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系統的開發背景,意義,并重點介紹了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的過程。在硬件方面,從元件,模塊,系統逐級闡述,特別是系統的核心部分AT89C52,并用PROTEL 99SE軟件對原理圖和電路板的制作。軟件方面,用現階段比較流行的單片機C語言編程,利用定時器中斷控制標準時鐘。最后是軟硬件的調試,其中介紹了單片機仿真軟件KEIL C51的使用。
上傳時間: 2013-11-08
上傳用戶:完瑪才讓
LAXDK4.1P是多功能數字處理器,所有功能都通過雙DSP處理實現。獨立處理芯片實現全功能的參量均衡,精確分頻,輸出限幅。內置一個DSP效果器,包含兩個獨立的可編程引擎,分別處理回聲、混響效果,實現無窮的效果組合。并且提供精確快速的反饋抑制功能。3路線路輸入、背景音樂(BGM)功能,并帶有同步視頻切換。音樂通道配置7段全參量均衡適應千變萬化的應用環境。話筒通道7段全參量均衡,配合優質話放電路帶來清晰干凈的演唱效果。超低音分頻實現斜率、濾波器、上下限頻點的全部可調,并配置3段參量均衡使調試更得心應手。獨立中置輸出通道,輸出話筒直達聲,并配置3段參量均衡大大提升演唱人聲的表現能力。
上傳時間: 2013-10-26
上傳用戶:herog3
為提高電容測量精度,針對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設計了基于PIC16LF874單片機電容測量模塊。簡單闡述了電容測量電路的應用背景和國內外研究現狀,介紹了美國Microchip公司PIC16LF874單片機的特性。電容式傳感器輸出的動態微弱電容信號通過PS021型電容數字轉換器把模擬量數據轉換成數字量數據,所測數據由PIC16LF874單片機應用程序進行處理、顯示和保存。實驗結果表明,固定電容標稱值為10~20 pF 的測量值相對誤差在1%以內,同時也可知被測電容容值越大,測量值和標稱值相對誤差越小。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apacitance measurement,aimed at the principle of work of mercury capacitance acceleration transducer,the design of micro capacitance measurement circuit is based on the key PIC16LF874 chip. Brief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pacitance measuring circuit for the background and status of foreign researchers,focusing on the United States PIC16LF874 microcontroller features. Capacitive sensor outputed signal through the dynamics of weak PS021-chip capacitors (capacitancedigital converter) to convert analog data into digital data,the measured data from the PIC16LF874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 process, display and preserv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xed capacitor 10pF ~ 20pF nominal value of the measured value of relative error is within 1%,but also it canbe seen the value of the measured capacitance larger,measuring value and the nominal value of relative error smaller.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wojiaohs
本書以MCS-51單片機為背景,介紹單片機的原理與應用。從初學的角度出發,由淺入深地介紹單片機的硬件系統、組成原理、指令系統。以掌握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單片機系統擴展、實用接口電路設計和應用實例方面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講述。
標簽: 單片機原理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jyycc
[摘要]本文以學院單片機課程的實驗教學為背景,較為全面地闡述了基于Proteus軟件仿真的單片機虛擬實驗室只配置有限的硬件設備,就能夠很好地解決資金和設備維護問題的建設方案。方案的設計采用的大量的仿真工作是在軟件環境中實現,極大地增強了實驗室向學生開放的便利性。[關鍵詞]Proteus單片機仿真虛擬實驗室
上傳時間: 2013-10-18
上傳用戶:lhuqi
綜述從問世,到協議規范2.0版本,USB(通用串行總線,簡寫為USB)在不斷自我完善,并走向成熟。從普通計算機用戶,計算機工程師,到硬件芯片生產廠商,都已經完全認可了USB。廠商對于USB的硬件和軟件支持的也越來越完備,現在開發一個USB外設產品,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時間大大降低了,幾年前是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的。但是,隨著USB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大,人們對于USB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希望USB能應用在各種計算機領域中,尤其是在移動通訊領域中,希望能通過PDA等移動設備來直接和USB外設通信,使得USB能應用在沒有PC的領域中。 非PC應用領域?這正是USB一個致命的弱點。USB的拓撲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Host(也稱為主機),任何一次USB的數據傳輸都必須由Host來發起和控制,所有的USB外設都只能和Host建立連接,任何兩個外設之間或是兩個Host之間無法直接通信。而目前,大量的扮演Host角色的是個人電腦PC。因此,“如何將USB應用到嵌入式領域?如何實現USB點對點的通訊?”等問題,開始進入了USB開發者的討論議程。正是在這種新的需求之下,USBHost的嵌入式應用成了USB領域新的興奮點。 本項目也就是在嵌入式USBHost技術即將起步發展的背景之下產生的。 傳統意義的USB開發,僅僅是對USB外設的開發,USB底層驅動程序和USB主控制器驅動程序都由Windows等操作系統提供,有關這些驅動程序的細節過程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所以,要設計USBHost,就須設計這兩部分驅動程序,Windows源碼不公開,這些細節資料就無從得到。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維子哥哥
HCS12微控制器MC9S12DP256 第一步: 1) HCS12 技術概述2) Operating Modes工作模式3) Resource Mapping資源映射4) External Bus Interface外部總線接口5) Port Integration Module端口集成模塊6) Background Debug Mode背景調試模塊
上傳時間: 2013-12-20
上傳用戶:源碼3
針對MCS51 微控制器(單片機)在實際工程開發中遇到的調試難題,提出一種在線調試解決方案。充分利用微控制器本身自帶RS232 接口,以Keil C51 開發出服務例程駐留于微控制器內,從而完成實際工程調試。該服務例程已在實際工程中得到現場應用,全面達到了設計要求。本文涉及的服務例程對于實際工程中MCS51 微控制器的調試具有普遍參考價值。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stvnash
32位MCU(單片機)開發全攻略:本文因為內容很多,分為上下冊,上冊為基礎知識篇,從第一章到第五章,下冊為開發技巧篇,為第六章以后內容。本書可以作為MCU應用工程師、大中專學生或MCU愛好者學習32位MCU開發的參考教材。 1、匯集32位MCU基礎知識與開發工具應用知識,一書在手迅速掌握32位MCU開發!2、首次獨家披露LPC1700系列MCU權威中文開發信息! 3、問答實例結合讓你的開發難題迎刃而解! 隨著節能、高效、綠色理念的深入,32位MCU的應用已呈燎原之勢,有數據顯示僅在過去一年,基于ARM Cortex-M3的MCU的出貨量增長率就達到200%!這些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MCU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工業應用、醫療電子等領域,而據研究機構預測,中國MCU的可用市場總量(TAM)將從2009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30億美元以上,其增幅為全球水平的兩倍!面對如此誘人的前景,立即學習掌握32位MCU開發基本技巧并將其用于個人設計中已經成為本土工程師的當務之急。 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目前有關MCU的圖書中大部分還以8位單片機為主要例舉對象,很多圖書傳授的還是51單片機開發知識,可見在知識需求和供給之間出現了巨大的落差,這也是電子創新網推出《32位MCU開發全攻略》電子書的初衷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本電子書主要講述32位MCU應用開發知識,對于8位單片機的開發,因為已經有大量書籍,這里不再贅述。本書的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嵌入式系統的背景知識、基本概念和目前發展狀況,讓大家對嵌入式系統的發展有大致的了解。第二章主要介紹了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結構和32位ARM MCU供應商的信息。第三章主要介紹了ARM內核的一些特點及ARM指令集。第四章以恩智浦公司的MCU為例詳細介紹了32位ARM MCU的具體結構、功能和特點。第五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以恩智浦的LPC17xx系列MCU為例,分模塊詳細介紹了MCU的應用開發,這些介紹把軟硬件結合在一起,這是本書和其他類似書籍的區別之一。第六章介紹了MCU開發工具及開發流程。第七章我們搜集了多個MCU開發應用實例,通過這些實例,進一步強化MCU開發技巧和系統設計方法。第八章我們以問答的形式介紹MCU開發的技巧,這些問答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和代表性,可以幫助工程師解決MCU應用開發中遇到的難題。第九章我們羅列了一些MCU開發資源信息,工程師朋友可以通過鏈接獲得所需的知識。第十章是有關本書的編委信息。第十一章是本書的版權聲明,我們授權工程師朋友和媒體免費下載此書并進行推廣,但是不得以本書切割或進行商業活動。《32位MCU開發全攻略》電子書主編張國斌。
標簽: MCU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wincoder
本文介紹了由單片機控制的基于以太網的數據采集電路。該電路采用了美國Microchip公司的8位單片機PIC16F877和臺灣Realtek公司的10M以太網控制芯片RTL8019AS,實現了數據采集以及以太網數據傳輸的功能。整個電路主要包括網絡接口電路,單片機電路,A/D轉換電路,D/A轉換電路,RAM存儲電路,EEPROM存儲電路,DIO電路等。文中簡單闡述了以太網數據采集電路的設計原理,并給出了其實現的方法。隨著互聯網絡軟硬件的迅猛發展,網絡用戶快速增長。在計算機網絡互聯的同時,各種儀器儀表、家電設備以及工業生產中的數據采集與控制設備慢慢的走向網絡化,便于共享網絡中豐富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由于以太網技術越來越成熟,并且擁有高速、大容量、降低成本、簡化結構等特性,使得其在各種領域內迅速發展。在電子設備日趨網絡化的背景下,通過單片機控制以太網芯片進行數據傳輸,是當前令人感興趣的一個研究方向。通過單片機控制芯片編程就可以完全拋開網絡操作系統而實現局域網內任意終端之間或單片機與終端之間的通信,即在脫離PC環境下實現以太網芯片與其它微處理器之間的接口,從而建立基于非PC平臺的局域網絡。本系統設計了PIC單片機驅動臺灣Realtek公司生產的NE2000兼容以太網控制芯片RTL8019AS,從而構建了一個微型網絡數據采集系統,性能優良,成本低廉。
上傳時間: 2013-10-16
上傳用戶:CSUSh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