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點運算器的核心運算部件是浮點加法器,它是實現浮點指令各種運算的基礎,其設計優化對于提高浮點運算的速度和精度相當關鍵。文章從浮點加法器算法和電路實現的角度給出設計方法,通過VHDL語言在QuartusII中進行設計和驗證,此加法器通過狀態機控制運算,有效地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改善了性能。
上傳時間: 2014-01-19
上傳用戶:xauthu
PCB LAYOUT 術語解釋(TERMS)1. COMPONENT SIDE(零件面、正面)︰大多數零件放置之面。2. SOLDER SIDE(焊錫面、反面)。3. SOLDER MASK(止焊膜面)︰通常指Solder Mask Open 之意。4. TOP PAD︰在零件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5. BOTTOM PAD:在銲錫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6. POSITIVE LAYER:單、雙層板之各層線路;多層板之上、下兩層線路及內層走線皆屬之。7. NEGATIVE LAYER:通常指多層板之電源層。8. INNER PAD:多層板之POSITIVE LAYER 內層PAD。9. ANTI-PAD:多層板之NEGATIVE LAYER 上所使用之絕緣範圍,不與零件腳相接。10. THERMAL PAD:多層板內NEGATIVE LAYER 上必須零件腳時所使用之PAD,一般稱為散熱孔或導通孔。11. PAD (銲墊):除了SMD PAD 外,其他PAD 之TOP PAD、BOTTOM PAD 及INNER PAD 之形狀大小皆應相同。12. Moat : 不同信號的 Power& GND plane 之間的分隔線13. Grid : 佈線時的走線格點2. Test Point : ATE 測試點供工廠ICT 測試治具使用ICT 測試點 LAYOUT 注意事項:PCB 的每條TRACE 都要有一個作為測試用之TEST PAD(測試點),其原則如下:1. 一般測試點大小均為30-35mil,元件分布較密時,測試點最小可至30mil.測試點與元件PAD 的距離最小為40mil。2. 測試點與測試點間的間距最小為50-75mil,一般使用75mil。密度高時可使用50mil,3. 測試點必須均勻分佈於PCB 上,避免測試時造成板面受力不均。4. 多層板必須透過貫穿孔(VIA)將測試點留於錫爐著錫面上(Solder Side)。5. 測試點必需放至於Bottom Layer6. 輸出test point report(.asc 檔案powerpcb v3.5)供廠商分析可測率7. 測試點設置處:Setuppadsstacks
上傳時間: 2013-10-22
上傳用戶:pei5
LAYOUT REPORT .............. 1 目錄.................. 1 1. PCB LAYOUT 術語解釋(TERMS)......... 2 2. Test Point : ATE 測試點供工廠ICT 測試治具使用............ 2 3. 基準點 (光學點) -for SMD:........... 4 4. 標記 (LABEL ING)......... 5 5. VIA HOLE PAD................. 5 6. PCB Layer 排列方式...... 5 7.零件佈置注意事項 (PLACEMENT NOTES)............... 5 8. PCB LAYOUT 設計............ 6 9. Transmission Line ( 傳輸線 )..... 8 10.General Guidelines – 跨Plane.. 8 11. General Guidelines – 繞線....... 9 12. General Guidelines – Damping Resistor. 10 13. General Guidelines - RJ45 to Transformer................. 10 14. Clock Routing Guideline........... 12 15. OSC & CRYSTAL Guideline........... 12 16. CPU
上傳時間: 2013-12-20
上傳用戶:康郎
為了提高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充電效率以及適應外界氣候變化,設計了一套具有自適應四種充電模式且具備最大功率點跟蹤的太陽能充電控制系統。該系統采用意法半導體公司的STM32FL03VC作為控制系統的核心,監控整個系統的正常工作,具有浮充、防過充功能。硬件設計采用高精度的集成芯片,使得系統設計簡易精確、集成度更高。測試結果表明,該控制器能實時跟蹤最大功率點,正確監控蓄電池各充電模式,充電效率高,性能可靠。
上傳時間: 2013-10-10
上傳用戶:稀世之寶039
高可用性電信繫統采用冗餘電源或電池供電來增強繫統的可靠性。人們通常采用分立二極管來把這些電源組合於負載點處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ysjing
本設計要點介紹了兩款能夠增加太陽能電池板接收能量的簡單電路。在這兩款電路中,均由太陽能電池板給電池充電,再由電池在沒有陽光照射的情況下提供應用電路運作所需的電源。
上傳時間: 2013-11-16
上傳用戶:KSLYZ
高可用性繫統常常采用雙路饋送功率分配,旨在實現冗餘並增強系統的可靠性。“或”二極管把兩路電源一起連接在負載點上,最常用的是肖特基二極管,目的在於實現低損耗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BOBOniu
許多電信和計算應用都需要一個能夠從非常低輸入電壓獲得工作電源的高效率降壓型 DC/DC 轉換器。高輸出功率同步控制器 LT3740 就是這些應用的理想選擇,該器件能把 2.2V 至 22V 的輸入電源轉換為低至 0.8V 的輸出,並提供 2A 至 20A 的負載電流。其應用包括分布式電源繫統、負載點調節和邏輯電源轉換。
上傳時間: 2013-12-30
上傳用戶:arnold
內容提要: MCS-96單片機的應用系統設計基礎 硬件電路設計,語言的設計基礎,程序分析 PL/M-96可執行語句和程序等等.... 第一章 概述 1.1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結構 1.2 MCS-96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基礎 1.2.1 引腳功能及外部擴展特性 1.2.2 儲存器及管理 1.2.3 芯片組態寄存器 1.3 MCS-96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與調試 1.3.1 總體設計 1.3.2 硬件電路設計 1.3.3 基本硬件電路調試 1.3.4 軟件設計 1.4 PL/M-96語言特點 第二章 PL/M-96簡單程序分析 2.2 PL/M-96字符集 標示符 注釋 2.2.1 字符集 2.2.2 標示符 保留字和預說明符 2.2.3 注釋 2.3 數據類型和類型說明 2.3.1 數據類型 2.3.2 簡單說明句 2.4 變量 2.4.1 字節 字 和雙字變量 2.4.2 整型 短整型 和長整型變量 2.4.3 實型變量 2.4.4 地址型變量和運算符的地址應用 2.4.5 變量的Fast和Slow屬性及說明 2.4.6 隱含類型轉換 2.5 常數 2.5.1 純數常數 2.5.2 浮點常數 2.5.3 字符串 2.6 表達式及運算規則 2.6.1 操作數 2.6.2 算術運算及其表達式 2.6.3 關系運算及其表達式 2.6.4 邏輯運算及其表達式 2.6.5 表達式的運算順序 2.6.6 常數表達式計算 2.7 數據和結構 2.7.1 數組 2.7.2 結構 ......... .........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chenbhdt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MCS-51單片機的結構、原理、接口技術、擴展應用等知識,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運算基礎,計算機硬件電路基礎,單片微型機的組成原理,MCS-51系列單片機的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MCS-51單片機的擴展應用,MCS-51單片機接口技術,最新增強型51系列兼容單片機介紹,單片機指令一覽表和常用芯片的引腳圖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理工科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原理和單片機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計算機的分類與發展 第二節 計算機的應用 第三節 微型計算機的系統組成 第四節 單片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計算機運算基礎 第一節 數制 第二節 數的表示方法 第三節 數的運算方法 第四節 二進制數加法電路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計算機的硬件電路基礎 第一節 觸發器 第二節 寄存器 第三節 總線結構 第四節 存儲器 第五節 模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單片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原理 第一節 微型計算機的結構及指令執行過程 第二節 MCS-51單片計算機的組成原理 第三節 MCS-51存儲器配置 第四節 時鐘電路及時序 第五節 輸入輸出瑞口 第六節 復位電路 第七節 MCS-51單片機的引腳功能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指令系統 第一節 指令系統概述 第二節 MCS-51單片機指令系統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第一節 匯編語言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簡單程序設計 第三節 分支程序設計 第四節 循環程序設計 第五節 查表程序設計 第六節 散轉程序設計 第七節 子程序設計 第八節 浮點數及其程序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MCS-51單片機的擴展應用 第一節 程序存儲器的擴展 第二節 外部數據存儲器的擴展 第三節 輸入/輸出與中斷 第四節 定時器/計數器 第五節 串行通信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MCS-51單片機接口技術 第一節 MCS-51單片機的并行接口電路 第二節 鍵盤與數碼管顯示器接口電路 第三節 專用鍵盤顯示器接口芯片8279與單片機的接口 第四節 MCS-51單片機串行口擴展 第五節 單片機與D/A和A/D轉換器的接口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增強51單片機 第一節 8XC52/54/58系列單片機硬件說明 第二節 8XC51FX硬件說明 第三節 87C51GB單片機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Ⅰ MCS-51系列單片機指令一覽表 附錄Ⅱ MCS-51特殊功能寄存器一覽表 附錄Ⅲ MCS-51特殊功能寄存器位地址分布 附錄Ⅳ MCS-51內部RAM的位地址分布 附錄Ⅴ 本書選取的芯片的引腳圖 附錄Ⅵ 常用波特率與其它參數選取關系
上傳時間: 2013-10-18
上傳用戶:swz13842860183