境下,此算法與其他算法在抗入侵功能、網絡連通性、擴展性 和內存消耗方面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提出的新型隨機密鑰算法在這些方面都優于其他算法。
上傳時間: 2017-02-04
上傳用戶:caozhizhi
該源碼使用MPI并行語言實現Cannon數值算法,在Linux下測試實現.需要配置多節點分布環境
上傳時間: 2013-12-16
上傳用戶:開懷常笑
自動計算兩個正態分佈的數據的重疊部分, 一般用來預估不良率
上傳時間: 2017-03-30
上傳用戶:refent
分布傅里葉算法,可以用于多種計算,比如光孤子的特性分析
上傳時間: 2017-05-27
上傳用戶:R50974
這是一篇講述寬帶信號DOA估計時一種不需要預估角度的聚焦矩陣的估計算法
上傳時間: 2014-11-28
上傳用戶:Late_Li
用動態規劃算法解決電路分布問題
上傳時間: 2013-11-26
上傳用戶:gundamwzc
壓縮包中有5篇論文,分別為《Data-driven analysis of variables and dependencies in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EDAs》這是一篇博士論文,較為詳細的介紹了各種EDA算法;《Anisotropic adaptive variance scaling for Gaussian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Enhancing Gaussian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by Exploiting Evolution Direction with Archive》《Niching an Archive-based Gaussian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via Adaptive Clustering》《Supplementary material for Enhancing Gaussian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by Exploiting Evolution Direction with Archive》《基于一般二階混合矩的高斯分布估計算法》介紹了一些基于EDA的創新算法。
上傳時間: 2020-05-25
上傳用戶:duwenhao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載人飛船、空間站等復雜航天器對空-地或空-空之間數據傳輸速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此情況下,為了提高空間通信中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保證接收端分路系統能和發送端一致,必須要經過幀同步。對衛星基帶信號處理來說,幀同步是處理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只有正確幀同步才能獲取正確的幀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因此,幀同步的效率,將直接影響到整個衛星基帶信號處理的結果。 @@ 本設計在研究CCSDS標準及幀同步算法的基礎上,利用硬件描述語言及ISE9.2i開發平臺在基于FPGA的硬件平臺上設計并實現了單路數據輸入及兩路合路數據輸入的幀同步算法,并解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幀滑動及模糊度問題。在此基礎之上,針對兩路合路輸入時可能存在的兩路輸入不同步或幀滑動在兩路中分布不均勻問題,設計實現了兩路并行幀同步算法,并利用ModelSim SE 6.1f工具對上述算法進行了前仿真和后仿真,仿真結果表明上述算法符合設計要求。 @@ 本論文首先介紹了課題研究的背景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其次介紹了與本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及系統的軟硬件結構。然后對單路數據輸入幀同步、兩路數據合路輸入幀同步和兩路并行幀同步算法的具體設計及實現過程進行了詳細說明,并給出了后仿真結果及結果分析。最后,對論文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展望,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 FPGA;CCSDS;幀同步:模糊度;幀滑動
上傳時間: 2013-06-11
上傳用戶:liglechongchong
本文對嵌入硬核的FPGA布線通道寬度分布和改進FPGA布局算法進行了研究。文章在嵌入硬核的FPGA布線通道寬度分布研究中,引入了四種架構,其布線通道寬度分布函數分別為均勻、脈沖、高斯和三角分布。通過修改VPR工具的源代碼,使平臺適用于具有嵌入硬核的FPGA架構,利用MCNC基準電路來測試這四種架構的性能。實驗結果表明:在以網線平均長度作為指標的測試中,通道寬度均勻分布的架構具有更短的布線長度、更優的性能。
上傳時間: 2013-06-01
上傳用戶:JGR2013
H.264作為新一代視頻編碼標準,相比上一代視頻編碼標準MPEG2,在相同畫質下,平均節約64﹪的碼流。該標準僅設定了碼流的語法結構和解碼器結構,實現靈活性極大,其規定了三個檔次,每個檔次支持一組特定的編碼功能,并支持一類特定的應用,因此。H.264的編碼器的設計可以根據需求的不同而不同。 H.264雖然具有優異的壓縮性能,但是其復雜度卻比一般編碼器高的多。本文對H.264進行了編碼復雜度分析,并統計了整個軟件編碼中計算量的分布。H.264中采用了率失真優化算法,提高了幀內預測編碼的效率。在該算法下進行幀內預測時,為了得到一個宏塊的預測模式,需要進行592次率失真代價計算。因此為了降低幀內預測模式選擇的計算復雜度,本文改進了幀內預測模式選擇算法。實踐證明,在PSNR值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該算法相比原算法,幀內編碼時間平均節約60﹪以上,對編碼的實時性有較大幫助。 為了實現實時編碼,考慮到FPGA的高效運算速度和使用靈活性,本文還研究了H.264編碼器基本檔次的FPGA實現。首先研究了H.264編碼器硬件實現架構,并對影響編碼速度,且具有硬件實現優越性的幾個重要部分進行了算法研究和FPGA.實現。本文主要研究了H.264編碼器中整數DCT變換、量化、Zig-Zag掃描、CAVLC編碼以及反量化、逆整數DCT變換等部分。分別對這些模塊進行了綜合和時序仿真,并將驗證后通過的系統模塊下載到Xilinx virtex-Ⅱ Pro的FPGA中,進行了在線測試,驗證了該系統對輸入的殘差數據實時壓縮編碼的功能。 本文對H.264編碼器幀內預測模式選擇算法的改進,算法實現簡單,對軟件編碼的實時性有很大幫助。本文對在單片FPGA上實現H.264編碼器做出了探索性嘗試,這對H.264編碼器芯片的設計有著積極的借鑒性。
上傳時間: 2013-06-13
上傳用戶:夜月十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