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檔為北郵版數字通信原理第三章總結資料,講解的還不錯,感興趣的可以下載看看…………………………
標簽: 數字通信
上傳時間: 2021-10-19
上傳用戶:jason_vip1
基于的51單片機全自動洗衣機設計(北理工)這是一份非常不錯的資料,歡迎下載,希望對您有幫助!
上傳時間: 2021-12-03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北郵《嵌入式系統技術基礎》,。作為相關專業的本科教材, 本書著眼于嵌入式系統基礎知識以及基本系統開發方法的講解。內容涉及嵌入式系統概述、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開發原理、PCB 設計等嵌入式技術的各個方面, 并且詳細分析了當前主要的幾種嵌入式系統如單片機系統、ARM系統、VxWorks 操作系統、DSP 系統的體系結構和軟硬件開發流程, 同時給出了具體的設計方案和程序實例。
標簽: 嵌入式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7-24
上傳用戶:
光電組技術論文、 -2019-07-26 14:45 光電組,【激光】使用全解 -2019-07-26 14:45 武漢理工大學1隊技術報告.pdf 1.1M2019-07-26 14:45 樂師一隊技術報告.pdf 994KB2019-07-26 14:45 哈爾濱工業大學——光電之星.pdf 800KB2019-07-26 14:45 光電組_樂山師范學院明星電纜3隊技術報告.pdf 1M2019-07-26 14:45 光電組-西北工業大學-梟龍隊技術報告.pdf 951KB2019-07-26 14:45 光電組-南昌航空大學-零速技術報告.pdf 5M2019-07-26 14:45 光電組-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一隊技術報告.pdf 2.9M2019-07-26 14:45 光電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杭電光電一隊技術報告.pdf 2.1M2019-07-26 14:45 光電組-哈爾濱工程大學-極品飛車2號技術報告.pdf 1.7M2019-07-26 14:45 光電組 中山大學_Thousand_Sunny_技術報告.pdf 1.8M2019-07-26 14:45 光電組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御風隊技術報告((光電組).pdf 1.6M2019-07-26 14:45 光電組 皖西學院 光電組 電協飛車 技術報告.pdf 5.1M2019-07-26 14:45 光電組 天津大學 光電一隊 技術報告.pdf 1.1M2019-07-26 14:45 光電組 山東大學 光電組 光電一隊 技術報告.pdf 2.6M2019-07-26 14:45 光電組 東南大學 Fearless隊技術報告.pdf 1.8M2019-07-26 14:45 第六屆 陜理工光電1隊技術報告.pdf 2.5M2019-07-26 14:45 北京理工工大學 光電組 光影技術報告.pdf 1.2M2019-07-26 14:45 北華大學光電第五屆飛思卡爾技術報告.pdf 4.4M2019-07-26 14:45 【電子設計大賽專營】PID算法原理.pdf 武漢科技大學-首安三隊技術報告.pdf 991KB2019-07-26 14:45 攝像頭組-武漢大學-IRIS-Foresight 技術報告.pdf 1.2M2019-07-26 14:45 攝像頭-河北大學-雷電隊.pdf 3.9M2019-07-26 14:45 清華大學三角洲CCD隊技術報告.pdf 848KB2019-07-26 14:45 湖南大學-睿思隊技術報告.pdf 1.7M2019-07-26 14:45 哈工大第五屆速龍隊制作手冊.pdf 1.9M2019-07-26 14:45 第三屆技術報告-同濟大學-同舟隊.pdf 1.1M2019-07-26 14:45 【技術報告】上海交通大學Cybersmart隊.pdf 電磁組 中國礦業大學 百年礦大信電一隊技術報告.docx 3.3M2019-07-26 14:45 電磁組 武漢科技大學 首安五隊 技術報告(電磁組).pdf 2.1M2019-07-26 14:45 第六屆電磁組哈爾濱華德學院.pdf 1.9M2019-07-26 14:45 北京理工大學 電磁組 星際航行者技術報告.pdf 1.6M2019-07-26 14:45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電磁組.pdf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可以快速實現數字電路,但是用于生成FPGA編程的比特流文件的CAD工具在編制大規模電路時常常需要數小時的時間,以至于許多設計者甚至通過在給定FPGA上采用更多的資源,或者以犧牲電路速度為代價來提高編制速度。電路編制過程中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布線階段,因此有效的布線算法能極大地減少布線時間。 許多布線算法已經被開發并獲得應用,其中布爾可滿足性(SAT)布線算法及幾何查找布線算法是當前最為流行的兩種。然而它們各有缺點:基于SAT的布線算法在可擴展性上有很大缺陷;幾何查找布線算法雖然具有廣泛的拆線重布線能力,但當實際問題具有嚴格的布線約束條件時,它在布線方案的收斂方面存在很大困難。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索一種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的新型算法,具體研究工作和結果可歸納如下。 1、在全面調查FPGA結構的最新研究動態的基礎上,確定了一種FPGA布線結構模型,即一個基于SRAM的對稱陣列(島狀)FPGA結構作為研究對象,該模型僅需3個適合的參數即能表示布線結構。為使所有布線算法可在相同平臺上運行,選擇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微電子中心的20個大規模電路作為基準,并在布線前采用VPR399對每個電路都生成30個布局,從而使所有的布線算法都能夠直接在這些預制電路上運行。 2、詳細研究了四種幾何查找布線算法,即一種基本迷宮布線算法Lee,一種基于協商的性能驅動的布線算法PathFinder,一種快速的時延驅動的布線算法VPR430和一種協商A
上傳時間: 2013-05-18
上傳用戶:ukuk
在超深亞微米技術工藝下,布局成為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物理設計中至關重要的一步。由于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able Gate Array,FPGA)布線資源的預先確定性,使得FPGA的布局更為重要。本文以建立高性能、低擁擠的布局為目標,從FPGA芯片結構和布局算法兩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通用的層次式FPGA(HFPGA)結構模型及布局模型,并且給出了該模型的數學計算公式;提出將元件之間的層次距離轉化為線長的方法,實現了基于線網模型的高精度布局算法:提出利用矩形的對角線元件之間層次來代替線長,從而達到優化線長的同時提高布通率的快速布局算法。實驗結果表明,兩種算法均在北卡羅來納微電子中心(MCNC)學術芯片測試案例上取得了較理想的布局實驗效果,為下一步的布線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接口,并且完成了初始布線的工作。本FPGA結構模型的提出和布局算法的實現也都為工業界提供了借鑒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nbdedu
采用FPGA 實現π/ 4 DQPSK調制器--\r\n北 方 交 通 大 學 學 報
上傳時間: 2013-08-11
上傳用戶:stampede
信號完整性問題是高速PCB 設計者必需面對的問題。阻抗匹配、合理端接、正確拓撲結構解決信號完整性問題的關鍵。傳輸線上信號的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信號線的布線長度產生的信號傳輸延時會對信號的時序關系產生影響,所以PCB 上的高速信號的長度以及延時要仔細計算和分析。運用信號完整性分析工具進行布線前后的仿真對于保證信號完整性和縮短設計周期是非常必要的。在PCB 板子已焊接加工完畢后才發現信號質量問題和時序問題,是經費和產品研制時間的浪費。1.1 板上高速信號分析我們設計的是基于PowerPC 的主板,主要由處理器MPC755、北橋MPC107、北橋PowerSpanII、VME 橋CA91C142B 等一些電路組成,上面的高速信號如圖2-1 所示。板上高速信號主要包括:時鐘信號、60X 總線信號、L2 Cache 接口信號、Memory 接口信號、PCI 總線0 信號、PCI 總線1 信號、VME 總線信號。這些信號的布線需要特別注意。由于高速信號較多,布線前后對信號進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工具采用Mentor 公司的Hyperlynx7.1 仿真軟件,它可以進行布線前仿真和布線后仿真。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herog3
淮南煤礦區地跨淮河兩岸,轄有大通、田家庵、謝家集、八公山、潘集5個行政區,人口106.30萬,是國家大型煤炭生產基地之一。淮南供電始于民國19年(1930年)4月,當時僅有1臺7.5千瓦直流發電機發電,供九龍崗礦場地面照明。民國25年,九龍崗東西兩礦,有1路1.70公里的2.3千伏送電線相聯,各裝1臺10千伏安變壓器。民國27年后,日本侵略軍占領淮南,在大通、九龍崗兩區建礦采煤,掠奪煤炭資源,民國32年,建成下窯(田家庵)發電所,架設經大通至九龍崗22千伏同桿(鐵塔)雙固路輸電線,和大通、九龍崗2個變電所,以3.3千伏向礦井配電。抗日戰爭勝利后,民國36年4月,淮南路礦公司架設田家庵至八公山22千伏輸電線。至此22千伏線路全長37.10公里,變電所4個,降壓變壓器11臺,總容量7500千伏安。民國37年售電量1189.60萬千瓦·時,主要供煤礦用電。建國后,先后對謝一、謝二、謝三礦和李咀孜礦進行勘探建井。1954年,原22千伏線路和變電所升壓為35千伏供電。1958年起以110千伏電壓供電。至1972年,發展成為工商業區和政治文化中心的東部地區,也升壓為110千伏供電。1975年淮河北岸潘集礦區開始建設,負荷中心北移,由田家庵電廠出線跨越淮河至潘集礦區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同時投運。1978~1982年間,淮南礦區又先后建成田家庵電廠經西山變電所至淮河北岸蘆集變電所的220千伏系統。1985年,田家庵、洛河電廠裝機總容量達90.10萬千瓦,市內供電網相應加強,全礦區已形成主要由田家庵電廠110千伏母線和220千伏西山變電所、蘆集變電所3點分片供電,以220千伏和110千伏高壓配電網聯合供電的格局。同時,一些大型廠礦都有自備35千伏及以上變電所,并向附近中小企業轉供電,形成東部田家庵、大通兩區,中部望峰崗地區,西部謝集、八公山兩區,淮河北岸潘集區組成的4個公用中低壓配電網絡。1985年,全市最高負荷19.55萬千瓦,供電量16億多千瓦·時。其中,煤炭工業最高負荷9.34萬千瓦,用電量4.99億千瓦·時,占全市用電量的三分之一。
標簽: 礦區供電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fandeshun
SDRAM的原理和時序 SDRAM內存模組與基本結構 我們平時看到的SDRAM都是以模組形式出現,為什么要做成這種形式呢?這首先要接觸到兩個概念:物理Bank與芯片位寬。1、 物理Bank 傳統內存系統為了保證CPU的正常工作,必須一次傳輸完CPU在一個傳輸周期內所需要的數據。而CPU在一個傳輸周期能接受的數 據容量就是CPU數據總線的位寬,單位是bit(位)。當時控制內存與CPU之間數據交換的北橋芯片也因此將內存總線的數據位寬 等同于CPU數據總線的位寬,而這個位寬就稱之為物理Bank(Physical Bank,下文簡稱P-Bank)的位寬。所以,那時的內存必須要組織成P-Bank來與CPU打交道。資格稍老的玩家應該還記 得Pentium剛上市時,需要兩條72pin的SIMM才能啟動,因為一條72pin -SIMM只能提供32bit的位寬,不能滿足Pentium的64bit數據總線的需要。直到168pin-SDRAM DIMM上市后,才可以使用一條內存開機。不過要強調一點,P-Bank是SDRAM及以前傳統內存家族的特有概念,RDRAM中將以通道(Channel)取代,而對 于像Intel E7500那樣的并發式多通道DDR系統,傳統的P-Bank概念也不適用。2、 芯片位寬 上文已經講到SDRAM內存系統必須要組成一個P-Bank的位寬,才能使CPU正常工作,那么這個P-Bank位寬怎么得到呢 ?這就涉及到了內存芯片的結構。 每個內存芯片也有自己的位寬,即每個傳輸周期能提供的數據量。理論上,完全可以做出一個位寬為64bit的芯片來滿足P-Ban k的需要,但這對技術的要求很高,在成本和實用性方面也都處于劣勢。所以芯片的位寬一般都較小。臺式機市場所用的SDRAM芯片 位寬最高也就是16bit,常見的則是8bit。這樣,為了組成P-Bank所需的位寬,就需要多顆芯片并聯工作。對于16bi t芯片,需要4顆(4×16bit=64bit)。對于8bit芯片,則就需要8顆了。以上就是芯片位寬、芯片數量與P-Bank的關系。P-Bank其實就是一組內存芯片的集合,這個集合的容量不限,但這個集合的 總位寬必須與CPU數據位寬相符。隨著計算機應用的發展,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zhuimenghua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