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學課件華中科技大學,需要自取,內容十分詳細在軸(或滑輪,只能軸向轉動,不可改變其在整個系統中的相對位置)最低點所在水平面的下方任意位置設計一個檢測單擺周期的傳感器,手動拉開單擺,單擺擺幅<15°。制作一個數顯裝置,能動態顯示單擺周期,顯示分辨率0.01秒,并能顯示計算連續測5次周期值和5次周期最大偏值。(2)系統電機數目不限,通過收放柔性線控制單擺長度來改變單擺周期。單擺目標擺動周期可用鍵盤設定并顯示,設定范圍為0.5T~2T(T為系統擺球初始擺角為15°的周期),控制誤差范圍為設定值10%。(3)從確認改變設定值起到單擺到達目標周期,并基本穩定(連續測5次周期最大偏差不得超過0.10秒),要求調整時間≤1分鐘。 2. 發揮部分(1)使單擺由垂直靜止狀態自動擺動,讓單擺擺幅逐漸增大,直到超過30°單片機最小系統板、電機功放、工作電源可用成品,也可自制,必須自備。2.設計報告正文中應包括電路系統總體框圖、單擺周期控制原理、主要的測試結果。詳細電路原理圖、單片機控制程序、測試結果用附件給出。3.題目中所有準確度及分辨率指標必須由測量器件及測量方法、原理所保證,報告中需要有理論計算。為了方便測試,最好帶有目測擺球角度的刻度盤等裝置
上傳時間: 2021-11-07
上傳用戶:默默
1.關于等長第一次聽到“繞等長工程師”這個稱號的時候,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每次在研討會提起這個名詞,很多人也都是會心一笑。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繞等長成了一種時尚,也成了PCB設計工程師心中揮不去的痛。需要等長設計的總線越來越多,等長的規則越來越嚴格。5mil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目標了,精益求精的工程師們開始挑戰1mil,0.5mil……還聽過100%等長,沒有誤差的要求。 為什么我們這么喜歡等長?打開PCB設計文件,如果沒有看到精心設計的等長線,大家心中第一反應應該是鄙視,居然連等長都沒做。也有過在賽格買主板或者顯卡的經驗,拿起板子先看看電容的設計,然后再看看繞線,如果沒有繞線或者繞線設計不美觀,直接就Pass換另一個牌子。或許在我們的心中,等長做的好,是優秀PCB設計的一個體現。 做過一個非正規的統計(不過一博每年上萬款PCB設計,我們的采樣基本上也可以算做大數據了),稍微復雜一點的高速板子,繞等長要占據總設計時間的20%~30%。如果等長規則更嚴格,或者流程控制不好,做了等長之后再反復修改,這個時間還會更多。
標簽: pcb
上傳時間: 2021-11-11
上傳用戶:
經常會接手客戶發過來的PCB原文件,二次修改。客戶發的文件是PADS軟件,而我用的是DXP。以前沒找到方法,硬著在PADS里改,不熟悉很費力,而且做出的文件還得通過另一個軟件再次修改,超麻煩。后面聽朋友一說,也在網上學習,找到將PADS的PCB文件導入DXP的方法,特此記錄,如果哪天忘記了還可以‘溫故知新’
上傳時間: 2021-11-28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可編程廳邏輯控制器(簡稱PLC ),是隨著技術的進步 與現代社會生產方式的轉變,為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裝置。PLC 從1969年問世以來,由于其具有通用靈活的控制性能、可以適應各種工業環境的可靠性、簡單方便的使用性能,在I業自動化各領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有人將它與數控技術、CAD/CAM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并稱為現代工業自動化技術的四大支柱。為了滿足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需要,便于讀者全面、系統、深入地掌握PLC應用技術,本書以PLC的工程應用為目的,以蒙FX/O系列PLC為對象,按照實際PLC控制系統工程設計的要求。分為基礎篇"、。設計篇"、“編程篇"、"功能篇"、"通信篇"、"網絡篇”、"維修篇 7篇內容,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三菱FX系列(包括FXis/FXIN/FX1NC、FX2N/FX2NC、 FX3u/FX3uc) 、O系列PLC的性能以及在各種不間同場合使用時的硬件設計、程序設計、功能調試的基本方法與步驟。“基礎篇"介紹了PLC的基本概念、組成、工作原理、編程語言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分別對FX/O全系列PLC的基本結構、特點、性能參數、安裝與連接要求等方面的內容作了系統、詳細的闡述,可以供PLC控制系統的模塊選型、硬件設計、 安裝調試、維修服務等參考。"設計篇按實際PLC控制系統I程設計的要求,重點敘述了PLC控制系統在總體設計、系統規劃、主回路與控制設計、I/0 連接設計、可靠性設計、安裝與連接設計、PLC 梯形圖設計、順序功能圖( SFC )設計等方面的具體方法、步驟與要點。本篇廣泛吸收了國外的先進標準、先進設計思想,并分析了某進口設備的實際PLC控制系統的設計特點,對各類電e氣設計人員、PLC控制系統I程設計人員有很大的實用參考價值。
上傳時間: 2021-12-19
上傳用戶:XuVshu
半導體云講堂——寬禁帶半導體(GaN、SiC)材料及器件測試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是指禁帶寬度在3.0eV及以上的半導體材料, 典型的是碳化硅(SiC)、 氮化鎵(GaN)、 金剛石等材料。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被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四探針技術要求樣品為薄膜樣品或塊狀, 范德堡法為更通用的四探針測量技術,對樣品形狀沒有要求, 且不需要測量樣品所有尺寸, 但需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樣品必須具有均勻厚度的扁平形狀。? 樣品不能有任何隔離的孔。? 樣品必須是均質和各向同性的。? 所有四個觸點必須位于樣品的邊緣。
上傳時間: 2022-01-03
上傳用戶:
無線充電設計攻略大合集電池壽命仍是目前移動產品的最大障礙,幾乎沒有一款智能 手機能夠在高強度的使用下堅持一整天,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為其 充電。顯然,隨時攜帶數據線和充電器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那 么有沒有什么解決方案至少讓充電不那么麻煩?無線充電顯然 是最具潛力、也最容易實現的。 繼蘋果可穿戴新品 iwatch 開始采用無線充電技術后,未來, 相信無線充電的風潮會被真正地帶動起來,眼下,眾多廠商也是 紛紛加碼布局,力拓無線充電的市場。 鑒此,電子發燒友網特別策劃《一周回顧系列白皮書之無線 充電技術方案》,以期在工程師設計較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方案中 提供參考價值
標簽: 無線充電
上傳時間: 2022-02-09
上傳用戶:
論文-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豬體溫檢測與關鍵測溫部位識別63頁摘要 實現豬體溫測量自動化有利于實時監測豬的健康狀況、母豬發情和排卵檢測等 生理健康狀況。本文采用紅外熱成像儀采集豬的紅外熱圖像,引入化學計量學建模 方法建立體表溫度、環境溫度與直腸溫度間的多元校正模型,同時提出兩種關鍵測 溫部位的自動檢測方法。主要結論總結如下: (1)建立了母豬體表溫度、環境溫度與母豬體溫之間的一元和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研 究發現, 9個身體區域提取的體表溫度與直腸溫度呈正相關(產O.34~0.68),其中, 基于耳根區域體表溫度平均值建立的一元回歸方程效果最優,預測集相關系數RP與 均方根誤差RMSEP分別為0.66和0.420C。全特征模型相比一元線性回歸方程有更 好的預測效果,RP和RMSEP分別為0.76和O.370C。此外,應用特征選擇方法LARS. Lasso確定了7個重要特征建立簡化模型,其校正集和預測集的R分別為0.80和 0.80,RMSEs分別為0.30和0.350C。 (2)將卷積神經網絡應用于生豬主要測溫部位(眼睛和耳朵區域)的直接分割。利用 python構建了四種不同結構的卷積神經網絡模型FCN一1 6s、FCN.8s、U.Net一3和U. Net.4。對比分析4種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性能,結果表明U-Net.4網絡結構的分割 效果最優,平均區域重合度最高為78.75%。然而,當計算設備的計算力不夠時,可 以選用U.Net一3模型以達到較好的分割效果。 (3)提出豬只眼睛及耳根區域關鍵點的識別方法,將豬只主要測溫部位的檢測問題 轉變為主要測溫部位的定位問題。設計具有不同深度的卷積神經網絡架構A.E,得 出架構E最優。且當Dropout概率設置為0.6時模型效果最好,驗證集平均誤差和 預測集平均誤差分別為1.96%和2.65%。測試集單張豬臉關鍵點的預測誤差小于5% 和10%的比例分別為89.5%和97.4%。模型能夠很好的定位豬臉關鍵點,用于豬只 體溫測量。 本文采用紅外熱像儀測量母豬體表溫度,通過化學計量學建模為非接觸母豬直 腸溫度測量提供了更準確、可靠的方法,同時提出兩種關鍵測溫部位的自動檢測方 法,有助于實現母豬體溫測量自動化,為生豬健康管理提供參考。
標簽: 紅外熱成像技術
上傳時間: 2022-02-13
上傳用戶:jiabin
在串口通信應用中,我們常使用接受和發送中斷。這里有個非常有用的中斷可能被大家所忽略,即總線IDLE中斷。當一幀數據傳輸結束之后,總線會維持高電平狀態,此時,就可以觸發MCU的IDLE中斷。在本文中,將介紹使用該中斷來進行不定長串口數據接收的辦法。通過該中斷,可以省卻很多用于檢測數據傳輸是否完成的判斷動作。
上傳時間: 2022-03-06
上傳用戶:
隨著現在高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對環境的嬰求也越來越高,環境問題開始得到社會的重視。目前,環境監測發展的個重要方向是開發適合中國國情、價格低廉的遠程監測系統,而環境監測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如何獲得環境參數,只有獲得環境參數才能進行后面的分析、決策工作,無線傳感器網絡能夠通過各類集成化的微型傳感器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并傳達給用戶,具有可快速部署、無人值守,功耗低、成本低等優點,十分適合應用于環境監測系統本文基于 ZisBee協議設計了用于環境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該節點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單片機和CC242024G射頻芯片,并移植了完全符合 ZigBee2006標準的協議棧,在協議棧上運行自己的臉測程序,能夠實時地采集周圍環境的溫度,濕度和大氣壓力,并自動校正,將測量的數據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傳輸給下一個節點。該節點體積小,功耗低,并且具有兼容性,能夠和不同件平臺混合組網,實現應用層的完全致,不但方便了程序開發,而且能使靈活組網,實現zgBe網絡的最大優化本文主要對環境監測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節點的軟硬件設計進行了介紹,硬件方面重點介紹了數據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的接口設計,無線訊模塊的板上天線設計、巴倫電路和高頻電路設計要點。軟件方面重點介紹了測量程序的設計,CC2420無線通訊程序的設計,板上移植的 Z-Stack結構,以及針對環境監測的應用所進行的開發。最后對節點進行了組網實驗,將設計節點和CC2430節點故在一起組網,通過 Packet Stiller工具對通訊信息進行監控和解析。實驗證明了混合組網的完全可行性,并且通訊良好,信號穩定關鍵詞:無線傳感器網絡,ZigBee,,環境監測,MSP43,CC2420
上傳時間: 2022-03-14
上傳用戶:
華為電容基礎和深入認識+電容10說1)旁路 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 降低負載需求。 就像小型可充電電池一樣,旁路電容能夠被充電,并向器件進 行放電。 為盡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盡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 管腳。 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噪聲。地彈是地連 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 2)去藕 去藕,又稱解藕。 從電路來說, 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 如果負載電容比較大, 驅動電路要把電容充電、放電, 才能完成信號的跳變, 在上升沿比較陡峭的時候, 電流比較大, 這樣驅動的電流就會吸收很大的電源 電流,由于電路中的電感,電阻(特別是芯片管腳上的電感,會產生反彈),這 種電流相對于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噪聲,會影響前級的正常工作,這就 是所謂的“耦合”。 去藕電容就是起到一個“電池”的作用,滿足驅動電路電流的變化,避免相 互間的耦合干擾。 將旁路電容和去藕電容結合起來將更容易理解。旁路電容實際也是去藕合 的,只是旁路電容一般是指高頻旁路,也就是給高頻的開關噪聲提高一條低阻抗 泄防途徑。高頻旁路電容一般比較小,根據諧振頻率一般取 0.1μF、0.01μF 等;
上傳時間: 2022-03-20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